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多成妄语。二疑高空寒冷,不能居住,是又不知科学矣,浑混太空,实无高下四方,言有系方便,依此球而言也,近日则暖,远日则寒,非空气自有寒暖,例地之赤道两极可知也,且太空之中太阳非一,乃多数天文家之新现,离此太阳远时则寒,距他太阳近则热矣。三寂灭为乐,是言转识成智,诸苦尽灭,生死已了也,法性常住,云乎不乐
相皆虚妄,万物幻变,理无常住,有何可疑。更有进者,请俯察之,科学百年有更易,佛法沙劫仍如也,研者不妨对照之,不宜信存轩轾也。
问:岑学吕老居士于癸巳即一九五三年十月在港写过一篇病异记,记述死而复苏情状,兹录其所谓“梦中境界”一段,请赐登阅,此颇类袁中道之“纪梦”,有人认是一种病中幻觉,亦有认为确是真实境界,敬乞指示。(钟钧梁)
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此幻境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幻觉也,若说是幻,则心境无一不幻。空即是色,知空即妙有,全妄即真,知诸有本空,若说是真,则一切无一不真。岑居士所现之相,说幻者,知理昧于事,说真者,知事疏于理,然理从事来,事因理真,理事合一者实也,理事分张者权也,必明乎此,则幻真之争息矣。再岑居士所幻,“五光晃耀,宝树金楼”,常人幻梦,昏沉颠倒,恶相恐怖,统以幻论,而常人亦能变自所幻,而幻岑之所幻也否
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胎卵湿化的众生,皆有佛性是不是,可是小毛虫蚊蝇蚂蚁等亦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否
(赖宽珠)
答:既言一切众生,尽包四生六道,不论得身大小,皆是秉性而生。身相虽有大小,性则含尽虚空,性称为佛,在乎能觉,觉在闻修,修满即是成佛。惟蚊蝇畜类,为八难之一,纵具成佛之性,而乏闻法之缘,其当身成佛之事,甚不易耳。
问:阳明临终有云:“此心光明”,宋儒中亦有预知时至,谈笑坐逝者,按宋明儒对于佛法,阴取阳拒,若在佛教言,岂非谤佛谤法
然其临终所现瑞相,又与高僧大德无异,此应如何解释
(钟钧梁)
答:阴取者,心诚求也,阳拒者,言为饰也,诚求者真实,伪饰者虚假。然真实心,自故得益,虚假言,不免误他。修慧不修福,修福不修慧,得报各如其分,身后事肉眼不知耳。
问:根据“一切唯心造”之理,则地狱似在每个行恶众生之心里,业报成熟,则由自性现出地狱来,又在地藏经似有云:“佛告地藏菩萨若有行恶众生将坠地狱到门前时如记得一佛名一菩萨名或一偈一句即应现身将地狱粉碎使是众生至涅乐…”(上段经文词句记忆不甚清楚若有错误请恕罪)请开示地狱是在行恶众生心里呢
抑或有固定地狱存在。(鲜纯贤)
答:心量不可误会为心脏,心脏仅方寸之间耳,经所言之心,宽广无垠,不独太阳系,包括心中,大银河系,亦不在外。明乎此,不可认为心在身内,地狱不问在远在近,总不出乎心中。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森罗万象,俱是心成,心善现善境,恶现恶境,心净现净土,秽现秽土,自造自受,事理不爽。如自坐火中,自焚其身,自投海中,自溺其体也。
问:按十法界的次序,阿修罗在人法界之后,但阿修罗有神通,能与帝释战斗,普通人死了欲升天还不可能,似乎人还不如阿修罗之修持好,为何人列在阿修罗之前
(鲜纯贤)
答:阿修罗者,天人畜鬼皆有,天道者,依报若天,余者各随其类,何能胜人。兹以天道修罗而论,正报丑恶,时起恚,丑恶有招不敬之果,恚乃种堕落之因,与天战斗,正是当生痛苦,兵凶战危,有何可羡。
问:梁实秋先生曾云:“由于他们(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的参禅修教,福慧双修,我不怀疑他们有此生此世证无生法忍的可能,但是离开此生此世之后,是否即能往生净土,我很怀疑。这净土,像其他的被人描写过的天堂一样,未必存在。如果它是存在,只是在我们的心里”。这段话,受业赞同“净土存在心里”,因“万法心造。”净土真存在西方极乐世界否
此境存乃是假相,而非实体
有人云西方极乐世界真有,此乃佛说,佛说岂可骗人
此说是信仰者之言,不信者当然勿多言。然何以见得真有
若真有,即“存在心里”。受业谬论多矣。恳请开示。(蔡荣华)
答:梁先生怀疑净土存在,如存在即是在心。学者研究,在不得其要之时,不妨怀疑。其言在心,足见正在确定中,而未得结果。而吾弟云“万法心造”,即是为“存在”作承认。此语乃古今贤哲共说,不能更易。但又提出“假相”“实体”等问题,是于“实相”之理,尚未彻知,而与净土之理,亦有隔阂,故不敢有肯定之辞。兹为释之:“实相”之旨,为“无相无不相”,即心经所云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义,而净土之存在与否可依经解决矣。西方净土有四相,曰“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后一为“实体”,前三为“妙相”,四实为一,盖修证所现,深浅不同耳。再者“存在心里”一语,说亦不错,惟心在何处,心是何物其量之大小,恐梁先生与弟,尚皆不知,假能先读“楞严经”一遍,“存在心里”一语,方不致误解也。
