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当众生在困苦艰难、颠沛流离,艰苦的时期,你能安慰他,令他没有恐惧的思想,这叫无畏施。这三种布施以法施为最上。
谈到法布施,你要有正知正见,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才能令众生得到利益;你如果邪知邪见,把众生引到地狱去,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若是有功德,这是著相布施,只可以升天得到天福。等天福享尽了以後,又要受苦了。
「犹如仰箭射虚空」:这里有个比喻,好像拿一张弓射箭,可是你不是向东、西、南、北方向射,而是向虚空射,但是你射虚空,终究不能达到目的地,只在虚空里一阵子,暂时能上去,随著又坠落了。
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势力尽」:就是说仰箭射虚空是空费力,举刀斩水水无痕,就是没事找事做,没有麻烦,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射虚空,力量及不了—
「箭还坠」:箭就坠落下来。无论甚麽物质,由上往下坠的时候,都是重的先下来,轻的在上面,换句话说,箭头在下,箭尾在上,要是不小心,可能坠到你的头上,甚至也有生命危险,所以说箭还坠。
「招得来生不如意」:你尽去做有形相的布施,虽然也种福了,可是这种福不是长远的,而是暂时的,转眼的,不久的,是靠不住的,所以招得来生不如意。今生或许得到福,来生也许得到福,再来生就不如意了。所以福尽又要受苦了,而在六道轮回里,头出头没,不能了脱生死,不能超出轮回,这就是不如意的事情。
「争似无为实相门」:这怎麽比得上无为实相无相的解脱门呢?比不了这种解脱门。所以—
「一超直入如来地」:一超直入,不历僧只获法身,不立阶梯而证得佛果。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但得本。莫愁末」:我们修行学佛法,要认识根本的道理。根本的道理是甚麽呢?就是去欲断爱,少欲知足,也就是没有益处的妄想不要打那麽多。你若得到根本的道理,末稍枝叶的问题就不用愁了。本,就是你得到真的,得到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果位,得到真如自性,本来清净的,本来是不动摇的,本来是现成的。这个本,也就是如意珠。甚麽是如意珠?就是大圆镜智,你要是得到大圆镜智,就不会再有有漏的思想,所以叫得本。不颠倒,把根本抓住了,末梢就不需要那麽注意。
「如净琉璃含宝月」:本是一尘不染,万虑皆空的,就好像一个清净琉璃瓶里含有一轮明亮的宝月,里外都是玲珑剔透,光明遍照,只有纯阳,没有阴气,叫如意珠。这个如意珠是遂心如意,变化无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妙用无方的。
「既能解此如意珠」:你要是能了解、明白这如意珠的作用,它的体性、作用和功能,则—
「自利利他终不竭」:这个如意珠,这种大圆镜智的智慧,既能自利,又可利他。自利,自己不颠倒;利他,令他人不颠倒。再往浅一点说,自己不糊涂,令众生也不糊涂,就叫自利利他。终不竭,就是没有完的时候,甚麽时候用它,它的能源总是充足,不会没有的,这叫自利利他终不竭。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江月照」:这是譬如乘船泛江,月光照到江里,这种境界是很自然的。
「松风吹」:松树被风吹,有一种清香,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这都是一种非常天然的境界。
「永夜清宵何所为」:在长夜里没有事情可做;可是在这没有事情可做时,虽然无为,可是却无不为。
「佛性戒珠心地印」:在这永夜清宵,这种天真野趣、自然活泼的景象里,露出佛性和戒珠。金刚光明宝戒的戒珠,这就是我们的心印法门。
「雾露云霞体上衣」:好像雾露云霞一样,又好像我们身上所穿的衣服。言其前面所说,「五蕴浮云空去来」,也就是说五蕴像浮云似的,雾露似的,是身上穿的衣服,不是自己的,是从外面有的体衣,佛性是自己本有的,戒珠也是自己本有的,所以你不要把这种东西认得太真。
现在我们生在末法时代,就是佛法即将灭亡的时候,这时魔强法弱,邪盛正衰,所以种种邪说都出现了,这种邪说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做出来却会亡国灭种,令人类同归於尽。
我们都知道天地间生生不息,化化无穷的道理,它有阴有阳,有正有邪,你若违背阴阳邪正造化的生理,一定走到灭亡的途径。现在全世界都怕「爱死病」,由这个名词就应该觉悟,怎麽死呢?就因为乱爱,不守正当的轨道,去做一些违背生理的事情,还到处提倡、宣传,把人性都弄迷昧了,谁也不知道那个是正,是邪;是对,是不对,甚至还要合法化。这个东西一但合法化,那世界就没有真理了。这是甚麽呢?是一般人所迷的「同性恋」,爱死病就因为同性恋而发生的。所谓有昼就有夜,有善就有恶,有逆就有顺,有天就有地,这是很正常,也是相对的道理。因为如此,古来圣人提倡男女居於一室,这是人之大伦,也因此才定了礼,所谓男子三十而娶,女人二十而嫁,这是一种伦常,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叫五伦;又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应该本照这五伦八德去做人,从来没有说男人和男人居於一室是人之大伦。
