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老人家一手创建。他的老师是谛闲老法师,寺建立之後,开一堂戒来做庆祝,请谛闲老法师当得戒和尚,开戒。我们知道这是佛门里面最大的法会、最殊胜的法会,一定需要很多人手来帮忙。修无师也是从外面来,发心到戒坛里面来修福、来帮忙。当时寺里面的当家师是定西老法师,以後亻炎老跟定西法师都到香港,两个人都在香港往生。定西法师来接见修无,问他∶你能做什麽事情?修无师就说∶我愿意照顾戒期当中的病患。这是很重要,传戒当中受戒的人伤风感冒一些小毛病,必须要有人照顾。他发心做这一项工作,很好。修无师不认识字,没出家之前作泥水匠,是个做工的人出身,以後发心出家,也不懂得经教,他的好处老实念佛。对待人谦虚恭敬,什麽样苦的工作他都很欢喜、很乐意的去做,从来没有推卸过,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他去做,这是他的德、这是他的光。定西法师就把这个工作派给他。可是过了没几天,他就找亻炎老跟定西法师告假。亻炎老是很有修养的人,你是外面来的法师,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不以为怪。定西法师就要差一点,没有老和尚这种修养,当时就责备他:你这个人未免太没有恒心,传戒才两个月,你要帮忙就帮到底,两个月帮完了再走,来了没几天你怎麽就想退心,就想走?修无师就告诉他,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到极乐世界去。这两个法师一听愣住了,你要往生?真的?真的。求老和尚给他准备一、两百斤柴火,走了之後火化,做这个用。老和尚一听,这是大事情。定西法师说∶大概多久?他讲大概十天。这真有的本事。十天还是有一段时间,听了也就没在意。到第二天修无师又来说∶禀告老法师我今天就要走了。赶快在柴房里面给他准备一个铺位,他有要求,能不能请几个法师帮我助念,送我一程?当然,戒期当中听说有人要往生,又不生病,活着往生,要人来助念,那个不欢喜?念佛送他。念佛的人、送他的人要求修无师:修无师你今天往生,在从前听说往生的人,临走之前都要作几首偈子、作几首诗留给我们作纪念,你也不能例外。修无师就说∶我不会作,我是个苦恼的人,不认识字,做粗活的人。他说:但是我有一句老实话可以告诉你们,“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大家听这个话也觉得很扎实,说的是老实话。大家给他念佛,念不到一刻钟,一刻钟是十五分钟,他告诉大家佛来接引他,他就走了,瑞相希有。以後谛闲老法师来的时候特别来看他,烧出来舍利还都在,谛老法师对他非常赞叹。诸位要晓得,智慧之光,这是真有智慧,这不是假的。一生当中除了念佛之外,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北方人叫做苦活,他有这样好的瑞相,真正希有。我们听到老法师说这桩事情,《念佛论》是亻炎虚老法师讲,大光记录。我们看到这个文字深受感动,这不就是法幢高树?这师子幢。所以佛法我们要真修,每一位菩萨都是我们的学处,学习的处所。前面跟大家讲的道场,每一位菩萨的名号就是道场,我们依名字里面所显示的智慧德行,都能成无上道。第四位,“普宝焰妙光”,这一位代表的是行普。“焰”是表智慧,在佛经里面如果讲到光、讲到焰、讲到日月、讲到灯明,都是表智慧。内里面的智慧往外透,照亮虚空法界。智慧从那里来?从修德上来。这个意思我们要辨别清楚,不能够含糊笼统。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我们在普贤名号里面说过。今天为什麽要修德?没有修德,性德不能透露,性德虽然是本有,本有的智慧德能,我们是被烦恼障碍住,佛法里面讲二障、三障。二障是所知障跟烦恼障,所知障障了慧,烦恼障障住定,定、慧都是性德,必须要把这些障碍除掉,这就叫修行。由此可知,修行不是修别的,除烦恼习气而已,是修的这个东西。自性里头智慧德能怎麽能修?不能修,圆满的、究竟的。是要把我们自性圆满智慧德能那一重障碍把它修掉、把它去掉,这个就对。所以古人讲“只要除妄,不要去觅真”,妄除掉之後,真就现前。你再去找个真,又变成妄,又变成妄想。这个道理跟事实都要很清楚、很明了,但除妄想就对、就正确。所以他的功夫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水平是什麽?心地清净就生智慧。烦恼除一分,就生一分智慧;除两分,就生两分智慧。见思烦恼,见惑三界八十八品,除一品就生一品智慧;思惑八十一品亦复如是。我们烦恼断多少,智慧现前的时候要记住不要满足;得少为足,好了,你就停到这个地方,不能再前进。那些人得少为足?阿罗汉、辟支佛,见思烦恼完全断了,智慧开了,在佛法里面讲正觉,他已经得到正觉。他就很自满,认为行了,就不再前进,自己以为证得大涅槃,相似的涅槃境界现前,佛在大乘经上说“偏真涅槃”,偏是偏在一边,不是圆满、不是究竟涅槃。他终止在这个地方,不肯再前进,所以佛说“堕无为坑”。堕到那里去,他要停多久?佛在经上常讲阿罗汉两万劫,这个劫是大劫,辟支佛是一万劫。诸位必须要知道,虽然是两万劫这麽长的时间,决定会回小向大,小乘一定会回小向大,就是他要耽误这麽长的时间,不能够提升自己境界,很可惜。所以一定要虚心,勇猛精进,决定不可以得少为足,这样耽误自己的修学就很可惜。阿罗汉虽然得正觉,不是真的正觉,相似的。为什麽?无明没破。他跟佛还是异生性,还不是同生性,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什麽时候再更进一步?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破了一品,明心见性,这才跟如来同生性,同用一个真心,可是依旧不能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你这四十一个阶位需要很长时间修学。