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所见到的现象是假有。
什么现象?今天科学家说得好,纠缠。你看看,一弹指这个时间多短,如果我们自己实验,一秒钟能弹几次?一秒钟弹得很快能弹几次?我们算它五次,那就是五分之一秒。五分之一秒可以看到一点东西,但是看不清楚。五分之一秒里头有多少个生灭?有三百二十兆,三百二十兆次的生灭。三百二十兆次的生灭,其中的一个生灭你看不到,它在你面前过去了,你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可是三百二十兆个纠缠在一起,你看到了。看到怎么样?没看清楚,知道有个东西,一下就没有了,知道有个东西。三百二十兆个念头里面的相似相续的这个物质现象你看到了,这看到就像光一样,看到一下就没有了。到一秒钟,你才能看到,看清楚了,知道怎么回事情。那一秒钟里头多少这个东西纠缠在一起?纠缠是科学家用的名词,我觉得很好,纠缠在一起,一秒钟能看得出来了,要算五次弹指的话,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个生灭纠缠在一起,你才看到它,这一秒钟,能看清楚了。所以它是相似相续相,根本不存在。
每一个念头都不一样,后念不是前念,念念是独立的。就像我们看动画,从前的电影不是像现在用数码的,是用胶卷,胶卷是什么?幻灯片,幻灯片就是动画,它镜头打开,放射在银幕上。如果说是在它那个速度里头只让你看一张,一张是什么?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大概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它太快了,眼睛很利的人、很敏感的人,可能看到有个东西恍惚了一下,就不见了,你说看到什么?说不出来,感觉得有个东西过去了一下,二十四分之一秒。这二十四张纠缠在一起,你看到了,你看到一个画面,看到了,这讲一秒钟,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现在事实真相,你要记住,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你怎么能够知道它?这什么?这事实真相,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
这桩事情,释迦牟尼佛跟大家讲解说明,是什么时候?般若时。般若时是第三时,我们华严不算,第三时。第一时阿含,十二年;第二时方等,八年,加上阿含二十年。跟到释迦牟尼佛,听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二十年,老学生了,有根柢了,才跟你讲这个问题。你不害怕了,能接受,但是不清楚。根利的人清楚,根利的是什么?多半有禅定功夫,很好的禅定功夫,他能接受。教学得有方法,一开头就讲这种甚深之法,不是人的常识,人想都没想到过,他听了,你在胡说八道,不听你的,掉头而去。所以佛讲经,你看办小学、办中学,般若是大学。所以佛教导学生,「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不能够躐等。躐等是极少数的天才,那叫什么?上上根人,人中极少,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二个,不是一般人学的。一般人一定读书,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一定是这个顺序,佛也是这个顺序。
你看般若教二十二年,换句话说,般若是释迦牟尼佛最主要的课程。般若讲什么?讲宇宙人生的真相,诸法实相。最后讲法华,法华是成佛,怎么成佛?这个实相你用上了,不是只说说,实相变成你的生活,变成你的思想,变成你的行为,你生活在实相当中,实相就是你,你就是实相。这什么?这叫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这是法华会。末后这个八年,般若明白了,实相明白了,实相如何跟自己的生活融成一体,这叫成佛,这法华,最后的八年。
我们了解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这几个大的阶段,我们自己晓得应该怎么修学。阿含是讲做人,人天小乘,里面讲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讲这些,讲因果的道理,讲因果的事实真相。那个里头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普世教育,人人都能学,人人都应该要学。学了之后,你这一生生活会过得很有规律,有道德、有幸福、有快乐,你到人道来,享受人道。如果这些东西不懂,你到人道来了,你糟蹋了人道,你所走的是人道的负面,那叫造罪业,将来果报在三途。你学了佛法之后,你在人道里走的是正面,将来的果报是天上,欲界天、色界天到那里去了,这福报愈享愈殊胜。佛法确实是人生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那是说明百分之百、道道地地的宗教。现在社会大众把宗教两个字解错了,认为它是迷信,认为它对于社会、对于人生没有好处,错了,完全错了!可以说,今人对佛教是一无所知,自己对宗教的看法、想法统统是错误的,完全是负面的,是自己的妄想。
