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用言语,意业清净、慈悲,你以清净心、慈悲心对你一家人,你是意业在说法;口业柔和软语,你就是口业说法;身体为家里面每一个人服务,把家事料理得整整齐齐,让一家人生活过得非常舒适,你是身业在说法。你要把家庭看作道场,无我、无我所,我觉悟了,为这些众生服务,为众生不为自己。这个家做整齐,做一个好样子,这个家就是所有一切家庭的好榜样,你是个模范的家庭、菩萨的家庭。不必宣扬,自自然然日久天长能影响你的乡党邻里、亲戚朋友,你不是在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吗?让人家很明显的觉察你,你在学佛之前跟学佛之後,完全变成两个人,给诸位说,容貌也变,体质也变。从前容貌是凡夫,业报之身;现在菩提心一发,为佛法、为众生,你这个容貌是菩萨的容貌,你再仔细一看,愈看愈像菩萨、愈看愈像佛,怎麽会一样?相随心转,在家里面就成菩萨、成佛。你要是经商开个店,你那个店是道场,所有来的顾客就是你度化的对象,待他真诚,和颜软语,就用四摄法摄受。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所以你那个小店面就是大道场,度人成佛,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道场在哪里?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在说法。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些事实,才知道自己应当怎麽作法。时时刻刻,念念都是利益众生,都是弘扬佛法,弘扬佛法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佛法是在一切众生心里面,不在外面,他现在迷而不觉,迷失了,觉悟的人帮助那些没有觉悟的人,让他醒悟过来。所以我们心地清净就有能力观察一切众生,以高度的智慧,善巧方便,助他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他觉悟了,他又会教别人,辗转教化,我们这个世间劫难才能够消除。劫难之由来是由大家的共业所感,劫难的消除还是要从人心上着手,一定要净化人心,帮助一切众生开智慧,智慧跟世智辩聪不一样。“慧眼”,在本经里面讲,见一切众生诸根境界。天眼是见众生心,慧眼是见众生的根性,诸根是讲根性。他是什麽样的根性,诸佛菩萨看得清楚,所以说法就契机。任何一个众生,只要遇到佛陀,佛给他说法,很少不开悟的,很少不证果的。我们在经上看到,最低限度听佛说法,他都证须陀洹果,真管用。只有一类的人,天天在佛菩萨面前,跟着佛菩萨也不能证果。哪一类人?提婆达多。天天跟在佛的周边,他为什麽不证果?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太重,恋慕世间的名闻利养,他只看到很多人恭敬佛、供养佛,他看到很难受,一定要取而代之,所以天天听佛讲经说法他也不能悟,这个在佛经里面叫阐提根性。造无量无边罪业,破和合僧,断众生的法身慧命,果报在阿鼻地狱。实在说经里头有《提婆达多经》,释迦牟尼佛说出这个因缘,提婆达多真的是坏人吗?不是,菩萨示现的。菩萨为什麽要做这个示现?菩萨晓得世尊灭度之後,佛法传递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正法、像法、末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还有一万两千年。这一万两千年佛不在世,佛的弟子代代承传下来,将来僧团里面佛的这些弟子身边,也有提婆达多一类人物,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世就做了一个表演给你看。确实有这些人来破坏佛法,你就要觉悟;你觉悟,不受他害,不但不受他的害,还要受他的利。利是什麽?更坚定自己的信愿,坚定自己的修行。所以这些人给我们做逆增上缘,我们接触这个境界,不受其害反受其利,给诸位说,他也有功德,他也有好处;如果我们受害,我们堕落,他也堕落。所以我们对这些恶性的众生,我们也要度他,一片慈悲,决定不能够怀恨,决定不可以有报复的意念,要用大慈悲心怜悯他们做逆的示现,要帮助他。一个人一生当中,心善、言善、行善,即使你妄想、分别、执着放不下,你也决定生天,来生一定得人天福报。无贪、无嗔、无痴叫三善根,必须把贪、嗔、痴三毒连根拔除,我们的佛就没有白学。你的根性好、根性善,你的心地好,存心好,你的境界好。为什麽?境随心转,现在外国人讲磁场,你的磁场好,磁场就是境界;确实人家接近你都感觉得很舒适、都感觉得很快乐,你的磁场好。如果你心胸邪恶,那个磁场不好,人家接触你的时候都感觉得寒毛直竖,身心不安,那就是境界不好。境随心转,我们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无论遇到什麽境界,我们守住自己的原则,就是自行化他,就是利益众生,利益社会。第四“法眼”,法眼所见的是一切法的实相,实相就是从相上见到性。性是什麽?性是空寂的。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教给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佛在《金刚经》里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要在一切法里面看到相是梦幻泡影,你就见性,你就见到诸法实相。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性是什麽?性是万法皆空,一切法的体性不可得。体不可得,从体现的相可不可得?也不可得。不可得,你以为可得,这是一个错觉,是个幻想,不是事实,确确实实不可得。