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P28

  ..续本文上一页,法法不二,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契入这个境界,对于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动物、蚊虫蚂蚁、一切鬼神、一切万物,平等的爱心,平等的关怀,平等的帮助,一定发这个心。如果这个心发不起来,你没契入境界;契入境界就是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为什么?你见性,性德自然流露,法尔如是,他不是勉强。我们讲发心,有个发就坏,自自然然流露出来,这才叫善知。经文第三句,“已践如来普光明地”。践是践履,已经达到如来的住处,这就是我们俗话常讲证道成佛。这是明得佛的位次。佛的位次,古德讲佛有十地,本经是一乘圆教。大乘别教里面所讲十地就是圆教的十住位,别教的初地等于圆教初住,这是诸位同修所熟知。确确实实他们是成佛,他是真的成佛,不是假的。天台大师六即佛里面分证即佛,他虽然不是圆满,他是分证。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分证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所以初住菩萨就有能力遍法界示现八相成道成佛,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能现佛身。初住菩萨就有这个能力,别教就是初地。经上赞叹“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这是《大乘同性经》上所说,清凉大师把这一段文都节录出来。《大乘同性经》里面所说十地,值得我们参考。第一个,“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够想像得到、能够推测到。我们今天习惯,要用研究研究,那怎么行?这一研究落在第六意识里,第六意识,妄想;妄想怎么能够体会智慧的境界?《无量寿经》上佛所讲的也是教导我们,“住真实慧”。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真的是无限的感慨,现在人学佛成就为什么比不上古人?说实在的话,现在人的善根、福德、因缘、智慧,我相信不在古人之下,加上现在科技发达,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古人无法想像。古时候人要读一部经,可不容易。经本从那里来?要到寺院藏经楼借出来。借出来,不可以离开藏经楼,在藏经楼天天抄,抄经,你抄一本回去。那有现在这么方便?我最初学佛的时候,台湾佛经非常缺乏。我们想读经,我那个时候到台北善导寺图书馆里面借书,也是抄,我还抄了好几部经。没地方请,没地方卖。全台湾在那个时候,只有三个地方印经,印的数量很少;在台北有台湾印经处,朱镜宙老居士办;台中有个瑞成书局;台南有个庆芳书局。种类少,数量少,得一本经书,谈何容易。现在印刷术发达,每一个同修家里面都可以请一部《大藏经》,在从前怎么敢想像。 现在这个法物得来这么容易,为什么我们修学不如古人?方法错误。古人的修学有好的老师指导,真正培养你的智慧。佛法是智慧之学,智慧的教育,佛法的目的是叫你开真实慧。《无量寿经》讲三个真实,希有难得,“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住真实慧”,“惠以真实之利”,这是佛法,这是大乘,不是搞假的。什么是假的?落到意识里面就是假的,落在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就不是真的,所以我们今天方向错了。我在求学的时代,接触佛法先后两位老师;第一位章嘉大师,第二位李炳南老居士。章嘉大师教我三年,李老师教我十年。他们教学的方法,跟现在诸位所了解迥然不同。他教导我的,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从这里下手。他教我一门深入,不是教我广学多闻。为什么?广学多闻都落在意识里面。他说,你可以作个佛学家,可以作个佛学博士,可以到世界上拿几个佛学博士,但是后果是什么?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怎么轮回。你学佛目的是为的什么?为了生死、出三界。那你就得搞真的,就不能搞假的;你要搞假的,你永远不能够脱离三界六道。你要搞真的,真的就是三无漏学,三无漏学里头最重要是慧,佛法求的是真实之慧。慧从那里来?从定来。不是你读的东西多、听的东西多,你就开智慧,那不是智慧。不但佛家不许可,儒家也不许可。儒家《学记》里面所讲,“记问之学”;你读得多、记得多,到处听得多,这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不够资格作老师,不可以教人。你的那一套,道听途说。儒家所贵的,都是贵从自性,贵在悟处,读书你要有悟处。 佛家更是讲求开悟。学佛着重的是你要开悟,不是说你要记得多,记的多没用处。你果然有悟处,经是活的。经有没有意思?我常说过,经没有意思。你要说佛经有意思,你冤枉佛,佛没有意思。正因为它没有意思,所以它里头就有无量义。为什么没有意思?般若无知。为什么又有无量义?无所不知。说佛有意思,意思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只有一种讲法,没有两种讲法,死的。现在世间人写文章,死的。为什么?就一个意思,你读一遍,不想再读第二遍。世间圣人的经典,也能够有多义,不只一个意思,意思很多,愈多愈有趣味。