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持名念佛法门与相关问题之研究▪P2

  ..续本文上一页也许有人会说,现今这个时代,科技昌明,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不断地快速向前发展,使人欢欣鼓舞、目不暇接,哪里有时间去相信远在十万亿国土之外的西方净土呢?其实不然,从最近一段时期的报纸来看,且不说前不久人们对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导致失业率的提高而担忧,也不说由于英国戴安娜王妃之遇车祸而暴露人们对低级趣味的无奈,更不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扩大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剧而导致对人类健康及大自然生态平衡之极大破坏;且说最近来自于报纸的另外一些令人恐惧不安的消息:先是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火灾而对东南亚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15),再是人们对“克隆人类”及俄罗斯“手提箱核炸弹”的恐怖,接着是人们对英国科学家近日宣布的“冰河时期”的即将到来(16)的恐慌,等等。我们又可从这些报纸可以看到诸如类似美国之核弹在冷战时期曾经一触即发,并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等等消息。这足以说明,目前的地球,充满危险。又有人会问,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有那么远,又怎么能够证明其确实是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目前天文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来看:科学家们用现有的仪器所了解的宇宙范围已远不止多少亿光年了,通过计算机所了解的宇宙形态已远非现在的人们所能思议及所能肯定了。既然,通过仪器所了解的“宇宙现实”不能为我们所肯定,亦不能为我们的情识所能接受,所以,西方有些科学家就提出“反科学”、“反思维”的研究来。甚至他们提出,现代科学的很多发现在古代的哲学思维里早就讨论过了。又譬如,前不久人们对“克隆人类”的态度,因其违背人伦道德,所以被人们所否定。而事实上,“克隆人类”并不是不可能的幻想。况且,随着科学的继续发展,随着高新技术的大量涌现,随着“光脑”(据说它是“电脑”的下一代)的出现,由它所推演的宇宙面貌更非今天的人们所能想象及所能接受的了。

  又,净土法门是由彻悟宇宙真相的释迦牟尼佛,为了使我们末法时代的人们能够觉悟而特别介绍的。在《佛说阿弥陀经》中而且得到六方佛的倡募流通。所以我们不应该依着我们有限的思维能力,依着我们迷染的情识来说“极乐世界”如何如何,等等。我们应该深信佛经语深,应当如法修学。

  2、愿。 愿, 梵曰:“尼底” 。“自制其心曰誓,志求满足曰愿”。又,“于出世道希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在对“愿”的解释中,历代祖师大德亦有不同,下面就将蕅益大师、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对“愿”的不同解释列表说明:

  蕅益大师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17)

  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

  太虚大师

  二 愿(18)

  根本愿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

  方便愿 厌娑婆苦、欣极乐乐。念念厌欣炽然而求生西方

  印顺法师

  二 愿(19)

  普通愿 愿成佛道,愿度众生

  愿生彼国 愿受阿弥陀佛悲愿的摄受,愿生净土(愿由信

  来,但深信却不一定有愿行,所以一定要发愿)

  在这里,也许有人对“厌离心”不是很理解,更有人误认此为“消极厌世”的“逃世心”。殊不知,此“厌离心”乃是“大菩提心”的基础,是大乘菩萨道的共依。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避免于无上法门而产生疑谤并排拒不信的过失了。

  另外,太虚大师说,因缘所生法有五种不可思议力,其中的“善法力”、“愿力”与这里的“信”、“愿”最接近。“善法力不可思议”,是说“诸佛、菩萨、一切三乘圣者所成的无漏功德法,等流的经典,或佛遗留的威仪、戒律、袈裟、舍利等,这些都名善法……善法力所以这样殊胜的,就是在(于以)真实恳切的信心,完全仗他力,全盘的信任他,(这样)依他力就可得救。如千斤的石头,投在水中就会沉下去,但放在船上就可过河,甚至于过海了。”“愿力不可思议”,其中“愿力”,就是“由心力集中所发生的极诚挚的意志力。”“如念佛的人之发愿往生,当时发愿,使心力集中在往生的誓愿,积久纯熟,成就为习所成的誓愿力,由此誓愿力所成功用,可以发现异乎寻常可思议因缘力所生的果。”关于由此二力的成就而使念佛人能够得以往生西方净土的原理,太虚大师如是说:“善法力和愿力,是人人可以得到的,是不必要问用功的程度的。如现在闻释迦牟尼佛所遗留的经典中说:西方有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誓愿力所成的,他这世界是为摄受十方发愿往生的众生而设的,果真信佛的所说,信有弥陀愿力所成的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善法力。既知他这世界是为摄受十方发愿往生的众生而设的,所以只要信了佛的善法,誓愿依阿弥陀佛的愿力以往生,就能得往生……虽没有成就善根的,只要信善法力,同自心中恳切的愿力,就成了善根,就可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感通,阿弥陀佛所成的,就成为自己的愿力所成的,极乐世界也就有了分。”太虚大师又说:“依善法力就是信心,发愿往生就是愿力,信愿真正确定坚固,那么无论行的浅深,都能往生;不过行的深,品位高就是了。这念佛往生,是由不可思议因缘生果力建立的法门,所以是最殊胜的。”(20)

