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 解题▪P15

  ..续本文上一页相信在其舍命终者均能生天。

  (1242)说明当恭敬上、中、下座,否则不得威仪具足,乃至不得无餘涅槃。

  (1243)说明惭、愧二法可以净化世间,建立人伦,使尊卑有序。

  (1244)说明燃烧法及不燃烧法。

  (1245)说明身、口、意三恶行不以义饶益,故应断。

  (1246)说明如鍊金师渐次去杂物,比丘亦於禪定渐次除去身口意之垢。

  (1247)以铸金师為喻,说明比丘应随时思惟止相、举相、捨相。

  (1248)佛以二牧牛者為喻,说明富兰那等外道犹如愚痴无慧之牧者,不能引导人渡生死彼岸;佛则能引导诸声闻诸结,乃至不受后有,安渡生死彼岸。经意同《增一阿含‧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6经。

  (1249)以牧人十法為喻,说明比丘之十一恶法。经意同《增一阿含‧牧牛品》第1经,亦可参阅鳩摩罗什《佛说放牛经》。

  (1250)说明世尊得出离之乐乃至等正觉之乐,故不求世间利乐。

  (1251)佛告诉那提迦,佛喜欢种种精进比丘,不喜欢种种懈怠比丘。

  (1252)佛為比丘说诸离车子放逸,故摩竭陀王得趁虚攻之;比丘若放逸住,恶魔波旬亦将伺得其便。

  (1253)说明须臾间修慈心之功德,胜过施食三百夫釜,故应修习慈心。

  (1254)说明若不修慈心者,则易為诸恶鬼神所欺;譬如家中多女人少男人,则易為盗贼劫夺。反之,若时刻於一切眾生修习慈心,则不為诸恶鬼神所欺;譬如家中多男人少女人,则不為盗贼屡屡劫夺。

  (1255)说明譬如士夫不能以手以拳椎匕首剑;如是,若比丘修习慈心,则诸恶鬼神不能趁隙欺之。

  (1256)说明修习慈心者如甲上土,不修习慈心者如大地土。经意如失译《杂阿含经》第22经。

  (1257)说明寿命迁变之迅速。

  (1258)说明比丘当精勤修习身、戒、心、慧,可得出离饶益。

  (1259)以热铁丸為喻,说明当善护其身,守护根门。

  (1260)以

  為喻,说明当善护其身,守护根门。

  (1261)说明若善闭根门,饮食知量,於夜时精勤觉悟,则善根功德日夜增长。

  (1262)说明当求断诸有,莫增长诸有。

  (1263)说明受少有身亦有苦,故应断除诸有。

  (1264)以野狐為喻,说明比丘当知恩报恩。

  (1265)跋迦梨尊者於病床上闻佛说法而得解脱,其后执刀自杀,佛并為彼说第一记。

  (1266)阐陀尊者於病中闻摩訶拘絺罗尊者说法后,举刀自杀,佛為彼说第一记。

  (1267)佛為天子说应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180经。

  (1268)佛為天子说解脱之道。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179经。

  (1269)佛為天子说度诸流之法。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178经。

  (1270)拘迦尼天女自说所证,佛讚许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69经。

  (1271)阿难说四句法经,一婆罗门认為非人所说,佛告诉他是天女所说。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0经。

  (1272)同第1270经。

  (1273)拘迦那娑天女如来正法、律,佛讚许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1经。

  (1274)拘迦那娑天女、朱卢陀天女说如来正法、律,佛讚许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2经。

  (1275)佛為天子说若於不瞋者抱恶意,祸还自身。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3经。

  (1276)佛為天子说造恶业者将啼泣受苦果,造善业者将喜受乐果。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4经。

  (1277)有一天子於佛前悔过,佛告诉他只是说悔过无益,当内息其心。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5经。

  (1278)瞿迦梨比丘因诽谤舍利弗、目揵连而命终堕地狱。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6经,亦可参阅《增一阿含‧三宝品》第5经。

  (1279)佛以偈為天子说堕负处之门。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7经。

  (1280)佛為天子说烦恼随爱上下,愚夫之爱戏如童子以块相掷。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8经。

  (1281)佛為天子说不必遮一切意,但遮其恶意,则能解脱烦恼。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79经。

  (1282)佛為天子说持戒、布施、真实、恩惠之功德。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0经。