像中国的四书五经,也含多义,但是它不是无量义,它那个意思还是有尽。为什么有尽?依旧没有脱离意识。不过是他那个意识用的正,在佛法里面讲正觉,他不是正等正觉。正觉是什么境界?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的境界,依旧用的八识五十一心所,用得纯正,没有错误。世间圣人是接近这个境界,所以他的文字百读不厌,千遍也不厌,大概一万遍就不想读,它还是有边际、有境界,不同佛书。佛书字字句句无尽义,那怎么会一样?那我们要学,学什么? 我亲近李老师,听他老人家讲经说法,初学的时候也带个笔记本。李老师教学,性质跟我们现在的方式一样,我套他的模样。学生坐第一排,有桌子,为什么?他要写笔记。我们同学都写笔记,我也写,李老师看见。我是坐在第一排,第一个座位。他老人家讲完经,把我叫到后台,他的休息室,告诉我:你听经是不是在写笔记?我说是。你写这个干什么?怕忘记。没用,明年境界就不一样,你所写的全是废纸。我想一想满有道理。他不让我写,他说:你写笔记你就分心,你的心不专。这是真的。他教我全部精神贯注在听,不要写,希望在这里能有悟处,他教我的。他告诉我,会听经的人听教理。教有四种∶教、理、行、果;四法∶教法、理法、行法、果法,他教我着重在理。他说:理你要明白,一经通,一切经都贯通,这个多省事。你天天记笔记,记得再好,你就会一部经,再换一部经,不会。学一部就会一部,这不累死人,这个学生到那一年才能教得会?我接受老师的教诲,我在他会下十年,我有一个笔记本,笔记本现在还在,还带到新加坡来。你们去看看,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只写了一半,半本,十年写半本。没有写笔记,全部精神贯注听他讲。 但是我在听讲经之前,有听讲的预备,我先读经,老师今天讲这一段经文,我这一段经文熟读,我要读。古人的注解我选个几种,仔细去研究,我有了底子我再来听。我听他怎么个讲法,如果我上台去讲是怎么个讲法,可以跟他作个比较,这样进步就快,所以我学东西速度非常快。我跟他学十年只学了五部经,因为他老人家是贵专、精,不贵多。你学一样,就能通达很多样,这是理,理明白。理要不能够,达不到,没有这个能力,他就告诉我,不得已而求其次,要听教义,义就次一等。理里面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执着;义里面还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次一等。你能够贯通一个宗派,贯通与这个经典同类的能够贯通。如果说理上贯通,不同类的全贯通,不但佛法贯通,其他宗教经典也都贯通,那个很妙,很奇妙,李老师教我一套方法。他在台中讲《华严》,《华严经》是八个人启请,我是八个人当中的一个。他老人家依清凉大师的《疏钞》来讲解,我很用心的听,我只听一卷,八十卷我只听一卷,一卷听下来,行了,全经我都会讲。我讲得比他详细,我用的时间比他多,所以诸位要懂得这些原理原则,对自己要有自信心。 我是四九年离开中国大陆。我念书只念到初中毕业,就这么个程度。到台湾之后,很想继续再读书,没有这个缘分。自己一个人到台湾,要自己谋生,照顾自己生活,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再去上学、再去念书。非常幸运,遇到佛法,比一般读书,成就更殊胜。早年我到日本访问,日本有几个大学要送博士学位给我,那时候印顺法师接受,我不接受。问我为什么?我比它高,博士在我底下,我怎么能接受它,博士是我的学生。实实在在我们要有自信心,在这一生当中有这样殊胜的缘;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引用善导大师的话,总在于缘。他老人家虽然讲,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虽然说的是这一桩事情,我们可以引用到许许多多的方面。遇缘不一样,我们遇的缘殊胜,真正的善知识,好老师的引导,我们自己真正肯学、肯听话,那有不成就的道理? 这个太难了,《大乘同性经》里面所说,这是清凉大师所引,甚深难知,这个意思我们能体会到。难知的是什么?广明智德;广是广大,明是光明。广大,尽虚空、遍法界;光明是遍照。现在外国人讲磁场,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光明;在中国,现在气功很盛行,他们讲的气,也是这个意思。真正对气功有修学的人,他看一个人,能看到一个人的气颜色不一样,气的大小不一样,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去问问他,你这种特异功能怎么来?还是一个清净心。你这个能力会不会失掉?会。怎么会失掉?胡思乱想就失掉,跟佛经上讲的原理原则不相违背。我们今天亏吃在那里?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你怎么能成就?你怎么能契入境界?可是妄想总是断不了,很想断掉,断不了,就是断不了。佛有胜方便,最殊胜的方便,教给我们:起心动念打妄想的时候想阿弥陀佛,心里有所挂念的时候念阿弥陀佛;把你的想跟念集中在一点就好办,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个方法,比其他法门,真的来的方便、来的有效。 凡夫妄想不会断,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提醒,不能间断,一断就胡思乱想。睡眠时间愈少愈好,为什么?睡眠的时候你净念断掉,净念要相继,不能中断。睡眠作梦,梦就是胡思乱想,不作梦,无明;不作梦的时候…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