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多成妄語。二疑高空寒冷,不能居住,是又不知科學矣,渾混太空,實無高下四方,言有系方便,依此球而言也,近日則暖,遠日則寒,非空氣自有寒暖,例地之赤道兩極可知也,且太空之中太陽非一,乃多數天文家之新現,離此太陽遠時則寒,距他太陽近則熱矣。叁寂滅爲樂,是言轉識成智,諸苦盡滅,生死已了也,法性常住,雲乎不樂
相皆虛妄,萬物幻變,理無常住,有何可疑。更有進者,請俯察之,科學百年有更易,佛法沙劫仍如也,研者不妨對照之,不宜信存軒轾也。
問:岑學呂老居士于癸巳即一九五叁年十月在港寫過一篇病異記,記述死而複蘇情狀,茲錄其所謂“夢中境界”一段,請賜登閱,此頗類袁中道之“紀夢”,有人認是一種病中幻覺,亦有認爲確是真實境界,敬乞指示。(鍾鈞梁)
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幻境也,叁界唯心,萬法唯識,此幻覺也,若說是幻,則心境無一不幻。空即是色,知空即妙有,全妄即真,知諸有本空,若說是真,則一切無一不真。岑居士所現之相,說幻者,知理昧于事,說真者,知事疏于理,然理從事來,事因理真,理事合一者實也,理事分張者權也,必明乎此,則幻真之爭息矣。再岑居士所幻,“五光晃耀,寶樹金樓”,常人幻夢,昏沈顛倒,惡相恐怖,統以幻論,而常人亦能變自所幻,而幻岑之所幻也否
問: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胎卵濕化的衆生,皆有佛性是不是,可是小毛蟲蚊蠅螞蟻等亦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否
(賴寬珠)
答:既言一切衆生,盡包四生六道,不論得身大小,皆是秉性而生。身相雖有大小,性則含盡虛空,性稱爲佛,在乎能覺,覺在聞修,修滿即是成佛。惟蚊蠅畜類,爲八難之一,縱具成佛之性,而乏聞法之緣,其當身成佛之事,甚不易耳。
問:陽明臨終有雲:“此心光明”,宋儒中亦有預知時至,談笑坐逝者,按宋明儒對于佛法,陰取陽拒,若在佛教言,豈非謗佛謗法
然其臨終所現瑞相,又與高僧大德無異,此應如何解釋
(鍾鈞梁)
答:陰取者,心誠求也,陽拒者,言爲飾也,誠求者真實,僞飾者虛假。然真實心,自故得益,虛假言,不免誤他。修慧不修福,修福不修慧,得報各如其分,身後事肉眼不知耳。
問:根據“一切唯心造”之理,則地獄似在每個行惡衆生之心裏,業報成熟,則由自性現出地獄來,又在地藏經似有雲:“佛告地藏菩薩若有行惡衆生將墜地獄到門前時如記得一佛名一菩薩名或一偈一句即應現身將地獄粉碎使是衆生至涅樂…”(上段經文詞句記憶不甚清楚若有錯誤請恕罪)請開示地獄是在行惡衆生心裏呢
抑或有固定地獄存在。(鮮純賢)
答:心量不可誤會爲心髒,心髒僅方寸之間耳,經所言之心,寬廣無垠,不獨太陽系,包括心中,大銀河系,亦不在外。明乎此,不可認爲心在身內,地獄不問在遠在近,總不出乎心中。心佛衆生叁無差別,森羅萬象,俱是心成,心善現善境,惡現惡境,心淨現淨土,穢現穢土,自造自受,事理不爽。如自坐火中,自焚其身,自投海中,自溺其體也。
問:按十法界的次序,阿修羅在人法界之後,但阿修羅有神通,能與帝釋戰鬥,普通人死了欲升天還不可能,似乎人還不如阿修羅之修持好,爲何人列在阿修羅之前
(鮮純賢)
答:阿修羅者,天人畜鬼皆有,天道者,依報若天,余者各隨其類,何能勝人。茲以天道修羅而論,正報醜惡,時起恚,醜惡有招不敬之果,恚乃種墮落之因,與天戰鬥,正是當生痛苦,兵凶戰危,有何可羨。
問:梁實秋先生曾雲:“由于他們(在家與出家的修行人)的參禅修教,福慧雙修,我不懷疑他們有此生此世證無生法忍的可能,但是離開此生此世之後,是否即能往生淨土,我很懷疑。這淨土,像其他的被人描寫過的天堂一樣,未必存在。如果它是存在,只是在我們的心裏”。這段話,受業贊同“淨土存在心裏”,因“萬法心造。”淨土真存在西方極樂世界否
此境存乃是假相,而非實體
有人雲西方極樂世界真有,此乃佛說,佛說豈可騙人
此說是信仰者之言,不信者當然勿多言。然何以見得真有
若真有,即“存在心裏”。受業謬論多矣。懇請開示。(蔡榮華)
答:梁先生懷疑淨土存在,如存在即是在心。學者研究,在不得其要之時,不妨懷疑。其言在心,足見正在確定中,而未得結果。而吾弟雲“萬法心造”,即是爲“存在”作承認。此語乃古今賢哲共說,不能更易。但又提出“假相”“實體”等問題,是于“實相”之理,尚未徹知,而與淨土之理,亦有隔閡,故不敢有肯定之辭。茲爲釋之:“實相”之旨,爲“無相無不相”,即心經所雲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義,而淨土之存在與否可依經解決矣。西方淨土有四相,曰“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後一爲“實體”,前叁爲“妙相”,四實爲一,蓋修證所現,深淺不同耳。再者“存在心裏”一語,說亦不錯,惟心在何處,心是何物其量之大小,恐梁先生與弟,尚皆不知,假能先讀“楞嚴經”一遍,“存在心裏”一語,方不致誤解也。
