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颠倒的佛,没觉悟。所以觉悟之人在佛门里面修一毫之福,毫发之福,果报都是说之不尽的,这个我们要晓得。“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这个愿,满足你自己的愿望。持戒就是守法,事事都能够守规矩、都能够守法度,那有不满愿的道理?所有的行愿统统都具足,世间、出世间如理如法的去做。“忍辱是道场,能顺一切众生心。”无论在世法,或者是佛法,你去做就没有障碍,别人去做有障碍,你去做就没有障碍。为什麽?因为你修忍辱波罗蜜,你的心安住在忍辱上;安住在忍辱上,忍辱就是道场。你能够忍受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怎麽会障碍你?这一切众生不仅仅是讲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也包括在里面。所以忍,讲三种忍∶人为的灾害、人家的灾害,给我们的灾害,我们要能忍。譬如毁谤、障碍、为难,甚至於无故的陷害,没有一样不能忍。第二种是自然的灾害。譬如寒暑,这个不是别人给我们的灾难,这些自然的灾变也能忍。第三个是修学。修学要有耐心,要常常亲近善知识,读诵大乘,求解经义,明白之後要依教奉行,克服自己烦恼习气,才能成就。没有耐心怎麽能成功?所以安住在忍辱道场当中样样都顺利,人为的障碍没有,自然的灾难也没有,风调雨顺,物质上的障碍也没有,一切都能够随心所欲,你说这个多自在。我们人人都想有这个福报,不知道这个福报是怎麽修的。我们从这个地方知道了,要安住忍辱道场,这个意思好。“精进是道场”,精进就不会退步、不会懈怠。“禅定是道场”,禅定是心里头能作得了主宰,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如果你在外面遇到有个人说:“还有一个道场,还有一个法门,即身就成佛。你们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佛,那个地方立刻就成佛。”你听了之後动不动心?你如果没有定功,好,就跟他走了,那你就上了大当。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法道场、如来道场也有魔王波旬在那里破坏、在那里造谣生事,把这些善心,他看到这些善心人这一生能够成就的,他看到嫉妒、他看到很不舒服,要想尽方法把他拉回来,不让他脱离六道轮回,永远在魔掌控制之下。那一类人跟他走?没有定功的人。这个对我们的影响太大太大了,我们在过去生中遇到这些人遇得多,都跟着人家走了,上了大当,要不然我们早就成佛了,怎麽会坐在此地?这一生当中,又要听到这些造谣生事的,再要变了心了,好了,不知道那一辈子以後还要到这儿来再参加一会。心里头有主宰,这一生当中决定得成,这是禅定是道场。李木源居士说到我们这个道场上有好多柱子,要我写几个字,这个不错。维摩居士讲的这麽多道场,我们要把它写在这个地方,这一看的时候统统是道场,真正是道场。直心、发行、深心、菩提心,布施、持戒,这是讲到六度。
“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菩萨众中,威光赫弈,如日轮出,照明世界。”我们看这一段。维摩长者跟我们讲到“安坐万行道场”。这个范围非常的广大,凡是与心性相应的,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是道场,我们要深深的理解这个道理。维摩长者只是举几个例子来说,说直心、发行、深心、菩提心,接着再讲六波罗蜜。六波罗蜜里面,前面五条我们介绍过了,末後一条般若波罗蜜,我们翻作智慧。“智慧是道场,见到一切诸法的真相。”要细说,乃至“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为什麽?成就一切智故。维摩居士这才告诉光严童子,告诉他菩萨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能够与六度,或者是经上讲的十度相应,这样教化众生,无论是你起心动念,或是言语、或是造作,包括我们日常生活起居在内,无一不是念着众生,佛法里面讲诸佛护念。一个菩萨,一个大心的凡夫,我们真正发心学习《华严》就是大心凡夫,起心动念跟佛一样,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尽心尽力想帮助一切众生,这个样子举足下足皆是从道场来,心真实的安住在佛法中。《维摩经》上这一段话,光严童子本来问的是事相,问维摩居士:“你从那里来?”而维摩长者完全是以法来显示,告诉他万行就是得道之处。一切时、一切处,不定在什麽机缘,豁然开悟、豁然明白,这个时间、这个处所就叫做道场。所以这经上才讲,“法门身安坐万行道场”,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由此可知,维摩长者念念不舍众生,念念真正安住在佛法上,我们要学习。看维摩教诫光严,用现代的话来说,机会教育。我们每天从早到晚接触许许多多的人物,可是把佛法如何介绍给他,这个意念很弱,不能说没有,常常忘记,所以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地方。我们随身携带一点小的结缘品,佛像也好、卡片也好、小册子也好,这就有这个心,你的心就坐道场。别人要向你请教,大可以学习维摩居士,人家问多半问的是事相,我们解答确实可以用佛法来解答,这个意思好。遍坐道场的意思,清凉大师给我们说了十种,第四种是“幻化身,安坐水月道场。”佛在《涅槃经》上说,我们现在这个身体,这是佛自己叙说,我现在的身体,幻化之身。得道之处,我们知道,世尊是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豁然开悟的。我们都认定菩提树下是世尊得道的场所,而佛他老人家说,道场如水中之月。