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二)通问(二)▪P13

  ..续本文上一页,其神通变化是否有规律方式,类别之不同

  如化身为人则血肉之躯,理宜受生老病死之苦厄,且不免受业力牵引遭染污之累,亦未出因果之报,其将如何超三界,仍回复原有之净

  (刘居士)

  答:佛菩萨是已证果地者,证果者真性随缘不变,先证法身,而后方能化身,此化身必契众生之机,即是规律,普现于六道,是其类别。化人自是血肉之躯,示有八苦,系属神通随缘,幻化非真,来非业缘所牵,言行亦非被惑推动,如戏场演员,扮出悲欢离合,当场实非悲欢离合,下场则影响俱空,亦无造者,亦无受者,化身消灭,法身如故。

  问:今某甲为菩萨,某一因缘之化身,出生为人,是此人死后其神识是否仍归并为某菩萨神识

  或者独立成为另一神识再修另一菩萨佛

  或者因其行愿未了且招来一身罪业仍受三界业力果报影响沉沦下界

  “一切众生皆佛子”此之谓欤

  (刘居士)

  答:乘愿再来者,大体有二说:(一)已证圆满法身,化身无边者,其相生灭先后,即如前条所云。(二)未证圆满法身,而藉化众自修者,则以最后身成一佛名,其神识转而成智,转智以后,与诸佛法身非一非二,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而在未圆以前,所行之道,亦系无漏,不会造罪,但在七地以前,或有退转,虽有退转,遇缘仍进。所云三界,亦分人天善道,三途恶道,如非特别因缘,其堕三途者希矣。

  问:假设菩萨化身因菩萨之等位而有能量之别,五十位菩萨与四十位菩萨之化身,按理有所不同,即五十位菩萨之化身较之四十位菩萨之化身能量显著不同,其行愿之圆缺亦有差别,小菩萨之化身难免在劫界受染污沉沦下界,竟又变成菩萨拯救对象

  (刘居士)

  答:菩萨级次,四十五十,原系各宗定次不同,并非两事,言五十者,加入十信,言四十者,十信含在住内。住行向等,谓之三贤,登地以上,谓之十圣,而十地又以七地前后,定其深浅,修德之进,性德之显,贤不及圣,七地前不及七地后,七地前有退,七地上无退。余参第二者,可以思过半矣。

  问:地藏王菩萨大愿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既然佛发大愿,而众生愈来愈恶化,为何不献身于人间,来指示迷途之众生归善,这样不是很快能达任务吗

  为何大佛只这样说,而不见得有做呢

  (薛灯辉)

  答:地藏化身人间,无量无边,各界皆有其身,人不识身,最显者,唐之九华山事也。所云指示迷途,亦不过言语文字,佛经三藏浩浩,皆是指迷,人不信从,是谁之咎

  再者世间法律,亦是保善惩恶,警察监狱等机关,拘罚徒死等罪科,不能责是说空话,如何人民仍是累累触犯耶

  此是众生迷不回头,反责菩萨工作不力,岂是持平之论哉。

  问:南无阿弥陀佛来历,为何要向西方极乐世界之居士,只念阿弥陀佛而不念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西方教主,为何不念,由于愚读者才疏学浅,不能写出好文章,请谅解。(薛灯辉)

  答:此乃佛中之大宗派,亦有专门经典,历代缁素,奇才饱学,毕生钻研,尚未敢言穷其究竟,三藏万卷,多涉此事。如以三言五语奉答,等于不说,说亦多资误会,致招谤法之过。先生倘愿多知其概,可请阿弥陀经读之,后再讨论,方有可说处,否则徒启纷争,成为戏论。按今问西方,即是误解,应知先生居之屏东西界,即曰西方,台湾之西,亦曰西方,大陆之西,东半球之西,如是类推,皆假曰西。先明乎此,再知方虽假定,而弥陀之西方,经中自行有其范畴也。

  问:佛四众弟子是否皆姓释

  或者有皈依三宝,未受诸戒者不能算为姓释

  (钟云昌)

  答:原不如此,释迦为本师世尊之姓,我国古时出家之人,仍存俗姓,或依其师之姓,来自外国者,则冠以本国之字为姓,极为复杂,至晋道安法师,始提倡以释为姓,后皆从之。在家二众,并不如是也。

  问:佛菩萨圣诞日,供养水果时,应向佛菩萨说什么话,请老居士指教。(钟云昌)

  答:但掏诚心供养,佛与菩萨自然照鉴,不必述辞,感应无差。

  问:梦寐之中每入于庄严佛殿拜佛礼僧,佛菩萨皆金身,高数丈,动作自如,诸是护法神也,然高僧皆不识,此是宿业现前抑是现生善现

  (翟孟秋)

  答:事有夙因,遇现缘而起者,亦有现因至深,遇增上缘而起者,二者皆能致此,惟有通之人始能观而分之,非凡夫所能道也。

  问:故居豫息城东南有古刹塔园寺殿及释迦坐像高丈余,莲座下有似罗刹鬼状者之名,赤足袒胸青面红发架持莲座状至劳苦,佛本慈悲何需劳众架持

  此种造像佛经中有所依据否

  (翟孟秋)

  答:或系八部护法,身力供养,佛自有通,飞行自在,并不须众,劳动架持。此亦揣测之辞,尚须向当地人考询也。

  问:说法开示贵在应机,众生才有利益,不然,便成废话,达摩初祖对武帝问答,武帝不但不省悟,甚至误会,岂初祖之智尚不明对方根器耶

  (赖栋梁)