問:壇經疑問品雲“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淨其心”“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之在處一般”以上所說與淨宗信願行之發願往生似有相違,雖雲禅淨不同,唯但行十善:只獲天道福報,而發願往生卻可超出輪回,發願生西,豈會是愚迷之事,諸義未詳,祈釋疑慮。(李蓮階)
答:佛之經文,原有了義與不了義之分,祖師語錄,更多真實與方便之言,必如是者,皆爲時機根器,種種不同,故說法忽東忽西耳。譬病有千種,藥亦有千方,虛則補,實則瀉,熱則清,寒則溫,藥無良莠,契病爲佳,應補者,不妨權斥瀉藥,應清者,不妨權斥溫劑。如達摩祖師曰:“學吾者入地獄,謗吾者升天堂”。試問若謗祖師,便升天堂乎
明乎此,則壇經數語,爲人爲時之語也,所謂讀經求圓解,其在斯乎。
問:儒雲致中和則天地萬物育,佛教以一念無明,生起山河大地,同爲世界之緣起,然儒以中和爲修養之極軌,佛教則以無明爲煩惱之根本,兩說如何才能圓融無礙
(鍾鈞梁)
答:佛家之無明,生起山河大地,是說真性不守,幻現妄相。儒家之中和,位育天地萬物,是說情識節製,涵容萬物。佛家此說,如自健康說到發病,儒家此說,如醫診病說到調養。此二說事不同,時不同,不必強牽使合。大凡聖人言,有實有權,因時因機,一人一生之言,尚不能盡使圓融,如佛家“狗子有佛性”“狗子無佛性”儒家“聞斯行之”“如之何斯行之”等,況學異時異者,而必期其處處融合,勢所難能,欲融儒佛,取其大者而已矣。
問:經所記“萬法歸一心”如何,一方面又說“離法(物)無心”請解疑。(周怡君)
答:萬法唯心之意,是萬法皆心所現,如是則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心與法二而一也。離法無心之意,是能悟法皆空,則心亦不可得也。
問:佛教各宗修觀各有千秋,實是複雜,雖然各宗目標一致,但獨禅宗的修法和當時佛陀悟道解脫法(打坐,禅宗法)相同,推察之,禅宗修法是不是直系統,最理想的
但我們臺灣淨土宗占大多數是表示最適合的修法否
請解疑以使未屬何宗之信徒清楚,並介紹其修法。(周怡君)
答: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而爲禅淨密律教,皆是直系統,最理想者。爲佛所立,便是直系,離佛而說,便是魔道。理想者,則無標准,甲理想未必合乙理想,丙丁與壬癸等理想,亦複如是。佛說多門,爲普衆機,契機者便是良藥,不能預言適合也。臺端如欲學佛,必求知識開示,否則先看入門淺書,小有認識,自會選擇修何法門。
問:覺行圓滿,僅指一期之機熟衆生度盡而言,此只就事迹立解也。請看世尊入滅時,不尚有許多異國衆生,未聞佛法乎
若合本迹而言,佛實未曾住涅,因衆生永不會盡。(蔡榮華)
答:衆生生滅滅生,綿綿不盡,然分時期,各個差別,故過現未來,萬物亦不一致,並非生則同生,滅則同滅。如木結果,互不相同,有一年四季之果,有當年數年之果,就某期所作果胎,更有大小優劣之不齊。天則運用春、夏、秋、冬,風日雨露,大公無私,平等普施。四季及當年之果,固得成熟,數年之果,亦賴化育,自春徂冬,天之一期化功圓矣,惟天運不息,周而複始。佛時成就者,喻四季及當年之果,佛時未成者,喻數年之果,未聞佛法者,喻木之初萌,佛入涅,喻天之冬,佛不住涅,喻天運化不息,細味比喻,可解此疑。
問:經論所載,地平不動,日繞須彌山腰而行,四洲晝夜相反。依此理論,中美兩國同在南瞻部洲,晝夜相同,而事實則相反,如何貫徹
(韓叔和)
答:甲、貫徹說:佛說爲契衆機,有真實言,有隨順語,隨順語者,隨各類衆生習知之語也。一者“地不動,日繞山”,等似說地平。二者楞嚴又有“觀閻浮提,如觀掌中摩羅果”,則形圓。且無盡世界,各有十方,每一世界,既有上下,則並非一平到底,不問爲圓爲方,是皆有六面。其背日則夜,向日則晝,中與美雖同一洲,而有向背,自然晝夜不同。前說與今難通,後說則相通也。乙、不貫徹義:“一切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觀上諸語,則一切色相,皆是衆生業識所現,原不真實,同一事也,甲乙丙丁,所見各異,如天人龍鬼見水不同是。同一理也,所解亦異,如父母老矣,中國子女以敬養爲孝。丙、隨順語舉例:佛分五乘說法,與凡夫說有,與二乘說空,與大乘說非有非空,色空不二,科學家知地自轉爲一晝一夜,並非日升于東而沒于西,但彼于晨,亦說東方出日,于暮,亦說太陽西落。若每句說實,而不隨順,開口即起诤論,不能用其誘掖矣。
問:佛與衆生一體,是指甚麼一體
一體作何分解
(蔡榮華)
答:體者本也,本者心也。或覺而佛,或迷而衆,皆是此心,覺迷雖異,心不變也。即心不因迷時而垢減,不因覺…
《佛學問答(叁)析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