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0三集▪P3

  ..续本文上一页,见到不动的真相;我们用浮动的心,永远见不到真相。动只能见动,阿赖耶是动的,所以阿赖耶的三细相科学家能见到,自性见不到,因为自性不动。自性是真心,自性是神智,此地讲的神智。极乐世界七宝池,能帮助我们开发自性智慧。

  「又水具八德,调和适意,故悦体」。净,清、澄无垢。清是清洁,澄也是清洁的意思,非常清洁,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无形,表至清也」,清到极处,好像看不到东西一样。「净若无形,水之相」,像空气一样,我们眼睛看不到它,它有,弥漫在虚空里头。海里面的动物,它们在水里面游,就像我们在空气当中生存一样。净若无形这水之相,不像我们这边的水。我们这边水要跟它一比太粗了,它的相彷佛像空气。「开神悦体,水之用也」,它的作用。帮助极乐世界所有带业往生的众生,这个水能把他们的烦恼洗掉,能把他们的罪孽洗掉,这叫开神悦体。「相用俱妙,实因水之本体妙也。」为什么相用妙、体妙?体是什么?体是真实之际,体是性德,所以妙不可言。下面第六:

  【宝沙映澈。无深不照。】

  因为水干净,一丝毫污染都没有,所以你从水上面看到水底下。「以水至清,能使池底宝砂清澈映现,故曰宝沙映澈。彻照至底,故曰无深不照。」这水底下你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丝毫障碍都没有。

  最后这一段,「水演法音」,这是妙至极处!

  【微澜徐回。转相灌注。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蜜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

  这是略说,举几个例子,实际上水说法,无量无边诸法。宝池德水天天在演说,所以人在宝池里面沐浴,不但这个水能帮助你断烦恼、消业障,帮助你开智慧,它在说法。所说之法亦如人意,你想听什么法,它就给你说什么法,它所说的浅深恰恰就是你的程度。你的程度高,它说得高深,你的程度浅它讲得浅白,决定让你得利益,决定让你生欢喜心。由此可知,宝池德水,经上又说,极乐世界众鸟说法,那些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不是真的。那我们看极乐世界的宝树、宝池、德水,又何尝不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它的体是什么?它的体就是阿弥陀佛的真心,就是阿弥陀佛的真实智慧,所起的作用就是阿弥陀佛惠予大众真实之利,这个话讲得通。

  我们看念老这个注解。这一段明本品第二个大段「水演妙法。广演无情说法之妙谛」。广是普遍、广泛的,随时随处你都能看到,这些水在这里说法。水是无情,矿物,才说它作无情。实际上现在我们知道,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是一回事情,不是两回事情。说水无情,这是随顺世间法,随顺俗谛说的。要随顺真谛,《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话就说出,情跟无情是一不是二,同圆种智。这是近代量子力学家才发现、才提出。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它都有能力,它会听,它会看,它懂得人的意思,它能随着人的意思产生种种不同的变化。江本博士的水实验做成功了。台湾高雄有些学佛的同学,学江本博士的实验,也做成功了,他们要我去看。做成的效果超过日本江本博士,为什么?他们用的科学仪器比江本博士那个先进,江本博士所用的显微镜二百五十倍,他们的显微镜七百多倍,几乎差不多超过两倍,所有一切设备都比江本博士先进。这批同学是业余的,做得非常成功。证明物质可不是开玩笑的,不要觉得房间没有人,桌椅板凳都会看、都会听、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人要学佛、要成就,不能不用真心,决定不用妄念,用真心。

  他实验里面发现一桩事情,江本博士来问我,从他这么多年的实验,发现只有爱跟感谢这两个念头最好,反应的结晶最美。所以他问我,爱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告诉他,一点都不错。真心,我们叫真心,真性,真性里面的核心就是爱,这个爱是真爱,佛家讲慈悲。为什么?世间人的爱,他里头带着有情,有情执,所以佛教不用爱字,用慈悲。慈悲就是爱,慈悲是理性的爱,是智慧的爱,里头没有情执;换句话说,里面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占有、没有控制、没有贪瞋痴慢疑,没这个东西。这是纯爱,天性。从哪里看来?你细心观察,你看小动物,小狗小猫,你看小狗刚生下来,它母亲对待它,照顾它。小猫小狗看到它的母亲,你冷静仔细观察,爱,那是自性本性流露出来的。看人亦如是,要看婴儿。

