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二集) 2012/4/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1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六八三页第二行,科题「往生胜乐」分二,第一、「体质同佛」。请看经文:
【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段是本品「十方往生者皆于宝池莲花化生。此为第二十四莲花化生愿之成就」。说明阿弥陀佛总结五劫时间去参访十方诸佛国土,取长舍短总结成四十八愿,以无量劫修行功德,让四十八愿自自然然都现前,这是第二十四莲花化生愿的成就。
『自然化生』。「自然者」,义寂法师说,「非胎藏所生育。故自然」。佛说众生,这六道里头众生,这个生态有四种:有胎生的、卵生的、湿生的、化生的,有这四种。西方极乐世界只有化生,胎生、卵生、湿生都没有,化生是最自然的。《会疏》里面说,「非妄业所感,佛愿令然,故谓自然」。六道众生全凭业力,业称妄业,因为它不是真实的,但是它有这桩事情发生,相有性空,事有理无,所以称为妄。业力所感,有胎生、有卵生、有湿生,也有化生。地狱里面是化生,天道多半都是化生,如果不善的业很重,也有胎生。这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他造的业叫净业,他是念佛往生,所以都得佛愿的加持。
四十八愿里面,第十八愿「十念必生」,第十一愿、第十二愿,在十念必生里面告诉我们,五逆十恶、毁谤大乘,这些是什么?不能往生的。但是善导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不是不能往生,而是佛特别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因为这个罪业太重了,主要目的是希望众生不要造这种重业,不是不能往生。这些极重罪业,只要在一口气没断之前,真正忏悔,真正改过,后不再造,还是能往生。从这些地方,我们才体会到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如果不能忏悔,一般讲爱面子,不好意思发露忏悔,那就没法子,他必须还在六道里面受果报。什么时候能往生?什么时候觉悟,他就能往生。什么时候忏悔承认自己过失,这桩事情愈早愈好,愈快愈好。理上讲,临命终前一念。临命终前那一念有几个人,临终的时候,那个痛苦不是一般病痛,人在生死关头往往把这些事情忘掉,纵然有人助念提醒,一百个人当中提醒,真正省悟过来几个人?不是一百个人都会回头、都会觉悟,这个要知道。所以临终助念有好处,纵然不能往生,可以帮助他减少痛苦,这个效果是决定能够收得到的。化生,前面讲了,是变化的,而且极乐世界的化生,一现这个相就跟阿弥陀佛的相平等,这个非常不可思议,这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
『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清虚」,这是汉译的本子,吴译的本子;康僧铠的本子是魏译的,翻作「虚无」,意思相同。义寂说,「非饮食所长养,故虚无」。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饮食,跟我们的体质不一样。我们这身是阿赖耶的相分,也是三细相里面所说的境界相,这个相不清净,这个相里头有无明。像凡夫,除无明之外,有分别、有执著,所以这个身不清净。极乐世界不需要饮食,体质变了,他是法性身,故虚无。「非老死所殒没,故无极」。极乐世界的身你得到了,永远不灭,没有变化,凡圣同居土也没有变化,这个才了不起!说实报土没有变化我们可以理解,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的,这个事情只有极乐世界有,十方诸佛刹土里头没有这个事情,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极乐世界无比殊胜庄严,就是凡圣同居土,因为凡圣同居土里面的状况跟实报土相似,全是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所以我们每读到这经文,都向阿弥陀佛感恩。这叫无极,寿命长远。
《华严经》上所说的实报土的菩萨,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在那边修行,无功用道,因为那些人都不起心、不动念。修什么?就让这个无始无明习气随着时间慢慢消失掉,无明习气完全消失,他就成妙觉。妙觉,这个世界就不见了,菩萨的身相没有了,都是变化的;国土没有了,实报庄严土没有,身相也没有,回归常寂光。就是说他的身、他的国土统统成一片光明,跟一切诸佛如来融合成一体,光光互照,这才叫究竟圆满,一切相没有了。一切相没有,还有没有事?有。有什么事?众生有感,佛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自然就现什么身,那都是变化的,都是化身,现身能办事。佛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乃至弥勒菩萨,这些大菩萨实在讲,久远劫前全成佛了。今天在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区,他们是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众生有感,他们就有应。所以他是应化来的,不是真的菩萨,早就成佛了。应以菩萨身而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是这个意思。
