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般若,观诸法及诸法不生、不灭、不二等义。
无生品第二十︰卷74至75
善现又说菩萨修行般若,观我、人、诸法乃至如来法无生,毕竟净故,并為舍利子广解其义。
净道品第二十一︰卷75至76
善现又说菩萨修行六度,须净诸法乃至净菩提道;又六度由有所得和无所得為方便而有世间,有出世间;般若為一切善法母,普能出生、摄受一切善法;菩萨闻般若心无疑惑,常不捨离一切有情大悲作意;此种作意无自性,故空无觉知等。佛加以讚印,三千大千世界震动,无量天人得忍发心。
天帝品第二十二︰卷77至81
述诸天来会,善现為帝释说菩萨般若︰发菩提心、离声闻地、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為方便的思惟、观、修,虽观诸法而都无所见。又為舍利子说菩萨虽住般若,於一切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等。
诸天子品第二十三︰卷81至82
善现又為未理解所说的诸天子说般若离语言文字,应住无说无听无解的甚深般若修学不捨,乃至欲為如幻梦有情说如幻梦法,幻梦事与一切法乃至涅槃无二无别。
受教品第二十四︰卷82至84
更為舍利子说甚深般若在住不退地菩萨和已见諦的声闻等人能信受。般若教中广说三乘法,於我、法等以无所得為方便,由内、外空故乃至无自性空故等义。
散花品第二十五︰卷84
述诸天闻法化花散供佛,善现和帝释论说花不生、诸法不生,乃至无上乘亦不生等义。
学般若品第二十六︰卷85至89
又為帝释说菩萨知诸法但是假名而不离法性,如是学般若时不於色等学、不於空学、不见若生若灭等而学般若,以无所学无所成办為方便等。
求般若品第二十七︰卷89至98
说菩萨求般若当以如来為依处,亦非依处,但随顺世俗说為依处,非如来、真如、法性等可得,亦非如来与真如、法性等相应不相应,般若不应於一切法求、不应离一切法求等。
嘆眾德品第二十八︰卷98至99
称嘆菩萨般若是大波罗蜜与无量、无边波罗蜜。
摄受品第二十九︰卷88至103
诸天闻说称善,佛也加以讚印,说菩萨以无所得為方便修学一切法,不离一切佛法。又述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流布般若的功能,及般若能摄受一切善法、能灭诸恶。帝释又讚般若调伏菩萨令不高心,行六度时以无所得為方便,能令迴向一切智智。佛更為说般若是一切咒王,於我及法虽无有所得,而能使自他得大饶益等。
校量功德品第三十︰卷103至168
分别校量般若的功德。以般若故有一切胜因胜果及菩萨,菩萨所有方便善巧皆以般若增长,依此成就一切功德胜利。时外道恶魔欲来寻求佛的过失,帝释念诵般若使外魔退却。佛又為庆喜说般若於一切法為尊為导,以无二无生无所得為方便修习六度等迴向一切智智。并说般若及般若供养乃至流布等功德,及较量书写施他等种种功德,而劝以无所得慧和巧妙文义宣说六度,并分别有所得相似般若和无所得的真正般若行六度等的区别。更广為较量功德而劝修学菩萨般若等。
随喜迴向品第三十一︰卷168至172
弥勒与善现论说菩萨随喜有情的福业,迴向菩提,以无得為方便,超胜异生、二乘,於所缘事及一切法皆不取相,而能发起随喜迴向无上菩提。善现又承弥勒的意旨,為帝释说新学菩萨修善根迴向,与随喜行诸福业等的无得无相方便。弥勒又和善现问答菩萨不取相而能随喜迴向等事。佛加以讚印,更為善现说菩萨无倒的随喜迴向。
讚般若品第三十二︰卷172至181
舍利子广讚般若,佛為说一切善法皆由般若出现。舍利子更為帝释说般若殊胜,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佛更為舍利子说菩萨应引发般若,於一切法无所得故。更為善现说菩萨信般若则不信色等诸法,观一切法不可得故。善现领解,因说菩萨般若名大波罗蜜等。
谤般若品第三十三︰卷181
佛又為舍利子说信解般若的人是从十方如来的法会来生、久发菩提心、常修六度的。又為善现说般若无能闻见者,也无所闻见。并说有菩萨初发心即能修学甚深般若,有菩萨不敬般若,造作恶业,堕三恶道,及愚痴人毁谤般若有四因缘等。
难信解品第三十四︰卷182至284
又為说不勤精进、未种善根、具不善根為恶知识所摄受的人,於甚深般若难信难解。由於诸法非解非缚,以无所有性為自性、诸法清净与果清净、般若清净、一切智清净乃至见清净无二无别无坏无断、无不净不相应等。
讚清净品第三十五︰卷285至287
又為舍利子说如是清净的甚深意义,清净般若於一切法无所执受等。又為善现广说一切毕竟净义。
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卷287至292