为什麽?你会停顿。如果你勇猛精进,每一个阶位都不停留,你进步就快,你证得究竟圆满无上的菩提,提前了。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他跟弥勒菩萨过去是同学,弥勒菩萨的成绩比释迦牟尼佛好。因为释迦牟尼佛修行勇猛精进,弥勒菩萨大概是比较松散一点、大意一点,所以成佛释迦牟尼佛提前,他落在後面,照理他在前面。懈怠、懒惰,落後了;世尊勇猛精进,提前了。这是给我们很好的教训。所以行,要真干。行,着重在内心,心地到清净,清净放光;这个光就像火焰一样,普照法界,那就是妙,妙光。第五位菩萨,“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这很好懂,意思很明显。音普,什麽音声?当然赞佛的音声,念佛的音声,说法的音声。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具足一切音声,演说佛净土。第五尊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清凉大师说明非常之好,具足一切言音,演说诸佛净土。这个里面当然影射到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我们怎麽会知道?本经到最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於是我们就能够体会得到。再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位所参访德云比丘,德云比丘修的是什麽法门?念佛法门。他修的是般舟三昧,也叫佛立三昧,这是要发大勇猛心,一定得三宝加持,为什麽?九十天不睡不眠,我们现在那个人有这个体力?一天晚上没睡好,到第二天没精神。九十天不能睡觉,而且不可以坐下,九十天只可以走动,站着,经行站着,不可以坐、不可以躺下来。从前人有,现在恐怕很难,没有人有这个体力,也就是没有人有这种善根福德,身体好是善根福德,还要得三宝加持。善财童子见德云比丘在别峰,别峰是什麽意思?特别法门。特别法门他不就是告诉你,弥陀净土是特别法门,它这个含义很深很深。善财头一个接触是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连修行方法德云比丘都表演给他看。最後一个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一个开端、一个结束就告诉你,彻始彻终念佛求生净土。普音菩萨具一切音赞弥陀净土。佛净土确确实实无尽的深广,菩萨如果修学不相应,不得佛力加持,他怎麽能赞?即使世尊赞佛净土都得一切诸佛威神的加持,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就是赞叹西方净土,念头才一动他的容光焕发,光颜希有,阿难看到都非常惊讶。阿难是佛的侍者,从来没有看到佛容光焕发像今天这个样子,他觉得特别惊奇,向佛请教这什麽原因?佛要赞叹弥陀净土,得阿弥陀佛的加持,得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为什麽?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佛不赞叹西方净土。所以世尊在经上讲,称赞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晓得世尊一个人赞叹,就是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共同的赞叹,这个希有。我们讲这部经如果讲得有几分相应,在讲台上也得诸佛如来加持,这个形象跟台下不一样,你才能说得出几分。往往加持的力量是跟你自己发心完全成正比,也就是说你有一分相应得一分加持,你有十分相应得十分加持;你要说得完全不相应,决定得不到加持。像那些讲经不相应?我过去确确实实见到过、听说过,这个地方有人启请讲经,启请讲经多半是在家居士,也有一些出家人请法师讲经。法师接受邀请之後,谈条件要多少供养,供养多一点我讲好一点,供养差一点我也讲差一点,这个得不到感应。最初我听说的时候我感觉到很惊讶,那有这种事情,到以後真的,还不是假的。不但讲经说法谈条件有价码,经的长短、经的浅深,价钱不一样。我在美国看的花样就更多。美国密宗很盛行,密宗灌顶都是收费,有价码,看上师是什麽样身分,订下来灌顶价钱是多少。显教里面就传授三皈、五戒都有价钱。而且价钱订得愈高来的人愈多,灵呀!如果价钱太低,这个法师大概没什麽本事,不要去。我有一年在迈阿密,那边的同修就告诉我,他说:法师,你收不收皈依;我说:没问题,传授皈依可以。价码多少?我听了,头呆了,怎麽还有价钱?他们才把这个地方的情形告诉我。我说:我这里没价钱;他说:没价钱,瞧不起你;我说:没有价钱才高,有价钱就不高。我们不收钱。那个是佛在经上讲“裨贩如来”,他们有胆,不怕因果,我们没这个胆量。行,修行,一定要相应,一定要从真实心中做才行。真诚心就相应,才能得佛力加持,使我们这个经,纵然讲得不好,没讲错,讲的意思不够圆满、不够深广,但是没把它讲错,那就算不错。从前李炳老常常教初学,初学人一定要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过就好。自己一定要很认真、很努力,这个样子你的德行自然就高超,你的法音才能够遍赞佛土,帮助佛接引大众。接引有许多的技巧,到後面我们看到这些神众里面再说,他来教我们那些技巧,这我们应当要学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