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坐花志果·果报录 上(清·汪道鼎著)▪P20

  ..续本文上一页那个大盗来讨债的。

  二四、鬼捉醮妇

  磨灭亲夫事可嗟 携资好去抱琵琶

  非因再醮宜偿命 善恶难瞒大老爷

  【正文】漕泾公寓前民家女〖漕泾,镇名,在松江府属。〗,少与某甲奸,父母不知也。有某乙金陵人〖说部中,称两人而隐其姓氏,则曰某甲某乙。金陵即江宁。〗,流寓漕泾为小贸易,娶之归。某甲托为亲串,恒出入其家〖恒,常也。〗。

  【译文】松江府,漕泾镇镇公所前,有一家普通民户,其女儿,年少时与某甲通奸,父母并不知道。另有一个小商贩某乙。是金陵人,流寓在这里做做小生意,聘娶了这姑娘为妻。某甲就借口是姑娘的亲戚,常来小商贩家与之幽会。

  【正文】未几乙病,女利其死弃勿顾,药饵茶水〖饵,音耳,饼也。〗,惧不给,恹恹以卒〖恹,音淹。(韩渥诗)年年三月病恹恹。(按)恹恹,病重貌。〗。女遂携其资,再醮某甲〖醮,子肖切,音焦,去声,婚嫁祭名,世谓妇人再嫁曰再醮。〗。年余忽患〖音占,又音店,疟疾也。〗,作,即见故夫向之索命;惧而潜避至母家,鬼竟不至;亦寻愈。逾数载,居母家,不敢归。

  【译文】不久某乙得了病,这女人想让他快点死,就不闻不问既不请医侍药,也不管茶水饮食。某乙病越来越重,就死了。这女人就把全部资产占为己有,改嫁某甲。过了一年多,这女人忽然得了疟疾,病一发作,就见到以前的丈夫向她讨命。她害怕,就逃回了娘家,鬼竟然不来了,病也就好了。住在娘家好几年,不敢回去。

  【正文】值清明节,女至城隍庙观赛会〖赛,音塞。(长笺)今俗报祭曰赛神,借相夸胜曰赛。〗,归而复大作,口喃喃不可辨〖(集韵)喃,音南,语也。〗,疑为病中谵语〖谵,音詹。〗。谛听之〖谛,音帝。谛听,犹言细听也。二字见(金刚经)。〗,音似金陵人。其母异而询曰:“汝为何人?”病者曰:“我某乙也!我病被其凌贱,我死又尽携我资,与奸夫欢乐;前年即拟索其命,被伊潜脱;追寻数年始得之,今不饶矣!”言讫,以爪自裂其肌肤,血痕狼藉〖狼藉,注详十金篇。〗。邻人来敬昔劝之曰:“必索命,于汝无补;且究非谋杀,不如延高僧追荐。”鬼不可;又许以逢年节祀享不绝,亦不可。时女生子已数岁,其母曰:“将此子与尔为子何如?”鬼厉声曰:“我要此杂种何为?”自此或拔其发,或批其颊〖颊,音夹,注详沈鸿飞篇。〗,或掐其肤〖掐,(说文)爪刺也。〗;药至则扼其喉〖(魏志荀传)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又时或裸而跪于地〖裸,音瘰,赤体也。〗,忽歌忽笑,忽怒詈叫号〖詈,音利,骂也。〗;困苦万状,但求速死。有怜之者值鬼附女身时谓之曰:“汝来索命,何不令其速死?”鬼答曰:“他从前磨灭我时,令我求死不得,故我亦令其受此活罪;至期我自同他到大老爷处质审也!”如是者半月。

