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P8

  ..续本文上一页一生能不能得财富?能得。赚得好辛苦,好不容易钱才得到,就这麽回事情。还有一些人钱赚得很多,一个经济风暴全没有了,钱手上摸过没有?没有,只看到银行的数目字。原先数目字不小,现在没有了,消除了。这是什麽原因?是拿着别人的钱财来布施,不是自己的。修布施、供养,“慷他人之慨”,自己的名,别人的钱,所以这一生果报也是如此。让你自己看看,实际上没有,实际上因为是别人的。所以要晓得,什麽样的因结什麽样的果报,一丝毫都不差,真的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佛讲布施、供养要用净财,就是自己应该所得到的财物,不是别人的,我们拿来布施、供养,这叫净财。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别人的财物来布施,果报是空的。今天讲“泡沫经济”,那个果报不是真的,是假的,昙花一现而已。所以福怎麽修的要知道。这是讲财。还有智慧,聪明智慧。聪明智慧,佛说了,法布施,你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法布施种类繁多,布施里面的状况跟财布施也有类似。如果法布施窃取别人之法,佛门里面所讲的盗法;佛家戒律里面讲得很严格,老师在传法的时候,你没有真正拜师父,跟他求学;你不拜他做老师,你也在旁边偷听,把东西学去了,这叫盗法。盗法的果报,你能得虚名,没有实学。我们在社会上看到,也确实有这种人;也有很多是博士头衔,有好多个,没有实学。过去是修这个因,现在得这种果报。第三种福是健康长寿。佛给我们讲,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之果报。无畏是令一切众生远离恐怖、忧虑、苦恼,我们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离开忧虑、离开恐怖、离开苦恼,这种行为就叫无畏布施。诸位要晓得,无畏布施里面最具体的、最容易做的就是素食。我们选择素食,不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看到你不害怕。所以一个人心地慈悲,不食众生肉,你在野外看到这些小动物给它招手,它会来,它会亲近你。一个吃肉的人,杀气腾腾,小动物看到你,赶快就跑掉了,它怎麽敢亲近你?它也有灵性,看到你,会不会害它,它也知道。我们讲的素食、放生、保护动物,连动物都不忍心去伤害,何况对於一个人?对人当然更不会有意去伤害。这些属於无畏布施、无畏供养,你得的果报健康长寿。如果造作这些罪业,跟这个完全相反,那些果报诸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明白,都在三途苦报。所以说到福报,我们要懂得怎样去修,尤其要认识哪个地方叫真正的福田。佛在经上概略给我们举例,父母是福田、师长是福田;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有福。如果这个人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连父母生活都不顾,他纵然是有钱有势,不会长久。为什麽?福薄,没福。他现在所享受的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说,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多,他还有馀福,所以纵然造罪业,还没有影响他现前的生活。可是他这个消耗是非常之大,福报消耗尽,苦报就现前了,这些道理我们要明了。贫穷是福田、疾病是福田,我们对贫穷人要多照顾,对於有疾病的人要多照顾。疾病有两种,身病,现在大家知道照顾身体生病的人,心病忽略掉了。心病是什麽?妄想、分别、执着。佛法照顾才真正叫周到,真正是圆满,才能够修成坚固的大福,庄严道场、庄严社会,利益众生。第二尊“坚福庄严主地神”。我们在经文里面所看到的这些护法神众,他们的身分不同,职责就有区别,可是细细的去观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处所,就是智慧与福报。这两者如果不能够兼具,护法的工作就没有办法做得圆满,所以智慧跟福德非常重要。尤其是第二尊名号里面显示出坚福庄严,前面已经跟诸位同修介绍过。现在在此地特别要强调,世出世间法无论是大事或者是小事,如果没有福德就很难成就。福从哪里修?菩萨行的六条纲领,就圆圆满满的包括了福慧双修。第一条教我们修布施,前面跟诸位说过,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是世间人所祈求的三种福报。如果不知道修因,果报从什么地方生起?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佛又告诉我们,世出世间的大福报,必须要兼修后面的五个科目,才能成就大福报,才能够使你的福德相续,绵延不断。我们今天看看世间确实有不少有福报的人,可是他的福报总不免有缺陷,也就是说他的福报不圆满,他的福报很容易就享尽。虽有福,没有福德相,这是稍微细密的去观察就能够发现。一个人看自己不容易,看别人比较容易。会修行的人,看别人然后再回光返照,再能够认真省察自己,这对我们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你能够省察,你才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善莫大焉。哪些是有福德而没有福德相?世间人有福,但是他没有福相。第一个,他一切都随顺自己的知见,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因此所作所为与情理法不相应,这就是没有福相,所以相应就是持戒波罗蜜。我们在讲席里面讲得很多,持戒的广义就是守法,也就是说合情、合理、合法,这就是持戒。

