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回。下下品往生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做阿惟越致菩萨,你说这多希有,多麽难得。提高品位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观照功夫,而观照里头的纲领,《金刚经》很适合。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起心动念,不管起的什麽心,不管起的什麽念,立刻就能够觉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你的心念就打掉了,再一句阿弥陀佛提起就对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正念现前,无论起什麽念头都是邪念,阿弥陀佛是正念。《般若经》上还有两句话,也能够时时刻刻帮助我们深入观照,“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诸法是一切万法,为什麽说无所有?一切诸法都是从缘生,凡是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般若经》上讲“缘起性空”。这些重要的开示,都可以帮助我们时时刻刻醒悟过来,不再迷惑了,这样才能够安坐道场。如果就威势身来说,这里面又可以说为六种道场。第一个是“遍一切同类世界道场”。遍是普遍,同类那是讲法身大士,相宗里面讲同生性。第二也能遍“一切异类世界”,这也是道场,这是异生性。另外还说到“一切世界种”、“一切世界海”,这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向太空物理去展观,大而无外。第五讲“一切微尘中”,这是说到小而无内。无论是大,无论是小,无论是因,无论是果,都是自己心性所变现出来的境界。心体遍一切法界,它的作用那有不遍法界的道理?所以《华严》上说,佛坐在一毛端上转大*轮,转大*轮就是开大法会,讲经说法。在什麽场所?在毛端上。不止“芥子纳须弥”,不止!大小无碍,这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无障碍法界,事事无碍。末後一个意思说“刹尘帝网无尽道场”,这是总结。刹是佛刹;尘是形容极多,像微尘那麽多的诸佛刹土;帝网是比喻,像大梵天的罗网一样;都是比喻无穷无尽,说明无有一处不是道场。这是说到一切道场,简单就介绍到此地。再看底下这一句经文。“菩萨众中,威光赫弈,如日轮出,照明世界。”日轮是太阳,用这个来做比喻。菩萨众中,这是讲这一些法身大士们,他们在一些菩萨众中,显示得特别的殊胜。威德、智慧、容貌,超胜一切菩萨,那其他的更不必说了。菩萨下面,缘觉、声闻、六道凡夫,还有谁能够比得上?後面两句比喻像太阳一样,太阳出来之後,照明世界,这是比喻菩萨三身的殊胜。清凉大师跟我们说,这个比喻很明显,日出先照高山,比喻化身。在阳光之下,没有一样东西不照,都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法身一样。处处全现,这就如报身一样。所谓是化身坐道场、法身坐道场、报身坐道场。三身实在说就是一个身,一而三,三而一;一不碍三,三不碍一。法身是体,报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应化身完全是他受用。三)、福、德、身【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这是说“福德身”。世间人求福,佛不反对。诸佛菩萨也修福,可是佛常常警惕我们,唯恐我们修福迷在福中,那就错了。“三世所行”,这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佛没有一样不学,没有一样不修。在果地烦恼习气断尽了,妄想、分别、执着都断了,换句话说,三际也坐断了。什麽时候?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时间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没有先後,这是你超越三际,你在三际里头得清净。你不能够超越,你清净心没现前。清净心现前,里面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了。诸位一定要知道,十方三世那里来的?妄想、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所以只要妄想、分别、执着断掉了,三际相了不可得,这是真的。现代科学家算是相当聪明,但是他们知道空间是可以突破,时间也可以突破,换句话说,时光倒流,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进入未来。这个道理他懂,他也知道可能,但是究竟用什麽方法,他不知道;所以他们用佛法来说,“知其当然,未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是怎麽形成?什麽原因形成?他没搞清楚。空间,他们讲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这一些度数维次怎麽来的?他们知道确确实实有不同的空间存在,但是不晓得怎麽来的。这个道理深,比较难懂。我们说另外一桩事情大家就比较好懂,譬如我们今天讲的“波”,电波,这个大家好懂多了。电波,我们知道,我们现在这个空间,无线电波非常复杂,频率不相同,所以虽然在一起,它也不相杂。我们拿一个收音机,拨到那一个频道,就听到那一个电台的音声;换一个频率,就换一个电台的播出;频率不相同。时间、空间的产生也是这麽个道理,统统是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现出来的。假如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坐断了,恢复到清净心,一念不生,那就是佛给我们说的境界了,所有时间、空间的障碍全部突破了,这个福就大了。“众福大海”,这“海”是比喻,你的福报广大,就像海一样。实在说这是个形容词,比海大得太多太多了,你所修的毫发之福,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由此可知,如果你着三世相,你着相,你的福不管修多大,不是清净福报。如果你断了三际的心,也就是你不着相,那个福报之大,不可思议,无法去度量。