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衣都还没穿热就要脱下来批麻戴孝了。她哭得死去活来:“亲爱的,你不是说要和我白头偕老?怎么现在丢下我一人走了!”愈哭愈讲愈伤心:“在知如此,当初,就不该答应你向我求婚啊!”看了令人鼻酸,真是悲惨!”
阎王:“这就是给你的第三封信嘛!”青年听阎王说后,知道自己也收到三封信无话可说了。
话说到这里,诸位你们都收到三封信了吗?恐怕不只三封吧!你们念佛的功夫能抵挡阎王罗王吗?
五、赞谤皆成佛种子
阎王又叫判官查查这青年在阳间的作为,判官查看生死簿后回答:“这个孩子不怎么坏,可是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孝。他与老母两人相依为命,其母是虔诚的佛教徒,念佛念得很至诚,一心想求生西方,也希望儿子与她同生西方,但是他在母亲念佛时,总是会与母亲顶嘴:“念佛是迷信!你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会烦躁不安嘛!怎会保佑你呢?”
这常使他母亲觉得心烦气躁。
世间有些假聪明的人也常这样说:“你们一天到晚念佛,阿弥陀佛难道不烦吗?如果一直喊我肤浅的名字,不是觉得很烦吗?”事实上念佛的道理并非如此。一直喊某人的名字,那是存心捣乱;而念阿弥陀佛是以至诚心求阿弥陀佛来救苦救难。用心是天渊之别,根本不可相提并论。恶业障的众生就是学好的不会,学坏的很快,拿坏是来比喻念佛,说歪理讲得头头是道。
有些人念佛是轻慢心、漫不经心地念,虽然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会计较的,可是自己轻视圣贤的行为就是一种过错。不过依佛法来讲,即使是不恭敬的心念阿弥陀佛,固然犯轻慢之罪要受恶报,但佛号一厉耳根,种到八识田中,犹如金刚种永不消灭;所以恶报受完后,这种念佛的善业还是会开花结果的。
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是无量劫修万德庄严来的,不管有心念、无心念、散心念、诚心念,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所谓“赞谤皆成佛种”;赞叹佛法固然是功德,谤毁佛法也是会成佛的。这话怎么说呢?毁谤佛法当然有罪过,待罪过受完后,因为有金刚佛种子在,凭此功德还是能够修善,能够忏悔业障,最后还能成佛。只要一闻阿弥陀佛的圣号,将来生死就可以了,烦恼业障都可以尽的。佛功德力之伟大是赞不能尽的!最重要的,还是不可生疑谤啊!
六、弥陀圣号好度生
诸位了解“赞谤皆成佛种子”的道理,那回家后就要继续念佛,不要怕家人反对。如果家人嫌吵,你可以回说:“你们电视机、收音机开那么大声也吵死我了!”你讲佛法,他们无法接受,还以为你脑筋有问题。所以你只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就好了。如果他们说:“烦死了!不要再念了!”你也不要理会,只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下去。
障碍我们念佛者,就是我们的敌人,你只要象拿机关枪私的,把阿弥陀佛一句一句的射出去,这是最好的武器。而且让他们听饱了佛号,仗念佛的功德,他们的业障也就消了,如此才是真正的度脱家人。
如果他们打你,你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打一下,就念一声阿弥陀佛,观想他们是木鱼锥子好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气,我也没烦恼。”你看这多么好!不要辩是非,只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就了。
七、莫见阎王求生西
话说回头,青年鬼一听生死簿中的记录都还好,就是不孝母亲、捣蛋念佛,就要求阎王:“赶快放我回去!母亲是离不开我的,我一死,她的心也死了,念佛也念不好了,那怎么生西方呢?你放我回去吧!我一定会好好孝顺母亲跟着她念佛的。”青年鬼不断向阎王求情,阎王面恶心善,想了想说道:“照说你是没有情理可讲的,可是你母亲本来可以往生西方,如果因为你死了,使他想着你,到时生不了西方,那可太可惜了!不生西方,就要到这儿来见我,也是可怜!好吧!就放你回去!”青年鬼一听,很高兴地拔腿就跑。
阎王马上一喊:“站住!听好,回阳间后要好好孝顺母亲,好好念佛!跟着母亲生到西方,不要再来见我。记住:“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也有少年人。”千万不可回去后懈怠贪玩,把时间又空过了;若再空过时间,我即刻抓你回来。”青年鬼于是磕头礼谢高兴的还阳了。
诸位!你们是否也不想见阎罗王?唯一的办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阎罗王最恭敬念佛人,也最怕念佛人生不了西方。你们若是真的怕见阎罗王,那大家还是好好念佛吧!
八、更待何生度此身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大家是否知所警畏?有很多少年人,自认自己好年轻,世间灯红酒绿种种享受应该玩一玩,听了这个故事后,应该要担心了。
事业有成的大居士们!若好等事情安排好再来学佛,那就可能与阿牛一样!“可怜三头事未了,阎王已来把命勾。”你的什么店啊、公司、董事长的职务还未转交,家里的钱财还没分好……阎罗王会等你吗?你如果聪明,赶快拿出来做功德,这样钱财才能带得去;存在银行并不真正是你的!
