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特别多的感应。当然,这些感应给没有信仰的人说,他们会觉得我是在说谎,但你认可也好、不认可也罢,事实就是这样。
关于护法神的出处、记录,藏地有大量的护法典籍,但现在译成汉语的不太多。
(六) 问:我是硕士三年级的学生。印度的大乘佛教中,中观与唯识虽有不同,但后期二者有汇流的趋势,形成了中观瑜伽派。可这些后来传到藏地,据我有限的了解,像宗喀巴主要是站在中观的立场上;近代的时候,记得内地的法尊法师也是如此,甚至对唯识思想有驳斥的倾向。这几年国外研究中观的学者,似乎也受这方面的影响。那么在您看来,整个藏传佛教到今天为止,对唯识思想是什么看法?
答:藏传佛教并不是对唯识不满或排斥。当年唐玄奘在印度依止了好多唯识的上师,他把佛法带回汉地之后,汉地历来对唯识都比较重视。表面上看来,好像汉传佛教重视唯识,藏传佛教重视中观,互相会不会有一些矛盾?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藏地,宗喀巴大师在有些论著中,尽管对唯识有一些破斥,但并不是破掉它的教义,只是对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的有些观点,比如观察胜义谛时,还承认有一个明心不空进行了驳斥。
当然,若按照第三转*轮如来藏的本来面目来说,承许有个明心也是可以的。但唯识宗显现上并没有这么说,只是说在胜义中明心真实存在,这样一来,通过中观正理一观察,这种观点就站不住脚了。
不过,这种破斥也是在胜义中破的;而世俗当中,包括宗喀巴大师在内,谁都承认万法唯心。就像《十地经》、《成唯识论》中所说,一切法确实是唯心所造。
问:您个人对中观、唯识之间的关系,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答:我个人认为,唯识和中观之间,没有任何冲突,没有任何矛盾。
前几年,我翻译过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在这部论典中,就揭示了中观与唯识互不相违的密意。唯识和中观是大乘佛教不可缺少的理念,这一点在《中观庄严论释》里讲得特别细致、清清楚楚。
希望你们有时间也看一看,尽管《中观庄严论释》中一些细微的理证比较难懂,但学习了以后才知道,中观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建立自己的理论?唯识又是站在什么立场来建立自己的观点?二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可以说一目了然。
(七) 问:我是来自青海的藏族学生,是宗教研究中心的博士。在我的家乡——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有个妇孺皆知的事情,就是当地香赤寺的大堪布才旺仁增,在1958年要被批斗的路上,直接不舍肉身,飞往清净刹土了。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想听听您的看法。
答:我们藏地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堪布才旺仁增,他是佐钦派的,1958年时,同德县要召开一场批斗大会,批斗的对象就是堪布本人。从监狱到批斗现场要绕过几座小山坡,因为腿脚不方便,堪布被捆得结结实实,坐在一头牛的背上。但在去的途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突然出现一阵狂风,堪布一边念咒语一边飞起来,在空中飞得越来越高,最后竟然飞走了。
原本我对此不太相信,包括我们学院的大堪布——慈诚罗珠堪布,也怀疑这到底是真是假。有一次,我从美国还是新加坡回来,给他买了一块SEIKO手表,这个牌子当时在国外比较好。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手表就不见了,我问他:“你把手表扔哪儿了?”他说:“我把它换成路费,包了一个车,专程跑到青海去调查才旺仁增喇嘛的事了。”
当时,当地有几个见证人还活着,他们有些不敢说,不敢接受堪布的采访;有些还可以,因为政府方面的人已经退休了。堪布就一个一个去访问,并将此作了摄像、录音,结果证实这的的确确发生过。当年押解才旺仁增堪布的那些人,目睹了这件事后特别惊讶,但到了批斗大会上,他们也不敢说出真相,只好说堪布在路上死了,而且尸体已经埋了。
慈诚罗珠堪布回来之后,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2] ,希望你们好好地看一下。当然,这在一般人看来,确实不可思议、难以想象,但就像我刚才讲的净捡比丘尼的故事一样,大成就者的示现并非凡夫人所能揣测。其实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位大成就者叫阿尼满莫,她和她的眷属也是不舍肉身,直接飞往了清净刹土。这样一讲,不少人可能不相信,但不相信也没办法,它的确是这样的。
问:在汉地,昔日伴随着《金刚顶经》的流传,唐密也在不断地发展。那么在藏文经典中,不知道有没有这部《金刚顶经》?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唐密的修法?
答:密宗分为外密和内密,从修法来观察,唐密应该属于外密。外密指事部、行部,主要是在自己前面观想佛陀发光等。唐密的许多观想和仪轨,基本上都是这样,与内密的修法不太相同。
《金刚顶经》,是唐密重要的一部经典。我曾查了藏文的《大藏经》,没有找到这部经。不过也许是有的,可能不在“经典”中,而是在《大藏经》以外的“续部”里面。
(八) 问:我是宗教研究中心硕士三年级的学生。藏传佛教中强调依止上师,这是否与佛陀要求的“依法不依人”相违?您是怎么看的?
