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十三) 净土(二)▪P6

  ..续本文上一页过科学家之比量证知而已,至余人相信,亦只是崇拜科学,相信科学量(亦可谓科学家之圣教量)。再说既然相信无量星球是无量世界,其中说有一个极乐世界,似亦无有什么可怪处。

  问:有人说:念佛法门是老太婆们的佛教,但贵刊偏偏要弘扬念佛。这使我们初信的人,要发生怀疑了。请问念佛法门究竟是不是迷信

  究竟可以得到些什么实益

  (王介一)

  答:说念佛法门是老太婆的佛教,乃意存毁谤。但此法门,为释迦与六万恒沙诸佛所共宣,文殊、普贤、马鸣、龙树诸大菩萨所弘扬,慧远、善导、莲池、印光诸祖所传承,晋之刘遗民、雷次宗,唐之白乐天,宋之文彦博,明之袁宏道,清之彭尺木等诸大名儒所遵修,若说这些人是老太婆,但不知什么人是大通家

  本刊弘扬念佛,也就是代表这些人说话。若这些人不足挂齿,本刊就不必说了。念佛若是迷信,甚至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八相成道等更是迷信。念佛究竟有什么益处,岂能片言道尽。

  问:一、有情是可以说法,但不知无情可能说法否

  二、若无情能说法不知有情可能听否

  三、若无情不能说法,因何极乐世界,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出妙音使闻之如念佛法僧等

  (金仁孚)

  答:说法不限于口,极乐六尘演法是也(无情说法),解法不限于听,缘觉见飞花落叶,而能证道是也。

  问:永明寿禅师,以有禅有净喻如戴角之虎,近人方伦居士亦主禅净双修,譬为寄保险信,至稳至妥,但亦有人认为禅与净虽可双修,而不可齐备,盖恐一手画圆,一手画方,两俱不成,究竟禅净双修之程序应如何

  (钟钧梁)

  答:古德说法,各有其机。永明四偈,专为弘净,实不在禅,不过借禅作一映衬,特显净之稳当而已!一偈是说禅而有净,则千妥百当;二偈是说能自力独成者,甚少其人;此分明烘托之笔,以加强第三偈之主张,而坚其修净信心也。若将一偈看作修净者,必须兼禅为佳,二偈或看作抑禅,是皆错会!兹设一喻;有甲乙二人赶路,甲深知山川地理,而且健步,不妨劝其兼乘舟车少减劳苦。乙不识途径,行步蹒跚,然已乘舟车矣,即无须再劝其步行,使多费力。方大居士所云禅净双修,是一偈及甲喻之意也。

  问:顺境中随喜持素念佛已有三年,不幸处境转逆,在逆境中开荤,息持佛号,自知罪过,未知有何法补救否

  (频兆文)

  答:学佛乃大丈夫之事,已经发心(世谓立志),则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何可为逆境退转

  为今之计,惟有在佛前至诚忏悔,从即日起,恢复持素念佛,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问:何以西方净土住的菩萨都是男身,如果说都因从莲花降生而不须女身,则男身亦用不着,而菩萨无所谓男女了。(刘定炽)

  答:信如所云,男女乃相对名词,无女名即无男名矣,至于经中所说,西方现化,皆是男身,乃随顺此方人相,作方便言耳。

  问:法门皆佛所说,宗派亦是祖师大德所立。为何轻视净土“念佛一声漱口三日”如何解

  (林梦丁)

  答:此是禅家祖师,防范参禅人杂修及逗机启悟之语,并非为轻净土宗,盖向上一着,一法不立,若存一佛字,仍是有法,各宗有各宗之办法,如永明四料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之语,岂非亦是轻禅乎

  其意实不如是也。

  问:生西后,乘愿再来,重入娑婆,广度众生,其中生老病死之苦,与一般众生,有以异乎

  (周邦道)

  答:万法唯心,游戏人间,剧场上之悲欢离合,虽出出做得逼真,终与人寰中所感受者不同。

  问:往生极乐世界之目的,可否归纳为两大要点:一、厌娑婆之秽,欣求极乐之净;二、在极乐世界中,受阿弥陀佛无上功德之感召,培养善种,增强能力,以为乘愿重来,度化众生之准备。倘可如此解说,窃以为当此末法时期,对一般善男女讲演,似应将第二点特别指示,庶足引人入胜,而坚定其信心,鼓舞其勇气,因仅言第一点,恐听者不察,误以为过于寥廓,或近于渺茫也。(周邦道)

  答:净宗大义,本属如此,经论不皆云乎:发菩提心,为净业正因,菩提心者上求下化是。而净宗之三重因果,解说亦极分明。念佛是因,见佛是果;见佛是因,成佛是果;成佛是因,度生是果。不过后世大乘根器甚少,而说法者为契机起见,对于第一点成分,演说较多耳。因其自己尚不肯度,遑论再度他人。

  问:修四谛得证阿罗汉果,念阿弥陀佛可生极乐。释尊均分别言之。经中有无比较指示之语,若有则涅同,而修持异。其及门弟子,何不悉去难就易

  (周邦道)

  答:经中处处指归,岂非比较,修持之道,有解有行,念佛属于行门,亦不能因念佛而尽废余法。且念佛虽易成就,却不易信。一切众生根性各殊,又岂可以一法强之使行,而违契机之义乎

