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现的,自己会找到自己。
不管开悟不开悟,今天大家在这里真真实实地参禅,一心一意地好用功,必定是有好处的。为什么?参禅就好比往家走,你今天也走,明天也走,一天到晚不停地走,总有一天会到家的。象过去那些一闻就开悟的祖师,那是因为他原本已经走到了家,或只差很少一点儿,一转过身来再走一步就到了家了。所以我们现在,不论自己是已经走了十里,二十里、一百里,都要打起精神来,努力前行。参禅这一法是祖师留下来的,过去有很多人开悟,得到这一法的利益,我们能够依着这一法去走,是一定不错的,或早或晚,我们大家都能到家。用功时有一点要记住,即切切不能有执著。宗门下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切都要斩得干干净净的,什么也不可得,哪怕有一丝一毫的挂念也不行。如果贪恋一个什么东西,这也就是个生死。过去古人讲:“去年穷,不算穷,还有卓锥之地”——卓锥之地,就是过去老太婆纳鞋底用的锥子那么大的地方——“今年穷,穷到底,卓锥之地也无。”我们参禅的人,用功就要用到这个地方,才是真实到家。
好了,今天我就只讲了我自己的,也不知道你们各位用功用得怎么样。现在是九点钟,还有点儿时间。我的意见呢?大家有什么问题,最好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研究研究,好吗?(鼓掌)
1.请法师讲一下,什么是开悟,开悟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答:开悟啊,就是我们对一个东西不明了,最后明了了,这是开悟。我们没开悟的时候,就象瞎子一样,成天闭着眼睛瞎摸;而开了悟以后呢,就仿佛睁开了眼睛,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不有拦路石,就清清楚楚了,路就好走了。但我们不是说开了悟,明心见性了,就成了佛,再不用做事了。不是的,我们开了悟以后还要继续用功。因为佛是觉行圆满的人,我们虽然已经见到了“法性”,有了“觉”,但“行”还不圆满,所以还要继续努力。但开了悟以后,他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就好用功了。
2.现在未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较好?
答: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治我们众生的病的。就象药房里的药,你有什么病,他就下什么药。你觉得哪一个法门好、能治自己的习气毛病,能与自己相应,就选哪一个法门好了。
念佛法门,是佛到忉利天为母说法,摩耶夫人看到娑婆世界很苦,所以佛最后开一个方便,将西方极乐世界示现给大家看,叫大家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永明延寿禅师有一个《四料简》:“有禅有净,如带角虎。”就是说我们坐禅的人,如果再念佛修净土,就如本已威猛的老虎又带了角,那岂不是更厉害嘛!我是三六年出家的,算来出家已经六十多年了。这六十年来一直习禅,但我自己的回向还是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没有把握说将来一定做什么,所以要念佛,要阿弥陀佛的愿力来摄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顺便说一下,《普贤行愿品》是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的。为什么呢?它的后面有一段话,“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觉得诵《普贤行愿品》生西方极乐世界好。
我们每个人的心、思想都如大海的水,一天到晚不停。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成天地想东想西、想好想坏、想来想去,有什么好处呢?有那个时间念念佛不是很好吗?我自己平生没有事的时候,就念佛或参禅,或看经诵经,把功夫扑在佛上,我不喜欢把思想放在其它不好的地方上。不知道在座的众位是怎样用功的?不管怎样,希望大家都好好发心精进,希望我们能在西方极乐世界再见。
3.请问老和尚,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答: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福德因缘。什么叫福德?你修庙也是福德,念经也是福德,行菩萨道也是福德,这些都叫福德。福德很重要,因缘也很重要。比如某个人,他做了很多好事,有很多福德、功德,本来可以去极乐世界的,但是可惜呢,他最后要走的时候,家里人这个哭、那个喊,得了,他走不了啦。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有情众生,你看爸爸妈妈要走,舍不得,又哭又喊,哎,他/她见你喊他/她,舍不得他/她走,他/她心也就舍不得你起来,结果你就把他/她拉得走不了啦。所以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另外希望在座的大家能组织一个念佛团,有人要走的时候,大家去帮他念佛,成就他。他家人再哭呢,叫他到外头去哭,不要在跟前哭,听到没有啊?(众笑)
----------------------------------------------------------------------
禅七第一天
