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持名念佛法門與相關問題之研究▪P2

  ..續本文上一頁也許有人會說,現今這個時代,科技昌明,計算機等高新技術不斷地快速向前發展,使人歡欣鼓舞、目不暇接,哪裏有時間去相信遠在十萬億國土之外的西方淨土呢?其實不然,從最近一段時期的報紙來看,且不說前不久人們對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而導致失業率的提高而擔憂,也不說由于英國戴安娜王妃之遇車禍而暴露人們對低級趣味的無奈,更不說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擴大及厄爾尼諾現象的加劇而導致對人類健康及大自然生態平衡之極大破壞;且說最近來自于報紙的另外一些令人恐懼不安的消息:先是印度尼西亞的森林火災而對東南亞乃至全球氣候的影響(15),再是人們對“克隆人類”及俄羅斯“手提箱核炸彈”的恐怖,接著是人們對英國科學家近日宣布的“冰河時期”的即將到來(16)的恐慌,等等。我們又可從這些報紙可以看到諸如類似美國之核彈在冷戰時期曾經一觸即發,並可能導致第叁次世界大戰等等消息。這足以說明,目前的地球,充滿危險。又有人會問,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有那麼遠,又怎麼能夠證明其確實是有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目前天文學及相關科學的發展來看:科學家們用現有的儀器所了解的宇宙範圍已遠不止多少億光年了,通過計算機所了解的宇宙形態已遠非現在的人們所能思議及所能肯定了。既然,通過儀器所了解的“宇宙現實”不能爲我們所肯定,亦不能爲我們的情識所能接受,所以,西方有些科學家就提出“反科學”、“反思維”的研究來。甚至他們提出,現代科學的很多發現在古代的哲學思維裏早就討論過了。又譬如,前不久人們對“克隆人類”的態度,因其違背人倫道德,所以被人們所否定。而事實上,“克隆人類”並不是不可能的幻想。況且,隨著科學的繼續發展,隨著高新技術的大量湧現,隨著“光腦”(據說它是“電腦”的下一代)的出現,由它所推演的宇宙面貌更非今天的人們所能想象及所能接受的了。

  又,淨土法門是由徹悟宇宙真相的釋迦牟尼佛,爲了使我們末法時代的人們能夠覺悟而特別介紹的。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而且得到六方佛的倡募流通。所以我們不應該依著我們有限的思維能力,依著我們迷染的情識來說“極樂世界”如何如何,等等。我們應該深信佛經語深,應當如法修學。

  2、願。 願, 梵曰:“尼底” 。“自製其心曰誓,志求滿足曰願”。又,“于出世道希求爲願,亦是期心爲願。”在對“願”的解釋中,曆代祖師大德亦有不同,下面就將蕅益大師、太虛大師、印順法師對“願”的不同解釋列表說明:

  蕅益大師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17)

  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

  太虛大師

  二 願(18)

  根本願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

  方便願 厭娑婆苦、欣極樂樂。念念厭欣熾然而求生西方

  印順法師

  二 願(19)

  普通願 願成佛道,願度衆生

  願生彼國 願受阿彌陀佛悲願的攝受,願生淨土(願由信

  來,但深信卻不一定有願行,所以一定要發願)

  在這裏,也許有人對“厭離心”不是很理解,更有人誤認此爲“消極厭世”的“逃世心”。殊不知,此“厭離心”乃是“大菩提心”的基礎,是大乘菩薩道的共依。如果認識到了這一點,就會避免于無上法門而産生疑謗並排拒不信的過失了。

  另外,太虛大師說,因緣所生法有五種不可思議力,其中的“善法力”、“願力”與這裏的“信”、“願”最接近。“善法力不可思議”,是說“諸佛、菩薩、一切叁乘聖者所成的無漏功德法,等流的經典,或佛遺留的威儀、戒律、袈裟、舍利等,這些都名善法……善法力所以這樣殊勝的,就是在(于以)真實懇切的信心,完全仗他力,全盤的信任他,(這樣)依他力就可得救。如千斤的石頭,投在水中就會沈下去,但放在船上就可過河,甚至于過海了。”“願力不可思議”,其中“願力”,就是“由心力集中所發生的極誠摯的意志力。”“如念佛的人之發願往生,當時發願,使心力集中在往生的誓願,積久純熟,成就爲習所成的誓願力,由此誓願力所成功用,可以發現異乎尋常可思議因緣力所生的果。”關于由此二力的成就而使念佛人能夠得以往生西方淨土的原理,太虛大師如是說:“善法力和願力,是人人可以得到的,是不必要問用功的程度的。如現在聞釋迦牟尼佛所遺留的經典中說:西方有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誓願力所成的,他這世界是爲攝受十方發願往生的衆生而設的,果真信佛的所說,信有彌陀願力所成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善法力。既知他這世界是爲攝受十方發願往生的衆生而設的,所以只要信了佛的善法,誓願依阿彌陀佛的願力以往生,就能得往生……雖沒有成就善根的,只要信善法力,同自心中懇切的願力,就成了善根,就可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感通,阿彌陀佛所成的,就成爲自己的願力所成的,極樂世界也就有了分。”太虛大師又說:“依善法力就是信心,發願往生就是願力,信願真正確定堅固,那麼無論行的淺深,都能往生;不過行的深,品位高就是了。這念佛往生,是由不可思議因緣生果力建立的法門,所以是最殊勝的。”(20)