  问:我从十年前即已笃信“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行住坐卧或烦恼时即默念名号,从无间断,故虽危难或梦中惊恐,仍能持念如常,履险如夷,梦魇魇醒,万试万验。于一九四九年来普陀,即立出家之志,然遭“盘陀庵”一僧人婉拒,同时长官又不许可,故未如愿。持念观音菩萨圣号已久,须改弥陀洪名,是否有碍

  依愚意仍持观音菩萨名号如何

  (丘高秀)

  答:观音与弥陀乃是一家,所办之事,更是同一。惟修持一端,要在依教奉行,经中凡有苦难逼迫,教念观音;后来求得归宿,教念弥陀。

  问:(摘录)楞严文殊菩萨“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是说念佛之念性是生灭的,不能获不生不灭的圆通果,余以为弘净,该兼大势至入三摩地,得无生法忍,侧重生前成真才对,死后往生,与某教祷告生天,不近似吗

  又应含阿字法门,修持六度。(牛庆誉)

  答:众生多病。医王多法,开此遮彼,有权有实,一法有一法之修法,一法有一法之妙用,实则法法皆通,并不迳庭,此必将净土各经融会以后,始知其然。居士谓侧重生前成真,此“成真”指证无生法忍乎

  若果作到,固是大佳,但不知千万人中几个能证得

  且净土法门,其主旨即是往生,居士欲专重生前,是与根本教义不符,细读有关净土之经自知。至净土三经之往生,实则千头万绪,粗说持名须得一心不乱,万行亦须六度齐修,观想更须依境观成。某教真能生天与否,姑且不论,有类如是等之功行乎

  胡得例为近似

  至云阿字法门,未言取观取念,未敢率答。

  问:阿弥陀经义蕴第二九页,言功一心不乱,于三摩地等之训释,请设喻或举例开示:甲、三摩地:1如何平等维持

  2何谓境转

  3如何是定位

  如何是散位

  乙、三摩钵底:1如何能令身心安和

  2如何能令至此平等地位

  丙、三摩口罗哆:能引何种功德

  其引功德是否另有方法或注意之点

  (大宽)

  答:甲1不起分别,持其专注一境。2即境界转变之谓。3定是心住一境,散是心起攀缘。乙1、2须依“小止观”所示之法修持方能得到,此岂片语能道。丙得定断惑,其他境界不一而足;皆从正定而得,不另取法。(按)弥陀义蕴引上诸事,本谓繁细难到,不如持名简而易行,七日可得一心。居士如修须取小止观,求深解此法之大德授之,方不出错。

  问:一、“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见行由第一)此偈不明何理

  祈答之。二、“迷人念佛求生于彼,(西方)悟人自净其心,我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亻替……”由此可知,生西方与不生西方,无甚大关系,专求心净,即可得佛之净土。然而有一班愚痴众生,一定要往生西方,而不知娑婆即是极乐,所差别者,在心净不净耳。此中究理,定有另因,祈详答之。三、“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达到”。故知能生西方与不能生西方,只在“悟”之一字而已,而往往念佛者,专执往生,不求契悟者,毕竟为何

  (王一清)

  答:(前面三问)佛法归元虽同,入手方便则异,故云有八万四千法门也。一把钥匙,开一种锁,一个法门,有一种修法。学人必有师承,必须知法权说实说,方不致盲修瞎练,走入歧途。坛经是弘禅之书,决非破净之书,间有破净之语,乃系祖师为启悟禅家学人,不得已之苦心。岂但此耶

  禅家尚有杀佛,佛来给我洗脚,打杀与狗子吃等语。初机学人不识祖意,若也任口云云,同有因果在。居士虽云学佛有年,细玩来问,于禅尚无门径,此甚危险!于净更多误会,竟云“一班愚痴众生,一定要生西方,不知娑婆,即是极乐”。又云“往生只在悟之一字”。更斥念佛求生者为执著等,可谓谤法极矣!净土各经,皆是释尊所说,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诸大菩萨,马鸣龙树诸大祖师,无不劝人念佛生西,莫非皆系愚痴众生乎

  六祖坛经,固须尊重,释尊经典,便可呵斥耶

  居士如求参悟,必须先访明师,若一味闭门造车,恐未必出门尽合辙也。兹特忠告,问题暂不答复。

  问:阿弥陀佛之“阿”字,我国四众,都念口恶弥陀佛,现在有少数人主张念啊弥陀佛;到是口恶音对

  啊音对

  请示何音为准!(狮山一读者)

  答:此在纸面上不易答覆,虽列举“口恶啊”二字,但此二字之发音,亦有南北之不同,兹不得已,试举“峨”音为准,须发音于喉间,读作平声,能与“鹅蛾俄讹”等同声,即不相差,不可读作上声,变成“愕哈切”,缘此字系悉昙十二母韵最初之韵,为一切梵字之元,法教之本。含义至广,以求正确为是。

  问:读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其中自设五问,学人修净土功浅,未解其义请开示!五问如下:甲、所修净业,是有是无

  在何处所

  无则枉费精神,试垂定当。乙、虽云庄严净土,未审如何庄严

  请示其相!丙、临终往生,为识神潜迈,为佛来摄持

  二俱有过。丁、往生之人是何形状,为有为无

  二俱有过。戊、此土阴坏,彼土阴生,生彼之阴,复与中阴何别

  (狮山一读者)

  答:此亦应分解如下:甲、永明大师四料简中云“有禅有净土”,据此,当说是有。问在何处

  今以反问作

  …

《佛学问答(十三) 净土(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