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衣都還沒穿熱就要脫下來批麻戴孝了。她哭得死去活來:“親愛的,你不是說要和我白頭偕老?怎麼現在丟下我一人走了!”愈哭愈講愈傷心:“在知如此,當初,就不該答應你向我求婚啊!”看了令人鼻酸,真是悲慘!”
閻王:“這就是給你的第叁封信嘛!”青年聽閻王說後,知道自己也收到叁封信無話可說了。
話說到這裏,諸位你們都收到叁封信了嗎?恐怕不只叁封吧!你們念佛的功夫能抵擋閻王羅王嗎?
五、贊謗皆成佛種子
閻王又叫判官查查這青年在陽間的作爲,判官查看生死簿後回答:“這個孩子不怎麼壞,可是最不好的一點就是不孝。他與老母兩人相依爲命,其母是虔誠的佛教徒,念佛念得很至誠,一心想求生西方,也希望兒子與她同生西方,但是他在母親念佛時,總是會與母親頂嘴:“念佛是迷信!你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會煩躁不安嘛!怎會保佑你呢?”
這常使他母親覺得心煩氣躁。
世間有些假聰明的人也常這樣說:“你們一天到晚念佛,阿彌陀佛難道不煩嗎?如果一直喊我膚淺的名字,不是覺得很煩嗎?”事實上念佛的道理並非如此。一直喊某人的名字,那是存心搗亂;而念阿彌陀佛是以至誠心求阿彌陀佛來救苦救難。用心是天淵之別,根本不可相提並論。惡業障的衆生就是學好的不會,學壞的很快,拿壞是來比喻念佛,說歪理講得頭頭是道。
有些人念佛是輕慢心、漫不經心地念,雖然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會計較的,可是自己輕視聖賢的行爲就是一種過錯。不過依佛法來講,即使是不恭敬的心念阿彌陀佛,固然犯輕慢之罪要受惡報,但佛號一厲耳根,種到八識田中,猶如金剛種永不消滅;所以惡報受完後,這種念佛的善業還是會開花結果的。
阿彌陀佛這句聖號是無量劫修萬德莊嚴來的,不管有心念、無心念、散心念、誠心念,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所謂“贊謗皆成佛種”;贊歎佛法固然是功德,謗毀佛法也是會成佛的。這話怎麼說呢?毀謗佛法當然有罪過,待罪過受完後,因爲有金剛佛種子在,憑此功德還是能夠修善,能夠忏悔業障,最後還能成佛。只要一聞阿彌陀佛的聖號,將來生死就可以了,煩惱業障都可以盡的。佛功德力之偉大是贊不能盡的!最重要的,還是不可生疑謗啊!
六、彌陀聖號好度生
諸位了解“贊謗皆成佛種子”的道理,那回家後就要繼續念佛,不要怕家人反對。如果家人嫌吵,你可以回說:“你們電視機、收音機開那麼大聲也吵死我了!”你講佛法,他們無法接受,還以爲你腦筋有問題。所以你只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就好了。如果他們說:“煩死了!不要再念了!”你也不要理會,只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下去。
障礙我們念佛者,就是我們的敵人,你只要象拿機關槍私的,把阿彌陀佛一句一句的射出去,這是最好的武器。而且讓他們聽飽了佛號,仗念佛的功德,他們的業障也就消了,如此才是真正的度脫家人。
如果他們打你,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打一下,就念一聲阿彌陀佛,觀想他們是木魚錐子好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氣,我也沒煩惱。”你看這多麼好!不要辯是非,只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就了。
七、莫見閻王求生西
話說回頭,青年鬼一聽生死簿中的記錄都還好,就是不孝母親、搗蛋念佛,就要求閻王:“趕快放我回去!母親是離不開我的,我一死,她的心也死了,念佛也念不好了,那怎麼生西方呢?你放我回去吧!我一定會好好孝順母親跟著她念佛的。”青年鬼不斷向閻王求情,閻王面惡心善,想了想說道:“照說你是沒有情理可講的,可是你母親本來可以往生西方,如果因爲你死了,使他想著你,到時生不了西方,那可太可惜了!不生西方,就要到這兒來見我,也是可憐!好吧!就放你回去!”青年鬼一聽,很高興地拔腿就跑。
閻王馬上一喊:“站住!聽好,回陽間後要好好孝順母親,好好念佛!跟著母親生到西方,不要再來見我。記住:“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也有少年人。”千萬不可回去後懈怠貪玩,把時間又空過了;若再空過時間,我即刻抓你回來。”青年鬼于是磕頭禮謝高興的還陽了。
諸位!你們是否也不想見閻羅王?唯一的辦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閻羅王最恭敬念佛人,也最怕念佛人生不了西方。你們若是真的怕見閻羅王,那大家還是好好念佛吧!
八、更待何生度此身
聽完這個故事,不知大家是否知所警畏?有很多少年人,自認自己好年輕,世間燈紅酒綠種種享受應該玩一玩,聽了這個故事後,應該要擔心了。
事業有成的大居士們!若好等事情安排好再來學佛,那就可能與阿牛一樣!“可憐叁頭事未了,閻王已來把命勾。”你的什麼店啊、公司、董事長的職務還未轉交,家裏的錢財還沒分好……閻羅王會等你嗎?你如果聰明,趕快拿出來做功德,這樣錢財才能帶得去;存在銀行並不真正是你的!
