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P36

  ..续本文上一页、守规矩。如果我们不守规矩、不守法,你的生活就乱,你的工作也没有头绪,世间法尚且都不能成就,怎麽能成就佛法?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即使我们念佛,念佛堂里面也有仪规,每一个人都遵守规矩,听从念佛堂领导的法师,听他们教导,念佛堂才整齐、才如法,才能感得护法的菩萨神众来护持道场。有戒才能得定,定是我们念佛功夫的成就,用现在话讲成绩表现。定是什麽?最浅显的是摄心,或者说我们摄念头,讲心不太好懂。妄念少了、分别少了、执着少了,这叫摄心,这是定,你在念佛堂得利益了。所以世法、佛法的修学,特别是在初学,一定要懂得一个诀窍,这个诀窍就是一门深入。你同时搞两门、三门没有用处,为什麽?你的心是散乱的,再勤奋、再用功你不能摄心,不能摄心你就没有成就。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是什麽样的根性,自己决定是凡夫。怎麽知道是凡夫?一天到晚起心动念、是非人我、贪嗔痴慢,怎麽不是凡夫?所以肯定自己是凡夫。既是凡夫,业障深重,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又不好,环境真正是群魔乱舞,叫你眼花撩乱。自己业障重,生在这麽一个环境当中,六根所接触的全都是诱惑,你怎麽能够不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都是烦恼,烦恼就把智慧障碍住,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後你在接受教育里面,你才懂得如何选择,就像学生读书,我要选哪个学校,选哪一个科系,你才懂得选择。选择之後一定要发愤努力,要达到成就。我们仔细想想现前这个环境,我们自己的根性,如果不是一门深入,要想成就太难太难。而一门里面,给诸位说,第一殊胜是念佛法门。农历七月到了,中国民间都做普度的佛事,普度冤亲债主,普度一切横死的亡灵。什麽方法最有效?念佛方法最有效,比什麽样的法门效果都大。你要问什麽道理?念佛法门最专,专一。从前印光大师的道场,所有一切超度都在念佛堂列牌位回向就行,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在,我们不能够疏忽。一些地方没有念佛堂,没有人在这这里专修专弘,做其他超度法事,那是情有可原,可以做的。有念佛堂,再要做其他的佛事;我们念佛堂的同修来跟我说,他们想做一个盂兰盆会,那打闲岔了,念佛堂里头夹杂了;没有念佛堂可以,有念佛堂就不必了。所以我们下面是随俗,做超度的大法会,念佛堂给他回向,这个力量就大了。法会跟念佛堂结合成一体,这个力量大了,真实的力量都在念佛堂里头。当然念佛堂不能供那麽多牌位,牌位供在下面,念佛堂供一个总牌位就很好,他们统统都有了,都在我们观想之中,这是不可思议的成就。

  所以你有定,从定再开慧,从开慧你才能得大自在;自在就是解脱。解脱知见是菩萨的权智,前面戒定慧那个慧是菩萨的实智,真实智慧,根本智。後面解脱知见是权智,是无所不知,这是度化众生用的,他受用;解脱知见是他受用,这功德才圆满,这才叫做妙香。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世间选择修学,我们想接受教育,你说你还会想学别的法门吗?我在青年的时候失学了,感到失学非常痛苦。四九年到台湾之後,因为必须要工作养自己,我一个人到台湾人地生疏,自己要养活自己,对於求学非常羡慕。没有学费,没有办法念书,不得已求助於这些教授。他们发慈悲心,拨一点时间来教我。以後知道佛法,知道佛法的好处利益,所以决定把其他的一切都舍弃,专门学佛法,这真正找到了好东西。问题就在你自己修学有没有真正的成就,此地讲的“成就妙香”,你有没有成就?你有成就不在乎学历。我没有学历,我在学校念书最高的学历初中毕业,我最高的学历。我在台湾教过文化大学,我在学校教了五年;李炳南老居士办佛学研究所,我在研究所教过;在国外许多大学请我讲演,算学分的;可见得文凭不重要,问题是你真有东西拿出来。佛法是真学问,智慧的学问,真正发心修学,不必靠这些文凭、这些形式,一定要真干,真正有成就。希望将来社会大众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希望佛学能够在国际学校里面开课,把它纳入正规教学里面,众生就有福了,国家也有福了。所以这门学问不仅是智慧,而且是德行,菩萨行。第九尊:

  【见者爱乐主稼神。】

  这德号诸位一看就明了,都能够懂得。“见”是别人见,人家见了你,他就欢喜,就尊敬你、就爱护你,欢喜你,你这个人做人成功了,这个很好懂。可是要怎样做,才到处都受到别人尊敬、爱护、喜欢?那就不简单了。此地主稼神的表法,如果你这个地方生产的这些五谷杂粮,品种异常的优秀,超越其他地区所种植的品种,人见人爱,不就是这麽个道理吗?这个道理回归到我们表法的义趣里头,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必然是你的德行、你的学术、你的技能都成就了。它接着“成就妙香”,接到这边来的。你的五分法身香,我们讲五分法身香大家很难懂,我们讲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你都修成功了、都修成就了,你在社会上必定受到广大群众的尊敬爱护,大家都欢喜跟你学习。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技能,又肯热心为社会大众服务,这个服务而且是义务的,不要求权利。只尽义务,不要权利,谁不欢迎?我们要懂。