  我有一年在东京开会,那是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在冈山开的。有一天我们出去散步,二十多个人陪着我,当中有个年轻的妈妈,一个小车推着小婴儿,婴儿四个月。不是小车,床,像小床一样,四个月大,小床推着。在路上我忽然想起来,就停下来,大家来看。看什么?看「父子有亲」,你在这里就看到了。你看这个妈妈对她的儿子,你再看儿子,儿子四个月,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神,看他的表情,你看他对他的妈妈,这里你真能看到。五伦里面的核心就是这个爱,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性德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就在此地。五伦里头第一伦,父子有亲,这就是自性里面的真爱,是性德,是性德的核心。

  我们老祖宗知道,发现了,所以中国教育,爱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这种爱怎样把它保存,保护好,一生都不会变质。中国教育第一个目标就是这个,永远不变,父慈子孝。第二个目标,把这个爱扩大,爱你的家人。你只晓得爱你父母,你父母还有父母,有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伯叔兄弟姐妹,这你家族,把这个爱发扬光大,爱家族。再扩大,爱邻居,不是我们一家的,邻里乡党。一层一层扩大,再扩大到社会,再扩大到国家,最后扩大到《弟子规》上讲的「凡是人,皆须爱」。这个爱是用父子有亲那个真爱去爱人。所有宗教都用这个,没有例外的,上帝爱世人,是这个爱,神爱世人,是这个爱。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爱的文化,传统教学是爱的教学。从这个爱延伸出来,五伦,你看头一个父子,延伸出来夫妇有别,长幼有序;长幼有序,有你自家的人,也有外人。五伦关系是从自己开始,所以第一一定是父子有亲,第二个夫妇有别,第三个长幼有序。一半家人、一半外人,家人是兄弟姐妹,按照老大、老二排行,有秩序,不能乱的。对外面,外面人有年岁大的,有年岁小的,年岁大的,我们把他当作兄长,哥哥看待;年岁小的,把他当作弟弟看待;年老的,把他当作父母看待;年幼的,把他当作儿女看待,这就是长幼有序。所以是一半自己,一半外人。其他的是外面人,不是自己人,君臣有义,这是外人,朋友有信,一层一层往外扩充。整个概念,凡是人皆须爱,凡是人都是一家人。中国民间谚语有所谓「四海之内皆朋友也」,四海之内在从前指天下,整个天下人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五伦的社会。

  五伦社会里头,人与人往来必须要遵守的,德行。基本的道德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就是爱人,第一个就是爱;第二个是义,义是合情合理合法,不能乱来,有秩序;第三个礼貌,一定要讲求,要有礼,没有礼就会乱了。礼是有节度的,不必超过,也不能不到。礼是能够让大家和睦相处,每个人遵守,它有秩序,它不会紊乱。智,今天讲的理智,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感情里头有流弊,理智不会,用心要用智慧。最后一个信,一定守信用。这五个是基本的道德,五伦是道,五常是德,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达到这个标准,不能违背。古圣先王用这个治天下,用这个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就是今天讲的世界和谐,就这个意思。让天下人都得到公平、都得到礼遇,这就是幸福、美满。怎么落实?用教育,教育是落实的手段

  了解这些你才真正认识中国人,古时候中国人,现在中国人不讲了,忘掉了。我们疏忽了两百年,不算很长的时间。前一百年疏忽了,就是不重视,外国的科学进来了,对这个东西好奇,对自己东西冷漠了。最近这一百年严重了,为什么?讲的人都没有了,让我们自己中国人对传统东西都感到很陌生,才有今天的灾难。今天社会动乱,居住环境灾难频繁,不善业之招感,《感应篇》说得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太平盛世,幸福美满是善心善行的感召,动乱、灾祸是不善心行的感召,都是自作自受,不可以怨天尤人。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尤其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物随心转,这是佛法三千年前讲得很多了。佛法讲境随心转,外面的境界随着我们心在转,心善样样都善,心不善样样都不善。所以,我们要想恢复社会的秩序,化解我们居地的这些灾难,只要从心上改就行了。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善恶的标准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老祖宗行了几千年,没有出乱子,今天我们丢掉,麻烦出来了。

  我们要肯定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的理念、老祖宗的方法、老祖宗的经验。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我记得大概是五十岁的时候,我就极力提倡文言文,提倡孝亲尊师,提倡恢复祠堂、恢复孔庙、恢复城隍庙。这三个硬体设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核心的,用佛法讲是表法。祠堂代表孝道,代表伦理、道德;孔庙代表教育,尊师重道,伦理道德的教育;城隍庙代表的是因果教育。这三个建筑,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人接受过伦理道德教育,不敢有恶念,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作恶;懂得因果教育,不敢作恶。为什么?一个恶念,鬼神知道,后头还有报应,所谓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不敢作恶。所以这个教育在中国起很大的作用。

