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分。譬如前面跟诸位讲过,我们走进念佛堂,念佛堂逐渐逐渐要达到我们想像当中的水平,二十四小时不中断,一定要自己真正的奋发、勇猛精进,不需要靠别人督促,这样才好。大家在一起共修,依众靠众。凡是进念佛堂的人都是来作佛的,不是做别的事情,是来作佛的。为什麽说他到这儿来作佛?《观经》上讲得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到念佛堂来念佛就是作佛的。本来是佛,现在又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我们心目之中,对踏进念佛堂每一位同修都要看作诸佛如来,这样久久我们自然就入佛的境界了。这是我们以人身变成佛身,这变化身。同时在念佛堂当中,昨天跟诸位提示的,除自己念佛之外,念佛要给所有念佛的同修作榜样、作模范,这就是作师作范。还要兼顾大众,护持大众,我们这一身又兼金刚神的任务,也兼身众神的任务,这多圆满。所以我们进入念佛堂,如果对於教义不明白,观念转不过来,功德就不殊胜了,念佛也容易懈怠。深明教义,理事圆融,真正可以做到勇猛精进,真正可以做到如佛经教相应。念一堂,一堂无量功德;念一天,一天无量功德;念一个月,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今天我们看第二尊身众神的德号,“光照十方”,无论在什麽时候、无论在什麽处所,皆是光照十方。“光”表智慧、表慈悲。我们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展卷之初就看到佛放光,十种光明。大圆满光明云,这一句是总说。下面给我们讲般若光明云,都是加了个大字,大般若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乃至最後大皈依光明云。这些别号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琐碎的事情,无不是光照十方。光怎麽照出去的?从你的信心里面遍十方法界,从你的愿心里面遍十方法界,念念都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个心真实、这个心清净,这个心里面没有分别、执着,没有分别、执着就是无碍光。《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十二光,这是光照十方的大意。我们要学就是要学有大心大愿,本经佛说过,他的当机者:大心凡夫。大心是怎麽个说法?起心动念都尽虚空法界,这个心就大了;信心是这样的,愿心也是这样的。身众神随着一切众生的心念,如观音菩萨一样随类化身,随机说法,身众神是很会变化的。第三位:【海音调伏身众神。】“海”是比喻,比喻深广无际;“音”是法音,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讲经说法、弘法利生。讲经说法,诸位要记住,不一定是在讲堂,不一定是在讲台。讲堂里面、讲台上面,只是无量形式里面的一种,一定要懂得注重在随机说法,一切时、一切处我们接触任何一个人,常存此心。帮助他认识佛法,帮助他认识大乘,帮助他接触净土,常存此心。无论到什麽地方,我们到人家商店去买一点东西,也不忘记把佛法介绍给他。我们这边印的书刊、小册子很多,摆在外面结缘的。诸位说我过去拿到已经有了,你有了不行,你还要多拿一些常常介绍给别人,这才行。我自己学佛了,我一家学佛了,广大社会大众没学佛,共业就转不过来。由此可知,我们这大心没养成习惯,一提起来大心就发了,出了讲堂心又变小了。如何能保持初心,永远保持大心?时时刻刻都想到一切众生,我们接触就要把讯息介绍给他。在新加坡这个地方,我们要把此地讲经的讯息转达给他,把这个地方的念佛堂,念佛的状况也要转达给他。他来不来听经,来不来念佛,与我们无关。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不必劝他来听经,不必劝他来念佛,只是把消息转达给他,我们的责任就尽到了。转达给他了,看到讲经的时候他没来,念佛的时候他也没来,下一次碰到再告诉他一次;他还没来,我下一次遇到再告诉他一次。只要他没有来,十次、二十次都不嫌烦,次数多了,“我们去看一下”,他就会来一次,这是大心的落实。如果是外地区到我们新加坡来的,我们常常遇到,观光旅游在新加坡很多。听听他讲的是中国话,我们听得懂,看看这些是中国人,就问问你们从哪里来的?有从中国来的、有从台湾来的、有从其他国家地区来的,我们把网路的网址介绍给他。大概在国外现在每一家都有电脑,在美国,现在小学生已经用电脑上课了。他们小学里面的作业全部都用电脑,很少看到有手写的;中学、大学就更不必说了。我们把网址介绍给他,海音光照十方。网址我们最近印了一万张,印像小卡片,名片一样,将来都放在外面,欢迎你们同修每个人多拿几张装在身上,好去做光照十方,海音调伏,你要落实才行。“调伏”两个字在此地,我们可以省略了,前面说过,一样的意思。调心,降伏烦恼习气,一定要靠法音。光照偏重在形象上,海音偏重在言说上,合起来正是为人演说,演是表演,说是说法。第四尊:【净华严髻身众神。】“净”是清净。怎样才清净?断一切恶,不着断恶的相,断恶清净;行一切善,不着行善的相,行善清净。换句话说,一有分别、执着就不清净了。“华”是表菩萨心,四摄、六度都要懂得三轮体空。三轮体空要用《金刚经》上的经文来说,诸位印象会更深,也容易体会。