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五)持戒▪P8

  ..续本文上一页邪淫不可悔”是言犯不通忏悔之罪,“与直无犯”是言无犯不通忏悔之罪,非言不犯邪淫也。犯戒者,虽有许新之忏悔,然举行忏悔,不有至诚惭愧,则无所获效,因事忏礼繁,理忏心难消灭也。

  问:请问五辛指何物

  (颜贵聪)

  答:五辛指五种菜类,而有辣味臭气者,即葱、韭、蒜、薤、兴渠等。兴渠中土未来,或今日已有,而译名不同,但凡辣而臭者,即不宜食,以其昏神而多刺激也。

  问:我是个受五戒的佛徒,曾在佛前受戒时,向佛祷告不戒烟及吃长素(中市灵山寺)自一九五八年冬供三圣佛像,早晚拜佛念佛(每日念佛万五千,弥陀经两遍大悲咒十遍心经一遍(仅逾数月,而不能吃烟(乏味不戒自戒)嗣又经年后,忽不能吃肉食及鱼是等。原拟不吃长素之愿,又改吃长素矣,复于本年二月下午不能吃饭(不消化)而改为早吃粥午吃饭,过午不食,这都是不持自持,不戒自戒,不过在目前,独自个人自由生活,当无问题,如将来环境转变时,又不知怎样

  但现在有以下三个问题,敬祈示知。(周星元)问一:未受菩萨戒者,是否可以持午或八关斋

  答一:贵居士自是夙根深厚,故能善缘增进,五戒为戒之根本,功德无量。持午虽不受戒者,亦可为之,虽不明其戒相,但亦有益卫生。八关斋亦如是,凡曾受皈依者,可皆为之,进则未受皈依之人,亦许其受,盖善欲人进,不加限制也。问二:持午与吃八关斋其功德孰大

  答二:八关斋乃出世之戒,戒事多而严,持午仅一端耳,自不及八关之殊胜。问三:持午可否吃牛奶或果汁或补药等

  答三:持午不禁饮水,凡纯液之体,可以通融,牛奶果汁许进饮,补药亦如之,许饮汤液,实则过午不食,并不影响健康,眠无宿食,当益脾胃。如晚间有劳作者,可进牛奶补药等,以其有消耗,需要补充,倘即昏便息,则不须多事矣。

  问:供奉佛像如果供奉于房中(我的居室既用作书房又用作睡房)是否不当

  是否不净

  是否亵渎

  但我希望佛堂在身边,如何办法

  请赐答以释怀。(蔡崇祈)

  答:心存诚敬,事取圆融,一房多用,不妨供佛,但取一布,在前作幔,瞻拜课诵则启,晚间眠时则遮之。

  问:在家居士被请去给做佛事,(即念经)可否拿主人金银,否则金钱全部布施寺院回向功德

  (黄永霖)

  答:在家专修,为了生死,不宜多事,外赴经忏,倘系亲友,助念乃系义务,不应受人衬钱,钱不应受,强受捐出,亦是非法。

  问:愚人前与一女人来往甚密,至今莫不相干,数月有余,但每逢境遇,忆起倩影,辛酸涌涌,念佛号也难解消,不知有何法来控制

  (黄永霖)

  答:此真心魔矣,法弱魔强,足见淫业未消,道果亦必难成。倩影者,三途之门户,不自猛断,佛亦无能为力矣,可惧哉,可惧哉!

  问:学佛修道之在家身为居士者,如未可能素食,但他人问起作何答呢

  (蔡麟定)

  答:佛制素食,为慈悲不杀耳。倘初学之人,肉食习气未能骤改,方便之法,许食肉边菜,再不能,许食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者,居士既与佛有缘,宜先戒杀,方便食三净肉,便有功德也。应如是作,应如是向人说。

  问:虚云和尚画传有云,樟树求戒,树属无情类,何有神力求戒,古人曾云古树有神,不可析,若然吾等在日常生活中,皆用树木作柴薪,这岂不是亦犯了杀戒吗

  (朝新班)

