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宗科学观▪P6

  ..续本文上一页品下生。九品一直下来,到下品下生,要做到两成。两成都做不到,就不能往生,这个诸位要知道。所以,经典的教训要努力去做,做到两成三成,自己真的有把握住生,是如来的真实弟子。这是我在今天把这一个最好的老师介绍给大家,我也跟这个老师学。你们大家都跟这个老师学,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是同学。这个修学态度重要,我跟大家介绍到此地。下面我们看第三段:通途断惑。

  【性(性一切心,一真法界):〈一〉有情:佛性。〈二〉无情:法性。】

  “通途”,就是讲一切大小乘佛法修行证果的原理,无论是哪一个宗派,无论是哪一个法门,都不会违背这一个原理,所以这个理论我们要知道。

  佛在一切经里面,特别是大乘经讲得透彻,所说的“性”、“识”。“性”是真如本性,是我们的真性。“识”是我们真性迷了以后的性,就是迷了的真性。性完全没有迷惑,这是佛、是菩萨。如果迷惑了,就叫众生,就叫凡夫。

  诸位晓得,这里画两个圈是一桩事情,不要看成真的是两个,那就错了,它是一个。一个画不出来,所以画一个干净的,画一个污染的。这是一桩事情,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性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不但一切世间法是从它生的、是从它变现出来的,出世间法也是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性变现出来的,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也是真性变现出来的,我们现前居住的这个地球是真性变现出来的,饿鬼、畜牲、地狱还是它变现出来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给诸位说是一个性,一个真性。

  “有情”,我们现在分动物、植物、矿物,这是把一切众生分为三大类。佛家讲的有情,就是讲的动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动物,像人、畜牲,我们看不见的还有天人,还有饿鬼、地狱,这都是属于“有情”。有情,佛给我们假定一个名词叫“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众生是指有情众生,一切有情众生都有佛性,都有本性,都有真性。除了有情众生之外,都叫做无情众生。“无情”,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这是无情,无情众生就叫做“法性”。

  诸位一定要知道,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从这个性变现出有情,就叫做佛性;变现出无情,就叫做法性。有情跟无情是同一个性,因此佛在《华严经》上才跟我们宣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情会成佛,无情也会成佛,这叫“同圆种智”,这是很高的一个境界,也是真实的事理。

  所以,大乘经上常说“性一切心”。“性”是真性;“一切”是一切万物,情与无情、世出世间,总称一切;“心”就是体、本体,是一切的本体,《华严经》上称作“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称它为净土。极乐净土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就是极乐净土。

  【识:〈一〉见分:〈二〉相分】

  现在这个性被污染了,这一污染了,佛又把它换作一个名称叫做“识”。“识”,就是染污的性,不清净的性,就叫做识。诸位要知道,真性没有被染污,显现出来的境界是一真法界;这一被染污之后,显现出来这个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也变质了。这就是大乘经上佛常说的“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心,是心性;依报是外面的境界。严格的讲,我们这个身是物质,都是属于依报,随著心在转。

  因此,我们心理健康,身体一定健康。心理不健康,胡思乱想,你虽然这个身体很好,一定会得病。病从哪里来的?妄想来的,可见得心是主宰,这个身体随著你心在转,心太重要了!一个人心“清净、真诚、善良、慈悲”,决定不会生病。为什么?他心健康,身一定健康,不需要任何饮食药物来进补,都用不著。那些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

  我在新加坡讲经,新加坡同修看到我,他说:“法师,你皮肤的颜色这么好,你吃了些什么补品,能不能告诉我?”

  我说:“有!”

  他说:“什么东西?”

  我说:“台湾自来水公司出品的自来水。”

  我是什么补品都不吃,我天天喝的是开水。我洗脸都不用肥皂,一块肥皂要用两三年。什么都不需要,为什么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心地清净,没有胡思乱想,天天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无上的补品。你们如果学会的话,要知道这是养生之道。

  心一被污染了,这就变成识了。识就起作用,这个作用是迷的作用,就不是觉悟的作用。这一迷了之后,佛在大乘经,特别是相宗经论里面说得非常详细,它就变成“见相两分”。

  【见分-精神:〈1〉迷缚为二执。〈2〉解脱为心能。(以静破)】

  “见分”,用我们现代话来讲,就是精神;“相分”就是物质。精神跟物质是同源的,它不是两种东西变现的,是一种,都是这个性识变现出来的,这就是“色心二法了”。你看《般若心经》不是说得很清楚,“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它那个里面讲的“空”就是精神这个部分,它所讲的“色”就是物质的部分。佛法常讲心物二法,或者讲色心二法。心法就是我们讲的精神。

