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P59

  ..续本文上一页得的果报,经典上记载得清清楚楚。这里面有一些大权示现,是诸佛如来示现这个样子警惕世间人。有些确确实实是凡夫身,胆大妄为,造作这些罪业,他真的要受苦报。所以祖师大德教人从根本修,这个意思就很深。根本是从心地,起心动念务必要与道相应。道是什麽?道是心性。《般若经》里面说得很清楚,“三心不可得”,“万法皆空”,能与这个相应,你是真正的道人。为什麽?两种烦恼障一定都断掉了,你是真菩萨,不是假的。这样的修行人是少数,不是多数,多数都是像我们这一类凡夫,业障习气深重。我们想学好,可是外面境界稍稍一诱惑,烦恼立刻就起现行,贪嗔痴慢、嫉妒陷害念头就生起来了,想止都止不住。这是什麽原因?无量劫来的罪业习气。佛在大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你为什麽习气这麽重?过去生中从恶道中来,依旧带着恶道浓厚的习气,想断都断不了。这一生时间短暂,几十年寒暑过去了,又要堕恶道。就像《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头所说的,非常可怕,堕到恶道时间都是以劫来计算的。所以凡夫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佛说的话没错,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三善道好比我们出来观光旅游,只有几天;三恶道是老家,回到家里面去一住就是几十年;这是我们不能不警觉的。所以道场在哪里?道场在起心动念之处。我们做不到念念与自性相应,最低限度要念念与佛的教诲相应。昨天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讲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再要把它浓缩,浓缩到最低的标准:五戒十善,这不能再低,再低就是三恶道了。能够把五戒十善真正做到,彻底做到,念念都想到,佛教给我们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下面就是念戒。戒不要讲得很深很杂,就念五戒、念十善,天天念五戒、天天念十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能够跟五戒十善相应,你才算是佛的学生;这是佛初入门的学生,好比上学一年级的学生。五戒十善要不相应,你没有在修道,你不是佛的弟子,天天诵经拜佛都不是佛的弟子,佛绝不承认你这个学生。佛不承认,你的罪过就重,为什麽?冒充佛弟子,冒充佛弟子罪很重。你所修的,如果说修道,你修的是三恶道,你修的是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你将来一定证三恶道,你干的是这个事情。所以此地这些道场神,道场神就是护法神,守护道场的这一些神众。这一些神众,我们在此地明白了,都是诸佛如来应化而来,不是真的神众,诸佛菩萨化身,变做护法神来护持道场。名号里面所说的我们要能够体会,护法神的任务、护法神的使命,都在名号里面显示出来。佛弟子首先要懂得护自己的法,能够护自己的法,才能护诸佛如来的大法,才能够护持一切众生的正法,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够护持,其馀的都不必谈。这些意思必须要常常记在心里。底下第二尊道场神:【须弥宝光道场神。】“须弥”在此地是表法,表高显之意。这个护法神德行高超,功德显著,凡是有须弥的字样都是表这个意思。“宝光”是什麽意思?什麽是宝?世间的宝物,佛经里面常讲七宝,这七种物品是世间希有的。如果有人得到,可以解决贫穷的苦难,他得了财宝;换句话说,他一生当中物质的生活没有忧虑,他有宝物。世间之宝不是真的宝,只能解决你眼前物质生活困难,不能帮助你解决生死大事,不能够给你解决生生世世的磨难。所以佛给我们讲的宝,比世间的七宝殊胜太多了。这个宝是什麽?佛常讲的三宝,三宝是觉、正、净,在形像里面用佛、法、僧来代表。我们见到佛像就要想到自性觉,见到经书就要想到自性正,见到出家人就要想到自性净,不必理会形像三宝的好丑。有些佛像铸造得非常精美,世间人把他看作高度的艺术品。有些佛像造得很粗劣,甚至於小朋友,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画个佛像,画得很简单、很陋,当然不甚庄严。只要看到画的是佛的形像,我们就要把他当真佛来供养,真佛来看待,这才叫宝。闻名见像,我们尊重的是自性觉,他提醒我们觉而不迷,功德就无量无边,所以不论他形像的美丑,不论这些。法宝亦复如是,我们看到的经书,也不论它印刷、纸张、装潢,我们不去考究这些,不要去分别这些。只要它是佛经,真正的经书,字刻得再不好看,印刷纸张很粗劣,装订很简陋,我们同样把它当作珍宝来供养、来读诵,这就对了。不可以说经书装潢印刷非常精美,我就特别喜爱它,粗劣的就随便丢弃、随便放置,恭敬心就丧失了。祖师给我们制订的课诵忏仪里面常常有“一心恭敬,一切恭敬”,如果你有分别、有执着就不恭敬了。对於出家人,无论他持戒、破戒,纵然是破戒,他的功德都决定不是世间人所能够相比的。你要问为什麽?他这个形像能叫一切众生生起自性净,他提醒你这个。真正修道人心地是清净平等的,他是看这个形像,这个形象提醒他自性清净,提醒他六和合。没有这个形像,往往把这些事情忘掉、疏忽掉了。为什麽要供养三宝?供养三宝的目的,无非就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目的在此地,我们一定要明了。即使是一个破戒的出家人,你要是去毁谤他,罪业都在阿鼻地狱。这个道理很深很广,大乘经里面讲得太多太多。