  【译文】有一年的清明节,这女人去到城隍庙看赛会(祭初表演),回到家里,疟疾又大发作,高烧时嘴里叽里咕噜说着胡话,家人以为是高烧,说谵话,仔细一听,语音像是金陵口音,她母亲感到奇怪,就问:“你是谁?”病人说:“我就是某乙。我病时,被她凌辱虐待,死后她又把我资产裹携和她奸夫去享乐。前年就要向她讨命,被她偷偷逃脱,找了几年才找到她,今天再不能饶她了!”说完,她自己用指甲撕扯肌肤,遍体血渍狼藉。邻人前来解劝说:“讨命对你也没有好处,再说也不是有意谋杀!不如延请高僧为你追荐!”鬼不答应。又许诺他以后每逢年节都设祀享他,他也不同意。当时这女人的儿子已经三四岁了,娘家母亲说:“就把这孩子过继给你作儿子,行不行?”鬼厉声说:“我要这个杂种做什么!”自此以后,不是自扯头发,就是自打耳光,要不就自掐肌肤,药送到口边,就自扼咽喉;有时候全身一丝不挂,跪在地上,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唱一会儿骂,一会儿又大声嚎叫,真是困苦万状,目不忍睹,但求速死。有人很可怜她,乘鬼附在这女人身上时,对他说:“你来索命,为什么不让她快死?”鬼说:“她从前折磨我时,也是让我求死不得!所以也让她受受这种活罪!到时我自会同她一道去见大老爷当面对质!”这样过了半个多月。

  【正文】一日午后颇安静,疑鬼舍之去。及黄昏,其母于房中,忽睹鬼自外持铁练入,转瞬不见〖瞬,音舜,转瞬,犹言转眼也。〗,则已附女身,大声言:“今日到期了!锁你见大老爷去!”以手自其颈而死〖,音客,扼也。〗。

  【译文】一天午后,很安静,大家以为鬼走了。到黄昏时分,她母亲在房中见鬼从外面进来,手拿铁练,转瞬又不见了,已经附在这女人身上,大声说:“今天到期了。把你锁去见大老爷!”说毕用手自己扼住自己的脖子而死。

  【正文】坐花主人曰:“孀妇再醮,鬼虽怨之,而不得仇之;仇之者,仇其先有致死之心也。夫病中狼藉,已无伉俪之情〖伉俪,音亢利,夫妇之谓。〗;死后鹑奔〖鹑,音纯。(诗卫风鹑奔篇朱注)卫人刺宣姜与顽,非匹耦而相从也。(按)引此指篇中所云再醮某甲言。〗,显著睽孤之迹〖睽,音葵。睽孤,出易经睽卦。(按)睽孤,心异之谓。〗。伤心刺骨,较之亲划刃于其腹中,殆有甚焉。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晋书)王敦反,其从弟导诣阙待罪。周入朝,导呼之曰:伯仁,以百口累卿!直入不顾。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出,导又呼之,不与言。又上表,明导无罪甚切,导不知恨之。帝令百官诣石头见敦,敦谋遂沮。参军吕猗素以奸谄为戴渊所恶,乃说敦曰:周戴皆有高明,若不除,恐有再举之忧。敦然之,以问导。三问导,导皆不答,遂收与渊杀之。导后检中书故事,乃见救己之表,执之流涕曰: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按)伯仁,周字。,音以。〗。一语诛心,千秋定案矣!”

  【译文】坐花主人说:“孀妇再嫁,鬼虽有怨,但不会仇恨。之所以仇恨,是因为她已先有了要他死的黑心了!在他生病期间,凌辱虐待他,已无夫妇之情;死后又携产再嫁,已明显表白了她早有异心。这种心地和行为,令人伤心刺骨,比用刀子亲剖其腹更有甚之!“我虽未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事见《晋书》),一语诛心,千秋定案!”

