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P26

  ..续本文上一页就没有这个规矩,上很多课程,不是跟一个人学,很可惜。如果老法师,他要是不离开观宗寺,常跟着谛闲老和尚,他也是台宗一代祖师。这个缘他自己失掉的;也就是说,外面有个强大的诱惑,钓鱼,把他钓走了。我在台湾很幸运,还没有能够跟李炳老相等的,这麽一个大的诱惑,还没有,所以我们老老实实在他会下待了十年;这三条规矩遵守十年,我们才深受利益。十年当中不听任何人讲东西,不看任何人的著作,心永远是定的,一门深入。清净心生智慧,展开经本,一句、两句给你讲三、四个钟点,我也没有准备,我这个经本跟你们一样,根都是李老师会下那里扎下的。所以轻信听这个的话,就马上不相信要改变,你到底跟哪一个学?你到底认哪一个作老师?结果怎样?他没有老师。东听听、西听听,搞得迷惑颠倒,天下大乱,这不叫笑话吗?岂不闻《金刚经》上所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只要适合你自己的根性,选定一门,一门深入,都有成就。哪有没有成就的?如果说这个经不能会集,没有这个道理。不能会集,那还能翻译吗?能翻译当然就能会集。王龙舒居士头一个会集,王龙舒居士念佛往生站着走的,你有这个本事吗?如果说会集有罪,会集是错误,那王龙舒居士还能够站着往生吗?头一个会集,表演给我们看。这些都是偏知、偏见。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跟哪一个老师学,我们学哪一个法门。经教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愿心,作用在此地。真正往生,真正往生念佛,经教是介绍你的。我跟大家都讲过,《无量寿经》是什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介绍说明书。让你知道、明白,很想去。怎麽去?去的方法,这个会集没错,哪个本子都一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就是方法。世尊多次宣讲,现在《藏经》里面五种的原译本,字字句句都没有离开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我们净宗原始的依据,最原始的,是阿弥陀佛亲自说的,世尊为我们转述,我们要有信心。会集本字字句句,也没有离开四十八愿,这哪里错得了?过去王龙舒的本子、魏默深的本子,确确实实里面有改动了几个字,这是印光大师不赞成的;并不是不赞成会集,是不赞成改动原文,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例子。他们改动决定没有问题,改得一定比原译本还好、还要通畅,我们容易看得懂。怕这个例子一开,以後一些糊涂人念这个经念不懂,随着自己意思乱改;我也改,你也改,大家都改,将来这个经就不像话,这传下去之後,那就完全错误。印祖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所以我们深明这个道理,我们到底是依那一部经,依那一个法门,依那一个老师来教导,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这个成就得清净心,开真实慧,这成就,正是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仅仅是佛法圆融贯通,没有阻碍。我跟诸位讲过,我过去在天主教的学院教过书,高级的学院,不是普通学院,在台湾辅仁大学的後面,多玛斯修道院。那个时候于斌主教在,他们亚洲主教团,在台湾这个地方办了一个研究所:东亚精神生活研究所,请我去讲“佛教精神生活”,我给他讲这个课程。所以我还有很多神父、修女学生,我跟他们的关系很好,彼此都非常尊重。我跟他们上课,非常感叹的告诉这些学生们:你们请我讲佛教精神生活,实在讲,错了,应该请我讲你们的《玫瑰经》。真的,我要讲《新旧约》,《新旧约》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一点都不假;他不请我讲。佛法要的是开智慧,你真正得一点智慧,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基督教的经典的是佛法,依斯兰教的《可兰经》也是佛法,看你怎麽领悟,看你怎麽讲解。你说为什麽?都不离自性。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与自性相应,恒与智俱;恒与智俱不是讲大乘经典,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恒与智俱。这是给你讲真的,讲出事实真相,但是我们今天不能够觉察到,我们是迷。恒与智俱是事实真相;不与智俱是误会,是迷惑不是事实真相。 我们在前面讲到,一毛端、一微尘现尽虚空遍法界;虚空法界没缩小,一微尘没放大。又说一切诸佛,有能力在一微尘里面转大*轮,这些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听说。可是你有没有听说到,这也是前面讲过,一切诸佛能於一微尘,现一切世界依正庄严。一切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问一问,包不包括其他宗教?包不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当然包括在其中。既然包括在其中,那我们要问,哪一法不是佛法?契入境界,无有一法不是佛法。你说不学佛,是你自己以为没学佛,其实都学。你要穿衣、你要吃饭、你要工作、你要应酬,统统是佛法。你们有亲戚朋友在基督教堂,他也是学佛法,他跟我们有分别,是他迷而不觉;我们跟他不分别,对他非常尊重,我们明白。所以我在基督教里面,看到这些牧师合掌,牧师菩萨;依斯兰教里,阿訇菩萨;我们处得很好,他们都很欢喜我,都很喜欢跟我聊天。疑难杂症,他们在弘法的时候疑难杂症,信徒问不能解答的,他来找我,我帮助他解答。〔五〕 胜进果行 【了达诸佛希有广大秘密之境,善知一切佛平等法,已践如来普光明地,入于无量三昧海门。于一切处皆随现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总持广大集众法海,辩才善巧,转不退轮。】 