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佛教视角
Buddhist Perspective of Recent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山本修一,维克多·库瓦哈拉
Shuichi Yamamoto and Victor S. Kuwahara
本文是学院2000年11月22日主办的公开演讲的修订版。
作者山本修一,生物过程工程实验室,工程学院和医学研究生学院,山口大学。
引言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一个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半个世纪期间,科学技术呈现指数的发展趋势。某些特殊领域,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以及空间科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并且,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在20世纪初或中叶都是无法想象的。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几乎与科幻小说以及卡通描述的构想和概念完全一致。
这些科学技术转化速度令人兴奋,同时又令人担忧。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文明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从20世纪初怀特兄弟第一次空中飞行发展到能够太空旅行。更进一步说,我们现在处于如此先进的发展阶段,甚至正在构建计划,以改造火星上可能的生命存在形式从而将火星变成第二个地球。如果科学技术以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了21世纪中叶和22世纪的时候,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模样?未来很难预料,特别是五十年以来,人们一直没能预测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当前这个时代的局面。同时,科技进步的加速发展之快,几乎不可能预测未来。
另一方面,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本应预料到的很多问题,现在才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有机体能否成功的存活,以及能否跟上科技迅猛发展的脚步?地球上的生命能否应付如此迅猛的发展?很多不同寻常的行为,例如人类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的退化、精神疾病的增加以及犯罪率的上升或许可以归因于科技的超快速发展。
本文的假设之一是在当今“反常”的人类行为模式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直接联系。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从佛教的角度,将当代科技的某些最近的特征与人类生活的本性进行比较。我们希望对这两者关系的研究能够启发构想或者采取更可取的方法去利用科学技术以造福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
在此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与人类造成问题相关的所有生物有机体的特征。根据生态学术语自然选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可以说是进化的结果,它们根据环境细微的变化改进各自的生命周期。动物王国里的生命,比如狮子和牛,在生理学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过。这是因为事实上所有的生物总体来说是保守的生命体,无需即时的变化来改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现状,所有生物可以说已经进化到了能确保其生存的最大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人类以外的绝大多数生物是持久不变的,因为它们身体上不具备重新设计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或周围环境的能力。
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方式又是怎样的呢?从历史上来看,人类并没什么生理上的进化,或过去的生活模式也没有戏剧性地改变。例如,在日本生于1900年代与1950年代之间的人们,童年玩耍和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通常都是烧木材来煮饭、洗澡。当然,洗衣机、吸尘器以及电冰箱在1950年代非常稀少。自然,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电视机、电话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在那个时代也是非常少见的。
在日本绳纹文化时期(约3000年前),生活方式在500到1000年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然而,通过引入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从1970年代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代,工薪阶层一个月的薪水甚至买不起一台电视机。今天,即使是大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电视和电话,这在7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个人电脑和计算器也从70年代开始迅速普及。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令70年代的电脑和计算器简直如同孩童玩具般的年代。
在日本,普遍认为现代科技产品第一次以指数增长的时代通常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这是因为事实上除了移动电话以外,绝大部分的现代家用电器是在70年代出现的。所以,70年代之前,人类的生活方式相对来说变化缓慢,但我们现在几乎每年都可以看到变化。
70年代之前,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速度比较缓慢,人类社会的缓慢变化是与生态、环境的自然变化相一致的。今天,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与自然界恶化速率之间的模式转换。这种迅速变化在人类改变地球地貌的自然环境中尤为明显。换句话说,科技的发展还没有改变人类的生理结构,却已经改变了全球性的自然环境。
70年代科学技术的兴起造成环境变化的开端也可以归因于个人产品进入到家家户户。在70年代的日本,环境问题是区域性的或者某个特定地点的。例如,某些特定地区的问题,如足尾铜矿污染事故、麦德海特的汞铅中毒“水俣病”以及镉中毒的“痛痛病”等等事件,都是当时的先进技术(在相关区域)所造成的有害和致命的后果。那段时期,相关地区的工业发展通过化学品和食物添加剂对当地的海洋、河流、大气(空气)以及农业造成了影响。因此,70年代的地区环境问题可以被看作是80年代形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前兆——环境问题在80年代开始成为全球性问题。
巧合的是,70年代也可看作是人类道德、价值体系、原则堕落以及人类整体精神下滑的时代。这个时期是日本“反常”(变态)犯罪行为开始出现的时期。此类事件的一个例子是一具被遗弃的婴儿尸体在一个自动储物箱中被发现。在当时,这种行为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凶手竟是这孩子的母亲。
这个特殊事件在日本通常被认为是社会道德堕落时代的开端,也被看作是母性本能退化年代的开始。这种行为称之为“反常”是因为它有悖于常理和一般犯罪动机。从那时候起,类似的“反常”行为在社会上变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可以说是呈指数增长,以至于穷凶极恶的罪行在当今也很普通。这种罪行就是越来越多的乱杀无辜,其中有个少年犯承认杀害了父母,或(有的人)毫无原因地想胡乱杀人。
这些事例清楚地揭示了人类伦理和道德价值的下滑。我们甚至可以说今天的一些孩子根本就是缺少伦理和道德感的中枢神经;一般来说,今天人们似乎缺少对他人基本的人类关怀意识。我们能指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造成伦理和道德标准下滑的原因吗?人类动手改造环境造成了人们互动中“反常”的交流吗?
