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P49

  ..续本文上一页一婆罗门子对迦叶佛生起极大信心,到佛前恭敬顶礼、皈依、受持戒律。迦叶佛传予相应之教言后,婆罗门子广行布施,积累资粮,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在迦叶佛教法下皈依守持净戒,虽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以此功德愿将来于释迦牟尼佛出世时,能够皈依三宝,令佛欢喜。以其愿力成熟之故,他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守持净戒。”

  

  (87)迦叶主尊

  ——以慢心故 迟得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郊有二千万仙人精通一切经论,且得四禅五通。一日世尊在无热恼海边为众生授记后带领五百眷属腾空飞回住处。二千万仙人见之甚感稀有,对世尊生起欢喜心,舍弃一切前往祇陀园于佛恭敬顶礼,世尊观察他们的根基和意乐传予相应的法。他们精进修持,皆证无来圣果。众仙人的主尊因傲慢心太强之故未得任何果位。【师言:在我的印象中,学院当中闻思修行较好的人以及大堪布、活佛等的傲慢心是很少的,其他人中也许有人心存傲慢。四众弟子们应明确地知道,只要在上师面前有傲慢心,上师的加持是得不到的。不管是在哪一个上师前,如果认为上师不如自己,那么上师的加持是根本得不到的。】

  

  仙人们又祈求:“世尊,弟子愿于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近圆戒,请世尊慈悲开许。”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给他们传授近圆戒,并赐予教言。二千万仙人精进修持终于灭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其主尊仍未得任何果位故心生惭愧,开始修学三藏终成著名法师。他不思满足,更加精进修行,后来调伏了烦恼也证得圣者罗汉果位,现前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他的功德。

  

  时诸比丘启问:“世尊,此仙人主尊以何因缘先为慢心所障未能得果,尔后精进方证圣果,惟愿为说,我等乐闻。”

  佛告诸比丘:“此仙人主尊不仅是今生,以前他也很傲慢。久远以前,一寂静处的婆罗门教主去森林中采水果时见二千万仙人修禅定,心生羡慕,便舍弃自己的一切出家。后来他精通一切论典成为二千万仙人的主尊并为之传授教言,众仙人皆得四禅五通,他自恃是传法师而未成就任何境界。尔后他观知自己的过失,精进修持,终得四禅五通。诸比丘,此仙人主尊前世曾如是方得果位,今生亦如是才得圣果。”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二千万仙人以何因缘对佛生起欢喜心,在佛教法下出家获得罗汉果位,请世尊开示。”佛告诸比丘:“这是他们前世愿力所致。贤劫人寿四万岁时,如来正等觉拘留孙佛出世,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圆满后示现涅槃。时国王具严建造遗塔,竣工后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另一国王带领二千万眷属于塔下供养后发愿:愿以今日供养顶礼佛塔的善根,将来生生世世中转生富贵之家,在像拘留孙佛一样的如来出世时,于其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众眷属问知后也发相同的愿。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发愿的国王就是现在的仙人迦叶,国王的二千万眷属就是现在的二千万眷属。因其发愿殊胜,故生生世世转生富贵之家,今生于我的教法下出家获得罗汉果位。复有一段因缘是: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们都出家为僧,发殊胜的愿,所以今生皆得解脱。”

  

  (88)角宿大象

  ——被诱等流 两世还俗

  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国王影胜有一大臣名大象师,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其妻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因孩子于角宿日降生,父名大象师,故取名角宿大象,精心喂养。角宿大象长大后精进学习骑技和各种武艺以及大小五明等一切世间学术,父母去世后子承父业继任影胜国王的大臣。他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具足信心,皈依受持净戒,广行布施积累资粮。后来他辞别妻子出家修行,成为精通三藏的著名法师。他自知虽久经闻思但未曾勤修,于是除中夜稍许休息以外,开始利用一切时间精进修持。他得到一些境界后摄受了五百弟子,常带他们入城化缘。

  

