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体呢?还执著甚麽?你还那麽看不破,放不下做甚麽?人家说你一句,也放不下;打你一拳,也受不了,为甚麽你放不下,受不了?就因为你没有觉悟。你若觉悟,「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你看,有甚麽可以看不破,放不下的?有甚麽可受不了的?所谓「如鸟行空空无迹,如刀斩水水无痕」,鸟在空中飞,没有鸟飞过的道路;用刀斩水,水是暂时有那麽一点痕迹,一过了也就没有,你觉悟了,甚麽都没有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四相也空了,你还有甚麽可执著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没有了,你还有甚麽可执著的?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此来尘镜未会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无罪福。无损益」:我们本来自性是圆陀陀、光灼灼,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充满虚空,周遍法界,也没有甚麽叫罪,也没有甚麽叫福;也没有甚麽增,也没有甚麽减,所以才说无罪福,无损益。这是甚麽呢?这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自性,自性就是寂灭性。所以说—
「寂灭性中莫问觅」:你不要在这里头再找甚麽东西,你不要再头上安头,骑驴觅驴,生出种种执著来,不要尽在这儿打妄想。
「比来尘镜未曾磨」:这是个比喻,比喻一个镜子被尘土盖上,没有磨它。
「今日分明须剖析」:现在你知道了,分明就是知道、明白了,明白了就要做一做,用另一种擦抹的功夫,把尘土擦乾净,尘土擦乾净了,没有了,它本有的光明就会现出来,那就是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旱晚成。
「谁无念。谁无生」:谁能没有念头呢?谁要是没有念头,谁就是无心道人。为甚麽有死?就是因为有生,无生就无死。谁无念,谁无生,那一个人能没有念呢?那一个能无所生呢?你不生这个念,办得到吗?
「若实无生无不生」:若实无生,你要是真能不生妄想,没有杂念了,杂念不生就全体现。你要是真能不生妄想,无不生,那就是没有不生了,就是真空里自然就有妙有,妙有里也就有真空。
「唤取机关木人问」:唤取机关,就是说木人问机关怎麽开?怎麽打破机关?也就是我们怎样断无明,怎样显法性来,怎样能把烦恼制住。机关就是消息,你要是想问这个消息,木人问,就好像木头人来问似的,木人是无心的,也是无情的。
「求佛施功早晚成」:你要真能无念无生无不生了,真能不生,那将来一定成佛。早晚成,早晚一定会成佛的。我们到无念无生的时候,那就是离佛不远了,你真能无念无生了,那就无不生了,这个生就是妙有来了。可是我们人都是执著有,不明白空理,前面说过「觉後空空无大千」,後面还是说一切诸法空相的空,你要是明白空理,那就没有甚麽对或不对,好或不好,是和非都没有了,不在形式上用功夫,所以彻法底源,远离诸相。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放四大」:四大是地水火风,地是周遍法界,水是周遍法界,火是周遍法界,风是周遍法界。地、水、火都是有形的,风是无形的,我们人身体就是四大假合,若四大分离,身体就没有了。我们人身上有皮肉、筋骨,坚硬的就是属於地大;涕(鼻涕)、唾(口水)、眼泪,属於水大;身体的温暖、热力属於火大;呼吸属於风大。四大和合而成一个人的身体;四大分离就各还本位,地归地大,水归水大,火归火大,风归风大,各有所还,所以说四大假合。既然是四大和合而成为一个身体,与我们每个人有甚麽关系呢?你要是明白了它与我们没有甚麽了不起的关系,那为甚麽还要执著这个身体呢?为甚麽那麽看不破,放不下。
「莫把捉」:就是把执著破了,你不要自己把自己用绳子绑上,得不到自由。莫把捉就是看破放下,放就是把它松弛开,也就是不要绑著它,不要有所执著,就是放开来,不要执著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四大。
「寂灭性中随饮啄」:寂灭性就是佛性,也就是佛性的另外一个名词。随饮啄,也就是很自然的,不要矫柔造作,饮—喝水,啄—吃东西。鸟吃东西叫啄;人吃东西叫吃,不叫啄,随饮啄是说很自然的,不勉强。
「诸行无常一切空」:这一切诸行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就归空了,所以是空的。
「即是如来大圆觉」:有的本子是「即是诸佛大圆觉」,诸佛和如来是一样的,没有大分别,比较起来,如来念得顺口一点。因这是歌,歌就是歌颂之词,常常唱念。一切空就是十方诸佛圆觉的本性。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决定说」:不是含糊其词,马马虎虎,模棱两可的,而是决定地说这个道理。为甚麽要说这个道理?