大家要知道,“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象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诸位!难闻的佛法已闻,难遇的佛法已遇,而且又在修了;你们修要真正的修,不要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把大好光阴空过了。今生若不度脱,转世想要再遇佛法,那真是难了。
不要以为自己可以长命百岁,“阎王要你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所以想要学佛的、想要出家的,想到马上即刻就做,不要等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什么事情都如意了在来。你这件事情还没做好,另一件事情又来了,世事永远也安排不了。不要自认聪明尽为自己打算,世间那有这么多如意算盘呢?祝你们同生西方!
(三)要为后代培福慧
一、闲来多为不急忙
古人有句话说:“病中方知身是苦,闲来多为他人忙。”对这下半句,我内心有些感叹;闲时我们真为他人忙,那也是应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可是“闲来多为他人忙”,话是说的这样动听,其实说来都是为自己在忙。若真为自己忙,那也未可厚非;但都是为了无关紧要的不急之务而忙碌,甚至不应该忙的,也糊糊涂涂的在瞎忙,迷迷蒙蒙的去造恶业,造善业就不起劲。唉!真是愚蠢的人呀!
身为佛弟子要有智慧、要觉悟,忙是应当的,但为什么而忙呢?为“发菩提心”而忙,为“利益众生出苦海”而忙!学了佛应该要比一般人更忙碌,就象出家人为弘法利生而忙碌不已,所谓“着了袈裟事更多”啊!在家居士如果能发菩提心,也为弘法利生而忙,那就忙得有代价、有意义了;能如此忙,积善之人多福寿,全家积善子孙昌。我想:为人父母者,大多数都是为自己的儿女忙;本来为儿女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上一代也是这样为我们忙嘛!不过,我们现在已经学佛了,应当用智慧想想:若不为国家立功立德,单单为儿孙在忙,有没有意义?值不值的?费了千辛万苦把儿女培育成人,如果他们对国家社会能有所贡献,那还算忙的有代价;或者虽谈不上对国家社会有利益,但能安守本分、愚而安愚,也还算好;要是去做恶、危害人民、扰乱社会,那你可忙得太冤枉、太冤枉了!
二、上代积德资后裔
一般父母养育儿女,总希望他们将来能成龙成凤、光宗耀祖,在社会上能声名显赫、事业有成。但有些父母很开明却对儿女说:“养你们长大成人,在社会上立足,只要行为端正善良,不丢父母的脸就好了;我们当父母的,并不想要你们如何发达显赫,也没有养儿防老的打算。”诸位!这“行为端正善良,不丢父母的脸”是父母对儿女最低要求啊!
身为佛教徒,也应该要有智慧的想法才对。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想要自己儿女将来如何如何的好,首先要培自己的德行;先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着手:口要说好话,身要行好事,意业要存好心。这三业做到了,就有人品道德;有了人品道德,怎么不会有好的下一代呢?要是上一代没有修善积福,下一代根本不会中规中举好到哪里去的。
我们的上一代,积极修福培德、恭敬三宝;今天我们就是承纳祖先的福德慈阴,才能闻到佛法、修行佛道,舍世间无为福。现在我们更要积极广值福田,多多利益他人,积功累德,转资下一代。若能积极培福,必能利益下一代。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是不会亏人的。
讲到修福,佛陀福慧圆满是经三大阿僧祗劫修来的;那象我们凡夫,才修了一天的善就沾沾自喜,引以为满足,不再修了。这是贪吝不舍懈怠的习气在作祟,贪吝怎会有福报?所谓“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贪吝是要不得的,将来会遭感饿鬼报;懈怠是精进的大敌,那有可成之事?你看大海的水为什么会那么深广?因为它汇集百川,而且不舍细流。我们修福也应这样:大善要修,小善也要修,只要是利益人的事就要去做。这样积功累德,福德才会象海水那样广大。
三、不需为儿留钱财
很多为人父母者,钱财不布施,准备给下一代,这种想法对不对呢?谚云:“养儿胜似父,要钱做什么?养儿不如父,要钱做什么?”下一代有福报、能力强,成就自然会比上一代好,何需留钱给下一代?下一代没福报、没出息,留钱给他们,反使他们造罪业,那冤不冤枉呀?就象已得了重感冒的人,再美味的饮食给他吃,他不但没味口,甚至吃了病情更恶化。历史上,刘备创江山要给阿斗,可是阿斗无能扶不起来,又有何用?反而害了他呀!
古人说:“世无三代富”,为什么?上一代的人努力工作,百手成家,知道挣钱非常辛苦,生活上的享受自然就会节制。财产传给第二代时,他们目睹父母挣钱非常辛苦,也不会随便浪费,还会善加利用。但到了第三代又怎么样呢?第三代日常生活享受惯了,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缺,从不为钱操心过。他那边知道上一代挣钱的辛苦?所以浪费成习,甚至拿钱造罪业,随随便便把家产花费一空。唉!这种例子在社会上发生太多了,大家听…
《妙莲老和尚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