  我们要把这个教育推向全世界,因为整个世界社会乱了。这是英国汤恩比博士第一个说出来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要用中国孔孟学说、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国,换句话说,中国传统的文化可以救国家,可以救世界。今天最重要的是没有老师,培养儒释道的师资是当前的急务,没有比这个更着急的,赶快做!儒释道都缺乏老师,我们跟其他宗教往来很亲切,也发现一般宗教都缺乏好老师。这个好老师要能说能行,能说不能行的可以,救今天的社会必须要能说能行。在中国唐代,天台智者大师曾经说过,他说「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这可以做国师。为什么?他说得不错,没有说错,没有教错,但是他自己没有做到,我们可以跟他学。所以学生超过老师,学生真干就超过老师,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道理在此地。老师也希望学生超过,这个社会国家才有前途,代代有高人出世。如果学生不如自己,我们的教学失败了,一代不如一代,那就是衰相。一代比一代强是兴旺的气象,这个要知道,决定不能嫉妒。如果这个老师能说又能行,大师说这是「国之宝也」。能说能行是国宝!孔孟能说能行,释迦牟尼佛能说能行,他们所说的自己全做到了,这国宝级的,国宝级的能救世。国师级的也算不错了,现在连国师级的都找不到。国师不是不做,做得不圆满,做得不够好;国宝那是做得好,做得很圆满,很道地。

  无情说法,这讲到因果妙谛,「成熟极乐众生之善根」。凡是往生极乐世界都是有善根,小本《弥陀经》上说出往生的条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句话那个少是贯下来的,不能少善根,不能少福德,不能少因缘;换句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这个人必定得生。善根福德因缘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结的。所以佛在经上讲得好,我们要相信,往生极乐世界这些人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世遇到净土法门,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得到无量诸佛威神加持,你能信,你能解,你欢喜,你肯学。要不然不可能,这是难信之法,哪有那么容易相信?我们读了这些经文,好好的去想想,不要辜负这一生。过去生中扎那么好的根,这一生又遇到了,绝不空过,这一生决定要生净土,就对了。先成就自己,再帮助别人。我们隔壁的教学楼快好了,那个地方我们做个念佛堂,做为我们早晚共修的地方。听经、学教、念佛,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这是我们一生必须要完成的一桩大事。我们就是为这桩大事来到这个世界,其他的都是小事,实在讲无需要重视,我们要重视大事因缘。

  『微澜』,微澜徐回,微澜是水生细纹,就是波,很细的波,大波叫澜,小的叫波,大波叫澜。「今曰微澜,乃指细波」。『徐回』,徐是缓,回是回流。池里面的水在流动,但是流动得很慢,它不快,流动得很慢。「水波徐缓往复,互相激荡,辗转生波」。这也给我们说出来,波澜从哪里来的。水不是静的,如果是静止的它没有波,它在那里动。怎么会动?因为在水池周边,在水池当中沐浴,这些菩萨们心动,它就动了。这些菩萨都是有道心的,都是有定功的,所以它动的波浪不大,微波,这个原因。特别是在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土大概不需要了,因为人没有这些习气。方便土是四圣法界往生的,同居土是六道凡夫往生的,习气还重。习气完全没有,就不动了。所以实报土的那个习气,就是分别执著的习气没有了,他的习气是无始无明习气,非常非常微薄。所以,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实报土里面这些菩萨不会到七宝池去,他们没有这个必要,对这个也不感兴趣。

  『转相灌注』。「水波相击,发微妙悦耳之声。其声之种类无量」,无量种音声,「微妙亦无量」,声音无量,微妙亦无量,故曰『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所言无量微妙,以能广说无量妙法。」这个就太难得了,它的作用,能令一切众生开悟,这才叫真的妙,这是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功德。我们这个世间纵有这些微妙,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开悟;极乐世界宝池德水,微妙的音声,能帮助我们开悟。世尊这桩事情为我们多次宣说,常常介绍。不像说别的经,别的经只说一遍,没有说过第二遍。这是我们要多多去想,为什么?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自己的根性,所有一切法门,唯有这个法门能完全接受,能依教奉行。它所要求的条件我们都能符合,决定能成就。

  所以就在这一生,最好就在这一年,我们先把根基奠定,取得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什么时候去?这个事情完全交给阿弥陀佛,我们自己不要去管它。完全交给阿弥陀佛,佛叫我们什么时候去我们就什么时候去,这个方法好!佛要留我们,我们也欢喜,在这个地方帮助众生,多做一点表法的事情。我们也要学自在,也要学无障碍,这样就非常的美满。活在这个世间,首先取极乐世界,第二个帮助阿弥陀佛接引大众。我们把往生的时间付托给阿弥陀佛,由阿弥陀佛做主,这个多自在、多圆满。自己一切放下,什么念头都没有,唯一一个念头,老实念佛。好,今天时间到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0三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