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P34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想不想摄受?摄受的方法,实在讲一切众生哪一个不摄受?你起心动念就是摄受。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是杀盗淫,是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是贪嗔痴,我们起这种心、动这种念头,你所摄受的是什麽?是地狱、饿鬼、畜生这些众生无量的功德,你摄受这个。你天天摄受这些东西,你将来怎麽会不堕三恶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的是什麽?念念是个恶念,是邪思、是恶行,他怎麽会不堕恶道?恶道从哪里来?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不是别人造出来给你享受。菩萨聪明,菩萨起心动念不想十恶,他想什麽?他想诸佛如来因心、业行、果地、度生、功德,他想这些,这是佛在这里教给我们。起心动念想佛是什麽心?佛是平等心,尽虚空遍法界万事万物,在佛眼睛里面是平等的。大乘经上给我们说明十法界的业因,业因非常复杂,佛为了说法方便起见,将复杂的业因归纳为简单的纲领,这就好说了。这些诸佛他怎麽成佛?什麽原因成佛?第一个原因,平等心。禅宗讲到修行从根本修,根本是心地。宗门着重在根本修,教下何尝不注重?我们要知道根本,根本是起心动念,根本是用心,所以佛是平等心成佛的,《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由此可知,菩萨要摄受一切如来无量无边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他用什麽方法?平等心。法相宗里面讲四智菩提,平等性智,平等里面不但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妄想都没有,这个时候真心本性圆满现前。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诸位对於这一句经文做何体会?我们在这个里头要认真去认识,法界是一不是二。这个话不是对初学说,初学人听到这个,“你简直头脑有问题,怎麽胡说八道?怎麽是非人我都不分?”他说你头脑有问题,他说你神经有问题。所以这样的话佛不轻易说,对谁讲?对菩萨讲,对声闻、缘觉都不讲。今天在《华严经》上对我们讲,祖师大德也给我们说明,《华严经》除了对菩萨讲之外,还有一种人:大心凡夫。大心凡夫可以接受大法,他能够听得进去,他听了相信,他不反对,渐渐也能够契入。诸位要晓得,我们要想摄受诸佛如来果地的功德,没有别的,平等心,平等心就是一念不生,这是大定。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也懂得这个方法,自己做不到。为什麽?你不相信试验一下,你坐在这里,坐个五分钟,你看看有没有妄念?妄念纷飞。这样一来诸佛如来的功德,你一分都不能摄受。我们妄念在打妄想,妄想如果是善念,你摄受一切众生善功德;你是恶念,你摄受一切众生恶功德。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不可以不知道。要想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要想念佛往生净土,经上给我们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外,还要积功累德。如果你要积累一切罪业,你这一生佛号念得再好,藕益大师所说,“风吹不透,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一样”,也不能往生。为什麽不能往生?我们能想像得到,西方世界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我们累积的是恶业恶行,跟他不相应。人家都是上善,他们是积功累德,那麽一个俱乐部;我们起心动念还造作一切恶业,积累恶业,怎麽可以相应?阿弥陀佛再慈悲,拉都拉不动。阿弥陀佛欢迎你去,西方极乐世界大众不欢迎,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由此可知,摄受如来功德确实这是法身大士,这一句确确实实不是我们凡夫能达得到的。这段经文是赞叹菩萨之德,特别长,往後每一个团体赞德,只有一句、两句。这些人都是法身大士,他们没有话说,念念流入娑婆若海,我们懂这个道理。成佛之後,为什麽说佛佛道同?每一尊佛都是平等的圆满、同样的圆满。那就是你成佛之後,所有一切诸佛无量劫中所修的功德,都变成我自己的,那我跟佛当然一样,我所修的功德也变成他们的。譬如我们讲堂有几十盏灯,一盏灯就好像一尊佛,它放的光,这个光跟其他的灯光融合成一体,分不开了。我这个光里头有他们的光,他们的光里头有我的光,这就是互摄。晓得这个道理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关系太大,我们为什麽要思恶?为什麽不思善?佛的功德大海我们没有办法,菩萨的功德大海我们可以摄受。为什麽?佛是平等心,我们做不到,我们没有办法。菩萨不是平等心,菩萨是六度心,我们就有办法。缘觉是因缘心,罗汉是四谛心,天人是十善、四无量心,我们都能下手。除了佛功德之外,我们是无可奈何,其他的九法界我们都可以摄受。诸位要明了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你才真正能做到积功累德。你要对这个道理不清楚,事实真相不了解,天天看到经上积功累德,不知道怎麽积,也不知道怎麽累,搞了一辈子白忙,你说多可惜。