所以古德才说∶“修习空华万行,安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天魔,证成梦中佛果。”能说得出这个话,这是过来人,若非过来人,这个话说不出。说这个话的这位大德,书籍上没有详细记载,想必也是读《华严》,或者是读《涅槃经》,从世尊这一句经文当中悟入的,他明白了。我们这个身确实如《金刚经》上所说“梦幻泡影”,事上有,相上有;理上无,性上无。身如是,我们依报的环境亦复如是,真正能把这个身看做幻身,我们依靠生存的环境看做水月,你会开悟。同样一个道理,我们知道自己的身是幻化之身;道场,居家开悟了,家也是道场,安居水月之家。你要是做生意,开个小店,水月商店。经营生意跟顾客往来,梦中生意,梦中交往,你会得大自在。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空了,你怎麽会不自在?你的烦恼、妄想、习气,它怎麽会不断?居家的场所、工作的场所、交际的场所,一切场所,只要你能够与心性相应,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是始成正觉。我们学这一段经文,这才真正得受用。外面境界不是真的,把外面境界当真,我们才会受魔的控制、受魔的折磨。如果一旦醒悟过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魔王也是虚妄,魔境界也是虚妄。只要你晓得它不是真的,它确确实实是“梦幻泡影”,它存在的时间“如露亦如电”,就当下能够远离一切恐怖妄想。像《心经》上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度就是超越了。说到降伏魔外,《般若》的确是有很圆满的效果。我们修行,证得菩萨果位,证得如来的果位,那也是“梦中佛事”,梦中佛事要不要做?要做,不能不做。绝对不要错会了意思,以为“万法皆空”,“梦幻泡影”,因果也没有了,业报也没有了,你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你就上当了。没有上释迦牟尼佛的当,释迦牟尼佛没有这个说法,你错会了意思,你听错了。这个问题向後还会详细讨论到。我们是凡夫,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掉,没有断掉,善因一定感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你还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现前是什麽样的身分,我们是处在什麽样的地位。佛所讲的,的确是事实真相,没错。我们现前的状况依旧是迷而不觉,这个是事实真相。我们没有能力契入佛所说的境界,只能够学个几分,只能够学一个相似的相应,这样对我们修学来说,确是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如果舍弃净土,修学其他的法门,诸位细心想想,有没有把握成就?佛在大小乘经论里面,都讲得很清楚,不断烦恼决定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有没有能力断见思烦恼?佛在经上说,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才证得小乘须陀洹果。大心凡夫能够证得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在断烦恼上来讲,跟小乘须陀洹果相同,可是智慧不一样,智慧要比须陀洹高出太多太多了。不但须陀洹不能比,阿罗汉、辟支佛都不能比,但是在断烦恼等於小乘初果,这个不能不知道。试问问我们有没有能力?见惑里面第一个是身见,我们是不是还把这个身体看做“我”?如果还把这个身体当作“我”,你这八十八品见惑是一品都没断。必须要像佛一样,说“我”绝不执着我相、绝不分别我相,他真的没有执着、没有分别。那为什麽说“我”?随顺众生之说而说,自己意地之中确确实实没有这个分别、执着,那才叫真断。“我”没有了,“我所有的”当然就没有了,这个破身见。所以仔细思惟,确确实实没有这个能力,这才不能不求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里面不需要断惑,见思烦恼一品不断都能往生,我们才有把握。虽然不断,但是诸位要记住,要把它伏住。伏住这个能力,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断这个能力我们确实没有把握。伏,古人讲好比石头压草,没有除根,只是把它压住,它不起现行、不起作用而已,这样就能决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净宗法门之殊胜,不可思议,确确实实能度九法界一切业障深重的众生,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好走。我们在亻炎虚老法师《念佛论》里面看到,亻炎老自己给大家说,
他在他一生之中,曾经参访很多的知识。他说他见过参禅有得定的,但是没有见过参禅开悟的;不但没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他老人家说得很清楚,能得禅定,果报在四禅天,出不了三界,没有法子脱离轮回,这就说明参禅不如念佛。念佛人往生净土的,他见过、听说过,人数太多了。为我们说明这个事实,一生当中要想真正成就,除念佛之外,别无二法,他老人家自己是念佛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当然我们希求高品位往生,应当有这个愿望。可是下下品往生也不赖,也不错,你已经超越十法界了,不仅仅是六道轮…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