持戒、破戒是他的事情,我以佛心看世间,世间没有一个众生不是诸佛如来,这是一个懂得修行道理的人。就像《华严经》末後五十三参所说的,五十三参太明显了,《华严经》前面,我们现在读的亦复如是。这些哪里是神众?诸佛如来示现的。一百七十多个团体,说明诸佛如来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什麽样的身分他都示现。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这些神众一共有三十多个团体,除了前面讲的执金刚神,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这一些是男身,其馀的这些神众统统是女身。如来为什麽要现女身来作护法神?女身心地慈悲,照顾道场就像照顾她的家庭一样,照顾大众就像照顾她的儿女一样,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取这个意思;这是内护,金刚神是外护。此地宝光,光是智慧,般若智慧现前。你要知道性德是宝,佛法是宝,佛法称之为三宝。佛所说的一切法,法门虽多,如果我们修学其中任何一门,你能够透彻的理解,依教奉行,都能成无上道,所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麽劝你念佛,劝你念阿弥陀佛?谁劝我们?《华严经》上普贤菩萨劝我们,文殊菩萨劝我们。我在早年读《华严》,我体会到净土宗的初祖是普贤菩萨,最早提倡的。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菩提树下示现成正觉,二七日中宣讲《华严》,《华严》是世尊成道所讲的第一部经。在第一次法会里面,文殊、普贤就劝我们求生西方净土。普贤菩萨在末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普贤菩萨是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落後太多太多了。慧远大师在中国头一个提倡,可以说是中国净土宗的初祖,普贤菩萨是娑婆世界初祖。而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面告诉我们,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这我没想到。我过去虽然讲过几次《楞严经》,也没有体会到这个意思,夏老一提出来,我想想他的话有道理,确确实实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净宗初祖,尽虚空、遍法界,大势至菩萨是第一个提倡念佛法门的,专修专弘。所以今天我们讲净宗初祖,要问是法界初祖,还是娑婆初祖,还是中国初祖,这个我们要搞清楚。这是说明在一切经中、一切法门中,特别提倡净宗法门,宝中之宝,光中之光。这一尊道场神,道场里面的护法神,特别护持念佛的同修们,他的护持功德高显如同须弥一样。第三尊:【雷音幢相道场神。】希望同修们要在名号里面细心去体会,我们才能真正得受用,才知道怎样护自己、护道场,护一切众生的正法,也就是护一切众生的正念。“雷音幢相”,幢也是高显的意思,法幢高树;雷音是比喻说法的音声,念佛的音声。怎麽说把念佛的音声也包括进去?因为前面有宝光,再前面有净庄严幢,所以连起来看,我们知道这个雷音里面所说的,必定有念佛的名号音声,念佛堂里面执持名号就是雷音。这一句名号,从我们真心里面生出来,清净口中念出来,诸位要记住,清净的口念出来,清净之耳根听进去,这样念佛就容易摄心。所谓摄心,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也不会昏沉。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口里念出来,耳朵听进去;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字字清楚、字字分明,这样念佛戒定慧三学同时完成,佛家所讲的圆修圆证。这个音声称之为雷音,雷有警觉的意思,打雷人心都警觉,所谓是迅雷不及掩耳,有警觉。第二个意思远闻,有警惕远闻的意思。听到这句佛号,念到这句佛号,我们的警觉性非常之高,知道我们就凭这一句佛号,就能够了生死、出三界,就能够在一生当中圆修圆证三不退,功德无比的殊胜。日常生活当中要时时刻刻警觉,现代发明念佛机,发明这个人功德很大。我们用念佛机,用这个工具,二六时中警惕自己,听到这句名号,就要把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打掉,一心跟着这个声音称念。大家必须知道,如果我们这一念,不是念阿弥陀佛,你那个念头决定是造轮回业,你说多可怕。修道,道业为什麽这样难成就?实在讲我们道业薰习的力量太薄弱,薰习的时间太短,道念敌不过恶念,忆佛敌不过妄想,这一仗到最後还是打败,依旧被人家俘虏,送到三途六道去了,你出不来。我们要想脱离三途六道,这一仗一定要打胜,一定要克服妄想杂念。换句话说,对於佛的念,忆佛念佛决定要加强,要加长时间,不能懈怠。诸位学讲经的同学,无论是出家、在家每一位同学都希望把经能够讲得好。经要怎样才能讲好?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契入境界,就是你要入佛的境界,你能把《华严》讲好,你入华严境界。华严是自己的境界,怎麽会讲不好?释迦牟尼佛讲的《华严经》,跟自己自性的华严没有两样,藉着释迦牟尼佛这个引子,把自性华严引出来了,你不入境界,讲不出来。《无量寿经》,你要不入弥陀愿海,你怎麽能把《无量寿经》讲好?…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