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参禅日记 二(金满慈夫人)▪P16

  ..续本文上一页收回。(怀师批示:此即如《楞严经》所谓:性觉真空,性空真觉之显现。)我也懂得什么叫心动了,有时候不动时正是动了。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其实哪里都不在。(怀师批示:亦即无所不在。)也正如道家说的“机发则有窍,机息则渺茫”,并非真有一个心的存在。它虽无相,却能借用而显其能。人的动作思想,都是心的妙用,它的缺点就是它能随缘,所以必须时时警惕!必要时关掉某一心所。所以一点都大意不得!我又说不清楚了。下午仍带小妞玩。因为她的生日,又添了一些玩具,我就陪她玩。在她看电视的时候,我就闭上眼睛内观返照,近日心理有点变化,去又说不清楚。瑜伽体操做得渐渐熟习,但我却怕延年益寿。(怀师批示:何须多此一怕。)

  晚间我看笔记。写日记。十一点,打坐。

  三月七日 晴

  晨六时打坐。

  坐中我已有心身可以分开的感觉。但我奇怪心身分开了,不算神飞吗?(怀师批示:即知其事,神何能飞越。)譬如观想,想如何,就如何,何以不算神飞呢?(怀师批示:因此灵明觉知自在之故。操持在我, 何虑神飞。)譬如心能转物,不为境转。

  不为境转,能做主的又是什么,是不是灵明一念?(怀师批示:你说呢?)有时候忽然有了害怕的感觉,愈想它可怕,它就愈可怕。(怀师批示:魔由心造,妖由人兴。)索性空掉它,有时候还空不掉呢,这时就用得着一点狠劲硬不屈服,过两天它就不再来了。从前常在坐中,或将醒未醒之际,就听到女儿叫:“妈!”声音好响,好清楚。(怀师批示:此之谓神飞。)每次我都答应,有时正欲起身开门,忽然一觉。最后一次我明白了,我没答应,现在没有这种情形了。我想那些误入歧途的,都是缺少警觉之故。(怀师批示:善哉!然也。)总之用能随缘,心所又多,觉照稍迟,就难自拔。这东西越钻越紧,我只好抱着“试上高峰窥皓月”的勇气,一探究竟。(怀师批示:谁知大地尽平沉。)

  三月十日 阴

  晨六时打坐。

  坐中仍保持一种光明净境,这几天我一直保持那片光明,不管坐与不坐。我怎么觉得光明有几种:一、眼前光明,闭起眼睛,前面不黑。二、由脑至心,一片光明。这种只是感觉,眼睛看不见的。三、觉得身心内外一片光明,但这片光明中,有没化完的东西,似打碎的鸡蛋,有蛋壳在内。(怀师批示:色阴尚未净尽。)我现在正做保持这片清净光明的工夫。有时事违于心,就很清楚地知道如同一片平静的水面,忽然涌出一个波浪,或是一片晴空,浮起一朵乌云,这些当然都是感觉。而身内则有一股力量将动,正在这时,要立刻一觉,觉照稍迟,那股力量就会增强。记得几年前,那股力量强得很,非哭一场不能下台。经过这几年来的努力,那股业力似已化掉,现在它不来了,但仍不敢大意,所谓“吹毛用了急须磨”,何况还不是吹毛呢!在一片清净的内心深处,我正做这种工夫。下午带小妞玩。收到老师的手谕和一封台湾朋友的信。晚间我看《定慧初修》。写日记。十一点,打坐。

  三月十一日 雪

  晨六时打坐。

  昨夜窗外沙沙有声,我还以为又下雨呢。今晨在厨房,见后院一片白色,才知道昨夜下雪。雪不大,只均匀地在地上铺了一层,如同新铺的棉絮。虽然下雪,气候并不太冷,室内仅不太大的暖气就够了,室温近七十度。在后院站一下,冷风拂面满舒适。中午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雪地上,好亮,使我想起白骨观、白骨人来。天上的太阳时现时没,地上也就时明时暗。这种情景,正同我的内心一样,虽然我尽量地、小心地保持那一片意境上清净光明,但总不免偶然又飘过来一朵乌云,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三月十二日 晴

  晨六时打坐。

  我现在对心理的变化很清楚,总之心里空空洞洞的如虚空,有时一片晴空,朵朵白云,天的一边光明郎照,那光由一片伸展到全面,整个天空都照亮了。有时碧空如洗,不挂一丝白云。今晨在厨房时,见玻璃窗外朝阳初上,晴空中飘浮着片片白云,好美!我内观一下,此中情景,正如我内心的清明一样。忽然在我心内的晴空上,似乎一个什么掠过,一抬头见一只小鸟划空而过,我奇怪小鸟在空中掠过,怎会如在我内心虚空掠过一样呢?(怀师批示:此乃心通初相。《楞严经》云:“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到此应知时知量,放大心胸,则森罗万象,了了分明矣。)

  三月十三日 雪

  晨六时打坐。

  因为他们要去费城,自己开车要走十个小时,我怕她们起身早,所以今晨少坐了半小时。果然她们已经准备好了。小妞装了一袋纸、笔、书背在身上,告诉我她要在路上给我写信,然后和我说再见。她母女走后,我去关门,从玻璃窗见小妞的红大衣在雪地上,背着一个大书袋,她妈妈跟在她的后面,这正是三十多年前我们母女出门是的情景。曾几何时,一切都变了,人事沧桑,我忽然起了今昔之感!眼眶发胀的感觉,我忙闭上眼睛,内观意识上的那一片光明,还好觉照得快,没被破坏。我虽然不是那么多愁善感,但情感十分脆弱,我自己知道。(怀师批示:此所谓众生界中,统被有情所累也。)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过不断的锻炼,已经大有进步了,至少能觉,不至使它全水成波。我认为学法,控制情绪是最难过的一关。(怀师批示:尚须控制,犹是初机。情到无情,则无往而非真觉真情矣。此所以菩提萨[土垂]--觉悟有情--之谓菩萨也。)有时候自己认为很好了,可是一旦面对现实,仍旧经不起考验,我想即或将来能有一点成就,也会从这方面失败!