  (1283)佛為天子说集财及用财之法。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1经。

  (1284)六天女於弹琴人所自说生天因缘。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2经。

  (1285)佛為天子说应灭瞋恚,防护贪生,捨离无明,等观真諦。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3经。

  (1286)佛為天子说当以智慧断种种欲。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4经。

  (1287)佛為天子说当与正士同游、同事,解知正士法。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5经。

  (1288)佛為天子说慳

  者常受恐怖,布施者可得福报。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6经。

  (1289)世尊遭金鎗刺足,忍痛修道,八天子以偈讚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7经。

  (1290)佛為天子说爱最广、腹最深、憍慢最高、佛最胜。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8经。

  (1291)佛為天子说福乃火烧不坏、风吹不走、水流不散、贼抢不去之宝藏。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89经。

  (1292)佛為天子说「信者持资粮,福德劫不夺,贼劫夺则遮,沙门夺欢喜,沙门常来诣,智慧者欣乐」。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0经。

  (1293)佛為天子说最难之事是「為主而行忍,无财而欲施,遭难而行法,富贵修远离」。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2经。

  (1294)佛為天子说有求欲為苦,无求為乐。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1经。

  (1295)佛為天子说生死由业生,為心识所转,业因尽则生死尽。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3经。

  (1296)佛為天子说生子為苦非為乐。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4经。

  (1297)佛為天子说佛法难测量。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5经。

  (1298)佛為天子说戒德之重、慢之高、忆念之疾、思想之多。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6经。

  (1299)佛為天子说十善业為升天之路。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7经。

  (1300)佛為天子说命之要点及形成命身之过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298经。

  (1301)佛為天子说修行法门。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0经。

  (1302)佛為天子说当亲近正士、知正士法。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1经。

  (1303)佛為天子说具足禪定终可到彼岸。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2经。

  (1304)毘瘦纽天子於佛法随喜,佛告诉他以不放逸故,不随魔自在。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3经。

  (1305)佛為般闍罗健天子说了知憒乱法而繫心正念,则可正觉得涅槃。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4经。

  (1306)佛与阿难皆讚舍利弗之智,须深天子闻后欢喜。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5经。

  (1307)记叙赤马天子以捷疾神通,百岁不能行至世界边际,佛以知四諦即能得世界边。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6经,亦可参阅《增一阿含‧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1经。

  (1308)六天子来诣佛所,各说一偈,魔波旬加力令阿俱吒天子说邪见,佛即指摘之,六天子均讚叹之神通。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7经。

  (1309)佛為摩伽天子说灭瞋恚者可得安稳无忧。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8经。

  (1310)佛為弥耆迦天子说世间有三种光,而佛之光明最為第一。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09经。

  (1311)佛為陀摩尼天子说真婆罗门者断一切烦恼,已到彼岸,得涅槃而无所求。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0经。

  (1312)佛為多罗揵陀天子说当断五受阴法,捨五盖法,增修五根法。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1经。

  (1313)佛為迦摩天子说贤圣行险道,险道亦平坦。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2经。

  (1314)佛為迦摩天子说贪恚、恐怖、觉想均由爱起。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3经。

  (1315)佛為栴檀天子说若不造恶业,居家行正法,则无他世畏。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4经。

  (1316)佛為天子说若戒具足,具智慧,正思惟,则能度生死之流。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5经。

  (1317)迦叶天子讚叹比丘功德,佛讚许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6经。

  (1318)迦叶天子说比丘及比丘所说,佛讚许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7经。

  (1319)屈摩夜叉鬼请佛及僧伽留宿,并以偈称讚,佛许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8经。

  (1320)佛於闇夜雨中经行,帝释随佛经行,佛之侍者那伽波罗因佛经行久而装作恶鬼吓佛,佛不為所动。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19经。

  (1321)毕陵伽鬼子於阿那律陀尊者诵法句时夜啼,其母呵止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0经。

  (1322)富那婆藪鬼母之二儿啼哭,闻法句而静默。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1经。

  (1323)佛於摩尼遮罗鬼处,為一女人说当佈施、持戒、正见、亲近沙门、正命自活,该女人欢喜而去。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2经。

  (1324)针毛鬼闻佛说爱為生死苦海之因后,即悔过,受持三归。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3经。

  (1325)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后犯戒,经鬼神告诫后出家,后因不乐而归家,其母悲而诫之,彼始还去,修证得阿罗汉果。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4经。