所以我们修福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了解事实的真相,知道如何去修学。但是我们要想不着相,难!虽然说不着相,事实上已经着了,难在这个地方。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甚深的习气,无量劫已经养成习惯,很想断,总是断不了。虽然断不了,愈淡泊愈好,应当要在这上面努力。我们於一切法的分别、执着,一定要做到一年比一年淡,习气染着一年比一年轻,这就是功夫得力的好现象。如果我们的习气、烦恼,今年跟往年还差不多,如果今年比往年还来的严重,那就麻烦了,我们这个佛法就白学了!学的一定有偏差,一定有问题,应当认真去反省、去检点,这叫会修行。会修行的人,时时刻刻找自己的毛病,发现自己的毛病,这就是觉悟;把自己毛病、习气、染着改过来,这是功夫,你真有功夫了。这个地方是修行重要的纲领,《无量寿经》经题上提示的三个纲领∶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里面,实际上就是三宝、三学,里面含摄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没有离开这五个字。我们今天用什麽方法来修学?在生活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迷失了,提醒自己要清净、要平等、要觉悟。具体使用的方法,在事上说,就是要看得破、要放得下。在行门里面讲,时时刻刻提起这一句佛号,心心向往极乐世界,念念与诸佛菩萨海会同在。看一切处皆是道场,一切时都是始成正觉,常有这种观念就好,常作如是观。四)、意、生、身【而恒示生诸佛国土。】这是第四“随意受生”,十种身里面讲“意生身”。随意受生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随他意”,就是佛菩萨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像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求的人是什麽样的身分,菩萨就有能力给他现同类身去度他,这叫随他意。实实在在讲处处受生,而且跟诸位讲,念念受生。世界太大了、太多了,虚空里面实在讲,我们所能够看到的虚空,现在科学家讲的,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频道,只能看到一个时段,没有办法看到过去、未来,只能看一个频道。实际上频道是无量无边,时空里面的世界也就无量无边。佛在《华严经》上常用,“十恒河沙数,佛刹微尘数”,把那个佛刹磨成微尘,用这个数量来形容。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事实,绝不是心里面想像的话,不是的,不是形容的话,不是猜测的话,而是事实真相。这麽多的世界,众生的数量更不必说了,那个地方众生有求,菩萨就应了。那一位菩萨去应?与这个众生有缘的菩萨。菩萨多,经上常讲,华藏世界我们就不说了,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经》我们念得很熟,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人数谁能算得清?这麽多的菩萨,这麽多众生在感应,那里晓得那一个菩萨跟他有缘?那一个菩萨去应化?这就如同电脑一样,数量再多,一毫都不差,那个感应实在不可思议。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要与一切众生结法缘。你法缘结得愈多,将来你成了佛;不必成究竟圆满佛,你只要成分证位佛就行。(分证佛,我们《华严经》里面,初住菩萨到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分证佛。)你就有能力在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你可以应化到过去,你也可以应化到未来,神通真的是广大,真正不可思议。同时还要应无量无边众生的感应,有这个能力分身、化身,经上不是常说,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诸位要晓得,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就有这个能力,就有这个受用。极乐世界不能不去,难怪《华严》会上文殊、普贤都要求愿往生,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二种是“随自意”。随自意,那都不想生了,那有这麽多麻烦?随自意可以不生,可以不现形相,像我们这个世界无色界天人一样。其实无色界天人没有显色,他还是有色的;他那种色相因为不是显色,我们看不到。譬如人在定中,定中有境界,定中有色相,只有入定的人他清楚,别人见不到;还有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色相,跟我们睡在一起的人他也见不到。无色界天人的色相就类似这种的,不是真的没有色,还是有。所以法身大士他可以真正把色相灭尽,永嘉大师所说∶“觉後空空无大千。”确实能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叫大涅槃境界。这些佛菩萨们住不住涅槃?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实在这个话的意思我们要会听,不住生死就是住涅槃,不住涅槃就是意生身,就是意生身的两个意思:随他意,不住涅槃;随自意,不住生死;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是同时。我们讲三身就好讲,法身不住生死,应化身不住涅槃;报身是自受用身不住生死,他受用身不住涅槃,这很有趣味。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显示出无量的慈悲,真实智慧,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超越时空,尽未来际,正是古德所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法身无生,无所不生。法身是我们自己真正之身,禅宗里面常讲“父母未生之前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