  答:樟树求戒者,乃依于樟树之神鬼也,古人云树有神,亦同是理。如国家组织,有院部省局等长,长指主院部省局等之人,非谓院部省局等之建筑物也。采取树木,用作柴薪,乃取神所依,非取神之肢体,树与神异,不得谓犯杀戒。然有例外之事,不得不慎,物老为怪,故有魑魅魍魉,植物之上,每有寄生之虫,自应采之择处,烧之有时。

  问:佛经残破不堪,与旧佛刊堆积太多时,如付火焚化不知对佛法有无亵渎罪过

  烧过纸灰,如何处理

  (钟洁园)

  答:此事古德有训,能补则补之,否则觅净土净水,焚之瘗之。经为法身舍利,焚瘗收藏,不使受秽亵,非恶事也。

  问:利用语言之伸缩性与圆融性是否犯妄语

  如昔之高贤,称病谢客,虽无身病,而岂无心病,故似妄而非妄矣,然而人误以为妄语,应否负其责

  (王心普)

  答:戒本有开遮,利众之行可开,律有详释,亦是菩萨行权,可偶为之,非可常作,如事事开之,何必受此。所举称病谢客,固可自园其说,但为何而谢此客,应问自心之公私

  人以为妄,是就迹相而言,既依迹相,不得称误,负责与否,应省自心。

  问:每周一到图书馆来参加念佛须带课诵本,可否放在上衣袋内,是否算不尊重经典,若然可否用红(黄)纸包着带来

  (鲜纯贤)

  答:小本经书,放入上衣袋内,尚无不敬,若大本者折卷屈曲,便失敬意。

  问:研读经典在环境比较复杂之处,(如市场内)是否为不尊重经典

  (鲜纯贤)

  答:此须视个人生活状况而言,如限于经济,僦居湫隘,或邻屠场,污臭蒸薰,乃是个人依报,非是委净投秽,何可为境所障,不求上进。须知心净土净,心秽土秽,但求收得住心,万境不妨随缘。

  问:佛教徒两人有一天到溪边遇到一位女人,女人无法过溪,致要依赖两位佛教徒过溪,起初甲乙两人相让,甲带女人过溪后,甲不著女人在心,但乙有著女人在心,未知两人何人犯戒

  请解疑虑。(林朝中)

  答:此举说事简单,论理则极复杂,心不著相,方便携女渡河,善之善者也。携女渡河,是济人之危,心虽著相,而严守自身,不起邪心,亦善之次也。心著相,起邪念,但不忍见人之危而不顾,携之渡河,别有存意,非为救危,是纯恶也。曾受戒者,方能曰犯与不犯,未受戒者,无戒可言,只是造罪而已。

  问:鄙人长斋礼佛,日吃鸡蛋一枚,或谓可吃,或谓不可吃,究竟如何

  (赵莲)

  答:居士既已长斋,功德自然无量,鸡卵在原则上,不宜食之,以其虽无血毛,已有神识,仍在杀生之列。如为他种原因,不能断除,可拣无雄鸡相乘之卵而食,是中无神识,即黄上无胚盘者,用之无伤。

  问:佛弟子是否适宜作养洋鸟之职业

  (叶天生)

  答:佛法慈悲为本,与乐为慈,拔苦为悲,固不许杀害众生,且亦不与恼乱。养鸟售卖,虽不杀害,因闭笼中,等于置诸囹圄,失彼自由,恼乱极矣。罗罗尊者,前世曾塞鼠穴,当生便久处胎狱,事有前鉴,养鸟决不可为也。

  问:持午每月卅天,八关斋每月仅六天,其功德则比持午功德高超,其理由安在

  (我持午已三年拟改持八关斋如何

  )(周星元)

  答:持午固多功德,不过一斋,八关乃是八戒,其力自大。且八关之戒,乃诸佛出世之戒,极为严格,故教普通人仅持一日,可见难得继续恒久。此应检阅经文,始知其法之严,戒相既为佛行,自然功德殊胜。一切戒相,虽能尽持,尚须加持八关,可见其要矣。若夫虚应故事,不合戒义者,乃系行不如法,便当别论。按此法只许受持一日一夜,虽云月持六日,但须多持,并非不许,然持此者,亦非要弃去他戒也。

  问:某某人爱看大腿舞以及看电影,请问他们犯戒吗

  (聂云霞)