末法时期,这些妖魔鬼怪都出现於世,公然提倡灭绝人种、亡国灭种的乱伦。各位想一想,如果人人都搞同性恋,国家就没有人了,国家没有人,世界也没有人了,世界人类便灭绝。现在天地间恐怕是等不及了,等不及人类自己把自己毒死,同种灭亡,於是就产生「爱死病」。这个爱死病,也就是快死病,到现在为止,没有研究出对症之药。这种病令人身上抵抗力都没有,外面的邪气一进来就会死。这种病就是由同性恋而来,这叫以毒克毒,造出好像原子弹那麽厉害的病症,就是这个爱死病,不易治。
我本来不想讲这道理,可是我觉得现在有的人还没有被这种邪说所迷,还有向大家讲一讲的必要,我讲出来,无论甚麽妖魔鬼怪不高兴,我都要说我想说的话。这是个大灾劫,大危险时期,我们不能不想法子,那麽用甚麽法子呢?大家一起念观世音菩萨,希望挽救这个浩劫,如果观世音显神通,甚麽病都会起死回生,「恚怒生欢喜。死者变成活。若言此是虚。诸佛不妄说。」我们大家皈命观世音菩萨,来救这些都要灭亡的人类。
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降龙钵」:出家人用来吃饭的钵,名叫「应量器」,就是你吃多少就装多少,不要不够,也不要多,恰到好处。可是,这个钵不是单单用来吃饭,而且也是个宝物,能降伏天魔,制服外道,三千大千世界都能装进钵里,所以古来有用钵来降龙,又能替人治病,所以钵的用途很多。降龙钵,龙是隐形莫测的众生,牠有神通,可是毒龙很毒,毒龙能害人,会放毒气。人一闻到这股毒气,会把生命都夺去,究竟甚麽叫做龙?人的脾气就像一条龙,你要能使脾气不发作,也可说把龙降伏了,因为脾气也是忽有忽无的,你叫它有,它就会有;你叫它没有,就可以没有,来之无踪,去之无影,就像一条龙似的。
「解虎锡」:锡就是锡杖,出家人行脚时用的。锡杖有两个环,每个环有三个圈,两钴是讲真、俗二谛,每钴有三个圈,共有六个圈,表六度万行。古来大德用锡杖,能使正在打架斗争的二虎分开,这两虎就老老实地趴著,这叫解虎锡。
「两钴金环鸣历历」:鸣历历,就是很清楚、很显著,这个样子好像著相似的,其实不是著相,所以—
「不是标形虚事持」:不是这麽做样子。
「如来宝杖亲踪迹」:这是佛的宝杖,佛亲手传给弟子,所以是佛门的一个法宝。出家人三衣一钵一具不离身,也要带锡杖,这是用种种法宝来修行。那麽比丘有比丘的样子,比丘尼有出丘尼的样子,出家人一定要躬行实践,脚踏实地地修行,不可以随便,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都要特别注意的。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不求真。不断妄」:为甚麽?就因为得到本了,你就不愁末了,前面一段文又把这段文的意思说明白了。「如净琉璃含宝月」,就好像在净琉璃瓶里含著宝月似的,玲珑剔透。「既能解此如意珠」,你要是明白了这个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自己得到利益,也能利益他人,自利利他,这种力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甚麽叫本?就是我们把生死无明破了,无明破了,你就得到本了,既得到了,末稍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因为这样,所以说不求真,不断妄,也不需要求甚麽真了,因为无真可求,他已经惑无不尽,真无不存,没有甚麽妄,只有一个真,连真的名义也没有。
「了知二法空无相」:因为你明白「真」没有形相,「假」也是没有形相,真妄都没有形相,有无也没有形相。因为自性就好像虚空一样,真的和妄的都在虚空里面,你要是没有迷惑,妄自然就不存在;你要是明白了,真也显不出来,所以说「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明白真妄、有无都是虚妄而没有实体,都是名词而已?空无相,没有形相会令你执著。
「无相无空无不空」:没有相,也没有空,没有形相,怎麽会有空呢?无不空,可是这时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真空不空,所以叫真空;妙有非有,所以叫妙有。
「即是如来真实相」:这就是实相理体,就是没有一切执著,甚麽执著都破灭了,这是这段文的大意。
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心镜明」:我们的心镜,就是大圆镜智,你要是得到大圆镜智—
「鉴无碍」:你照甚麽事,一照即了;你照理,一照即空,所以鉴无碍,甚麽障碍都没有了。
「廓然莹彻周沙界」:廓然是大的意思,又是光明的意思。莹彻,就是玲珑剔透,里面可以看见外面,外面也可以照到里面,互相莹彻,没有障碍。周沙界,…
《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