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软了,表示你开悟或接近开悟,如果你仍然是一副铁石心肠,那距离开悟,还有十万八千里。因为没有真正的开悟,就不可能有真实的、无条件的慈悲。
(三)他是矢志追求永恒生命的人
追求自己的永恒生命,跳出轮回,去除分段生死,不再接触死亡,脱出三有(现在是现有,死了是中有,也就是灵魂,投胎是后有)--禅者是不受后有,不再投胎,远离四生三有的(四生是胎、卵、湿、化这四种形态)。如同《六祖坛经》所说:“劫火烧海底”,到了地球末日,地心的火把海水烧干了;“风鼓山相击”,宇宙的罡风使地球加速运动所产生的一种旋流,可以把两座山推撞在一起,撞成粉末。但是一个禅者,一个开悟的人,一个“定慧圆明”的人,他是“真常寂灭乐”的,他的生命是永恒的,这些对他毫无相干。对这有兴趣的人,才契合学安祥禅。
七、安祥禅最适于哪些人来学
我们现在再说,安祥禅最适于哪些人来学
最需要的就是光明磊落,只求心安的人。不要 求神通,神通是魔术师的事,是巫婆的事,与禅无关;不求什么福报,那个大小,要就是宇宙全部都是我的,否则就是一点都不要。一个决心,只求心安,处处求心安,事事求心安。如二祖见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说:“无上大法不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可得相应的,古人为法舍身。……”二祖在门外雪地上站了一夜,拿刀把左膀砍断,去见祖师说:“弟子没有什么,现在断臂供养,表求诚意。”祖师于是就给他改名为慧可,然后说:“你吃了这么大的苦头,立雪断臂,所为何来
”“我心不安,只求心安。”这就是求心安的来源。他师父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他找了半天,“找心找不到。”“我把你的心安好了”这段话看来极矛盾,极不合逻辑,其实非常亲切,你要有一个自我意识的表层意识的心在,心就不安了,一旦把它丢掉,扬弃了分别取相--习惯于对外认同的自我意识,心就立刻安适了;如果现在在座的各位说谁心不安,我不相信,那我刚才所讲的话,都是废话、妄语。
其次,禅最适合哪些人参呢
应该是迎风屹立,逆流而上的人。如果因袭生活的惯性,一定会好逸恶劳,怕难怕苦,贪吃贪喝,重享受,怕劳苦,求享乐,最好是待遇很高,而不必做事。活在这种惯性里的人,是不可以学法的。必须反其道而行,逆风而上,否则的话,永远依着惯性去走,你就永远只是一部机器,永远摆脱不了机械性,也永远不能改变自己!为什么要逆流而上
因为禅是向上法门。佛经一再强调--难行,硬是要行;难忍,还是要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如果不是男子汉大丈夫,不是迎风屹立、逆流而上的英雄好汉,不可以学禅;若不是光明磊落,只求心安的正人君子,也不配学禅;如果不是悲天悯人,矢志救世的大心菩萨,也不适合学禅。
我们讲了半天禅的殊胜,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确地认知禅的超真理、超哲学、超宗教,一切都超,且是既存在又超越,心出世而人淑世的。
什么是既存在又超越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方,但是我们并不自囿在这个地方,世上的一切虽然并不真实,但我们还是规规矩矩的生活。这表现在艺术上的是既具体又抽象;表现在文学上的是既写实又提升。禅文学、禅艺术,乃至禅作略,它的一贯风格,可说是神鬼莫测,不可思议;临济要不是三顿棒,没有现在禅门的临济宗。我们学禅如果不是逆流而上、迎风而立,把过去的惯性完全扭转过来,我们就不会成功。
八、获得安祥禅的最有效方法
禅是那么美好,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它,这里有几个很有效的方法:
(一)去 垢
镜子原本有光,刚才我举《六祖坛经》,神秀大师说的“时时勤佛拭”,对于修行还没有到家的人是不必要的;镜子本来是光明的,但外表蒙了一层灰尘、污垢,掩盖了它的光明,应该把它去掉。我们人本有佛性,原本是解脱,但是我们习于六根对六尘,吸收尘垢,日复一日,累积起来,就覆盖了真心,形成分别相对的二元心识,取代了原本的绝对真心,人们常常认贼为子,认为能知好恶的,能知香臭的,能知美丑的,就是真心,显然是一种谬误。真心是不二的,《心经》讲“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是独立无偶的。所以只要把心表面污垢去掉,我们的本心就会出头,我们的佛性就会发露,只须好好地保住它,觉知它,肯定它,就会见性,就会成佛。
(二)止 恶
修行的起点一定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修行的终点则善恶兼容,撒旦与上帝同在。大家提起魔来,不是咬牙切齿,就是战战兢兢,不是恨他,就是怕他。其实我们应该可怜他。魔的定义:“魔者,以自己的错误折磨自己是也。”魔是天下最可怜的,我们不去恨他,也不要厌恶他,要同情他,佛祖的伟大你可以在读完每一部经后,那些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等(那些都是魔),都发誓要护持佛法,保护持经的人,如果受到干扰,他们就要粉碎那个干扰者,要不然自己会头破七分,请看我们的佛祖是多么伟大,在佛的面前,魔不是不可变的,一转变,就不再是魔了。
(三)究 理
要追究真理,我们刚才讲哲学的究理不够真实,我们为什么又要究理呢
我们所要穷究的理,不是宇宙是什么
宇宙的法则是什么
不是找出什么道理,而是要穷究出一切理、一切事的老祖宗来。一切道理哪里来
找到了这个源头,你就是一切理、一切事的主人,你就是法王,你就是佛;如果到不了一切事、一切理的源头,只从一切理、一切事的现象、支节上去认同、去探索,到死也搞不透,也不可能彻悟真实。禅的究理,究的不是普通的理,不是找道理,而是批道理的始祖,这点很重要。
(四)明 心
你先要明白什么是心,认识原本的心,才能修心。心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修呢
所以明心而后才能谈修心。
(五)管 带
怎么管带
就像在火车站管束你的五、六岁大的孩子一样,一刻都不能疏忽的管好你的表面意识,不要让它作怪,不要它胡思乱想,它一胡思乱想,立刻就给它刹车,STOP!带 什么
就像带着小孩逛西门町一样的带着安祥片刻不离,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它,千万不可让它溜掉。乃至上课,看戏,工作,生活都要带着安祥。带着安祥工作,不但不会有坏影响,效率反而提高,领悟力也会加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原来我还担心,人家孩子的爸爸妈妈交学费要孩子念书,为什么要他学禅呢
现在我不反对了。因为事实证明,学禅的孩子不但不会学坏,而且会名列前茅。何况由于内在美的发露,他会变成帅哥,变得更可爱,更乖巧,更讨人喜欢呢!我们了解这点,便知道明心非常重要,明心的方法就是观心、自觉。
最后我要讲的是,修行不必求什么,你所求的都很少,你所不求而得的反而是你想像不到的。宇宙中一切都是一个“缘”字,我非常感谢禅学基金会和台南禅学会刻意的安排,也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中放弃娱乐,放弃休闲,来听我胡说八道,非常谢谢各位。今天非常有缘,但愿我们能够进一步结成好的缘生,大家共同净化,共同进步,用我们生命的辐射来净化我们的社会。现在春节快到来,敬祝各位秒秒安祥。万事如意。谢谢!
《禅的认知与修学》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