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心语·趣入佛门▪P5

  ..续本文上一页不仅出世间的功德会逐渐增长,从世间的角度而言,原来很粗暴的人,性格也会日渐调柔,与周围的人相处也会越来越和谐。

  罪业本身没有功德,但若能认识到罪业并做忏悔的话,罪业也是有功德的。因为你没有罪业就不会做忏悔,所以有时候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待。

  往昔我们总是将轮回安立于外在形象之上,认为不停变化、周而复始的现实生活就是轮回。但是现在,我们对轮回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入,当内心被贪嗔痴烦恼束缚,具有痛苦、恐惧乃至众多欺骗和无常时,就叫做轮回。

  什么是窍诀?万法摄一就称为窍诀。一法可以支分为万法乃至在一法当中可以按自宗的方式树立见修行果,同时又能在当下修行的境界当中圆融一切。

  有些修行人觉得通过口耳传承的方式修学太过辛苦,因为需要不断地去闻思修,若要是稍微坐坐就能开悟多方便啊!因此非常期望导师能够赐予心印传承或者表示传承。但是你若不具有上等根机,即便导师给你一千个表示,一千个心印,对你而言也无济于事,你的心还是如往昔一般坚硬。

  修行主要靠两方面,一个是精进 ,一个是信心。这两者将决定你后面的见解。

  与正法相违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就叫业力。例如在我们听闻无常的时候,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时时欺骗着自己,认为自己不会死,这就是业力沉重的表现。

  我们平时都在阅读各式各样的教言,在引用教言作为教证之时,首先必须清楚这些教言所针对的根机。在不确定这些教言所针对的根机之前,我们绝不能把所有的法都混为一谈。就如同想把马的上唇和牛的下唇两者合在一起般,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打坐期间必须要止语。如果一边谈着一些无聊的话一边修行,那这样的修行对解脱起不了丝毫之作用。

  从我们进入佛门开始,无论修学的佛法是远道法相乘还是近道金刚乘乃至捷径之道无上窍诀大圆满,当你发心已变成小乘的时候,那么即便见解有多么高,成办佛果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心非常重要。

  作为修行者,尤其是作为一个出家众,从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以及密宗的誓言和行为,都应该谨慎受持为妙。即便是三皈依戒,也要如理造行,绝不能破戒。

  时时观想无常的人,在面对临终之时,会带着喜悦之心离开这个世界。而时时逃避无常的人在面对这一时刻时,只能留下凄凉的遗嘱,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生前是否时时观想无常。

  无论平时从事多少善法,首先都要观待一下是否具备出离心。当不具备出离心的时候,即便你所从事的善法有多么大,最终得到的果报也只是人天福报,非为解脱之因。因此要让我们平常所从事的一切善法均变成即生成办解脱的资粮,出离心是必不可缺少的。

  无论现在我们的地位有多高,声名有多显赫,所处的环境有多优越,到达临终这一时刻,这一切对我们而言都没有丝毫之意义。不要说平时前呼后拥的人无法带走一个,即便自己最执着的身体也无法带走,只有自己孤独面对这个可怕的事实,跟着自己的业力飘向于未来。

  所谓上师的圆满摄受,是指上师开许传授从因地直至果位的一切修法乃至一切教理,并且正在传授之中,这就叫做圆满摄受。

  若于轮回不起厌离之心,我们所行持的一切善法都将染杂世间八法。即便外相上示现修法有多么精进,内心都只为求今生利益而非寻求解脱。

  对在家居士而言,虽然彻底放下世间事业而全身心投入修行之中是不现实的,但应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修行生活。例如何时起床,何时开始打坐,何时从事自己的事业等等,都应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因为规律的作息不会打乱生活,也不会给修行造成障碍。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是举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中秋,希望大家能提起正念,以三殊胜行持善法的功德利益一切众生!

  当内心被贪嗔痴烦恼束缚的时候,即便表面所从事的一切行为都是善法,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能称之为正法。而当内心清净为善的时候,即便所作所为看上去不太如法,实际当中也是善法。因为正法与非法的区别不在于外表之上,而在于内心之中。

  现前很多人在行持布施时好像并不真正了解布施的功德和目的在于何处,因为布施时,总有一种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觉。若布施者和所布施的对境之间完全没有一种平等的关系,站在可怜他人而施舍的立场上,这可不叫做布施啊!