大家要知道,“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象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諸位!難聞的佛法已聞,難遇的佛法已遇,而且又在修了;你們修要真正的修,不要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把大好光陰空過了。今生若不度脫,轉世想要再遇佛法,那真是難了。
不要以爲自己可以長命百歲,“閻王要你叁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所以想要學佛的、想要出家的,想到馬上即刻就做,不要等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什麼事情都如意了在來。你這件事情還沒做好,另一件事情又來了,世事永遠也安排不了。不要自認聰明盡爲自己打算,世間那有這麼多如意算盤呢?祝你們同生西方!
(叁)要爲後代培福慧
一、閑來多爲不急忙
古人有句話說:“病中方知身是苦,閑來多爲他人忙。”對這下半句,我內心有些感歎;閑時我們真爲他人忙,那也是應該的;人人爲我,我爲人人嘛!可是“閑來多爲他人忙”,話是說的這樣動聽,其實說來都是爲自己在忙。若真爲自己忙,那也未可厚非;但都是爲了無關緊要的不急之務而忙碌,甚至不應該忙的,也糊糊塗塗的在瞎忙,迷迷蒙蒙的去造惡業,造善業就不起勁。唉!真是愚蠢的人呀!
身爲佛弟子要有智慧、要覺悟,忙是應當的,但爲什麼而忙呢?爲“發菩提心”而忙,爲“利益衆生出苦海”而忙!學了佛應該要比一般人更忙碌,就象出家人爲弘法利生而忙碌不已,所謂“著了袈裟事更多”啊!在家居士如果能發菩提心,也爲弘法利生而忙,那就忙得有代價、有意義了;能如此忙,積善之人多福壽,全家積善子孫昌。我想:爲人父母者,大多數都是爲自己的兒女忙;本來爲兒女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爲上一代也是這樣爲我們忙嘛!不過,我們現在已經學佛了,應當用智慧想想:若不爲國家立功立德,單單爲兒孫在忙,有沒有意義?值不值的?費了千辛萬苦把兒女培育成人,如果他們對國家社會能有所貢獻,那還算忙的有代價;或者雖談不上對國家社會有利益,但能安守本分、愚而安愚,也還算好;要是去做惡、危害人民、擾亂社會,那你可忙得太冤枉、太冤枉了!
二、上代積德資後裔
一般父母養育兒女,總希望他們將來能成龍成鳳、光宗耀祖,在社會上能聲名顯赫、事業有成。但有些父母很開明卻對兒女說:“養你們長大成人,在社會上立足,只要行爲端正善良,不丟父母的臉就好了;我們當父母的,並不想要你們如何發達顯赫,也沒有養兒防老的打算。”諸位!這“行爲端正善良,不丟父母的臉”是父母對兒女最低要求啊!
身爲佛教徒,也應該要有智慧的想法才對。古人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想要自己兒女將來如何如何的好,首先要培自己的德行;先從自己的身口意叁業著手:口要說好話,身要行好事,意業要存好心。這叁業做到了,就有人品道德;有了人品道德,怎麼不會有好的下一代呢?要是上一代沒有修善積福,下一代根本不會中規中舉好到哪裏去的。
我們的上一代,積極修福培德、恭敬叁寶;今天我們就是承納祖先的福德慈陰,才能聞到佛法、修行佛道,舍世間無爲福。現在我們更要積極廣值福田,多多利益他人,積功累德,轉資下一代。若能積極培福,必能利益下一代。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是不會虧人的。
講到修福,佛陀福慧圓滿是經叁大阿僧祗劫修來的;那象我們凡夫,才修了一天的善就沾沾自喜,引以爲滿足,不再修了。這是貪吝不舍懈怠的習氣在作祟,貪吝怎會有福報?所謂“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貪吝是要不得的,將來會遭感餓鬼報;懈怠是精進的大敵,那有可成之事?你看大海的水爲什麼會那麼深廣?因爲它彙集百川,而且不舍細流。我們修福也應這樣:大善要修,小善也要修,只要是利益人的事就要去做。這樣積功累德,福德才會象海水那樣廣大。
叁、不需爲兒留錢財
很多爲人父母者,錢財不布施,准備給下一代,這種想法對不對呢?諺雲:“養兒勝似父,要錢做什麼?養兒不如父,要錢做什麼?”下一代有福報、能力強,成就自然會比上一代好,何需留錢給下一代?下一代沒福報、沒出息,留錢給他們,反使他們造罪業,那冤不冤枉呀?就象已得了重感冒的人,再美味的飲食給他吃,他不但沒味口,甚至吃了病情更惡化。曆史上,劉備創江山要給阿鬥,可是阿鬥無能扶不起來,又有何用?反而害了他呀!
古人說:“世無叁代富”,爲什麼?上一代的人努力工作,百手成家,知道掙錢非常辛苦,生活上的享受自然就會節製。財産傳給第二代時,他們目睹父母掙錢非常辛苦,也不會隨便浪費,還會善加利用。但到了第叁代又怎麼樣呢?第叁代日常生活享受慣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衣食無缺,從不爲錢操心過。他那邊知道上一代掙錢的辛苦?所以浪費成習,甚至拿錢造罪業,隨隨便便把家産花費一空。唉!這種例子在社會上發生太多了,大家聽…
《妙蓮老和尚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