下面,我们再接着看底下。「苦法迁流」,这无常,迁是常常变化。「又男女一异等相,皆是虚妄不实,故曰空」,全是假的。这个假的,一定要知道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它不存在。像我们看电影,电影上显出来的相,现在电视比电影速度更快,电影一秒钟二十四张,现在电视用数码,比电影应该快上几百倍,所以电视的画面看起来非常逼真,电影总是还在跳动,电视上看不到它跳动,就是说它速度更快了。我们现实环境里头比电视的波动更快,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波动,所以我们变成完全没有感觉。佛不跟我们说,科学家没有研究出来,我们对这个事情怀疑,难以相信。这是现代量子力学对于佛学重大的贡献,让我们知道佛经上所讲的是有科学根据的,是真的不是假的。男女一异等相,所有一切现象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事实真相。你要了解事实真相,你心地清净,你的心平等,你的心觉而不迷,你就成佛了。
「综上诸解」,看到上面的,它这是会集经论的注解,祖师大德的说法。「则逼恼是苦」,逼是逼迫,恼是烦恼,这是苦。「苦法迁流待缘而现,故非常」,无常。「见有男女一异诸相,而实无有,违我所见,故曰空」。我们所见的以为有,看错了,我们所看的不是它的实相,看到它纠缠在一起产生的幻相,一秒钟里面有一千六百兆的幻相纠缠在一起,这一秒钟,每一秒皆如是。所以「既然违我所见,当然非我所主宰也」,我主宰不了,我想拥有它,我想占有它,占不住,身都保不住。自身也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万物也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哪一个生灭相我能够拥有、我能占有它?哪一个现象我能够支配它?没有一样,全是假的,全是一场空。我是主宰的意思,无我、非我就是没有主宰这个意思,主宰这个意思是个妄念,不是真的,没有主宰。
明白这些道理,这是看破,看破之后要会修行,怎么入境界?真看破了,入境界,就是不再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心清净了,心里头什么都没有,清净心现前。清净心是真心,清净心做得了主宰,这个主宰什么?我不受虚幻的影响,它是假的、虚幻的,不受影响,用个俗话来说,绝不把它放在心上。惠能大师开悟用上了,所以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这四个字,用现在的话说,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没有想到自性它是不生不灭的。所有现象都是生灭的,遍法界虚空界、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生灭的,生灭是假的,生灭是无常的。假的、无常的放在心上,错了。放在心上就是烦恼,依照这个造作,再放在心里,就是罪业。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永远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假的,就像作梦一样,你永远在作恶梦,你醒不过来,你多可怜,在梦中受罪。醒过来就没事了。
要知道,我们现前六道、十法界都在梦中,知道自己在作梦就已经醒悟过来了。为什么?不把它当真了,你就可以随缘。随缘,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就是随缘;换句话说,我们过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这种境界,这种生活方式。佛菩萨只有一个目标,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我们现在是两个目标同时进行,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也帮助自己境界提升。为什么?修行要在境界上修,离开境界到哪修?没地方修。日常生活穿衣吃饭,从前穿衣吃饭讲究、执著,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错了;今天穿衣吃饭随缘,什么都好,吃什么都好,没有分别执著,这就是在磨炼,这就是在落实。
顺境、逆境都好,没有一样不好,都是成就我的,都是帮助众生的。所以真修行,大修行人是在生活当中修行,这要知道。离开生活,到哪里去修?生活里头磨炼,炼什么?炼清净平等觉。果然清净心现前,不接受染污,没有染污了,你就证阿罗汉果,完全没有执著,还有分别,有分别没有执著,阿罗汉。清净心现前,所有染污没有了,身心染污都没有了,再提升菩萨。菩萨要把尘沙烦恼断掉、无明烦恼断掉,还是在境界里头,还是跟一切境界,不受它干扰,继续往深处去观万法皆空,无有一法是真实的,无有一法是能得到的,于是在一切法里头不分别了、没有妄想了。为什么?不起心、不动念。
在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吃饭没有起心动念,穿衣没有起心动念,眼耳鼻舌身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那恭喜你,你成佛了。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菩萨;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阿罗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都有,这六道凡夫。修什么?就修这个。用什么方法修?我们今天用阿弥陀佛,用执持名号这个方法修。怎么个修法?眼见色、耳闻声,才动念,「阿弥陀佛」,第一个念头动了,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统统归到阿弥陀佛里头去,我们用这个方法,这是净宗无上的妙法。