  3、行。“行”,在这里主要是指净土念佛法门的修行方式和方法。经中介绍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如:观像、观想、礼持、供养、五悔、六念等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但是,由于持名念佛的方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所以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蕅益大师赞叹此法门为“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下面就将蕅益大师、太虚大师、印顺法师有关对于“行”的解释列表说明一下:

  蕅益大师

  二行(21)

  慧行

  信愿为慧行,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慧行为前导。

  行行

  持名为行行,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行行为正修。

  太虚大师

  二 行(22)

  正行

  专持弥陀名号,朝夕如斯,以期纯一无杂。

  助行

  持戒、修定,诵大乘经,及诸人伦道德慈善事业。

  印顺法师

  二 行(23)

  助行

  布施、持戒等,随分修集福德因缘,以此功德回向净土。

  主行

  在深信诚愿的基础上,在渴仰弥陀本愿的摄受中称念佛号。

  另外,信愿行三法于净土法门中是不能分开来理解的。有了信,才能够发愿;有了愿,才能够念佛求生净土。如果不念佛,就不能谈到对西方净土的信仰,更谈不到往生西方。所以,必须三者同时进行方有收效。

  由以上几点,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必须一方面积极推广佛教利生之理论(如因果、轮回、四谛、十二因缘等等)与方法(如四摄、六度等等),以“启迪智慧、净化人生”,另一方面,必须“老实念佛”, 使人们“心地清净,妄想减少,上敬下和,奉公守法”,并至心发愿与诸有缘人在世缘尽时,能随愿往生西方净土。这也就是经典上及祖师大德常说的,要“厌离娑婆苦,欣求极乐乐”,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等等。

  三、“净土、极乐净土、唯心净土”说要

  今年10月15日,美国一枚火箭载着由美国航天局与欧洲和意大利的航天机构经过11年、耗资34亿美金而制造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发射上空,并将于2004年到达土星并进行探测任务(24)。在这里,我们可以向科学家们致敬,赞叹他们的开拓精神,学习他们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的奉献精神,但有一点,我们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净土”是与他们的努力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的“净土”不同于十五世纪中期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亦不同于日本将要在太空建造“宾馆”,更不同于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的人们如何在月球上进行“房地产交易”。那么,我们的净土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佛法中所讲的净土的概念是指圣者所居住的国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大乘义章》十九曰:“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或复说为净刹、净首、净国、净土。” (25)“净”,就是“清净、净妙、庄严”的意思。“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地方、世界”的意思。“净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众生界的清净”;另一是说“世界的清净”。关于“众生界的清净”,可以包括“经济生活的净化、人群生活的净化、身心的净化”等方面;而“世界的清净”,则主要指自然界应具备“平坦、整齐、洁净、富丽”等特征。(26)另外,“净土”是与“秽土”相对应的。譬如我们这个世界,是由瓦砾土石所成,秽恶充满而有四趣五浊之杂秽,如果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说,是由我们的实业所感之有漏实秽土,而从佛的角度来说,是释迦牟尼佛的“化土”(即佛菩萨为度化凡夫、二乘而变现化作之国土),是由佛的成所作智变化与秽土相似之无漏假秽土,所以从佛而又可称为化土之秽土。又譬如西方极乐世界,是由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四趣五浊之杂秽,是由众生清净之实业所感与佛的成所作智变现而成,所以从佛而可称为化土之净土(27)。又,我们从佛经上了解到,净土又可分为弥勒净土、药师净土等等,被称为“十方净土”,可见,其数量是无量无边的。

  其次,说到极乐净土,在《佛说阿弥陀经》上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关于“极乐”的含义,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说:“极乐者,梵语“西摩提”,亦云安养、安乐、清泰等,乃永离众苦第一安隐之谓。”有些人会说,净土有无量无边,为什么单单说西方极乐世界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下表中的说明而得到答案:

  智者大师

  (28)

  三昧难成故 若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散漫;且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又,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净土即生一切净土故。

  释迦牟尼佛所说故…

《持名念佛法门与相关问题之研究》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