科学技术的本质
现代时期以前,100—200年,甚至1000—2000年的间隔都不会让人觉得或者看起来很长。然而,现在10年的时间就会被认为是很长的一段时期了。例如,一台个人电脑几年以后就几乎不能使用或者技术淘汰了。今天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家庭都能享用电、水和天然气服务来使用家电、洗热水澡和做饭。我们的生活充斥了诸如电话、洗衣机、电视、立体声音响以及机动车等的现代科技产品。
今天,传真机、连接网络的电脑是一个家庭的必备品,而且几乎人人出门的时候都携带移动电话。在日本,当今这种现代便捷的生活方式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迄今仅仅是30多年前。现代生活,除了物质上的先进,人类和社会发生了哪些真正的变化呢?只能说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人类已被科技产品所包围。换句话说,人类并不必改变或者进化,倒是我们生活的物质环境改变或进化了,我们周遭的生活用具在迅速地进化。
我们用一个生动例子来描述现在孩子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以前,一个孩子给他/她的朋友家里打电话,对方的父母很有可能接起电话。打电话的孩子需要礼貌的自我介绍,讲明打电话的目的以及请求与他/她的朋友通话。父母会跟来电话的孩子简短的对话,然后,父母会叫自己的孩子来接电话,于是孩子们才能够通话。在这个例子中,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与成人的互动中,并需要保持一定的礼貌。
相反,今天的孩子通过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手段与他们的朋友直接联系,这种沟通过程无需与成人的互动,更不要说利用电子邮件和短信的人际互动了。人类设备的快速进化是如何影响人类的认知和互动的呢?人们通过新的工具改变了做事的方法和程序,但为了适应新技术时代并不必调整或者改变基本的人类意识。换句话说,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但是作为人类的特质还是保持未变。
让我们来审视科技产品的实质,它们的四种特性如下:
1、产品是有形的和可见的,换句话说,产品是由可见材料做成的并且是有结构的。
2、产品通常能帮助任务更容易完成,换句话说,产品能提供不费力气或不麻烦的生活。基本上来说,减少人们的工作。
3、产品能够提高工作完成的速度和效率。简言之,科学技术的进步能缩短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4、产品能够按照人类的指令来工作。换句话说,先进的工具迎合了人类对于实现无抱怨或不赞同的渴望;一个任务的实现是顺应人的目的和需要。
现在,让我们详细地衡量每一项。事实上,科技产品(1)物质可见性看起来是最容易被理解的。每一件技术产品,例如,电视机、机动车、电脑等是我们能够明显看到、感知和购买的!总的来说,大多数产品容易被理解和操作。再者,可以看到的产品有效地迎合了人们的感官,人们(我们)通常来说容易被新产品的视觉效果冲击和吸引。
科技产品还能(2)减少我们很多繁重和紧张的工作。人们天生被容易、简单以及基础性的工作吸引。我们大多数人都愿意减少任何费劲的工作。例如,拖拉机被设计出来以更有效地耕种土地,升降机和自动扶梯减少了人们上下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佛教视角》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