  3、行。“行”,在這裏主要是指淨土念佛法門的修行方式和方法。經中介紹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如:觀像、觀想、禮持、供養、五悔、六念等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但是,由于持名念佛的方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所以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蕅益大師贊歎此法門爲“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下面就將蕅益大師、太虛大師、印順法師有關對于“行”的解釋列表說明一下:

  蕅益大師

  二行(21)

  慧行

  信願爲慧行,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慧行爲前導。

  行行

  持名爲行行,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行行爲正修。

  太虛大師

  二 行(22)

  正行

  專持彌陀名號,朝夕如斯,以期純一無雜。

  助行

  持戒、修定,誦大乘經,及諸人倫道德慈善事業。

  印順法師

  二 行(23)

  助行

  布施、持戒等,隨分修集福德因緣,以此功德回向淨土。

  主行

  在深信誠願的基礎上,在渴仰彌陀本願的攝受中稱念佛號。

  另外,信願行叁法于淨土法門中是不能分開來理解的。有了信,才能夠發願;有了願,才能夠念佛求生淨土。如果不念佛,就不能談到對西方淨土的信仰,更談不到往生西方。所以,必須叁者同時進行方有收效。

  由以上幾點,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必須一方面積極推廣佛教利生之理論(如因果、輪回、四谛、十二因緣等等)與方法(如四攝、六度等等),以“啓迪智慧、淨化人生”,另一方面,必須“老實念佛”, 使人們“心地清淨,妄想減少,上敬下和,奉公守法”,並至心發願與諸有緣人在世緣盡時,能隨願往生西方淨土。這也就是經典上及祖師大德常說的,要“厭離娑婆苦,欣求極樂樂”,要“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等等。

  叁、“淨土、極樂淨土、唯心淨土”說要

  今年10月15日,美國一枚火箭載著由美國航天局與歐洲和意大利的航天機構經過11年、耗資34億美金而製造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發射上空,並將于2004年到達土星並進行探測任務(24)。在這裏,我們可以向科學家們致敬,贊歎他們的開拓精神,學習他們爲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而努力的奉獻精神,但有一點,我們要說明的是,我們的“淨土”是與他們的努力是有所不同的。我們的“淨土”不同于十五世紀中期哥倫布的發現“新大陸”,亦不同于日本將要在太空建造“賓館”,更不同于不久的將來地球上的人們如何在月球上進行“房地産交易”。那麼,我們的淨土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佛法中所講的淨土的概念是指聖者所居住的國土。無五濁之垢染,故雲淨土。《大乘義章》十九曰:“經中或時名佛地,或稱佛界,或雲佛國,或雲佛土,或複說爲淨刹、淨首、淨國、淨土。” (25)“淨”,就是“清淨、淨妙、莊嚴”的意思。“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地方、世界”的意思。“淨土”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衆生界的清淨”;另一是說“世界的清淨”。關于“衆生界的清淨”,可以包括“經濟生活的淨化、人群生活的淨化、身心的淨化”等方面;而“世界的清淨”,則主要指自然界應具備“平坦、整齊、潔淨、富麗”等特征。(26)另外,“淨土”是與“穢土”相對應的。譬如我們這個世界,是由瓦礫土石所成,穢惡充滿而有四趣五濁之雜穢,如果從我們這個角度來說,是由我們的實業所感之有漏實穢土,而從佛的角度來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化土”(即佛菩薩爲度化凡夫、二乘而變現化作之國土),是由佛的成所作智變化與穢土相似之無漏假穢土,所以從佛而又可稱爲化土之穢土。又譬如西方極樂世界,是由金銀琉璃所成,種種莊嚴,且無四趣五濁之雜穢,是由衆生清淨之實業所感與佛的成所作智變現而成,所以從佛而可稱爲化土之淨土(27)。又,我們從佛經上了解到,淨土又可分爲彌勒淨土、藥師淨土等等,被稱爲“十方淨土”,可見,其數量是無量無邊的。

  其次,說到極樂淨土,在《佛說阿彌陀經》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關于“極樂”的含義,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說:“極樂者,梵語“西摩提”,亦雲安養、安樂、清泰等,乃永離衆苦第一安隱之謂。”有些人會說,淨土有無量無邊,爲什麼單單說西方極樂世界呢?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下表中的說明而得到答案:

  智者大師

  (28)

  叁昧難成故 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且閻浮提衆生心多濁亂;又,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即生一切淨土故。

  釋迦牟尼佛所說故…

《持名念佛法門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