从今天开始打精进禅七。精进禅七又叫生死七。要在这七天当中克期取证。能开悟,就生;不能开悟,就死。所以叫生死七。在这七天当中,我希望大家要精进,要坚持把这个生死七打下去。大家都想一想,我们今生能够得到人身,又能够闻到佛法,又能够出家,今天又有机缘在这里参加打七,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用功,珍惜这次难得的因缘。我们离开父母,一切都不要,出了家当和尚,为了什么?为了了生脱死,为了成佛作祖。这了生脱死、成佛作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就可以混过去的。大家一定要精进。只有精进,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那么怎样才算精进呢?在禅堂里,大家跑了坐,坐了跑,整天不歇气,这个叫精进吗?精进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要体现在思想上。不仅身体要精进,还要在思想上精进。思想上不精进,跑死了,坐断了腿,也没有用。最主要的是要在思想上精进。思想上的精进才是真精进。若老打妄想,跑了坐。坐了跑,则算不上精进。为什么?因为你这个生命一口气不来就没有了,若思想作不得主,光身体精进有什么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思想上精进。
我希望今天参加这个精进禅七的各位,都立一个大志愿。什么志愿呢?就是从今天晚上开始,在这七天当中,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大家用功时,要有这个决心,这个意愿。没有这个决心,这个意愿,要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要发愿。发了愿才能真正的思想上精进。在这七天当中,不但要在坐着的时候好好用功,行、住、卧的时候也要用功;不但要在禅堂里好好用功,上厕所、睡觉吃饭时都要好好用功。如果只在禅七打坐时用一下功,走出了禅堂,思想放松了,妄想连天,尽打闲岔,这样是不行的。所以,希望大家从今天开示这一个时刻开始,立下一个大志向,下一个大决心,一定要在这七天当中,好好用功,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好好用功!参!
禅七第二天
我昨天讲了,现在是禅堂克期取证的时间。要在这七天取证,最主要最主要的就是要发道心。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心,什么也办不成。我们大家选择了出家,为了什么?并不是说没有饭吃才出家,并不是说没有办法活下去了才出家。既是出了家,就应当有一个大的志向,有一个大的决心,这样,你才能把用功办道搞好。出家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明心见性,为了了生脱死,为了成佛作祖。但是,明心见性、了生脱死、成佛作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原因是什么?因为现在是未法时代。佛在世的时候,出家人的根基好,只要佛一呼,善来比丘立即须发自落,袈裟着身。要知道,佛的正法已经过去了,像法也过去了,现在正处于未法时期。我们讲未法时代,意思是说,我们众生的业障也重,根基也浅,善根也薄,所以才称为“未法”。佛在世时,众生的善根深厚,所以,修行自然很容易开悟。在唐代,也有很多开悟的祖师,他们修行很精进,往往因为一句话就开悟了。为什么我们现在修来修去,还不能开悟?这不能怪别的,只怪我们自己的业障太深重,善很太微薄。但是,虽然是这个样子,我们今天还能够得到人身,还能够闻到佛法,还能够出家修行,这也是很不容易的。这么不容易的事,我们已经得到了,所以,我们要珍惜人身。怎么珍惜呢?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立大的志向,一定要发大的道心,一定要精进办道。古人讲,要想了生脱死,用功办道时,思想上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丧考妣”。如果没有这样的紧迫感,没有这样的坚决心,要想把功夫用好,谈何容易啊!
我听说台湾有很多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出家,我很高兴,因为,这些大学生能够出家,一方面说明他们有善根,再一方面,他们的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都是具足,只要好好发道心,好好用功办道,好好学习佛法,将来他们就是很好的佛门人才。佛教现在正缺少人才。这些人将来会成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教化众生的法门龙象。但是,这些大学生,高材生出家了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我希望他们还要继续发大的道心,精进办道。有了高的文化水平和学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好,什么都具足,还需要发心修行,所以,大家要谦虚,要努力,把功夫用好。大家想一想,释迎牟尼佛是一个太子出家,他家里什么都有,出家后,他父亲送几车好吃的、好穿的给他,他都不要,还要坚持苦行,每天吃一麻一麦。大家想一想,佛祖,一个太子如果他不出家,可以王位天下;他以一个太子的大福德来出家,他有没有因此而要好好地享受享受、要好好地骄傲骄傲呢?没有。不但没有骄傲,他反而还要到深山中去几年苦行,一麻一麦,坐在那个地方,芦苇穿膝。我们大家都是佛的弟子,是不是应当向佛学习呢?我想应当。真正有一点道心的,真正想了生脱死的,真正想超凡入圣的,真正想明心见性的,毫无疑问,应当发大的道心,应当向佛学习。大家看过《法华经》,里面讲,佛本来已经成佛无量阿僧祗劫,但是为了度众生,他还要化现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来此娑婆世界八千返,还要精进修行…
《本焕老法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