问:坛经疑问品云“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之在处一般”以上所说与净宗信愿行之发愿往生似有相违,虽云禅净不同,唯但行十善:只获天道福报,而发愿往生却可超出轮回,发愿生西,岂会是愚迷之事,诸义未详,祈释疑虑。(李莲阶)
答:佛之经文,原有了义与不了义之分,祖师语录,更多真实与方便之言,必如是者,皆为时机根器,种种不同,故说法忽东忽西耳。譬病有千种,药亦有千方,虚则补,实则泻,热则清,寒则温,药无良莠,契病为佳,应补者,不妨权斥泻药,应清者,不妨权斥温剂。如达摩祖师曰:“学吾者入地狱,谤吾者升天堂”。试问若谤祖师,便升天堂乎
明乎此,则坛经数语,为人为时之语也,所谓读经求圆解,其在斯乎。
问:儒云致中和则天地万物育,佛教以一念无明,生起山河大地,同为世界之缘起,然儒以中和为修养之极轨,佛教则以无明为烦恼之根本,两说如何才能圆融无碍
(钟钧梁)
答:佛家之无明,生起山河大地,是说真性不守,幻现妄相。儒家之中和,位育天地万物,是说情识节制,涵容万物。佛家此说,如自健康说到发病,儒家此说,如医诊病说到调养。此二说事不同,时不同,不必强牵使合。大凡圣人言,有实有权,因时因机,一人一生之言,尚不能尽使圆融,如佛家“狗子有佛性”“狗子无佛性”儒家“闻斯行之”“如之何斯行之”等,况学异时异者,而必期其处处融合,势所难能,欲融儒佛,取其大者而已矣。
问:经所记“万法归一心”如何,一方面又说“离法(物)无心”请解疑。(周怡君)
答:万法唯心之意,是万法皆心所现,如是则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心与法二而一也。离法无心之意,是能悟法皆空,则心亦不可得也。
问:佛教各宗修观各有千秋,实是复杂,虽然各宗目标一致,但独禅宗的修法和当时佛陀悟道解脱法(打坐,禅宗法)相同,推察之,禅宗修法是不是直系统,最理想的
但我们台湾净土宗占大多数是表示最适合的修法否
请解疑以使未属何宗之信徒清楚,并介绍其修法。(周怡君)
答: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而为禅净密律教,皆是直系统,最理想者。为佛所立,便是直系,离佛而说,便是魔道。理想者,则无标准,甲理想未必合乙理想,丙丁与壬癸等理想,亦复如是。佛说多门,为普众机,契机者便是良药,不能预言适合也。台端如欲学佛,必求知识开示,否则先看入门浅书,小有认识,自会选择修何法门。
问:觉行圆满,仅指一期之机熟众生度尽而言,此只就事迹立解也。请看世尊入灭时,不尚有许多异国众生,未闻佛法乎
若合本迹而言,佛实未曾住涅,因众生永不会尽。(蔡荣华)
答:众生生灭灭生,绵绵不尽,然分时期,各个差别,故过现未来,万物亦不一致,并非生则同生,灭则同灭。如木结果,互不相同,有一年四季之果,有当年数年之果,就某期所作果胎,更有大小优劣之不齐。天则运用春、夏、秋、冬,风日雨露,大公无私,平等普施。四季及当年之果,固得成熟,数年之果,亦赖化育,自春徂冬,天之一期化功圆矣,惟天运不息,周而复始。佛时成就者,喻四季及当年之果,佛时未成者,喻数年之果,未闻佛法者,喻木之初萌,佛入涅,喻天之冬,佛不住涅,喻天运化不息,细味比喻,可解此疑。
问:经论所载,地平不动,日绕须弥山腰而行,四洲昼夜相反。依此理论,中美两国同在南瞻部洲,昼夜相同,而事实则相反,如何贯彻
(韩叔和)
答:甲、贯彻说:佛说为契众机,有真实言,有随顺语,随顺语者,随各类众生习知之语也。一者“地不动,日绕山”,等似说地平。二者楞严又有“观阎浮提,如观掌中摩罗果”,则形圆。且无尽世界,各有十方,每一世界,既有上下,则并非一平到底,不问为圆为方,是皆有六面。其背日则夜,向日则昼,中与美虽同一洲,而有向背,自然昼夜不同。前说与今难通,后说则相通也。乙、不贯彻义:“一切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观上诸语,则一切色相,皆是众生业识所现,原不真实,同一事也,甲乙丙丁,所见各异,如天人龙鬼见水不同是。同一理也,所解亦异,如父母老矣,中国子女以敬养为孝。丙、随顺语举例:佛分五乘说法,与凡夫说有,与二乘说空,与大乘说非有非空,色空不二,科学家知地自转为一昼一夜,并非日升于东而没于西,但彼于晨,亦说东方出日,于暮,亦说太阳西落。若每句说实,而不随顺,开口即起诤论,不能用其诱掖矣。
问:佛与众生一体,是指甚么一体
一体作何分解
(蔡荣华)
答:体者本也,本者心也。或觉而佛,或迷而众,皆是此心,觉迷虽异,心不变也。即心不因迷时而垢减,不因觉…
《佛学问答(三)析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