  第三种,福相大福德相,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赞叹,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的,忍辱波罗蜜。我们《华严经》到后面还有很多次会读到,这是佛在经上说的,不止说一次,常说,这是大福德相,到后面经文我们再详细跟诸位报告。正是世间贤圣所说,“无故加之而不怒”,心平气和,这是福德相。心不平、气不和,纵有福,福也不厚,厚福才能够载道。佛称为二足尊,就是智慧、福德两种都达到究竟圆满,由此可知,福跟慧是自性里面本具的功德。很可惜凡夫迷失了自性,自性的性德也不能够现前,学佛没有别的,恢复自性而已,所以忍辱非常重要。能忍之后才能真精进,福与精进相应,他的福报天天在增长,愈积愈厚,积功累德。不但是自己受用,而且能令一切众生享他的福报,跟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没有两样。第五与禅定相应。禅定,浅而言之,心里面有主宰、有方向,不轻易被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是禅定。《金刚般若》里面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福大了,这福是真正此地所说的坚福,坚固。末后与般若相应,就是前面第一位地神德号当中所表的:普德净华,与般若相应,这是我们特别要留意的,应当要努力来学习。谚语常说“福至心灵”,一个人福报现前了,就显得特别聪明、特别有智慧;平常看这个人笨笨的,好像没什么智慧,他福报现前,他忽然智慧就开,福至心灵,这是很有道理的。第三尊地神:

  【妙华严树主地神。】

  “妙华庄严”,大家好懂,前面也讲过很多了。这个地方我们着重“树”。树是什么意思?树是建立的意思,我们常讲建树。道场在此地建立了,这是建树,树就是树立的意思。世间无论什么样的事业,或大或小,或是利益你一个家族,或是利益一方,今天有许多全球性连锁的大事业,服务于整个世界一切众生,各种不同阶层的社会,这是最大的建树。佛法也讲建立,佛法的建立比世间法的建立要大得太多,所以用一个妙字。有花有严,这个建树可以说是非常圆满,因果具足。花表因行,严表果德,因果具足。世法里面决定没有妙字,佛法里头才有妙。妙的意思是什么?与宇宙人生的真相相应就妙了。《般若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大乘经里面常说“真如本性”,或者说自性,与这些相应才叫妙;世法做不到,佛法当中才相应。尤其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就连日常生活点点滴滴都与实相相应,这是微妙至极。佛法的建树是无限的广大,因为它跟世法完全融合成一体。在世间法里面,世间一切法,念念觉而不迷就是佛法,世法就是佛法,念念正而不邪,念念净而不染。我们读《华严经》,与大方广相应。大方广三个字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在经题上给诸位略略的介绍过。大表自性的本体;方表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广表作用。所以这三个字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也是《无量寿经》上的经题,都能够融通,没有障碍。《无量寿经》经题教我们修行的总纲领,是“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就是戒定慧三学,就是佛法僧三宝。所以真正修学大乘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相应,这就妙了。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无有一法不相应,你这才算是真正修学大乘的人;在我们念佛法门,你才真正会念佛,你念得跟佛相应。古人常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与什么相应?与觉正净相应,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才叫最圆满的妙花严树。树立正法,正法久住,这一位地神教我们这个法门。第四尊:

  【普散众宝主地神。】

  这德号很容易明了。“普散”,普是普遍,也表无所不散。这些众宝里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心宝。心宝怎么散?譬如经上讲,大慈大悲怜悯一切众生,这是普散。慈悲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关怀、爱护、照顾,有这些意思。我们的心念念都能够爱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情与无情都包括在其中,常常关怀,这是慈悲心普散,慈悲是宝。明白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教学,采取佛法里面的纲要、总持法门,我们对于心宝取了五条十个字。真诚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尽虚空、遍法界,过去、未来,唯一真诚,就是这真诚心,这是你的真诚心心宝普散。接着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无不落实,这是普散众宝的一个意思。既然心里真心的关怀爱护,在事务上哪有不协助的道理?看到众生有难,看到众生有困难,你一定是援手去救拔,你自然会去帮助。除了这里面别有因缘,这因缘是什么?我们常讲障缘,他有障缘,没有办法,我们帮不上忙,有障碍。若无障缘,哪有不援手之理?我们今天看到全球各个地方都有灾难,有极其严重的灾难;我们关怀,也是有障缘。障缘,第一个是自己,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救难要钱,没钱,心有余力不足;第二个纵然有钱,没有法子送去,这些都是障缘。所以我们在讲堂立一个牌位,在念佛堂立一个牌位,在功德堂立一个牌位,以我们每一天修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归依的真实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