  (1326)世尊夜宿阿[月*葛]鬼住处,為鬼说种种法,鬼归依以后常侍世尊闻正法。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5经。

  (1327)王舍城人恭敬叔迦罗比丘尼,而於一吉星日断供养,时有一鬼神家家说偈劝人供养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7经。

  (1328)王舍城人恭敬毘比丘尼,而於一吉星日断供养,时有一鬼神家家说偈劝人供养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6经。

  (1329)娑多耆利天神、醯魔波底天神共诣佛所闻法后归依。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8经。

  (1330) 舍利弗大德大力,能忍受优波伽吒鬼以手打其头。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29经。

  (1331)诸比丘於林中夏安居,一天神知诸比丘受岁之后将离去,而生愁忧苦恼。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1经。

  (1332)一比丘於空林中入昼正受,夜则睡眠,天神以偈觉醒之。彼醒后专精思惟,得阿罗汉。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2经。

  (1333)一比丘於午食后休息时,起欲贪及不善觉,林中住止天神以偈诫 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3经。

  (1334)一比丘於午食后休息时,起不正思惟,林中住止天神以偈诫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4经。

  (1335)一比丘於日中时心生不乐,林中住止天神以偈诫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5经。

  (1336)闍

  尼天神以三十三之欲乐引诱阿那律陀,阿那律陀不為所动。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6经。

  (1337)一比丘得阿罗汉果后,不復精勤诵说,惟默行道。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7经。

  (1338)一比丘患眼疾,师教彼坐池畔嗅莲花香,天神责其盗香,谓求清净远离烦恼者,虽小恶亦不可轻视。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8经。

  (1339)十力迦叶為猎师说法,猎师不解,天神告诉十力迦叶為无智盲目者说法是徒然无益的。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59经。

  (1340)尊者金刚子闻夜祭,心中不乐,林中住止天神以偈安慰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60经。

  (1341)一比丘好乐持戒,不能增长上进功德,林中住止天神以偈诫之,彼遂专精思惟,得阿罗汉。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61经。

  (1342)那迦达多尊者常与友人来往亲近,天神以偈诫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62经。

  (1343)眾比丘於林中言语嬉戏,天神以偈诫之。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63经。

  (1344)一比丘与长者妇女嬉戏而起恶名声,遂欲自杀,林中天神诫之,后精进得阿罗汉果。经意同《别译杂阿含经》第364经。

  (1345)梵天王与七百梵天恭敬礼事见多比丘,天神以偈讚之。

  (1346)一比丘身体疲倦,夜著睡眠,天神以偈诫之。

  (1347)一尼揵子饮酒狂醉,盛讚酒味,舍利弗為他说三昧法味。

  (1348)一得他心智比丘心有烦恼,后知野干被罐鉤颈而求脱的心念,就幡然觉悟,得阿罗汉。

  (1349)一天神见佛行跡而念佛。

  (1350)一天神因林中落花而说偈讚佛。

  (1351)山神以偈讚说孔雀妙声随时开悟比丘。

  (1352)那娑佉多河岸崩陷,压死三位营事比丘,支提山住天神遂告诉诸头陀行比丘莫营造立。

  (1353)频陀山起大火,一俗人嘆火烧竹林,一比丘说已灭受欲,火烧亦不為苦。

  (1354)一族姓女為舅姑所责,欲投恒河,一比丘说偈劝之。

  (1355)盗瓜者於月欲出时说偈希望月不出,一比丘以偈说明若断烦恼,不管恶魔出不出。

  (1356)一沙弥以偈说明无常、无常、直、曲,一比丘说偈答说:常者唯涅槃、无常谓诸有為法,直谓圣八正道,曲者唯恶径。

  (1357)舍利弗為弟子向瓦师乞瓦甌,瓦师听法后才佈施,舍利弗说法后默然离去。

  (1358)贫士大夫说其欲得猪头、美酒;一比丘闻之即说其愿常得闻佛法僧。

  (1359)一比丘思劫贝衣,天神以偈诫之。

  (1360)女人以断鐶釧為恼,一比丘以断烦恼為喜。

  (1361)俗人以嬉戏為乐,比丘以修学為乐。

  (1362)叙说鸽聚米粟以备雨天,人积善根以备临终。

  (香光尼眾佛学院图书馆整理)

  

《杂阿含经 解题》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