  众大臣闻知后同去陈白影胜国王:“大臣角宿大象已经出家,他财产甚多然无子女,陛下应收管其财产。”国王告诉众臣:“角宿大象尚在人世,寡人只对亡人的财产有权收回。他乃仙人种姓未必会长期出家,故不应急于收回他的财产。”一日角宿大象与五百眷属去城中化缘,其妻闻讯暗想若丈夫已经证果暂且作罢,否则定要让他回来与自己一起生活。【师言:在座的出家人,你们要想一想,观察自己得果没有,如果没有得果的话,就一定要注意,也许你的家眷还梦想着你会还俗,一定要注意呀!】她把角宿大象及其眷属迎至家中供养,并多方观察丈夫是否已得果。她在角宿大象正受供时,从二楼上扔下一口大锅落在他面前,角宿大象吃了一惊。见此她暗自高兴,因证果的罗汉不会有如是恐惧,故推断丈夫是个凡夫僧。她复又观察他的食相,见其有在锅上写字等不拘小节的行为,看来心未得调伏,她信心倍增故于角宿大象足下顶礼祈求:“尊者,以前我们的财富非常圆满,现在我一个人用不完,祈求您和您的眷属常来我家应供。”次日角宿大象与一百五十位眷属前来应供,他的妻子想方设法令其随行眷属逐渐减少,最后一天,只有角宿大象一个人来应供。她在丈夫面前委屈地说:“您不在家的时候很多人欺负我、打我、害我……”复又密嘱手下人明天如何如何行事。次日她正在闻法时,那个人按照吩咐先大喊了三声,见其未出来即冲进屋扯住她的头发,狠狠地摔打。角宿大象忆起“妻子”昨日一番委屈陈词,顿生怜惜与嗔恨之心,操起附近一把刀猛扑过去欲杀其人。这时妻子抱着他的腿哀求:“您千万不要杀他啊!您已受了比丘戒,舍戒再杀不迟。”角宿大象觉得言之有理,便舍弃比丘戒、脱下僧衣、换上俗服。他的妻子马上换了口气说:“其实我是很想念您的,这个人并不是要害我,现在您已舍戒,我也如愿以偿。您看家中财富圆满,我们应趁年轻及时享乐才对,以后我们广行布施积累资粮,在家修行才最殊胜……”角宿大象只得顺从妻子重新与她一起生活。影胜国王得知角宿大象已经还俗,便令他继任大臣之职辅佐朝政,【译者: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多,也许你们不知道,汉族弟子当中,男众、女众都有一些人,与这种情况一模一样,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写信给我说:“首先不想这样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不得不上班。”所以你们,特别是年青人回家去我很不赞成,对出家会有违缘,一定要谨慎。】他只好回朝重操旧业。

  

  众比丘到王舍城中化缘时闻此,返至佛前呈白:“世尊,角宿大象已舍戒还俗。”世尊告诸比丘:“角宿大象与其他人不同,暂时他虽还俗,但不会久留家中,以后他还会出家获证罗汉果位。”世尊如是授记。【师言:有的大德虽然暂时还俗,但还是可以饶益有情,比如:米拉日巴尊者的大弟子惹琼巴,相貌非常庄严,一次,他到尊者家里,尊者请他吃饭,但因尊者的糌粑和酥油都是旧的,很难吃,惹琼巴不愿意吃。因为惹琼巴的相貌殊好,当地的姑娘们都愿意供养他,所以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欠妥,如果继续留在上师身边,对他老人家纳受供养成了障碍,不如到卫藏(拉萨)去。而尊者不赞成他去拉萨,一再挽留他,最后尊者拉着他的衣服告诉他不要走,可他挣脱了。尊者说:“你已经违背了上师的教言,以后肯定会遇上违缘的。”惹琼巴执意要去拉萨。到了拉萨后,出现了违缘,他与一位拉萨姑娘结婚了,二人生活得极为贫困。姑娘有一颗宝贵的松耳石交给惹琼巴保管。一日,米拉日巴尊者想知道惹琼巴在做什么,就幻化成乞丐的形象到拉萨看望他。正巧阿吉拉(拉萨人对姑娘的称呼)出去了,惹琼巴坐在家里见一乞丐蹒跚走来,他不知此是上师的化身,对之生起了大悲心,家里无他物可施,就把妻子那颗宝贵的松耳石施给这个乞丐。尊者见弟子的行为后觉得:我的弟子虽然还俗了,但他的悲心没有改变,还是很好的。之后尊者返回康区了。阿吉拉回来后不见了松石,与惹琼巴大闹了一场,为此惹琼巴生起了厌离心,重新返回康巴。当时,米拉日巴尊者准备给弟子灌顶,他要求每一个听受灌顶的弟子必须供养一个财宝,没有供养的人不许参加灌顶。惹琼巴很痛苦,心想我原来在康区条件具足时,上师从来没向我要过供养,但现在我如此贫穷,上师却要我供养,今天我没有得灌顶的机会了。正在他痛苦不堪之时,尊者告诉众人:“你们看,惹琼巴已经供养了松耳石。”惹琼巴恍然大悟,对上师生起了不共的信心。灌顶后,尊者又让他马上回拉萨去,惹琼巴很不愿意去,他在一支道歌中唱道:我自己想去的时候,上师不让我去;我不想去时,上师又偏让我去拉萨。他去拉萨以后,把以前的妻子也度化了。所以,有些根基好的弟子,还俗了还有机会出家。以前智悲光尊者四大弟子之一,无畏盔甲来到康巴时,因违缘还了俗,很多人不知其密意而作各种诽谤,但他以在家人的形象度众生的事业也非常广大。】

  

  世尊观知调化角宿大象的因缘已成熟,一日著衣持钵到王舍城化缘来到角宿大象家门前。角宿大象见房间里一片光芒,相信定是佛的加持力所致。一人告言,佛陀已至家门口,他急忙出门,于佛足下恭敬顶礼祈问:“世尊有何吩咐,我一定照办。”世尊言:“无他,你当立即出家受持净戒。”释迦世尊在因地时生生世世没有违背过上师教言,故即生中任何人也不会违背佛陀教言。角宿大象马上随佛陀回到祇陀园,佛给他传了比丘戒和教言,他精进修持后得到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角宿大象以何因缘令佛欢喜,从未做令佛不欢喜的事,于佛教法下出家获得罗汉果位,惟愿为说,我等乐闻。”佛告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发愿力所致。昔日,寂静处一富如多闻天子的大施主修建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当时没有如来出世,有一位圆满功德的独觉应世。一日…

《百业经(索达吉堪布 口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