为什么?人人能修。不像其他的法门,其他的法门,没有那个根性你没法子修;净宗什么人都可以修,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古大德所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什么?是习气,你要不起念,你不就成佛了?所以念起是自然现象,觉要快,念头一起,马上警觉到,「阿弥陀佛」,念头归到阿弥陀佛,不要随着妄念去走。念头看到顺境喜欢,那个喜欢念头才生起来,第二个念头接着又喜欢,第三个念头,欢喜心一直一直起来,这是烦恼。七情五欲里头,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烦恼,不要以为,烦恼是我恨他,那叫烦恼;我喜欢你,喜欢也是烦恼。清净心里头没有七情五欲,那才叫清净,七情五欲是染污。七情染污你的心,你看看喜、怒、哀、乐、爱这都是染污心的,后头那个欲,恶也是的,恶是讨厌,那个欲就是财、色、名、食、睡,那个五欲。七情,最后是五欲,五欲是染身的,前面六个是染心的,你的身心都受了污染,你居住的地方叫秽土,不干净。
修行就要用这个功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先怎样?先要把七情五欲降低,愈少愈好,时间愈短愈好,把念佛的时间愈长愈好,愈久愈好。完全用阿弥陀佛来代替,代替七情五欲,这七情五欲慢慢就淡化,念佛功夫得力了,一切时、一切处,你享受到轻安。从自性里面,因为自性清净心慢慢现前,才透了一点点,你感到轻安,人感觉到很轻松、很愉快,没有压力,像飘飘然似的,轻飘飘。这是什么?烦恼轻,罪业消掉了。人有烦恼,人有罪业,感到身体很沉重,好像很多东西压住自己。所以小乘讲的苦、空、无常、无我,完全是真话,确实是六道众生的真相。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叫迷惑。
我们看底下一段,「极乐国土,水声风声,皆演妙法」,这自然界全都在说法。谁在说法?阿弥陀佛在说法。极乐世界有众鸟,鸟都说法,全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水声、风声又何尝不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全是的。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阿弥陀佛恩德不可思议,每念一句佛号,都是最真诚感恩心去念,恩德太大了。不是他的大恩大德,我们这一生怎么能得度?全靠阿弥陀佛的恩德,阿弥陀佛的愿力,全靠它。要用真诚心,要用感恩心,要用随顺心,完全听话,他教我们怎么做,我们要记住,要认真努力把它做到。
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要放得下!这个放得下不是从事上讲的,你一定要晓得,从心上讲的。事是假的,它没有妨碍,事事无碍。产生障碍的是你的念头,不善的念头障碍你,善的念头也障碍你,所以善、不善的念头统统要放下。净宗只许你放一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真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往生的心要非常恳切,我真想去,我现在就想去,不要拖延。什么时候去?阿弥陀佛做主,我们把这桩事情完全付托给阿弥陀佛,佛觉得什么时候要我去,我什么时候就去。佛现在不叫我去,我们就在这表法,做一个念佛人的样子给大家看,这就对了。做好样子,万缘放得下,真信真愿,专念阿弥陀佛,就表这个法,这就对了。要统统放下,要真放下,不是假的。心比事重要,事随缘,心里头真放下,这就对了。
「《往生论》偈云: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这是说极乐世界。梵是清净的意思。极乐世界水声、风声,一切花鸟演法的色声,光色跟音声,都是帮助十方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帮助他们断烦恼、消业障,提升他们自己的境界,全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这不可思议。「《论注》」,昙鸾法师注解的,《论注》里头解释微妙,「出有而有曰微。出有者,出三有也」,三有就是三界。欲界有,有欲界的种子,有欲界的习气,你一定堕落在欲界;有色界的种子,有色界的习气,你一定生到色界;有无色界的种子,有无色界的习气,你一定会生到无色界。所以,有就是因,有因必有果。那我们讲修行,这个不能不注意,不要修到出不了六道轮回。换句话说,对于六道里面的事情,欲界、色界、无色界,没有一样东西贪着,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想控制,那这个三有你就全放下了,你就出三有了。所以这个出有,出有而有叫微,出有,超越三界了。超越三界还有,有什么?有极乐世界净土,我们到那里去。于是这个世间,三界我们决定不能执著,三界所有的我们随缘不攀缘,这就对了。可以受用,不可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变成有了,不放在心上,有出去了,这叫妙用。妙用,《华严》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要加紧努力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得大自在。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