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九六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讲量这个问题的时候,差异很大。

  「且此经举体是事事无碍」,这段话说得好。这个经的境界跟《华严》一样,清凉大师判《华严经》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障碍的法界,怎么说都可以。「此处高低纵然有异,若达」,达是通达、明了,你真正通达明了,「广狭自在之玄门」,十玄门里头,广狭无碍,大小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能够理解十玄门,这个问题自然就化解了,「则洽入一切无碍之法界」。这一段给我们说树的量。下面一段,这是讲树的庄严,分成两小段,第一段,「众宝严成」。

  【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鏁。饰诸宝柱。金珠铃铎。周匝条间。珍妙宝网。罗覆其上。】

  这是形容这个树众宝庄严。我们看注解,『一切众宝』,这一句一直到,「显菩提树之庄严」,字字句句都解释这个问题。『自然合成』,「表弥陀大愿大力之成就」,这在前面我们念过很多。「自然如是,不假造作」,这些树没有人去计画怎么样去栽植,没有人施工,也不需人照顾,全是自然的。自然有规则,自然一点都不凌乱,自然合成,自然是性德。前面我们讲过很多,现在人任意破坏自然,这就错了,带来的灾难。『敷』是开显,『荣』是繁盛明丽的意思,『晖』同光辉之辉。「意为此树亦是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是故华果繁茂秀丽,光明普照」。

  下面说,「复有下」,第四句,「显树上之庄严」。前面三句是显菩提树的庄严,树上还有装饰。「《往生论》偈言」,《往生论》这一首偈也是讲这桩事情,「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正与此处经文相应」。经中所说的「璎珞、宝柱、宝网,皆树上空中之庄严」。宝柱是树上,树上怎么会有宝柱?因为空中要架罗网,要有柱子把它撑起来,这就有柱。宝网、璎珞,宝网里头有璎珞,这是树上空中庄严。「首明四色摩尼宝,此诸宝总摄众宝之善妙,乃最上之宝,故称众宝之王」。这个地方的珍宝不是普通的珍宝,可以说是一切佛国土里面众宝的精华。法藏比丘早年参访诸佛国土,看到这个东西好,将来在他的道场一定要有。这就是四十八愿不思议神通道力之所成就,也就是佛在大经上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阿弥陀佛心想,不是闭门造车,自己在家里想象,不是的,他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亲自去考察、去参学,所成就的真实智慧、真实功德,在极乐世界自然合成,所以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境界。故称为众宝之王。

  「以如是最上之宝,作为璎珞。遍垂树之枝条,以为庄严」。这个璎珞不是挂在脖子上,不是戴在手臂上,是挂在树枝上的,确确实实无价之宝。无价之宝挂在树枝上,每一个人看到都欢喜,没有人把它拿去戴在身上。说明什么?极乐世界人没有贪心,极乐世界的人没有身见,没有我执,极乐世界人心地大公无私,无上珍宝让大家欣赏,让大家观看,不会一个人据为己有。好东西都是公开的,这个世界美好,没有人收藏这些东西,没有人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换句话说,人家心地清净平等,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支配的念头。看到这样无价的珍宝,最上之宝,就像我们野外看到树枝上开的花果一样,我们尽情欣赏它,我们不会把它采下来。从这个地方看到极乐世界居民心行的善良,这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这个世间珍宝也不少,可是都把它开采据为己有,都想控制、都想占有,这就造成竞争、斗争、战争。这是愚痴、是蒙昧,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什么原因?如果依照古圣先贤所说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人就不应该有这种行为。为什么现在这种行为的人非常普遍?极乐世界的人为什么没有?这让我们想起教育。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教学没有一天中断,天天在教,人性既然本善,每天接受佛菩萨教诲,他的善会天天增长,他的善不会迷失掉,道理在此地。我们现在人性是本善,没有人讲,没有人提了,所以变成无知。看到每个人都争,他就参加竞争的行列;每个人都在斗,他去参加斗争的行列,造作无量无边罪业。罪业结成也是自然成就的,饿鬼、畜生、地狱。

  下面讲『云聚宝鏁』。「云聚宝鏁」是什么?建筑物里头接头,把它锁住的,这叫云聚宝鏁。最普通的,在木建筑的里面常常看到。古老的佛教,这是宫殿,在北京故宫,你进去你就会看到,梁柱之间用一个锁把它锁住,像个三角形的,放那也非常美观,两边现在用螺丝了,从前用钉把它锁住,那个叫云聚宝鏁。这也讲得很清楚,「此处指建筑物中相钩连之结构」。「云聚者乃宝之名」。如《无量寿经》唐译本里头,「有师子,云聚宝等」,就是师子宝、云聚宝,应该是我们能注意可以看到,这种云彩画的这个图案,所以它有师子、有龙凤,有很多种。「以为其鏁。故知云聚宝锁,即以云聚宝所成之钩连结构也。宝柱者,《宋译》云:彼佛国土,有种种宝柱,皆以百千珍宝而用庄严。所谓金柱、银柱、琉璃柱、玻璃柱、真珠柱、砗磲柱、玛瑙柱」,这是单一宝。也有二宝合成,「乃至七宝」。七代表无量,七不是数字,它是表法的,七的表法是以四方、上下、中间,这就是七,就圆满了,它代表圆满,无尽的珍宝。