「表真乘」:这个「乘」,就是唯一佛乘,更无余乘,唯有一个大乘,并无小乘、二乘,就是个佛乘—成佛。有的本子上说「表真僧」,甚麽是真僧?你能持戒律,就是真僧;不能持戒律,就不是真僧。杀、盗、淫、妄、酒都不犯,就是真僧;如果犯了杀、盗、淫、妄、酒,虽然穿著出家人衣服,也不算真僧。
「有人不肯任情徵」:假设有人不同意我所说的道理,可以来辩论,你用甚麽道理来辩谕,我都可以同你辩。任情徵,徵就是辩论、讨论、研究,你用你的方式,立出理论,立出宗来,我和你研究、辩论。
「直截根源佛所印」:我就直接了当,彻彻底底地达到法的源流、源头。佛所印,这是十方诸佛所印证的。
「摘叶寻枝我不能」:至於你若是舍本逐末,跑到枝叶末梢上用功夫,把根本忘了,尽是迂道,我不能,我不能做这种事,我还要找真的,讲真的,说真的,做真的。你要我舍本逐末,舍近求远,舍大求小,我是办不到的,所以我不能,我不能这样做。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摩尼珠」:也就是如意珠。
「人不识」:可是这颗珠,人不认识,多数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为甚麽?就因为人不认识,如意珠能随心如意,应变无穷,其妙用无方,所谓「无入而不自得焉」,截之东方在东流,截之西方在西流,千变万化,这种妙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到甚麽地方去求如意珠呢?
「如来藏里亲收得」:如意珠要在如来藏里取出来,从那儿接受过来。
「六般神用空不空」:如意珠有六般神用,亦即六种神通,你若得了如意珠,就有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六通具足。究竟如意珠是甚麽?是你我现前的一片真心,也可说是你我具足的大圆镜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这都是如意珠的功用,它有六般神用。空不空,你说它空吗?它还不空;你说它有吗?它还不有,真空具足妙有,妙有具足真空;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也不碍真空,圆融无碍,变化无穷。
「一颗圆光色非色」:为甚麽说它是大圆镜智?因其一颗圆光色非色,你说它有色吗?它又没有色;你若说它没有色,是空的吗?它又不空,所以说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
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净五根。得五力」:净五根,有些本子是「净五眼」,五根是信、进、念、定、慧;五眼是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净,是清净,也就是乾净没有染污。信根净了,没有怀疑,只有一个信;进根净了,只有进,没有退;念根净了,只有念念不妄的根,没有妄根;定根净了,就不散乱;慧根净了,就不愚痴。你信、进、念、定、慧都紮下根了,「净」又可说是在根部加上肥料,令它长得更旺,更有力量。因为紮下根,所以得到五力,五力是信的力量、进的力量、念的力量、定的力量、慧的力量,得到这五种力量。
五根净了,五力也得到了,这是不是谁都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会各处去卖广告,大写标题说:「你知道吗?我已经净了五根,得到五力。」没有人这样,这是门外汉,不懂的人,才这样做,真懂的就不会自我宣传,自夸其德,所谓「有麝自来香,何须当风扬」。修道是要自己真明白,不是尽向外驰求,叫人家知道自己。光芒外露,不能韬光养晦,到处自我宣传,这都是一瓶子没满,只有半瓶子在那儿晃。
「唯证乃知难可测」:就是旁人不认识,谁证得这个境界,谁自己有会心之乐,不是教旁人知道自己,甚至连自己都不教他知道,不是更好吗?又少了一个妄想。难可测,就是你猜测不到的,测量不透的,因它是无形无相。
「镜里看形见不难」:在镜里看见自己的形相,是不困难的一件事。
「水中捉月争拈得」:可是到水里捞月,怎麽把它捞上来?意思是说你见净五根,得五力的人,是与众不同,你可以见一个大概,但你真知道吗?不见得,所以你去推测,就像水中捞月似的。争拈得,你没有法子获得月亮,因为它只是个影像。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
调古神清风自高。貌颊骨刚人不顾。
这是说修道的人,要常常自己一个人,不和人来往,不攀缘,一个人住,对修道是最好的。可是这是要在山里住,不是在闹市,在闹市中住,接近社会种种问题,根本不容易立得住,不容易修行。要是独自到山里,住到人到不了的地方,那才是真正修道人的本分,吃东西也不吃好的;穿衣服也不穿漂亮的;睡觉也很简单,不贪舒服,不贪自在、享受,这是真正修道人的本分。所以你们各位要注意这一点,真正修道的人,不愿意和人接近,不愿意和人拉拢关系,去攀缘,所以他要到深山穷谷,人到不了的地方去修道。所以说—
「常独行」:常常自己一个人在经行。他到甚麽地方经行呢?经行就是在那儿运动,也就像现在慢跑似的,不过现在的慢跑还是跑;经行是慢慢,一步一步地走,这也叫「行亦禅。…
《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