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知津▪P35

  ..续本文上一页之道 ,第一须尽职业,以报他人资吾身命之恩;第二乃勤志业,以净自心进吾佛性 之德。”而主张人人有事做,人人皆学佛。那年春夏间,虚大师的门下,以狂 热为教的革新精神,引起长老不安,各方震动,并有以印光大师为第一号魔王 ,谛闲老为第二,范古农为第三,马一浮为破坏佛法的罪魁的传单印发。又因 其在家弟子王弘愿学密,而引起僧俗显密之诤。武院的学生第一届毕业,拟改 革,而不得大部分院董支持,所以失败了。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虚大师所倡的 世界佛教联合会于庐山开第一届会议,并定名第二年在日本举行者为“东亚佛 教大会”。当时在大师之下有佛化报、海潮音、佛化新青年等杂志。十二月, 虚大师发生两种新觉悟:“中华佛化之特质在乎禅宗。”“中国人心之转移系 乎欧化。”主张以禅、律振兴佛教,以佛法播于国际而变易西洋学者的思想。 

  三十七岁,春天,武院同学会出版“新僧”,由大醒、迦林、寄尘负责,老 僧为之惊恨,虚大师遂作“箴新僧”,以缓和老僧的恶感。是年,虚大师多以儒 学为佛化的方便,主以①建佛法以建信基,②用老庄以解世纷,③宗孔孟以全 人德,④归佛法以畅生性。其至晚年发扬中国文化之论点,要亦不出於此。并 转变振兴中国大乘佛教以救世界的方针,为先着手於世界运动,格化西方,故 令学僧会觉、大醒等学习英文。是年厦门南普陀,请常惺法师创办闽南佛学院 。当时的东密与藏密,亦成为中国佛教的泛滥混乱的局面。故作“今佛教中之 男女僧俗显密问题”,讲“论即身成佛”及“中国现时密宗复兴之趋势”,主 张纳於教理,轨以戒律,严其限制。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组代表 团出席在日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深得日人的推崇,尊之为“佛教界之盟主 ”,并有“非常”之感。虚大师至此,并得一理想:“佛教徒当首先进行佛教 的国际组织”,而应以僧伽负责,尤其不满日本式与蒙藏式的“耽妻室、甘肉 食而为僧”的佛教生活。

  三十八岁,应汪大燮、熊希龄等发起的北京讲经会之请,在北平中央公园 社稷坛,开讲四十二章经。又应京中教育界所组的佛学研究会之请,讲“佛法 概论”,以“因缘所生法”为五乘共学;“三法印”为三乘共学;“一实相印 ”为大乘不共学。条理佛法之义理为三阶,此为大师晚年的定论。八月二十日 赴星洲弘化,十月二十日回国过厦门,与在厦门的名士鲁迅、顾颉刚等见面晤 谈,鲁迅对大师的印象是“和易近人,思想通泰”。

  三十九岁,元月讲“佛之修学法”於尚贤堂,其对佛法的重要意见,悉摄 於此。复感所作“僧伽制度论”已失时效,而作“僧制今论”。为了改良经忏 而设法苑,希望以此除去迷妄,扩大组织,获得经济基础,用作新僧运动,但 是失败了!又因欧阳竟无主张在家人可为出家人之师,得受出家人的礼拜,故作 “与竟无居士论作师”以责之。十月作“真现实论”,大师独到的思想,多含 摄其中,足以贯摄一切佛法;破摄一切世学;他说“佛陀为无主义之现实主义 者。而现实主义,虽镜涵万流,含容一切,要非佛陀不足以正其名也。以简别世 俗现实主义,故名曰真现实论。”是年十二月,又着“自由史观”,他说:“ 吾人正当之所为,唯自用自由源泉之心知活动,自解放重重被囚之桎梏,以增 进其自由而完成其自由之本性耳。”这是大师的名作之一。至此,大师的主要 思想,已经完成了。可惜的是,他所计划中的真现实论,共分“宗依”“宗体 ”“宗用”的三大部,宗依论是完成了,宗用论是编集文化、宗教、哲学等单 篇的文集,至於宗体论,他预计有理、行、果、教、教理行果等五大章,但仅 写出初章,他就去世了,真是众生的福薄!

  四十岁,因为在建僧事业上屡受挫折,对於建僧的信心大减,故有“或转身 从事於十善菩萨行”的返俗意念。闽南佛学院由大师命大醒及芝峰去主持学务 。大醒编行“现代僧伽”,多涉人之臧否,为老派所痛心。是年内政部长薛笃 弼,提议改僧寺为学校,中大教授邰爽秋,拟有庙产兴学的具体方案,大师因 作“对於邰爽秋庙产兴学运动的修正”,然当时佛教尚无政府认可的合法组织 ,交涉不易,因而提出佛教的革命方案,主张建设佛僧、佛化、佛国的三佛主 义。并说:“中国的佛教革命,决不能抛弃有二千年历史为背景的僧寺”,而 要“以人生佛教,建中国僧寺制”。故讲“人生的佛学”:“佛法虽普为一切 有情类,而以适应现代之文化故,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 。”是年六月应蒋中正先生邀,大师谒於司令部,告以放洋日期。并得蒋中正先生的 赞同而成立中国佛学会筹备处於南京万寿寺,此为国民政府下,中国佛教始有 正式组织的雏型,但因教内不合作,老上座、名居士别有用心而致失败了。八 月十一日,赴欧美游化,自上海登船,经香港、西贡、星洲、锡兰、埃及的开 罗,船行凡月余,始初抵法国的马赛。发表“西来讲佛学之意趣”,他说:“ 欧洲今富圣人之才而缺圣人之道,吾人今有圣人之道而乏圣人之才。有道乏才 ,即不足证其道;富才缺道,则不足以尽其才。得圣人之才以授圣人之道,是 为吾至欧讲佛学之总意趣。”后至英国、德国、美国,经夏威夷而返国,此次 欧美之游,除了讲佛学,活动的目的,则在筹创世界佛学院,然其努力至最后 ,此一计划终於失败了。唯在欧美地区的佛学宣化,则深具影响,所遇者均是 名流学者,所至者多为文化学府及学术团体。直至第二年三月二十九日才回国 抵上海。