答:并不相违。佛经中讲“四依”时,是提到了依法不依人。表面上看来善知识是人,好像不能依止,但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
藏地的麦彭仁波切,曾造过一部论典叫《解义慧剑》,我以前也翻译过,里面对“四依”就讲得比较清楚。其实,依法不依人的意思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关键要依止佛法所讲的内容,比如修出离心、菩提心。如果一个人的名声不错、很有财富、粉丝也多,但他讲的却与经论不符,那要听他的还是听经论的呢?肯定要听经论的。
当然,若想真正“依法”,首先要依止一位具法相的善知识,这是必需的一个前提。否则,就会像《华严经》中所说,假如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你再怎么样有智慧,也不可能精通佛法的真谛[3]。那么如此一来,有没有依人不依法的过失呢?是没有的。因为甚深的佛法若不依靠上师指点,单凭自己的智慧,肯定无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现在有些人说:“藏地修皈依时,还要皈依上师。我们汉地就不需要,只是皈依三宝就可以了。”这种说法不合理。其实汉地也有四皈依,像唐朝的《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里,就清清楚楚提到了“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汉地不少人皈依以后,特别喜欢办皈依证,我们藏地一般没有这种传统,只要是三宝弟子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办什么证。你皈依的对象,可以有三宝总集的上师,也可以直接是三宝。但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应该明白,佛教就像世间的大学,它的教学内容很重要。这个内容相当于佛法,而佛法依靠谁来指导呢?就是上师。如果没有上师,相当于学校没有老师一样,它的教学内容再好,也没办法让很多人接受。所以,这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来了解。
问:就我个人浅见,藏密任何一个修法都是系统性的,譬如会有一些前行,还要依据各种各样的经典。那么,藏地传来的金刚萨埵修法,它要求的前行是什么样的?
答:金刚萨埵的修法,有简修和大修两种。如果你修的是简修,则可像唐密那种观修方法一样,观想一尊单身的金刚萨埵,在他面前好好地念忏悔,然后他发光照射自己,消除自己的一切罪障。这不需要灌顶和很多前行,直接修就可以了。汉传佛教中也有这种情况,像楞严咒的话,就是念咒语、观想佛陀。但你若要更深层地观修,就必须依照《前行》中所讲的,先打好人身难得、皈依、发心等基础。
通常而言,我们藏密的每一个仪轨,前面都有皈依、发心,然后正式修行,最后要作回向,这就是它的系统性。因为要修这个法的话,首先应该是皈依三宝、对佛教有信心的弟子,然后还要为了一切众生而发心,在这基础上才可以修。
(九) 问:我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对藏传佛教非常尊敬,觉得它是神圣的宗教。我这里有一个问题:时轮金刚的教义,是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传到西藏的?在西藏是如何发展的?
答:时轮金刚,是释迦牟尼佛涅槃的前一年,于藏历的3月15号,在印度南方的米积塔,为有缘眷属传讲的。有人总认为佛陀没有讲过密法,实际上,时轮续部就是佛陀亲口所说的密法。
米积塔特别大,我在1990年去朝拜过,印度政府一直保护着这个地方。昔日龙猛菩萨为了保护它,也曾用石头修了一个围墙,但后来印度的佛教被回教所毁,这些石墙就基本不复存在了。
在我们藏地后弘时期(距今984年),时轮金刚的法要,被一些译师译成了藏文。时至今日,格鲁派、宁玛派、觉囊派等教派,关于时轮金刚的灌顶、修法、续部,仍保存得相当完整。尤其是觉囊派,对时轮金刚的修法特别重视。我们宁玛派的全知麦彭仁波切,也造过一部一千多页、上百万字的《时轮金刚大疏》。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1986年还为好几千人作过时轮金刚的灌顶,当时大家都特别欢喜。
时轮续部,主要是将人体内在的气脉明点与外在的器世界结合起来,圆满宣说了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在藏地,时轮金刚弘扬得特别广泛,各个寺院都有它的法本、修行、仪轨等。包括它的标志,挨家挨户的门口也都挂着。
(十) 问:我是心理学的硕士,后来又读了哲学的博士。原先我很喜欢西方哲学,把德国黑格尔的小逻辑,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但自从进入佛教因明这个世界后,有很强烈的一种亲近感,并仔细研读了《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这两部著作。
现在国内有些学者,尤其是学术界,只承认因明中的现量和比量,顽固地不承认圣教量的作用。对此我也写了一些文章,对他们提出很多质疑,有些已经发表了。其实,如果细细研读《正理门论》,就会发现圣教量一定是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且与现量、比量是一致的,不能分开来看。请问…
《陕西师范大学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