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邪,哪个是善、哪个是恶,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叫觉!不觉就是迷惑颠倒、就是糊涂。人死了,那个心是不觉、是迷,迷就随着业力转,哪个业力强就先到哪一道去。所以我们自己要细心去想一想观察,来生到哪一道,自己很清楚。
十法界的因行你都懂得了,你哪个念头强?平等的念头强,你到佛道去了,这是讲十法界,真的以平等心对人、对事、对物。六度的念头强,常常想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种念头强,这是菩萨。十二因缘的念头强,是缘觉。苦集灭道四谛的念头强,是声闻。上品十善,加上慈悲喜舍,天道,这是人间的大善人,真善人,舍己为人,天道。来生还能得人道,五戒坚持,中品十善。在中国古人讲的是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你做到了,不失人身,来生还能得人身。那往下去,贪心重的人,贪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鬼道去了,鬼是贪心重。学佛也不行,学佛是用贪心,贪图佛法,贪图名利,鬼道去了。那三恶道的业因。瞋恚,地狱道,瞋恚里头严重的,傲慢嫉妒,这瞋恚就非常严重,地狱道。愚痴,畜生道。愚痴就是糊涂,对于邪正、真妄分辨不清楚,没有能力分辨清楚,这愚痴。愚痴的人听经、读经少,他没有智慧。这十法界的业因,我们自己想想,哪个病重就会到哪一道。
世间人一般谚语说是人死了就做鬼,有十法界,为什么单单说他是鬼?有道理,哪个人没有贪心?贪心是饿鬼道。换句话说,人死了到饿鬼道去,这种机缘特别多。贪心,无论你贪什么,贪佛法也是鬼道。贪佛法是善的,在鬼道里大概做鬼王,有福报的鬼,不是饿鬼。所以这个里头有差别。地狱道里头,受苦也有差别不同。提婆达多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他造的是五逆罪,堕地狱。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他在地狱里头,地狱里头所受的就像忉利天一样,他没有受苦,他在那里享受,在地狱里头享受。造作的罪业很重,佛因为他造罪业制定戒律,让大家遵守,不犯他的过失,这是他的功德。业因果报不能够抵偿的,将功折罪,没有这个说法,功是功的果报,罪是罪的果报。他造的罪的果报,堕地狱;功的果报,在地狱里也有忉利天的享受,但是他在地狱里。你看,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从这里看到。这个人一生极善,善良,积功累德,可是临命终时候遇到一个外缘,一顿脾气恼火发上来,他堕地狱去了,最后一念,这怎么说法?他虽堕地狱,他不会受那么多苦。如果他真的有大功德的话,他享福,但是在地狱里享。佛说的这个合情合理。
唐太宗那个光盘我劝同学们多看看,很有启示。这个人在生的时候是佛门大护法,而且他心量广大,不但护持佛教,他多元文化。那个时候基督教传到中国来,伊斯兰教传到中国来,他平等护持,他都能够包容,都能够接受,所以我说他是多元宗教的总护法。堕地狱了,堕地狱去为什么?用现在的话说,起革命。推翻前面一个王朝,平定了内乱,杀了多少人,他堕地狱是杀人。人是个好人,是个好皇帝,但是杀人太多,这个罪业堕地狱的,地狱里受苦。对于护持佛法,实在讲,护持佛法,他没有真正去修学佛法,问题出在这个地方。但是他编这一套,治国的这套书,这个功德大,这个功德可以给世世代代国家领导人做参考。这部书里头,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智慧、方法、经验、效果,都在这部书里头,真的是治国的宝典。它的范围可以用得很广,治家,公司老板拿到,他知道生意该怎么做法,非常广泛,不可思议。真正依教去学习的话,都能做到第一流,做到最成功的事业。这是他一生最伟大的贡献,了不起的贡献。乾隆皇帝他福报大,编了一套《四库全书》。这部书是《四库》里头的精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四库》,学这一套的东西就够了,《四库》的精华都在这部书里头。所以,我们印这部书他才离开地狱,这部书的功德。
我们也不知道这回事情,我们只觉得这个书好,赶快印出来流通。许多国家的人都想看看,把它印出来了。没想到,我们这个书样本印出来的时候,世界书局寄到澳洲,那时我在澳洲。我们有十几个人,把书展开在桌子上,大家来欣赏。悟忍法师的妹妹突然跪下来,跟我们说,我是李世民。我们就马上惊讶到,他说出他离开地狱就靠这个,这个功德,他说这部书能够救全世界,透这个信息给我。我们才晓得。所以做好事有好果报。那现在到哪里去了?我也听一些同学告诉我,他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我相信。因为他告诉我们灾难要来了,很严重,劝大家念佛。特别强调,除念佛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其他的都来不及了,叫我们加紧念佛,念佛可以消灾免难。这个碟片里面,有些还有让人怀疑的地方,我是劝导他们把那部分把它清除掉,只留下重要的这部分,特别是善恶报应,这些我们真的要知道。