  四十一岁,大师的徒弟大愚,自谓於庐山闭关念佛,见普贤现身,授心中 心咒。因此在上海好言宿命,以神奇惑世,哄动全国,大师屡戒,不唯不听, 其徒属反而诽毁大师,大师的正信弟子王森甫等,也受其惑,但在未几之间, 大愚便铩羽潜形了。是年大师以政府的管理寺庙条例,不利佛教,而作“佛寺 管理条例之建议”。又以建议未被政府采纳,而作“评监督寺庙条例”。三宝 歌的歌词,亦为那年所作。

  四十二岁,大师以丛林精神尽失,政府又未能扶助佛教,佛教会亦难得改 善,乃重新议订建僧计划为“建设现代中国僧制大纲”,主以“三宝之信产生 僧格”以“六度之学养成僧格”。建僧四万人,分学僧、职僧、德僧三段。此 於僧伽制度论的观点颇有修正。以往所倡“人工之新僧化”,及“僧制今论”的 服劳大众,至此已弃而不论了。是年康藏留学团的大刚,不满大师弘化的苦心 ,以及建设世界佛学院的本意。而两次电报,望大师先往西藏修学正法,再事 弘通。

  四十三岁,四月间出席全国佛教徒会议,被选为执行委员,会议改选,大 师派获胜,会址设於首都,中佛会之成立,至此始获中央党部的认可。但以圆 瑛法师不合作而辞去常委,诸山承认的经常费亦不缴,使会务无法进行,大师 鉴事难行,亦於六月声明辞职,这是大师组织教会的又一次失败。是年又因有 大师门下揭谛老之隐,而招谛老徒属对大师的诽毁。大师又提出他对僧教育的 理想:“一支为汰除的僧教育,使之退为沙弥或优蒲,以习农工而自食其力; 一支为考取的僧教育,使之入律仪院二年,教理院七年,参学处三年的学僧。 由选拔为职僧,推定为德僧者以主持佛教。”但此始终未能实现其少分。

  四十四岁,在世界佛学院的计划之下,去年北平柏林学院因经费支绌而停 办,是又在重庆北碚缙云山,创办汉藏教理院,正式开学。十月,应奉化蒋先生 延请,住持雪窦寺。又於闽南佛学院开示学僧:“现代学僧所要学的,不是学 个讲经的仪式,必须要能实行佛法,建立佛教,昌明佛法,而养成能够勤苦劳 动的体格,和清苦淡泊的生活。”十月,应厦门大学教授所组文哲学会之约, 讲“法相唯识学概论”。

  四十五岁,因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而与熊十力及支那内学院有法义 之辩。

  四十六岁,因戴季陶等发起请班禅重开“时轮金刚法会”(去 年开於北平),大师就法华经义,作“斗诤坚固中略论金刚法会”, 以释教内外人士对於藏密流行而忧神鬼迷信之祸国的疑诤。并且亲自向班禅喇 嘛执弟子礼而受金刚阿梨大灌顶法。是年随却非出家者巨赞与熊东明,归从 支那内学院学。曾编海潮音的弟子张化声,转佛而入道教。九月,大师讲“唯 生哲学”於东方文化研究院(由读陈立夫的唯生论而来) ,其结论谓:“唯物论是浅的唯生论,唯识论是深的唯生论。苟善知唯生之义 ,则一切学术皆可作唯生论之参考,以成其唯生哲学。”

  四十七岁,有人劝太虚大师於雪窦寺开坛传戒,便作“论传戒”,他说:“ 今戒种断而僧命亡矣。续命之方,其惟有集有志住持三宝之曾受刍戒者二三 十人,清净和合,阅十年持净刍戒律,然后再开坛为人受刍戒。”向被认为 是新派领袖的太虚大师,对於戒律亦持如此审慎和沉重的态度者,恐非一般人 所知之事。那年,他已感到体力渐衰,而将留了二十年的胡子剃掉,勉自振作 为青年。又因中日佛学会内有巨赞及熊东明,作文指大师及其门下为勾结日本 人,为害国族的诬控。故作“告日本佛教大众”以表明心行。是年五月於南京 中国佛学会,讲优婆塞戒经,发题日,他便论及“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有 谓:“非研究佛书之学者”、“不为专承一宗之徒裔”、“无求即时成佛之贪 心”、“为学菩萨发心而修行者——本人系以凡夫之人,得闻佛法,信受奉行者 。”这是虚大师很有价值的自白。是年十月有一锡兰比丘公然声言“中国无僧 伽”,大师乃特晤约,与之论辩,开头就说:“中国原有僧律之成立,时至今 日,遵行律之僧伽较少耳。然说“中国无僧伽”,将中国僧伽全体否认,殊非 合理。”十二月十六日,应虚云老之邀,…

《学佛知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