  二五、梅树藏银

  敝庐俄顷易朱门 难得成衣古道敦

  题到此图呼咄咄 何期贱字肖文孙

  【正文】云间韩漱山,〖漱,音术。云间,即华亭县。〗富而好礼,见义必为,乡里有善人之目。相传其致富之由,有足讽世者。〖讽,方凤切,音风,去声。(按)(广雅)讽,教也。〗

  【译文】云间(华亭县)韩漱山先生,很富有,讲礼义,只要有益于别人的事,他一定热情去作,乡亲都称他善人。相传他致富的经过,倒是很有启发地。

  【正文】漱山先世贫寒,其父韩翁业成衣,设肆于秀野桥之西。艺虽微而好善如恐不及。某年岁将除,大雨雪〖雨,音芋,与风雨之雨异。(集韵)自上而下曰雨。〗。子夜工作既竟〖半夜曰子夜。竟,毕也。〗,将寝,忽门环震动,如人倚其上,又闻有叹息声;秉烛启视,见一人持包倚门坐。询知为上海某行伙,自乍浦收帐回,夜深搭船觅寓俱不及,将宿庑下以待旦。翁骇曰:客既收帐回,必非空囊,安可露处?即行无事,如此严寒何?敝居虽湫隘〖湫,音剿,注详首篇。〗,尚可蔽风雨。因延之入。见其衣履尽湿,取己过年新衣易之,复为设酒馔,且谓客曰:是日间所备以供客伙者,聊以御寒,勿嫌亵也。时客冻馁交迫,饥不可支;得翁款留入,且礼意殷殷,感甚谢不容口〖(史记袁盎传)诸军誉之,皆不容口。(按)不容口,犹言不绝口也。〗。食已,为之设榻,置寝具,始自即安。及明,风雪愈大,舟不能行;翁复留客以俟霁〖霁,音祭;雨止曰霁。〗,具餐设酒无厌色。是晚客谓翁曰:“感君高义,无以奉报。闻云间米价甚贱,载至上海,可获厚息。吾收帐回多余金,请以三百金假君贸易。”翁正色力辞,客颔之〖颔,音憾,注详首篇。〗。

  【译文】漱山先生的先辈,家世贫寒,他父亲韩老先生是位裁缝,在秀野桥西侧,开了铺面,手艺收入虽然微薄,但乐于助善,总是唯恐不及。有一年临近除夕,下起了大雪,半夜作完活计,准备就寝,忽然门环一响,好像有人靠在了上面,又听到一声叹息声。他擎了灯,打开门,见一个人抱着一个包裹,靠坐在门洞里。一问,才知是上海某商号的伙计,从乍浦收帐回来,夜已深了,来不及搭船,也找不到客栈,准备在此蹲坐等天明。韩先生惊骇说:“客人既是收帐而回,必然身带钱财,怎么能露宿在外,即使不出事,也受不住这样严寒的天气。我这里虽然狭窄,还可以避避风雪!”就请客人进了门,见他浑身上下已尽湿透,又把自己过年要穿的新衣拿出让他换上,准备了点酒菜,说:“这是白天准备的,供客人伙计吃剩下的,就用来赶赶寒气吧!请别嫌弃!”当时客人又冻又饿,已支持不住了,得到老先生的款留,而且礼意热情,感激得连声道谢不已。吃完,又给他安置好床被,然后才自己睡下。天亮后风雪更大了,船不能开。老先生又留客人住下等天睛,为他准备菜饭酒馔,没有一点厌烦的神色。当天晚上,客人对老先生说:“感谢先生的高义,没有什么用来报答先生。听说云间地区的米很便宜,运到上海可获厚利。我收帐回来,有多余的钱,借给先生三百金作贸易的本钱吧!”先生言正词严地不收,客人也就不再强求。

  【正文】次日风息,翁为买〖,同棹。买,雇舟之谓。〗,亲送客登舟。已解缆矣〖缆,音览,系舟索也。〗,复语翁曰:“昨所言三百金,在卧榻下,君归取之。明年灯节时,于小行恭候也。”翁错愕欲取还之〖愕,音恶。(正韵)错愕,仓卒,惊遽貌。〗,而船已扬帆去。不得已,归视,果有金在客床下,姑取之;及新正,尽以…

《坐花志果·果报录 上(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