  诸位出家的同修,你们在此地都是发心来学教,发心学教就是发心来求佛教育,来求学的。学成之後干什麽?在全世界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将来在世界各地方讲经说法,重点是要在全世界大学里面去讲,你才产生影响力。有影响广大群众的场所来讲经,收的效果就大,这是你们求学的目的。可是一定要认真的修学,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学问就是智慧,一定要完全尽义务,不要权利,你才能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为什麽?人人看到你欢喜,人人都尊敬你,每一个道场都欢迎你,你就成功了。这个地方就有几个原则要遵守,第一个是真诚恭敬,我们到人家的道场,第一个对道场的主人要尊敬,一般寺院里头方丈住持,我们真诚恭敬,要把他看作长辈长者;像一个学校他是校长,我们到这儿来当教员的,一定要做到自卑而尊人。第二要尊敬道场里面所有的住众,这是我们的同事,必须得到他们的协助,法会才能够圆满成功。如果寺院这些大众,你跟他们不能和睦相处,他在里面障碍,你的法会就不圆满;法会就是我们讲经的法会、弘法的法会,所以对於大众要尊敬。对於来听经的每一个信众都要尊敬,你的法缘才殊胜,敬人、敬事、敬物。敬事,我讲经一定要很认真的准备,决定不能草率,决定不能随便,不是应付。

  现在许许多多地方道场,有一些不愿意请外面人来讲经,原因是什麽?谚语里头常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怕法师来一讲经,他的信徒被他拉去了,信徒供养到他那边去了,最担心的事情。我们明白、我们了解,你自己心里就有数,到别人道场讲经,决定不可以拉信徒。最好是这些信徒来听经,跟他们不要接触。尤其是信徒里面,有地位、有身分、有财富的,那是他这个道场大护法,你要跟他往来,麻烦就大了。你到底是存的什麽心?人家防范就很严了。对於这些人,事先打听好哪些人是他们的大护法,跟他拒绝往来;他里面常住人就放心,没事。所有的供养统统供养常住,常住也放心;这法师来讲经对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替我赚钱,我没有赔钱,大家都看到这一点。法师在这里讲经的供养就常住供养,信徒所有的供养统统归常住。另外还有皈依,皈依的时候请寺院老和尚来授皈依,我们讲经的法师到外面决定不能收皈依弟子,不可以。除非那是个居士道场,这里头没有法师,行。要是一个寺院,它有住持,信徒发心皈依,一定要请住持和尚发皈依证。你记住不拉他的信徒,不跟他护法往来,不收供养,这个心就安了,他就常常会请你来讲经。我们的目的是讲经说法,令众生有缘闻到佛法开悟得利益,我们目的在此地,我不是为名闻利养,不是为拉信徒,所以自己先要表态,要做得很好。你的声名做出去了,大家都知道,那就见者爱乐,哪有不欢喜你的?每个地方都会请你讲经说法。

  如果你到人家的道场,又要摆架子,摆大法师架子,要人伺候。轻慢道场这些住众,又要钱,又拉信徒,又收皈依弟子。寺庙里头主人看到之後,当然不说话,对你很客气,你只讲这一次,下一次永远不会再请你。不但不会再请你,他还告诉别的寺庙千万不要请,你请後果不堪设想,你的法缘就断光了。所以说到见者爱乐,我教给你们这些方法,你们要都肯做的话,将来你们在全世界弘法利生,确确实实见者爱乐,你的法缘就殊胜。纵然在一些没有法师的这些场合,人家供养你,我们自己要收,收的这些供养还要跟大众结缘。这种结缘最好是法供养,像我们印送的经书,印送佛像,印送这些小的纪念品,包括现在所讲的录音带、录像带、CD这些东西。我们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每到一个地方讲经,先完全赠送,跟大家广结法缘,你的缘才殊胜。念念要是为自己,你这个缘愈来愈小,你的路愈走愈窄,走到最後就不通了,走不通了。你要什麽都不要,什麽都放下,什麽都给众生,你那个路愈走愈宽,到後来海阔天空,你真的得大自在,才真正名实相副见者爱乐。最後这一尊菩萨:

  【离垢净光主稼神。】

  “离垢”是断烦恼。只有万缘放下,你才真正离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要放下,决定不能沾染。垢离之後,心就明了,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明心就见性。怎样才能做到明心见性?一定要离垢。垢是什麽?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四弘誓愿里面“烦恼无尽誓愿断”,不断烦恼不能成就,你要想究竟圆满的成就,一定要断烦恼。断烦恼是因,明心见性是果。“净光”就是明心见性,因殊胜果就殊胜。由此可知,烦恼不断,哪有殊胜的果德现前?烦恼一定从内心里面断掉,这一点诸位要记住。不是从相上断,是从心上断,从念头上断。相可以随缘,可以恒顺众生,决定不能有这个意思,不能有这个念头。菩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归依的真实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