现在附体这个事情全世界都有,我在日本讲经,问日本有没有附体?有。美国那边也有,到处都有,愈来愈多。所透的信息我们要用智慧去辨别,因为肯定有假的。假的,传递是假的信息,我们不能去接受它。所以这一点要用智慧,处理问题一定要用经典智慧,不能听他们的。像唐太宗有个结论,只有念佛,这个可以,跟经典上讲的一样的。他要提出另外的方法,我们就不用他的。我们修净土宗,依照这个经上,这句佛号功德无比殊胜,李世民他肯定。这个全显本心这一句非常重要。
「举足下足,咸作佛事」,举足下足是形容,意思是步步都是帮助我们断烦恼、消业障,增长善根,成就永远不退菩提心这桩大事。「故于无上菩提之心,永无退转,纯是增上因缘」,这种增上因缘,在其他诸佛刹土里头有,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圆满,一切境缘当中有间断。极乐世界没有间断,所以极乐世界人成就得快。这闻法得益,全部都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
底下一段给我们说明往生的胜乐,殊胜快乐。这有两段,第一段,「体质同佛」。
【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生到极乐世界不是肉身,跟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完全不相同。我们的身是阿赖耶的境界相,这个身从哪来的?阿赖耶的境界相。我们今天的念头是阿赖耶的转相,这个转就是转凡成圣、转圣成凡。转是什么?一个是分别,一个是执著,也就是八识里头的第六识跟第七识。没有这两个识就不会有转变,这两个识它在动,它在转变。所以十法界里头,唯心所现,现相的是心,不是阿赖耶;唯识所变,怎么样变成这个十法界、变成六道,那就是第七跟第六。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让实报土变化成十法界。如果没有六、七识,当然八识就没有了。转识成智,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所以转从哪里下手?就从第六、第七,不分别、不执著,第八识、前五识自然转了,就跟到一起转了。所以说是唯识所变。
我们这个从早到晚,念念不断,念念不一样,这就是变化。今天一天,也有一天的苦乐不同的差别,感受不同的差别,全是念头在起作用。如果念头不起作用,那就是定,禅定,入定了。入定,那你今天一天没有情绪的起伏,在定中,那是非常的安稳,非常的喜乐,就禅悦你就尝到了,法喜!不一样。那个的快乐跟我们世间五欲六尘完全不相同,五欲六尘是外面来的刺激,这是从内心里头流出来的,自性里头的喜悦,不一样!为什么古人没有事情他就打坐,他就修定?享受,快乐!特别是释迦牟尼佛在世那个时候的印度,所有宗教没有不修禅定的,连学术界都修禅定。禅定里面的境界,它没有维次这个障碍,对于整个六道,上面到非非想天,下面到阿鼻地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他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接触到,心地如如不动,那叫定。如果一动心,境界就不见了,你就见不到;不动心的时候,念头不生,这境界全看到了。四禅八定,古婆罗门他们修的。婆罗门,他们自己说至少有一万三千年的历史,真是古老东西。四禅八定是佛用婆罗门教的,做为佛教的基础。他能够到非想非非想天,不能证阿罗汉,他不能脱离六道轮回,所以叫世间禅定。阿罗汉才叫出世间禅定,这个定功超过他。四禅、八定能伏烦恼,不能断烦恼,阿罗汉的第九次第定断烦恼了,他不是伏烦恼,见思烦恼断了,才能超越六道。六道怎么来的我们搞清楚了。
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在七宝池莲花中自然化生,七宝池是阿弥陀佛功德成就的,自然化生是阿弥陀佛愿力功德成就的。这个我们要感恩,这是得阿弥陀佛的帮助。宝池里头的莲花,是自己念佛功德的成就,这个不是阿弥陀佛的。我们这里念佛,真正想求往生,池子里头就有一朵莲花出来,这个莲花上有你的名字,不会错的。将来自己往生,阿弥陀佛就是拿这朵莲花来接你。接你到极乐世界,你还回归在莲池里头,等待花开,花开就见佛了。花没有开?花没有开也见佛,佛的化身在花里头。花一开见佛的报身,不是化身。花开的时间有早有晚,完全在自己念佛的功夫。
所以,这些东西我们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努力念佛,我到那里,花很早就开了,我们求这个,这真的。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搞什么,到走的时候一场空。你要记住,你什么都带不走,身体也带不走。必须要认识清楚的,真的要抓住,假的要放弃。绝不可以留恋,绝不可以贪图,我活一天,我还享一天的享受,错了!你这一天的造业,无量劫的果报,太可怕了,不能不知道警觉。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一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