  “迷缚为二执”。我们对于事实的真相不了解、不明白,这就迷了。迷了就很苦,这个苦就好像绳索捆缚一样。这是什么东西?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两种执著。我想同修们都知道,这两种执著一个是“人我执”,一个是“法我执”,变成两个执著。迷了,就变成两种执著。这两种执著怎么迷的?佛在《华严经》上讲得很透彻、很明白,“妄想、执著”。妄想变成了“所知障”,变成了法执;所知障就是法执,是妄想演变出来的。“烦恼障”是执著变现出来的,人我执是烦恼障。两种执著,佛讲是妄想执著变现出来的。

  “解脱为心能”。如果把这个结解开了,摆脱这两种执著了,那个能力可就大了。这个地方用“心能”,主要这个物质里面,今天讲有能量,那个能量是物质的能量。物质的能量是有限的,这个心的精神的能量是无限的。

  【相分-物相:〈1〉收缩为原子。〈2〉分裂为质能。(以动破)】

  我们再看“物相”,物质色法。“收缩为原子”,当然还可以分得更细,这一切物质把它分析,分成原子、电子。“分裂为质能”,我们晓得物质把它解放之后,这个能力非常非常之大,原子弹的原理就是从这里发明的。所以“能”跟“质”是一个东西,是可以互相转变的,能可以把它变成物质,物质可以把它解放成为能量。这是现代科学已经明了了,还不能很圆满的得心应手的运用;也就是科学技术还不够成熟,没有达到圆满的境界。

  但是大家不知道这个精神解放能力之大。这种精神能力解放了之后,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所讲的神通,远远超过了质能。因为有质能,我们说一个心的能量。这个物质的能量用什么方法来破?“以动破”,加速度,在最快的速度里面,让它这个物质分离成为能量。这个心的能量要怎样产生?佛家自古以来给我们讲用“定”,用禅定的功夫。《楞严经》上讲:“净极光通达。”这个净就是定。

  所以,大乘佛法,无论是哪一个法门都是修定,这是诸位必需要知道的。所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是真的。我们所修学的统统是定,只是修定的方法不一样,修定的手段不一样。禅宗修定用观心的方法,用参话头的方法,这是方法不一样。教下用止观的方法,我们净土宗用念佛的方法,密宗用持咒的方法。这些方法尽管不相同,它达到的目的完全是一致的,都是得定。这个结果,禅宗叫禅定,净土宗叫一心不乱,名称不一样,事实还是一样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定,禅定就是一心不乱,这个诸位一定要搞清楚。

  然后我们修学自己这个法门,才能尊重别的法门,知道我们同样到一个目标。我们走的路线不一样,我们采取的交通工具不一样,没有什么可以互相毁谤的、互相抵触的,大家都达到一个目标去。我喜欢走路散步去,他喜欢坐车去,那个人喜欢坐船去,随便你采取什么交通工具,最后的目标都相同。

  所以“自赞毁他”是绝大的错误,那真的是迷惑颠倒,不但不了解别人,也不认识自己。法门决定是平等的。我修净土,我对于修禅的人赞叹;我念阿弥陀佛,我对于修密的人赞叹。这是对的,都是一家人,都是到达同样一个目的地,当然彼此互相赞叹,这是对的。所以,要以定功突破精神的障碍,恢复心地的本能,它怎么不符合科学?

  再看当中这一行,就是“净秽”。

  【净-现净土。秽-现秽土。(相随心转)】

  心清净,就现净土;心不清净,就现秽土。你们想想,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以我们台湾来说,我三十八年到台湾,住在台南。那个时候的台南跟现在我看到的台南,那个时候是净土,现在是秽土。当时台南街道是水泥的街道,非常干净,人很朴实,都穿木屐,走在街上声音都很响亮。我记得很清楚,台南的房子差不多都是两层的楼房,街道都有走廊。常常下一点小雨,雨马上就过去了,雨后的晴空感觉特别的舒适。蓝天白云,真的是宝岛,人心清净,人心善良。现在台湾这个染污的严重是世界知名,不晓得排在世界第几名?再仔细一观察,这个人心的污染比我们环境的污染还要严重,这真可怕!

  “相随心转”,佛跟我们讲的没有错,句句是实话。我们今天讲环保,全世界都在讲环保,环保会有效吗?我的看法是没效。为什么没效?都在外表做,没有在心地上下功夫。外表上怎样做,成效都有限。要真正把这个环保做得好、做得很圆满,要从心地上去做。全世界人心向善,人心清净,外面环保工作才能做得好,轻而易举。但是今天哪一个想到心理会影响环境?科学家还没证明。等到科学家证明的时候,恐怕这个地球上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科学家进步太慢了。佛说的清楚,又不相信,还要等科学证明才相信。科学证明、证实了,我们的日子也就完了,真的来不及了!这是佛在一切经里面跟我们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下面也是经典里面给我们做的结论:

  【见相同源…

《净宗科学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的学位制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