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P3

  ..续本文上一页、义、礼、智、信,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仁是仁慈,知道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仁。中国造字,“仁”的写法是二人,就是教你想到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是个人。如果连这都不懂,那人跟畜生没两样。义是只尽义务,不接受权力。我帮助别人,我为社会大众服务,不求报偿,这叫做义务。如果说是我做多少事情,需要多少报酬,这就不是义。那是什麽?是礼,礼是讲往来,礼尚往来,是要回报、回礼,送礼要回礼。义务是不要人家回报,我们现在讲做义工,义工就是不要报酬,义务,应当为社会、为国家、为一切众生服务。诸佛菩萨就如是,做最好的样子给我们看,所以经典里面称诸佛菩萨为大德。他知道尽义务,他自己生活所需非常简单:三衣一钵;过最简单的生活,对社会做最圆满的贡献,他们是一种义务教育的工作者。义务教育就是不求报酬,不希求果报,这样才值得社会大众尊敬,才为社会大众的好榜样。天人导师,这是一切众生对如来的尊称,真做出了一个好样子。第三是礼,刚才讲礼才有往来,礼有节度。换句话说,礼是规矩、秩序,社会的秩序、规矩,今天的法律也包括在这个里面,它的范围非常广大。人人能守规矩,人人守礼,人人守法,大家就可以和睦相处。譬如说人与人相见,相见有礼,最恭敬的礼是三鞠躬。我们是现代人,要学现代的礼。学佛的人,我们只有对佛像才行跪拜礼;对人,从我们本身提倡不行跪拜礼,合掌三问讯最敬礼,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常讲佛法要现代化、本土化,大家要真干。你要走上现代化、本土化,佛法推广容易,大家都愿意入佛门来学佛法。有很多很多人一看到学佛,见到法师都要跪拜,他不学了,怎麽样他也不进来,他膝盖骨很硬,弯不下去。我们用这个方法,把许许多多人挡在佛门之外,罪过!如果是合掌三问讯,他说:这个我也可以;你就带多少人入佛门。要从我们本身做起,任何场合见到法师,我们嘴巴里头给法师顶礼,实际上问讯,绝对不要去顶礼;法师绝对不会怪你,他要是怪你的话,你把我讲的话跟他说。我们有个道理在,会吓到很多初学的人不敢学佛。还有一个吃素,这也障碍许许多多人入佛门。大家一听要吃素,不学佛了,素食障碍了多少人的法身慧命。所以李炳老一生教学,他教得很成功,他有他一套办法。他绝不劝人吃素,绝不劝人受戒;他只劝人皈依,不劝人受戒,不劝人吃素,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发心,这个很有道理。他在台中能够接引几十万人念佛,有他的道理在。有些同修问:吃了多少年的素,忽然之间又有人强迫,家里人说他身体不好要他吃肉,着急得不得了。法师:我这样能不能往生?我说:你去查,净土五经一论里面都没有说,吃肉就不能往生,没这一条。所以我们也不要坚固的去执着,好像看到人家吃肉,就好像犯了好大的罪一样,不可以用这个眼光,不可以用这个心态去看人。素食可以劝他,要说一个道理出来。素食对於健康真有好处,这个有道理。现在肉食,给诸位说,跟从前不一样。五十年前你说吃肉食,我也赞成;今天的肉食,你请我吃,我也不敢吃。为什麽?毒,这肉不能吃。这个地方我不太清楚,台湾那一边那些同修们告诉我,台湾养猪六个月就杀。天天打荷尔蒙、打针,让它赶快长胖,非常不正常,所以猪吃的都是有毒的东西,肉怎麽会没毒?现在人吃肉食,得些奇奇怪怪的病,病从那里来?古人讲得很清楚“病从口入”。鸡就更不能吃,六个星期就杀,而且都是养在笼子里面。养在笼子里面,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把他关到监牢狱,关到养胖了再把他拿来杀,你说他是什麽样的心情?那个怨恨,怨恨是毒,不要以为人有怨恨,动物都有怨恨。过去我们养的家畜都是养在外面,没有杀它的时候,它很自由、很自在,它生活得很快乐,心情不一样。现在是统统坐监牢,每一天喂毒药,那个肉能吃吗?从前一般也吃肉,生怪病的少,现在生病的不晓得有多少,奇奇怪怪的病。实在讲现在麻烦还大,蔬菜都有农药,你说糟糕不糟糕,但是毕竟比肉食是要好得多。蔬菜里头农药是没错,肉食里头有细菌病毒,比素食要高很多倍。所以我们想一想,为了自己身体健康,我们选择素食。你这样分析给人家听,人家想想有一点道理。看到我们素食的人很健康,不比他们天天吃肉食、吃补品,不比他差,甚至於他健康程度还不如我们吃素的。让他知道素食对於健康长寿有真正的利益,用这个方式来劝导他,这就对。五常里面智就是现代人讲的理智,不感情用事。信是讲言而有信。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常道,做人一定要懂得。如果这五种常道不讲,没有了,《左传》上有一句话,“人弃常则妖兴”,妖魔鬼怪就兴旺。人要不讲求这五种常道,社会上妖魔鬼怪就多。什麽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不讲仁义礼智信;换句话说,不讲仁义礼智信的就是妖魔鬼怪。这也正是《楞严经》上所说,我们这个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就是《左传》上讲的妖魔鬼怪。这五种常道,伦常两个字就包括这个内容。另外在德目上有八条,叫八德;八德在古书里面一般的说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非常重要,一定要懂得,一定要奉行,你才算是个人。