别说死了以後,这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场空,这个时候有那一刹那的体会;自己还没有死,看到别人死,警觉性高的,一看到人死,摇摇头,一场空,一场梦。其实我们那一个人每一天不死一次?你每天晚上躺在床睡着,不等於死了一样?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的身体抬走你都不晓得。我们试想一想,当睡着的时候,在梦中的时候,哪一样是你的?不但身外之物不是你的,你在作梦的时候身体都不是自己的,要有高度的警觉。所以念佛人,我常常劝勉同修,真正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每一天晚上上床一睡觉,躺在那里念阿弥陀佛,就求阿弥陀佛来接引。天天盼望着阿弥陀佛来接引,今天阿弥陀佛没来,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真来了,你一点恐怖都没有,你生欢喜心,我天天盼望,今天真的盼望到了,阿弥陀佛来了,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跟他走,一点恐怖忧虑都没有。所以要天天放下,天天准备往生,不要等明天,不要等明年,没那麽长的时间。活一天算一天,活一天为众生、为佛法,没有自己,真正到无我、无我所,给诸位说,你已经证果。什麽果位?最低的果位,你就证了须陀洹果,须陀洹破了身见,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掉。我们现在能做得到,只要你真的觉悟,念头转了:我,空的、假的;我所,全是假的。这个躯壳身体在这个地方是乘愿再来,是到这个地方来示现,帮助佛弘法利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就是为这个事情来的。你这个念头这麽一转,你就证得须陀洹果,你不是凡夫,已经入了圣人一流,决定不堕三恶道。所以这个“我”,害死人,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同修们,其中必定也有几个契入这个境界。这一个法会无量功德,会会都有人入境界,会会都有人开悟证果,这个法会多麽殊胜。这是讲你见到性,从相上见到性。“佛眼”,那是圆满的,如来在果地上见十方如来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佛在大乘经里面,将如来果地上智慧德能也归纳为十种:十智、十力,力就是能力。超过菩萨的智慧德能,这是佛眼才能见到,所以说佛佛道同,这是究竟圆满的果地。“智眼”是见一切法,见诸法。一切法有体性、有现相、有作用。实在说,这就是给我们讲“佛”这一个字,通常讲三种觉、三种智;一切智是体,见体;道种智是见相;一切种智是见一切法的作用。这三种智就是如来在此地讲的智眼,对於宇宙之间一切万象无所不知。因为经文里面有“慧眼明彻”,明就是指十眼里面的智眼;智眼的意思,简单的讲,真的是宇宙万法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许初学的同修听到不太容易接受,这可能吗?不但初学的同修很难接受,我还遇到些老法师都怀疑。比我长一辈的老和尚,也讲经说法,通宗通教,著作等身。有时候我们在一起谈话谈起来,讲到佛经上赞叹佛的万德万能,他给我们解释,他说:万德万能不可能,这是赞叹的话,不是真的。我们是晚辈,听了之後也不敢给他辩论。其实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怎麽晓得是真的?因为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性所现的,《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要是明心见性,那有不通达?自性所现的一切万法,自性那有不通达的道理?你没有见性当然你没有法子通达,你也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个不可能是你的妄见、是你的妄想,不是正知正见;是你的妄想、是你的分别、执着,不是事实。我们细细体会佛经里面所讲原理原则,在原理原则上讲得通,而在古今这些修学大德所表现,我们也能够取到很好的证明。在中国佛门里面人所周知,唐朝禅宗惠能大师。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没有读过经,也没有听人讲经过。惠能大师一生,你看他的传记,没有在哪一次,到哪个地方听法师讲经,没有,没有过。可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问他,他都很内行,一点都不外行;佛门里面相宗、性宗他都通达。他答覆法相,他所讲的八识,言语多麽简单,讲得透彻;他没学过。没有听过《法华经》,法达禅师在他面前,他叫他念《法华经》,念给他听;念到第二品:方便品,他就告诉法达不要再念,我完全明白。《法华经》二十八品,听了两品,後头不必读。给他讲《法华经》大意,法达开悟了。他那一样不懂?这就证明,除非你没见性,你要见性,世出世间法一切法没有一样不通达。佛法之可贵处,佛法之真实处,就在此地。佛并不是要传授我们知识,那你就完全搞错。传授知识,这不是人师,佛称为天人师,那怎麽能称为人师?佛传给我们是真实智慧,不是知识,是传给我们明心见性,这才可贵。所以在利他行满,用慧眼明彻;彻,就是慧眼的意思。慧眼彻见一切众生根性境界;智眼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十眼里面两种。底下讲“等观三世”。说三世必然就包括十方,空间讲十方,时间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今天为什麽不知道?有障碍。障碍是什麽?妄想、分别、执着。这里面妄想、分别、执着最严重的就是我:我执、法执。佛在经上说,破了我执,你就证…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