  这底下讲,「金者,纯金,珠者,真珠」。极乐世界这些珍宝,前面说得很清楚,都借用我们世间所有珍宝的名称来说它。实际上我们这边的珍宝跟那边相比那就差太远了,无论什么样的宝都不能相比。为什么?极乐世界这些物质现象是从真心自性里面流出来的,它是真的。我们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界相,假的,不是真的。像德国普朗克博士他说的,这是上一代国际上著名的大科学家,大家晓得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他的学生。这个人是量子物理学家,一生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他是追根到底,真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他把它证明了。

  佛说物质基本的单位,《金刚经》讲一合相,物质是一个,所有现象都是这一个组成的。这一个是什么?佛经的名词叫极微之微,很小,极微之微,阿罗汉的天眼都看不到。从前没有望远镜,没有显微镜,完全靠眼见,要靠天眼。阿罗汉的天眼,普通阿罗汉能看到小千世界。小千世界多大?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阿罗汉能看一千个银河系,一千银河系之外的他看不到,太远了。菩萨的天眼能看三千大千世界。菩萨的级别很多,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能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这是往大的;往小的能看到阿赖耶,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佛在经上说,极其微细的这个现象,八地以上统能看清楚。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最高的,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再上去妙觉,妙觉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五个位次都能够彻底了达诸法实相。

  今天科学还比不上他们,很接近,但是科学没有得到受用,菩萨们他得受用。所以普朗克研究的物质,那物质,佛所说的极微之微,他们找到了。科学的名词叫微中子,没有比这更小的。这个东西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就虚空了。他们把这个中微子再分,再一分果然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那是什么东西?是念头波动的现象。所以普朗克的报告就说,根据他的研究,他说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这句话跟《金刚经》上一句经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一个意思,被他发现了。物质现象是什么?物质现象是意念波动产生的幻觉,它不是真的,意念没有了,物质现象就没有了。这个发现意义很深,影响很大。为什么?科学家自己认为这个事实要成立,会把过去四百多年科学的成就全部推翻了。因为这四百多年的研究都是以物理为基础,都认为物质是真的。这一下宣布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念头,那就不是唯物,要搞唯心了,心能控制物质现象。

  所以现在提倡以心控物。最近这三十年,许多这些科学家都向这个方向去发展,找证据。证据最好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病患。得重病,医院宣布不能治疗了,告诉病人,你存活的时间只有二、三个月了,他们就找这些病人。这些病人真的有奇迹发现,二、三个月之后,没有任何治疗,病没有了。这什么原因?去找证据,但这些人多半都是信仰宗教的,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没指望了,所以不再想病,也不再想身体,一心就天天做祷告,祈求上帝带他到天国去,不想身体也不想病了,二、三个月再去检查,病没有了。医院的话,这是奇迹。其实科学家知道,念头,意念可以控制物质现象,这以心控物。这个证据现在收集得很多,来支持这个理论。说明我们的身体是健康,或者是带着疾病,都是我们意念善跟不善,善念,是健康的;恶念,会带病毒。

  所以佛说得好,每个人与生俱来身体里头就有因素,病毒的因,那是什么?叫三毒,贪瞋痴,这个东西是三毒。那要受良好的教育,不贪、不瞋、不痴,为什么?不伤害自己,这个说得很有意思。贪瞋痴慢疑,这一共是五毒,带给我们身体,心肝脾肺肾会感应这些疾病。如果我们把这五种断掉,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你身体带着病毒的器官会自然恢复,而且非常快。美国夏威夷土著治病的方法,完全是用意念。这一位现在在世界上知名,修.蓝博士,上个月二十一号到这来访问我。我跟他说,他们用的理念、方法、效果,跟佛经上讲的完全一样。佛经有三千年的历史,只要真正肯相信,你得到病了,不治之症,只要你不要去理它,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你还有寿命,寿命没到,二、三个月,你完全恢复健康。

  我们同学当中有个例子,刘素云居士,得的红斑狼疮,那是最严重的、要命的,医生跟她宣布,不是活二、三个月,告诉她,你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叫她有心理准备。好在这个人不害怕、不紧张,把生死看得很淡。遇到一个人给她一部《无量寿经》光盘,她开始在听经,一…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九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