  对一个修行者而言,共同外前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初次开始进入佛门的弟子而言,若不具备共同前行的见解,即便五加行的数量圆满了多少,对正行的文字理解有多么深刻,但是解脱对你而言仍旧还很遥远。

  作为一个密宗的弟子,从别解脱戒开始直到密宗的誓言之间,我们已经受过很多戒律。细致观待,我们在无意当中也已经犯了很多次戒,该怎样做才能酬补这些罪过呢?当然要不停地做忏悔,每天不间断念诵遍金刚萨埵心咒和遍百字明绝不可缺少。

  如果不具备菩提心,而是仅仅站在一个小乘欲独自获得涅槃的立场之上而修法,即便当时你的见解有多么高深,想要成办究竟圆满的佛果也是不可得的。

  我们平常该如何去培养信心呢?一方面应该多阅读听闻一些历代传承祖师的传记和教言。另一方面,临时生不起信心是业力沉重的表现,因此平时多做一些忏悔,多修一点法逐渐消尽自己的烦恼,也是很必要的。如是行持,相信你的信心会日日增上。

  在成办解脱的路途之上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信心,因为信心加精进才等于解脱。在缺乏信心的前提之下,即便闻思通达多少理论,念诵过多少遍仪轨和心咒,从事过多少善法,即生成办解脱还是很困难的。

  佛陀所传讲的一切教法都很殊胜,但我们现前在修行过程中,若不能精通一切教法之精要而做修行,即便现前能修学多少种法,即生成办解脱恐怕希望也不是很大。一切教法之精要是什么?就是调伏自己的内心。

  信心可分为上品之信心、中品之信心和下品之信心。上品信心者能得到上品之加持,中品者能得到中等之加持,下品者只能得到下品之加持,无有信心者无法获得加持。如此显现并非佛陀加持众生有所偏袒,而是各人将加持纳入心相续之中的信心不同之故。

  我们的修学必须要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历代传承祖师如何修学,我们也必须如是遵照为妙。若口中打着无上窍诀大圆满的旗号,实际当中却自搞一套,对于调伏内心成办解脱没有丝毫之意义。

  从世间角度来说,修学佛法是否有功德就观察一下自己的情绪和性格前后是否有改变?原来听到家人一两句不悦耳的话就会心生烦恼,而现前由于时时调伏内心的缘故,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过失,因此与家人、同事相处会越来越和谐,这就说明功德在逐渐增上。

  我们行持所有一切正法就是为了成办解脱,而皈依就是启开一切正法之门。

  无上窍诀大圆满乃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要,是小乘和大乘教法之果位,而不是在小乘和大乘教法之外单独安立的一个教法。当离开大乘和小乘教法而单独树立密宗的时候,这个所谓的密法也不能称之为果法,因为他并不具备小乘和大乘的一切功德。

  如果你看见别人的世间生活非常优裕、非常惬意,内心很容易生起羡慕、贪执的话,就说明你还没有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别解脱戒是佛教的基石,佛法的庄严是否能呈现完全取决于别解脱戒是否得到很好的护持。因此无论是在家众还是出家众,无论受的是居士戒、沙弥戒还是比丘戒、菩萨戒,我们都应该如同护持双目般护持自己的戒律。

  虽然我们所修的法是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要,但是对于次第根机者而言,当下还不能证悟甚深圆满的见解,此时细致取舍因果决不可轻视。

  当我们从事一切善法之时,内心若没有以出离心、菩提心乃至三殊胜来摄持,而只是为了追求今生的福报,那么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善法都无法形成解脱之因。因此我们平时无论从事什么善法,都必须观待自己的发心。

  我们在观待轮回过患之时,首先要认识到只要我们还在轮回之中,今生就会充满痛苦,面对临终之时只有恐惧,未来迎接自己的不是喜悦而是无尽的痛苦。如是观修,内心会逐渐生起出离轮回并希求解脱之心。

  我平常都尽量护持着弟子们的信心,因为大多数人的信心还很薄弱也经不起考验。虽然当自己情绪高涨时,会觉得对上师是非常有信心的,乃至上师示现忿怒相也无法动摇自己的信心。实际当中可不是这么一回事。因此我们还是要实在一些,不要高攀。

  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信心。当前我们在行持一切教法的过程当中,功德是依信心而立的。如果你的信心还很薄弱,那么即便其他条件有多么圆满,即生成办解脱恐怕还是有点困难。

  我们即便只能修五分钟的法,也应该要以正念来摄持,而不能盲目地去从事。因为非法与正法只有一线之隔。

  所谓的三恶趣并不在遥远的地方,而在充满贪嗔痴烦恼的内心之中。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宫殿也不是由哪个工程师设计制造的,它存在于清净心之中。因此解脱与轮回就在于自己的内心,我们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内心,原因也在于此。

  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在我们的身旁,所以我们现前修法必须时时面对这个客观的现实,修法必须要实在一些。如果仅仅在表面上从事一些善法,而不去调伏自己的内心,那么当我们面对临终这一时刻,想要成办解脱还是有点困难的。

  修行的功德应该体现在身口意三门之中,而三门之中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内心。因为不管是身还是语,都是由心在支配。因此修行的功德是否增上就观待自己的内心,看看烦恼是否越来越少,信心和慈悲心是否越来越增上。

  很多人一进入佛门之后,就开始做一些装神弄鬼的事情,喜欢追求一些神叨叨的现象。这些并不是佛教徒的行为。因为佛教所讲解…

《金刚心语·趣入佛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金刚心语·正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