  答:有言在此,而意在他者,有言在今,而效在后者,祖师大权,岂能尽言,至于武帝不悟,嵩山面壁,而树禅宗之大基,何非此二端有以启之。如谓智不契机,便成废话,试看华严座前,如聋如哑,法华会上,五千退席,居士又将何说耶

  

  问:有为虽伪,充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心不朗。既云伪何以不许弃之,既云真何以不许执之

  (林宽修)

  答:实相性空,法尔如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如如者性之本德,无明者性覆之妄,吾侪凡夫,求学修持,便是有为。不学不修,便是无为。再言无为指性德非为而成,故无为曰真。言有为指无明赖方便而断,故有为曰伪。若执无为,是废事废理,性终沉沦,若弃有为,是不学不修,无明任长。

  问:若是途中看见卖鸡之人载鸡甚多,要替它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出声念或是默念,若是看见人杀生,念往生咒,可以密念否

  若是不信者若念出声,被他听见,恐怕误会(林宽修)

  答:佛法虽讲随缘,亦重方便。若招误会,事确不宜,或生争执,致生雠怨,或引谤佛,增彼罪孽。应知万法唯心,真诚默祝,而于出声功德,亦无二致,尘劳佛事,端赖善巧方便耳。

  问:人死后神识投胎,是在所投之胎降生时神识才去,抑或是所投之胎初成时神识即去

  (鲜纯贤)

  答:按十二因缘,识缘名色,是男女二与神识三缘合而成胎。据此,知既非胎成,神识始来,亦非胎出,神识始入也。但有某胎将生,始有某识来入者,乃其作胎之时,先有他识代入,事属特别,兹言其常也。

  问:曾闻师云:经中文句,不能增减,古体字与今体字亦不可随便改换,弟子读地藏经,发现大本经与小本经,文字有些不同,究竟依照哪一本念是对

  (江宽玉)

  答:曩言经文经字,不可妄改,乃言翻印时,或抄写时,任意篡改,非言译者之不同也。各经每有数种翻译,应采通行者诵持,他本与此不同,可对研不可夹诵也。地藏经据所知,有两译本一为唐实叉难陀法师译,即今人最流通者,一为法登法炬法师译,人时皆不得详。两本皆有印行,非有大小本之别,居士所见与所诵不同者,乃两译本,非有人妄篡改也。

  问:一切法之由来

  初始何有神识

  起初何会造业,得现在之果

  是如何产生众生之神识

  盼详知。(杨圣山)

  答:此问有四,兹分答之。一、一切法从心生,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二、真性不生不灭,无始元明,但不守自性,一动而有无明,名曰无始无明。元明者为真性,无明者谓神识,真正哲理,只云无始,若言初始,不合逻辑。三、无明即不觉,不觉即迷“惑”,迷惑自颠倒,颠倒即造“业”,造业是因,有因即结果,如是则六道三途,生老病死,万劫千生,展转至今,旧业新业,累累不清,旧债不了,新业又增,头出头没,尘劫无已。四、如能明了前答,无始元明及无始无明数句,此即自解之矣。

  问:超度祖先念佛回向力量大,或是布施力量大

  (陈爱)

  答:金刚经有云,“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又云“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四句偈等,尚且如此,何况弥陀万德洪名

  据此而言,不论超度祖先,或是消业愈病,当以念佛力量为大。但念者必须诚敬,若有口无心,是不如法,力量便尔轻微。

  问:世俗都信地理风水,可是念佛人是否要信地理

  常常疑惑。有人说“吉星高照良善士,地理原从积德门。”信地理不如信天理,我听这话很对,请老师印证。(黄珠金)

  答:趋吉避凶,“地理”也,改恶向善“天理”也,两相比较,诚哉“地理”不如“天理”。居士宁不知,破迷启悟,自行化他,同超彼岸,一切解脱之“佛理”乎

  余则曰,信“地理”固不如信“天理”,而信“天理”尤不如信“佛理”也。

  问:我们现在这个报身,所受之苦,是否神识随之受苦

  (谢幼)

  答:受有五种,“苦乐喜忧舍”,苦乐两种,假合之身相受之也。喜忧两种,分别之神识受之也。舍之一种,则身与神识,俱受之也。

  问:佛在世时,如声闻,闻佛说法就开悟而证果位,缘觉遇缘亦开悟,而修行证果,现在人听老师讲经十多年,未闻有证果位,是为何分别

  (池慧霖)

  答:佛乃无上正等觉之果,具足十力一切不共之法,一语音圆而多辩,一法理周而众契,故小扣小鸣得小证,大扣大鸣得大证,必有证果之师,方有证果之弟。而得遇佛者,亦系多劫善根,福德因缘,加以精进,器在砧锤,成就也易。区区博地凡夫,毫厘之惑未断,虽则讲经,不过依注道听途说,自未成就,何会成就他人。原则如是,亦有不尽然者,记有几句俗语,举以奉告,可做攻玉之石。“虽有状元学生,并非皆出状元老师。”“师父领进门,成就在个人。”况飞花落叶,山色水声,无情说法,尚可悟道,又似是道重自求,师为助缘。

  问:中阴身住于何处

  …

《佛学问答(二)通问(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