菩萨的功德,第一个是菩提心,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麽心?觉悟的心,真的觉悟,彻底的觉悟了。菩提心落实在生活行持上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第一个要度众生,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如果你障碍一个众生,把一个众生法缘断掉,这个罪过比杀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几千万人的罪都重。你杀人是生命;生命,经上讲得很好,四十九天之後他又投胎又来了,这不希奇。法身慧命,诸位要想想,你多少生、多少劫,你才有缘分遇到佛法?不是说生生世世都遇得到,没有这个道理。开经偈上跟我们讲“百千万劫难遭遇”,人家这一次有缘,你把这个缘给他打断切掉,他再一次遇到又要经过百千万劫,你说你这个罪多重。所以佛法里头,断人法身慧命比断生命,那个罪不知道要重多少倍。我们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看到,这部经在此地讲过。有一个起恶念的人,毁谤法师讲经说法,实在讲法师没有受害,不受害,谁受害?听经说法的人受害,他们机会断掉。经上讲毁谤的人堕在阿鼻地狱,阿鼻地狱再出来的时候等流小地狱,总共在地狱,从人间时间来算一千八百万年,我们人间算一千八百万年。他在地狱里头,实际上的感受无数劫,为什麽这麽长?我们谚语常讲“度日如年”,他去受那个苦难,一天比一年还难受,他的感受是无数劫。我们一定要有智慧、要有觉悟。由此可知,你要是赞叹三宝,劝人学佛,功德是无量无边,都在这一念之间。我们从这一句里面体会到很深的意思,我们积累菩萨功德,念念修布施,布施里面尤其重要的是法布施。法布施里面,佛告诉我们,第一条“如教修行供养”,供养就是布施。以真诚恭敬心修就叫做供养,供养的心已经接近平等。对於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对一切善人、对一切恶人,都是平等心供养,积累自己的功德。不可以说那是菩萨,我要多供养他;那是恶人,我要嫌弃他,那错了,你要用这种心态,你一生所修的并无功德。正是当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遇到梁武帝。梁武帝是佛门大护法,他建造四百八十所寺庙道场,他一生建立这麽多道场;帮助人出家,他看到人发心出家就生欢喜心,他护持,十几万人。帮助十几万人出家修行,建立四百八十个道场,达摩祖师来见他的时候,他向达摩祖师夸耀。问达摩祖师: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给他浇一盆凉水:并无功德。什麽原因?菩萨遇到一个贫苦的乞人,布施他一文钱,功德都是等虚空法界,为什麽梁武帝做这麽多事情并无功德?诸位要好好的想想。什麽叫功,什麽叫德?功是功夫,德是契入,你契入境界这是德。梁武帝算是什麽?福德。如果他要问达摩祖师:我的福德大不大?甚大甚大!你修的是大福德,你将来在人天享福,修的是福报,不是功德。功德是入理、入境界,怎麽会一样?功德、福德,我们要有能力辨别,不要把福德当作功德。福德修得再大也堕恶道,你的心不善行不善,到恶道里面去享福;饿鬼道里面当鬼王,地狱道里面当阎罗王,阎罗王是地狱道的鬼王,畜生道里面当宠物。现在外国人,中国人也学了,家里养宠物,那都很有福报,全家的人伺候它,把它当宝贝,一家人都是它的奴隶,去享这种福报。如果你要在人天两道享福德,你必须五戒十善不缺,你来生才能得人身,在人间享福。如果五戒十善有欠缺,你修的福报就是恶道里面享福去。由此可知,关键是在起心动念,我们念念修布施供养,没有条件,无条件的奉献。为什麽?我们明白自他不二,供养他就是供养自,成就他就是成就自。同样一个道理,毁谤他就是毁谤自,障碍他就是障碍自,一个道理,这是真理。如果我们念念都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就是把菩萨无量无边功德大海,咸入其身,我们摄受变成自己的。我们开始做这个工作,虽然没入这个境界,但是方向正确,路子正确,我是向这条路走、向这个方向走,契入境界的时候,智慧就开。为什麽?无量菩萨所修的智慧德能我得到了。我们今天向这个方向、向这个目标,还没有达到;没有达到,换句话说,菩萨那些智慧功德,我们现在还没有接触到。可是你要晓得,你的方向正确、目标正确,你已经得到气氛。四加行里面讲的暖,虽然火没有见到,暖气已经接收到了。有这麽一点气分,你读经、念佛、讲经就有智慧。气分愈浓,你就讲得愈好,讲得很如法、很如理、很契机。如果连气分都沾不到,那怎麽行?固然我们是念念求三宝加持,但是也要气分相即,加持的力量就非常显着了。这一句贯彻全部《华严》,往後的经文字字句句,都是一切如来功德大海里头点点滴滴。我们求佛加持,这一条太重要太重要。所以我劝勉同修,我们要真做到,尽可能去做,能做到百分之百你功德就圆满。心无恶念,什麽是恶念?十恶。我们今天不要说很高的标准,很高的标准那是吊口味。我们是凡夫,一定要承认业障深重的凡夫,我们从哪里学?从根本法学,五戒十善。《无量寿经》上所说,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所讲,五戒十善讲得相当详细。佛叫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做;佛叫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一定要遵守。断恶修善,从这个地方下手。心没有恶念,没有十恶。意无邪思,什麽是邪思?一切不如…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