  三月十四日 雪

  晨六时打坐。

  从客室玻璃窗见外面天空阴沉沉的,忙返观一下,意境上的晴空,仍然光明。这我又不懂了,眼睛看的是外面的阴天,而意境上的晴空并未跟着转变。(怀师批示:不受境牵,不被物累之故。方知何往而不自得者,并非虚语。)

  唐末杜荀鹤诗:“名利多路两无凭,百岁风前短焰灯,只恐为僧心不了,为僧得了尽输僧。”最后一句,我不会讲,那个输字如何解?(怀师批示:这个输字是说:都输给当和尚的。当然是当和尚的对了。对了也就是赢家。假如出家当和尚的不了此心,他也正是一个大输家。输给结使魔境了。)

  写完日记,十一点,打坐。

  三月十五日 晴

  晨六时打坐。

  今晨坐中,体会到一个东西,在虚空中什么都没有,只有它,但它无相,心定它就在,心一动,它就找不到了,一觉它又在那里,似乎没有动过,妙极了!据我的观察,它如太阳,当乌云飘过来的时候,它就被盖住,云过去了,它又出现,动的是云,不是它,它似乎没动过?我又说不清楚了。(怀师批示:这就是《楞严经》后卷“观彼幽清,常扰动元”的行阴根本相,仍属一念的根源之境,不执为是。)

  下午我看了去年一年日记报告的批示。何谓空明合一想?(怀师批示:自性真空,自然性呈现。换言之:觉性空灵时,即此心身自然置在一片光明境中。)

  法相三种,何以是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圆成实相,我不懂这三种有什么相?(怀师批示:一、意识起用,随境动念。即依他起想。二、由于念动,意识形成执著之成见主观等,是名遍计所执。三、对境无心,不依他起。更不遍计所执,则本自圆成。此乃方便直解。如详查学说,初步可参考《佛学辞典》。我当为你寄一部来。)

  参 禅 日 记 续集

  一九八零年四月一日 晴

  晨六时打坐。胸骨痛已好,因为几天没有好好打坐,昨夜今晨都坐得很好,很舒服。晚间我看《禅学与唐宋诗学》,有人解五祖法演开悟诗:“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他说:“如山前一片闲田地,本是自家之物,以不识故,乃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由自己买得,始知这一片闲田地的松竹清风为自己所爱。盖以《松竹》喻《色界》,《清风》喻《空界》喻《体》。本体自性由色界而显,故云松竹引清风也。”他的解释我觉得有点不对,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老师说呢?写完日记,十一点打坐。(怀师批示:如此见解,令人笑掉大牙。)

  四月二日 晴

  晨坐遵师谕用白骨观法,一道光由脑出,升华与虚空合一。但知时知量,还不太行,摸不清楚,只能说大致如此而已。头顶现在一直有满的感觉,似乎脑髓满满的,只眉心有一点胀,眼睛有一点倦。下坐在室内做了几节瑜伽。

  四月三日 晴

  晨六时打坐。坐中非常舒适。我又有了问题,我觉得光与虚空合一,会不会与空中电光相触?小说书上,所谓修道人,到相当时候,会遭雷劫,是否即是此故?因为人身本就有电。(怀师批示:不可有此妄想,想相成尘,即落魔障,然后无中生有,变为事实。大忌!神仙遭雷火之劫,即因不知性觉真空之理也。如知此,即成大觉金仙,更无余事矣。)

  四月四日 先晴后雨

  今日清明,是民族扫墓节,想来国内的郊外,又到处是扫墓的人群了!我认为人们天天高唱平等,其实人间的天平从来就不平等,只有人死了,才是真正的平等。王侯将相,贩夫走卒,死人就是死人!我记得四月四日也是儿童节。下午带小妞玩,看电视。忽然一股煎饼的味道传来,小妞说:“香香!”原来这家男主人买了一口煎锅,煎了许多他们的家乡饼。据说印度南方人多半吃米,而北部人就多半吃这种麦饼了。不难吃,也营养,小妞很爱吃。昨天他们去水牛城买回来的豆腐,外国人都吃不来,要炸硬了才会吃,否则说吃不到什么东西。

  四月五日 晴

  晚间我看《禅林清韵》,有老师的序,也有颂,我不懂颂的作法,是否也要押韵?(怀师批示:不一定。)

  四月七日 晴

  晚餐时接到一个中国学生的电话,请我们去吃饺子。本不想去,但听说是亚洲人大聚会,也有昨天来这儿的那两个修女,女儿说如果我不去,她也不去了。我想一个都不去,不好意思,再说这小地方,中国人本就不多…

《参禅日记 二(金满慈夫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