无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必须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相应,这就是净华,真实的庄严。庄严三身:庄严法身、庄严报身、庄严应化身,因为三身就是一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我们学习在生活里面、在工作里面、在与一切大众应酬里面,这行法统统可以落实。你要是懂得了,无有一法不是菩萨法,无有一行不是菩萨行。我们威仪端庄,容色温和,与大众接触,给诸位说这是布施。使一切大众看到这个样子,生欢喜心,怎麽不是布施?布施欢喜。生可爱心,生可畏心,又喜欢、又害怕,通是布施。生羡慕心,他要向你学习,这就成就功德、福德。无论是举止、无论是言谈、无论是工作,都有程序、有次第,有条不紊,这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一切时、一切处有人见到我要守规矩,没有人见到也守规矩,把守规矩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学佛的人都懂,没有人见到的地方,有鬼神见到,怎麽可以说,没有人见到就可以随便一点、可以放逸一点?不可以。谚语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天地神明无时无刻不在鉴察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所以儒家讲慎独,独是独自,没有别人见到也要小心谨慎,如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样,成就我们自己的德行,这叫持戒。与般若相应,与“无我相、无人相”,无四相相应,那就是清净,这是清净持戒波罗蜜。忍辱是耐心,能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现在念佛堂里面的同修,年轻人要忍,年老的念佛人可畏,他们日夜念佛不疲倦,年轻人念上几个钟点,就疲倦、就受不了了,怎麽行?看到这些年老的同修应当要生惭愧心,要忍耐。实在讲前面几天忍耐过去就好了,就很正常,前面这几天是个关口。因为过去无始劫以来,懈怠成了习惯,现在叫你一下收敛,好像非常难过、非常难受,这现象是正常的现象。每一个人初学都要经过这个关口,所以不要畏惧、不要害怕,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要有耐心,你就能够突破。突破之後,那就是精进波罗蜜,真正做到勇猛精进。讲堂跟念佛堂相结合,这样的道场解行相应,实在是希有难逢,我们在一生当中能遇到几次?居住在这个地区要知道珍惜,天天都不空过,你是这个世间第一等大福报的人,还有哪个福报能跟你相比?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不但是决定往生成佛,而且你的品位决定高超。为什麽我们能这样肯定?缘殊胜。这个事情是善导大师讲的“总在遇缘不同”,此地的缘希有殊胜。住在这个地区要是没有空闲的话,难得到这个地方来共修,那是自己把这个殊胜因缘放弃了,很可惜。外地的同修住得远,其他国家地区,我们欢迎你每年能到这个地方来住一段时期,希望你常常来,有假期就来念佛、就来研教,不要把大好的光阴空过了,空过非常可惜。世间许许多多年轻人,年富力强的时候把学习的机缘疏忽了,将他宝贵的时间拿去观光旅游,实在可惜。他听到我这个讲法,我们天天在研究教、在钻故纸,天天在念佛堂念阿弥陀佛,他看到我们,“这个年轻人傻呆,不知道去玩”。到底是谁傻?这很难讲。我在年轻的时候,二、三十岁正是一般喜欢玩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去玩过,知道光阴宝贵,知道求学重要。我自己福很薄,必须要工作才能够养自己。现在你们的福报比大梵天王都大,你们进念佛堂一分钱不要带,这个地方四事供养,这还得了。我在年轻要自己养自己,没有人养我,所以要去工作。工作完了之後,剩下的时间读书,除了读书,就亲近善知识,去求教。善知识怎麽认识?先认识一个,一个就介绍两个,两个就介绍三个,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我那个时候在台北认识十几位名教授。我虽然没有上学,我亲近的是一流的名教授,利用我空馀的时间,我去拜访他们,向他们请教,成就自己的学问。我这个学问不是从学校得来的,学校读书也要有福报,我连生活都照顾不了,哪有钱去念书?谁供给我们念书?我过的是这个日子。我的同事朋友都笑我,那个时候叫我书呆子,天天只晓得钻在书里头。我在台北市住那麽多年,我常去的地方两个地方:一个图书馆,一个书店。书店的老板都认识我,其他的场合没有我的踪迹。我那些长官同事都在旁边议论,书呆子,不知道享受,不懂得享受。也有朋友来告诉我,我听了笑笑,我说:我不是不懂得享受,我懂得。懂得你为什麽不去玩?我把玩的时间调换一下,你们现在年轻力壮就去玩了,我打算到晚年玩,现在年轻我要用功发愤,到晚年的时候我到处去玩,我的话兑现了。他们退休之後很苦恼,看到我在世界上,今天飞到这里,明天飞到那里,到处去玩,非常羡慕;才点头,你的路走对了。我那个时候走,你们在旁边笑话,你现在才知道我的路走对了,迟了,你学我已经来不及了。精进要把握年轻力壮这个好时候,到自己学业…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