儒家定人的标准是这个,你这个做不到,你就不算是个人,你做到了才算是个人。而佛法的标准是五戒十善,你能修五戒、行十善,你这才算是个标准的人道。人有人的道,人的道就是五戒十善,符合三福里面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能把这四句做到,佛法里面讲的人道,得生人道的条件。如果你这四句做不到,人身失了之後,你就不能再得人身。所以佛说,一个人失掉人身之後,也就是你死了以後,再得人身,来生再得人身,佛说“如爪上土”,指甲缝里头留的一点土,这是佛的一个比喻。世尊当年在祇树给孤独园,他做了一个表示,向地上抓了一把泥土,抓了一把土然後撒掉,手上没有了,指甲里头还有一点。学生看到释迦牟尼佛做这个,问他什麽意思。老师:你这表什麽意思?佛就说,人失掉人身,来生再得人身,就像我指甲上的土;不能得人身,像我撒在大地上的土。说明这个比例少,机会很少,我们想想有道理。我们现在世间这麽多人,几个人真正在一生奉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几个人?几个人认真在做?他如果毁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造十恶业,来生不就如大地土,三恶道去。所以伦常八德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我们讲差别德相里面,差别德行里头最大、最重要,我们要掌握到,决定不能够疏忽。其馀细说太多了,也不必在这里一一举。每一尊菩萨的德号,都是代表性德里面的差别相。普光如来,这是表慧普。因为後面有智普,智跟慧就要分开来讲。什麽叫慧?什麽叫智?慧是善於拣别,就是他对於邪正是非、善恶利害,他懂得区分,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普光师子幢菩萨摩诃萨代表这个德行,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看破,慧眼才能看破世间。看破意思是什麽?正确的明了,没看错,没有看偏差,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明了,这是慧,没有一样不清楚。这个慧也遍法界,这是普的意思。慧高,高明,幢的意思。第四位,普宝焰妙光,他代表行,日常的生活行为,他修的是净行。我们的行,佛讲凡夫的行,归纳起来有三大类∶善的行、恶的行、无记行,分为这三大类。善行感三善道的果报,恶行感三恶道的果报,所谓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菩萨高明,他修的是净行。宝,宝都是清净,没有污染,污染的宝石就不值钱。真正名贵的宝石一尘不染,一丝毫瑕疵都没有,这个宝石才名贵,所以宝有净的意思、有光的意思。净行,清净心,能够叫一切众生看到他、听到他、接触到他,都能够受感动,那就是放光,光明遍照就有这个意思在,他代表净行普。净行从那里修?从清净心修。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宝焰就放光。为什麽?外面境界清净。给诸位说,人事的境界清净,物质环境的境界也清净。我们今天修行修净业,外面环境没转?对,没转,为什麽没转?你自己都没有转过来,你怎麽能转得了境界?先转正报,然後依报会随着转。正报就是身清净,这是我们修学最起码的功夫。你真正修行的人,心地真诚、清净、慈悲,那个相貌会改,相随心转;体质会改,身也随心转。你的相貌没转过来,你的体质没转过来,你怎麽能转外面的境界?所以外面境界不好,是我们修得不好。我们身相不好、身体不好,我们就修得更糟糕。一定要懂理论、懂方法,转自己的境界。如理如法的修学,效果非常显著。第五尊菩萨,普音菩萨,这个音也是遍虚空法界。什麽音?圆满音。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什麽是圆满音?宣扬诸佛净土之音。从普音菩萨他所表,凡是宣扬大乘佛法,将大乘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这个音声叫圆满音。何以说是圆满?圆满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本怀。在供养佛里面,实在说佛是智慧、福德都圆满,我们拿什麽供养?我们觉得供养这一朵花很美、很香,如果佛要像我们凡夫一样,看到这花一文不值;我们说很香,他说气味难闻,不知道他们那个宝香,我们是用这表一点心意而已,实在是没有法子表示,送一点小礼物,表示一点心意。可是佛不在乎这个表示,在乎真诚,所以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法供养当中第一条是依教修行供养,我们能够依教修行,这是佛菩萨最欢喜的事情。佛菩萨最欢喜我们是把大乘佛法普遍介绍别人,我们自己得佛法殊胜的利益,也要把这个利益与一切众生共享,这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本愿。特别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里面尤其殊胜《无量寿经》,不是讲经、不是说法,讲经说法不一定把这经从头到尾说过,不一定。《金刚经》上讲为人说四句偈,就是经文里面随便那四句,每一天遇到人就讲…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