这一段是讲菩萨契入的果法,也就是如来果地上境界,菩萨虽然没有证得究竟圆满,也得到少分与多分。经中告诉我们,与会的大众他们的类别确实是相当之多,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各种不同的团体,就如同我们世法里面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宗教团体,所谓是各行各业,各界的团体都参与这个大会。能参与这个大会的人,大家都知道皆是法身大士,大乘法里面所谓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也尽,最低限度也能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才称为法身大士,也是本经里面所说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胜是殊胜,进是不断的求进步。初住菩萨他所证得的真实果报,不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诸位在相宗里面所读到,异生性的菩萨。证得法身,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就不是异生性,同生性的菩萨。虽是同生性的菩萨,同生性是真实果报,他里面有示现异生性,到以后我们再谈,那是示现。所以有本有级,现在统统是从本地上来说。“了达诸佛希有广大秘密之境”,这就是入佛密境。经文有四句,这四句是果法。第一句就是佛的密境,诸位必须要知道,佛法是平等法,佛法是清净法,佛法里面决定没有秘密。大乘经里面所说密是说深密,不是秘密,此地讲秘密之境也是讲深密。不但凡夫不知道,莫测高深,就是三界以外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佛是十法界之内的佛,天台大师所说藏教佛、通教佛,都是属于十法界佛,别教佛超越十法界,那是一真法界;都不能够明了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唯有法身大士他们能够明了通达;“了达”两个字,明了通达;诸佛希有广大境界。落实在事相上就是果地上的三业:身、语、意,果地上身、语、意三业都是无量的深广,这个境界没有法子能够形容,所以经上称为“不思议解脱境界”。只有契入境界的人他能够体会,没有契入境界,我们要想体会到几分,一定要靠佛力的加持。我们有真诚、清净心来祈求,这个祈求如理如法,也就是用清净、平等、觉这个心能感,诸佛如来才能应。佛的身在本经上讲十身,十种身归纳起来不外乎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都是希有广大。法身希有广大,我们比较容易明了。报身,经上常讲报身是大身,智慧积集所现的身相,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应化身亦复如是。所以果地上的三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就是以应化身来说,也是遍虚空法界。佛身在那里?无处不在。本经所称的法身如来德号叫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是梵语,翻成华语的意思是遍一切处,所以佛身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法身遍一切处,报身、应身也遍一切处,所以佛十种德号里面,第一个德号叫如来,如来这个意思很广。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好,那是讲佛的应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号如来”,正是跟《楞严经》上所说,“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这是如来。他怎么出生?怎么灭尽?众生有感他就出生,出生就是现相。众生感应的力量强、时间长,应化身住世时间就长;众生感应的力量薄、时间短暂,应化身的寿命就短。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世间自在王如来住世四十二劫,那个时候众生感应的力量强。佛无有偏爱、无有私欲,佛菩萨的心清净、平等,那个地方有感,那里就有应。像《普门品》里面所说“千处祈求千处应”,那个千不是数字,无量无边;能够遍应一切众生,能够同时遍应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所以我们不能说他的身相大,也不能说他身相小,也不能说他寿命长,也不能说他寿命短,这些统统是众生虚妄、分别、执着,无始无明习气。这称之为“希有广大秘密之境”。秘密不止如是,如果只说到此地,这个秘密并不希奇。希奇的是甚么?佛有,我们也有,这才希有秘密;佛广大,我们也广大,这不可思议。为什么佛能现,我们不能现?世尊在这个经里面给我们透露了消息,如《出现品》所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是众生,一切众生里头包括我,每一位同修一个都没有漏掉,都在里面,都有如来的智慧。如来的智慧不可思议,确确实实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如来的智慧是正遍知;正是正确,没有一丝毫的错误,遍就是圆满。这个智慧不是从外面来,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不是从外来,大家一定要明了。不但智慧是圆满;德的意思是能力,技巧能力是德,没有一样他不会,没有一样他不能,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能,都能办到,都能办得圆圆满满,这是佛的大德。相,相好光明,我们这个世间称人家福相、德相都说三十二相,所谓是富贵之相、福智之相、圆满之相,我们每一个…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