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以佛身八相成道,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在中国有没有?有。中国人,像孔子、老子、孟子、尧舜禹汤这些大圣,我总是想这些大圣大贤是佛菩萨应化在中国。中国人心目当中仰慕圣贤,应以圣贤身度化者,即现圣贤身而为说法。我把我这个想法向李老师请教,老师说理上讲得通,但事上没有证据。孔子一生没有说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他没说,事上没有证据,理上真讲得通,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所以在常寂光里头,那个作用究竟圆满。常寂光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众生有感,立刻就现前。我们念佛,跟佛有缘的时候,佛身就现前,是不是从十万亿佛国土那个地方过来的?不是的,就在当下。从十万亿佛国土那里来的那是应身,这是化身,弥陀的化身,全在当下。换句话说,我们生活在佛身里头,佛的身比虚空还大,虚空都在佛的身体里头,在佛的心里、在佛的身里。佛的心、佛的身都没有形相,不是物质、不是意念,也不是自然现象,叫不可思议的境界。
「《嘉祥疏》曰:以神通无所不至,故无极之体。色如光影,故云虚无之身」。也就是说诸佛菩萨之身,他的色身,色身就是有形相的,你能看得见,你能摸得着,但是它像光、像影一样。像光影,我们今天从电视里面所看到的就是光影,但是我们的电视是平面的,佛菩萨所示现的是立体的,比这个更逼真,有缘就见到了。我们跟佛菩萨都有缘,为什么见不到?你现在程度还不够,现在要给你现身你受不了,为什么?佛菩萨对我们是让我们起真心、清净心,不要有妄念起来。我们现在要见到佛菩萨马上起妄念,我见到佛、我见到菩萨,我很有功夫,你们都不如我。你看烦恼起来了。什么时候会见到?见到如没有见到,如如不动就见到了。
我们看到《高僧传》慧远大师,这是净土宗初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与志同道合的道友,一百二十三个人,在江西庐山东林建一个念佛堂,大家在一起念佛求生净土。所以净土宗从那里开始,我们称他为初祖。传记里有记载,他一生曾经三次见到极乐世界,从来没有跟人家说过,没有人知道。到他临终往生的时候才告诉大家,极乐世界现前,我要走了,这个境界过去曾经见过三次。大家才晓得。得要有祖师这样的定功,见到,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说。临走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他看到莲社比他早往生的人,都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跟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他,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再看《会疏》里头的解释。所以这个注解是集注,古大德注解统统抄在此地,提供我们做参考。《会疏》说,「有而若无,纵任无碍,故名虚无之身」。这个纵任是身相的活动,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虚无之身。「一得受生,无有终期,故名无极之体」。你得到这个身,这身就不灭,它不生不灭,到无始无明断尽,这个身相没有了,它不是灭了,他的身、他的土完全融归自性。常寂光就是自性,自性是光明,不是黑暗的,黑暗叫无明,自性是光明的,迷了才产生黑暗,觉悟了是一片光明。
这些事情能找到证据,化身也能找到证据。《虚云老和尚年谱》里头记载,我们相信那不是假话,句句是真实。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三步一拜,我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出发,如果是在云南鸡足山,要朝五台三步一拜,至少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走到。这么长的时间,一个人在路上难免不生病,果然生两次病。两次生病都在荒山野外,附近都没有人家,病倒了很苦。遇到一个叫化子来帮助老和尚,照顾他,照顾十几天身体完全恢复,继续再去拜,再去朝山。第二次,大概有半年的时间又遇到这个困难,又是他来救。他就问他,请问他贵姓大名。这叫化子告诉他,他说他姓文,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叫文吉。问他住在哪里?我就住在五台山。你到五台山,五台山人都知道我。他就记在心里。老和尚到达五台山就打听,没人知道。以后到寺庙里把这个事情告诉大家,大家提醒他,那是文殊菩萨。他恍然大悟。你看,你一动念头,佛菩萨就照顾你,就在你身边,平常他不现身,你看不到他;你生病,你遇到困难,他就现身来救你。这事情不是假的。
老和尚修定,说实在话,虚老和尚没开悟,有定功。你看一入定,常常就十几天、一个月,出定的时候,他感觉得才几分钟。有一年冬天,他煮了一锅芋头,还没有煮熟,他就在旁边打坐入定,这个定差不多有一个月。庙里很多人很久没有看到老和尚,怎么没有出来,去看看他,看他的时候他在打坐,入定了,用引磬在耳朵边敲,出定了。一看到大家来很欢喜,我煮的芋头,看看有没有好,在我这吃!锅一掀开,芋头都长毛了。他说我才入定没好久。一个月了。这定中时间、空间都不存在,老和尚心清净没有染污。这都是《年谱》里头记载的。我初学佛的时候看了很多遍,这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次也是过年,从常住拿了一些油、过年的菜,他是住茅蓬,回到茅蓬去,应该是在黄昏的时候,他慢慢走回去。在半路上遇到两个出家人,都认识,在寺庙里头的常住。这两个人拿着灯笼,碰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