又為说菩萨以有所得為方便的不能证得实相般若,以无所得為方便的得证实相般若。善现又為舍利子及帝释分别执著不执著相等,佛加以印可,更说其微细相,显示般若甚深无性无作不可得等。善现又说般若修行甚难,如修虚空都无所有、无可施设等。又為帝释说护持般若人如护虚空,菩萨修行般若虽知诸法如幻而亦不执為幻等。
说般若相品第三十七︰卷292至296
时三千大千世界诸天由佛的神力各见千佛宣说般若,各见请说的上首善现,问难的上首帝释。佛又為善现说弥勒等当来诸佛宣说般若的行相,当证当说诸法毕竟净等。善现又述读诵、演说般若的功德,时诸天散华,佛又為解说般若转*轮义。
波罗蜜多品第三十八︰卷296至297
善现更广讚般若波罗蜜多的大、无边等,佛一一加以印证。
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卷297至302
这时帝释心念般若殊胜难闻,舍利子也说闻已信解不信解由於夙因,佛為帝释宣说一切智智皆从般若生故,菩萨应学般若。又菩萨修行般若,於五蕴乃至诸佛无上菩提等法不住不习、亦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所住习诸法不可得等。又為舍利子说般若甚深无量。舍利子也说闻是般若信受修行,当是善根成熟,不久当受菩提记,如行旷野已近王都等,佛加以讚可。并為说菩萨的四摄,及离我法等见著修行般若、速得圆满等。又般若是大宝聚、清净聚,受持读诵书写宣说般若的功德,乃至佛灭度后般若当盛行於东南,渐传至东北方等。
魔事品第四十︰卷303至304
佛為善现具说修行般若时的魔事留难等。
佛母品第四十一︰卷305至308
佛為善现说佛护念般若,如子护母,般若能示世间诸法实相,為诸佛母;般若虽能生诸佛、示世间相,而无所生、亦无所示,復能為诸佛示世间空相乃至无相、无愿相等。
不思议等品第四十二︰卷308至310
善现又说甚深般若為大事故而现於世,為不可思议事,乃至无等等事而现於世。佛加以印可,并说诸法乃至诸佛无上菩提也不可思议乃至无等等。会中四眾各得法益,菩萨得忍受记。
办事品第四十三︰卷310至311
佛為善现说般若能成办六度、二十空等,佛以三乘法付嘱般若,般若於五蕴乃至无上菩提无所取著、出现世间、能成办一切事业,菩萨亦於诸法无所取著等。诸天并讚菩萨般若所成就忍。
眾喻品第四十四︰卷311至313
佛更為说信解修习般若的菩萨所从来处。菩萨若不摄受般若和方便善巧,从初发心,住我我所执修行施等,堕二乘地;若从初发心离我我所执修行施等,便能摄受一切善法,不堕二乘,疾证菩提。卷三一八至三二四
真善友品第四十五︰卷313至316
佛更為说初业菩萨应先亲近真善知识,修行善法,普施有情,迴向无上菩提,勿於诸法而生贪爱,自性空故。又菩萨虽知一切法空,而為世间令得义利、安乐等故发趣菩提。
趣智品第四十六︰卷316至318
佛又為说於般若生信解的菩萨的性、相、状、貌、所趣,并所擐的甲胄等。善现又述般若甚深无能修、所修、修处等,於此甚深义中无少法实法可得,如修虚空乃至修除遣,佛加以印可。又说於般若等不生执著是不退菩萨,不為贪瞋痴慢等杂染心所牵引,相续随顺趣向临入一切智智等。
真如品第四十七︰卷318至324
时诸天散华礼佛讚嘆般若,并说般若经中说一切法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法即真如,皆一真如无二无别,佛加以印可,并说甚深般若即佛所证无上菩提,无能证、所证、证处、证时、非世间一切所能比度。菩萨若起我我所执,為摄取五蕴乃至一切佛法,或為弃捨诸法而行,即不能修六度证二十空等。善现又说随顺般若乃至三智等一切法,以无碍為相,一切法真如平等无二。善现更说一切法都无所有,诸随生者或所随生及随生处皆不可得,舍利子也说五蕴乃至真如亦不可得,佛皆加以印可。会中苾芻、苾芻尼、菩萨多得法益,有六万菩萨成阿罗汉。佛為舍利子说菩萨取声闻果,由於远离般若及方便善巧力的因缘,并说菩萨不应取相,不见有少法可得,以无得為方便修六度住二十空等。又為诸天说现觉一切法相证得菩提,而都不得胜义法相的能证、所证、证处、证时等可说,以一切毕竟空故。又善现、舍利子各述所解,佛均加以讚印。
菩萨住品第四十八︰卷324至325
善现又说菩萨欲得菩提,当於一切有情住平等心,起大慈等心乃至空、无相、无愿心,自他共离十恶、修一切善,则於五蕴乃至一切佛法住无障碍等。
不退转品第四十九︰卷325至327
佛為善现说不退转菩萨以无得為方便,如实知异生、二乘、菩萨、佛地诸法真如无二无别,并為说不退转菩萨的行相等。
巧方便品第五十︰卷328至330
佛又為说不退菩萨依深般若相应理趣、如应而住、如应而学,摄取广大无数功德,共诸有情,迴向菩提;由此迴向巧方便力,证得无上菩提等。
愿行品第五十一︰卷330至331
说菩萨修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解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