  答:大海之中,鱼龙混杂。读孔子书者,亦有王莽曹操秦桧等,何辱于孔子

  世出世间圣人只为众生颠倒,故不惜千言万语,诱掖上进,譬如良医为人治病,服与不服,医生何能强迫,但因果不虚,谁作谁受耳。

  问:安士全书内有卖斋立摄:麻城王某,长斋三载,忽染恶疮心生退悔,友人曰:“公持斋人,佛天当默佑”。王曰:“持斋三载,招此恶报有何益乎

  ”友曰:“汝不能此斋可卖与吾否

  ”王问如何卖

  友曰:“一日一分三年当银十两八钱”王喜,遂书券价,明日将破斋。夜梦二鬼骂曰:“十个月前汝禄已尽,以持斋故,延至今日,今命算返透矣。”立欲摄去。王请缓一夕,当退银誓复长斋。明日呼其友索券。友曰:昨持归,即于佛前焚化矣。王悔恨立死。请问持斋功德无形相,怎可能卖呢

  (周慧德)

  答:按理万法皆空,相皆虚妄,即皆无相。但心造万法,是其力用,力即愿所发也。持斋是愿也,舍斋亦愿也,若说舍而无效,则持亦应无效矣。推之回向,忏悔等,无非皆心之愿力,不皆无效乎

  明乎此,不问安士全书所举,是否有其事,然以理论之,心能造能转,系铃解铃,理实可通。

  问:佛教里用的那些木鱼、磬、小锣、小钟、鼓等等乐器为什么不可以随便打着玩,说打着玩有罪过,是什么罪过呢

  (陶民治)

  答:此皆专为诵经法器,应加恭敬,若当玩具,便是无礼亵渎。今设举一例;国家制礼作乐,以教人民,虽不见古制,台湾祭孔,当能闻之。庙中所陈琴瑟钟鼓,非行礼不能乱敲,此其一。再军中鼓号军旗,乃一军之令号,无故敲吹,持旗而舞,可乎不可,此其二。

  问:居士业商(营布店)布类各季均具,普通布与毛呢品质不同,原因是毛呢类必须取自鹅鸭羊等畜生之毛制作,学人明知取畜毛,然乃一般人及佛徒普遍穿用。同样的;吃肉与穿畜毛制布之衣同感否

  素食者是否必念其所穿之毛呢,不得买卖亦不得穿用,以慈心怜愍减其制作

  (蔡麟定)

  答:只剪其毛,不杀其身,此与只取牛乳,不害其命,此类而观,尚可方便。若严格论,佛律各有明文,饮食衣住,起居动止,皆有正条规定,受戒者皆当恪守,未受戒之佛徒,随分随缘而已。戒有开遮持犯,无不曲尽其善。

  问:饲养禽畜使它们长大,然后出售以至它们被杀害是否亦为杀生

  (苏泰元)

  答:杀生之义,已于前条略释,自杀,教他杀,委之死地,杀则一也。再凡事有因,自观起心动念,养家畜之意为何

  果明此动机,因果已有,说到后来,不过已遂未遂而已。

  问:弟子拟受五戒,但不邪淫及不妄语二戒较无把握,应如之何

  (王志贤)

  答:戒重能持,不持何得为戒。有把握者,谓之能持,否则是不能持,能持者受之,不能者则不受。五戒为满分,三四为多分,一二为少分,皆可随缘,非必五戒全受也。

  问:佛学院讲学在家居士不得披福田衣,虽然未出家奉佛,但是在寺里奉佛有否依据

  (曾启源)

  答:古贤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佛家之事,俱有规律,各含深意,初学之人,只宜遵守,随见随学,久而自明。福田衣为比丘所制,非为居士所制,佛许人之修习,衣服不能乱穿。兹以简单理喻之,警察有警察之服装,兵士有兵士之服装,普通人民便不许穿。不出家者,在家奉佛,若往寺中,只云随喜,因出家者居寺,受人供养,在家人不能受人供养,故不能住寺。若自备斋粮,而又得主僧许可,住寺修道,亦无不可。

  问:弟子前于旧岁十二月在一个机缘下已断荤长素了,但罪障深重,自己吃素,家人吃荤,每日须照旧切肉煮荤,这五辛之味很难受,且下意识念已吃素的人,煮荤给他人吃,很不是,处这环境持长素应如何观感为安

  请师切言赐教为盼!(李伍春华)

  答:断荤长素,非善根深厚之人,不能作到,汝能如是,福善皆大。家人机缘不到,不能同一素食,自己如能作主,只可代为切煮三净肉,不问受戒与否,切不可亲手杀生!于切煮时,与诵往生咒,或弥陀圣号,心存超度,安排尘劳,巧作佛事,此之谓也。

  问:牛酪是植物油或动物油,有很多人不清楚。吃长素人未知可以吃不可以呢。有时候吃饼干有此油味道,如果是动物油,吃长素人吃下就犯了破戒罪是不是

  (钟云昌)

  答:牛酪乃牛乳所提,并不杀生,素食之人,可以食之。

  问:最近发现有些佛徒佩戴铝质佛像,菩萨像或楞严咒,以为护身之用,倘进入不洁处所(如厕所等)是否有嫌亵渎

  请释示,以资警惕。(后学)

  答:身佩佛像一事,古曾有之,彼时交通不便,水陆多险,有护身佛之设备,安放佩带皆有时处,俟达到目的之地,则高置供养,并非如今,以充装饰,今人学佩,应体原意,出外不妨暂携,居家实可不必,不但入厕污秽,自招罪过,即见人作礼,入庙拜神,种种动作,皆涉侮慢。以律仪论,身披袈裟,尚不入厕,亦不拜神,而况佩带佛像,而作诸不洁耶

  此事印光祖师在日,早有禁语,大概文钞中,有记载也。

  问:不杀生是佛教戒律之一,但不益于人的病菌,是否可以杀

  (林洪桂)

  答:戒律不杀,是对有情众生之慈悲平等,不忍加于痛苦之义,菌非有情动物,灭之无伤。

  问:听到老师说在拾到他人东西是有犯戒;弟子因每在路拾到金钱皆投入功德箱作为遗失的布施,愿老师指示如何有犯没犯

  (冯梅柳)

  答:不私囊,固是廉洁不苟,但所见之数,亦应分别,台币五元以内者,可代为捐施,多则报交警局招领为佳耳。

  问:畜生道众生,是因前世所造恶业受的果报,报尽才能身死,再依其业力投生;如此说,我们先将它杀死,免其受苦受罪,使之早日投胎不亦善乎

  (廖清华)

  答:众生善恶之业,皆非一端,假若有相,可塞虚空,安得遽云报尽。众生之死,只是一次寿尽,后仍连续,早日投胎,还是恶道,何能免其受苦

  此真扬汤止沸,抱薪救火之计也。

  问:以动物调配之药类,斋日可服否(非滋补用治病用)

  (王清汉)

  答:疾病药中,自可不忌,若为调养,何在一天,尚是不用,而求心净为佳。

  问:危害人类或植物之害虫,以杀虫液预防或灭除可否

  (王清汉)

  答:学佛之人,戒杀为原则,如为保护舒适,对一切害虫,善巧方便,使其不能加害可也,不宜杀之。用杀虫液作预防,两全其美,宜将住室日日清扫,扫后虫未来时,将液喷洒,自然拒其不来,亦无行杀之事矣。

  问:佛屡唱一切有情,悉皆平等,一视同仁,古有埋儿以孝亲,杀生以敬亲,虽称孝子,然以平等之义,显然有违,到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势难两全,长者尊意如何

  亲欲荤,子不忍杀,奈何!(郑朝信)

  答:所谓法者,是足为一般人取而遵之者也。称世间法者,须以世间圣人为准,非一般平庸人,可以作人法则,不可误解!郭巨埋儿,是愚痴人办糊涂事,大为儒教所不许,只为俗人加谬赞,如以此概世法,则误矣。按出世法,亲若有病,思肉可食三净肉,圆融之道尚多,此不过聊述一端耳。

  介绍有关戒律书籍

  一、五戒相经笺要

  二、优婆塞戒经

  三、在家律要广集

  四、梵网经菩萨戒本汇解

  五、学佛行仪沙弥律仪

  

  

《佛学问答(五)持戒》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