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七集) 2012/4/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1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零一页第一行,从第二个字看起:
「《论注》释微妙曰」,这是《往生论》的注解,昙鸾法师所说的,为我们解释微妙是什么意思。西方极乐世界物质环境,因为这个世界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无量珍宝之所成就,所以叫非常微妙。前面我们读过,风吹树叶的声音,树叶都是七宝,所以风吹的时候,树叶、枝干、花果相触的时候发出来的妙音就像风铃一样,非常美妙。不但音听了悦耳,它还说法,你想听什么法它就给你说什么法。所以说微妙法音。昙鸾法师是南北朝时代的人,为我们解释什么叫微妙,「出有而有曰微」。「出有者,出三有也」。三有,我们这里有一份参考资料,这是名数,《佛学大辞典》里面讲的。三有就是三界,三界的别名。「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这叫有。就是你有三界的因,你有三界的果报,这叫三有。三界生死,我们要记住,第一个是你有欲望。这个欲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七情五欲,你有这些东西。有这个东西,你就在欲界生死,你出不了欲界。欲界范围很广,上面有六层天,叫欲界天,都是有欲望的。天愈往上面去,这些欲望愈淡薄。愈往下面愈严重,最严重的就是饿鬼、地狱,这两道它的欲望是非常坚固的执持,不肯放下。愈往上去,它就愈淡薄。
人,人道,它是个适中的。可是现在的人对欲的执著非常严重,自古以来所没有的。看中国历代历史所记载的,是有欲望,但是他有节度,换句话说,他有个底限。这个底限就是伦理、道德、因果,他懂这些道理,所以虽有欲望,不敢太过分。譬如钱财,够用就行了,不能够贪多。无论在哪方面,就是财色名食睡,讲求的是知足,知足常乐!能过得去,就不再求了,所以他心是定的。现在人不行,欲望没有止境,有了还想有,从生到死没有他满足的时候。这种欲望就往下堕落,将来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如果单是欲望,强烈的欲望,鬼道,他增长贪心。如果不善,用非法的手段夺取五欲六尘,这是地狱果报。现在人不相信,不相信有天堂地狱,认为人只有这一生,一生完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有生命的时候拼命追求,这个错误的。
第二,比这个高,色界有,色界的生死。色界有身体、有居住的环境,但是他没有欲望,这就比欲界高多了。色界有十八层天,这些人,就是说他有清净心、他有定功,四禅八定,四禅是他们修的。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明了,有欲望去不了四禅天。四禅天是色界,但是他有色界有,就是他还有四禅,执著这个东西;对于欲界这些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这个念头放下了。所以,色界天是什么人?神仙,他们在这个里头。在佛法里面讲,也是修到天道的,他们得到禅定。初禅有三层天,二禅、三禅都是三层天,四禅有九层天。没证阿罗汉果的这些阿那含,他们都住在四禅天,在那里修行。证得阿罗汉,他就超越六道,就不再搞六道轮回,永远出去了。在佛法修行,这是第一个果报,你修得再好,你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不算数,是把超越轮回放在最低的这一级。算他是有成就,小成就,不是大成就,大成就是成佛,中等成就是菩萨。阿罗汉是最低阶层的成就,也非常了不起,永远不再搞轮回。所以,欲界还不到阿罗汉,但是修行人在这个地方很多。
再往上去,无色界有。无色,无色是这一界,这是六道里头最高的一个阶层,他们不要身体。像老子所说的,老子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我最大的忧患是什么?有个身体,身体多麻烦!色界有身体,无色界身体都不要了。他不要身体,当然也不需要这些楼阁、这些居住的房舍,他也不要了。所以这个阶层应该是我们常讲的灵界,他的神通特别大,神通广大,没有身体,他没有累赘。色界天还有身体、还有居住的环境,他统统不要了,在我们六道里头可以算得上是高级凡夫。有四层天,这最高阶层。
「新译」是玄奘大师以后翻译的《仁王经》,《仁王经》里头有这么两句话,「三有业果,一切皆空」。这是什么人看到的?佛菩萨看到的。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意思就是整个六道轮回不是真的。《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指六道轮回,「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我们看看这个世间,哪一样东西没有生灭?大概除了虚空没有生灭,看不出生灭,虚空里面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有生灭。人是动物,动物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三界统有,只是天上的寿命长。经上告诉我们,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层天四王天,不高,这上去头一层。四王天的福报就让我们非常羡慕,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间五十年。我们人间活一百岁不容易了,实际上在四王天,两天。你看到寿命你就晓得福报多大。我们佛门供奉的四大天王,道教里头也供奉,护法神,四大天王。他们的寿命也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计算,要记住,他们一天是人间五十年,他的寿命五百岁,换算成我们人间,他寿命太长了。
再往上面去,忉利天,玉皇大帝,中国人讲玉皇大帝,外国人讲天主,都住在这一层。这一层,他们的寿命,它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寿命一千岁,人间一百年是它的一天,这忉利天。愈往上面去,倍倍增加。弥勒菩萨大家都知道,弥勒菩萨是欲界第四天,他那个地方一天是人间四百年,我们四百年是他的一天。换句话说,人活在这个世间活一百岁,在他那个地方,要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就六个小时。一百岁,他六个小时,这时差太大了。他的寿命四千岁,换算下来,这个我们有,因为他将来要到世间来成佛。他的寿命,兜率天的寿命四千岁,四千岁到了,他从那个地方下来,到我们人间成佛。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换算下来,是五十多亿年。释迦牟尼佛灭度了,弥勒佛下生,这么长的时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当中没有佛出现,但是佛菩萨很慈悲,让地藏菩萨代理佛陀,救苦救难,帮助这些众生。
到色界天的寿命又更长了。无色界天,无色界天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这是什么?这是讲人间、天上的福报,六道里头。反过来亦如是。地狱不能去,无间地狱,地狱里面的一天,最短的吧,最短的大概不是无间地狱,也算是大地狱,地狱一天,人间二千七百年。中国号称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地狱里头两天。地狱的寿命也是很长很长,所以地狱堕进去容易,出来可不简单。但是我们也有看到出来的,在地狱多久?在地狱里面有几百年,出来了。几百年,他在地狱所感受的那就是千年万年,他所感受的。他能出来,因为他忏悔、他认错,认错。不肯认错,不能忏悔,那个麻烦可大了,很不容易出来。
我们知道唐太宗堕地狱出来了,在地狱几百年。怎么出来?他不仅是佛教的护法,他是所有宗教的总护法,他喜欢宗教,他爱护宗教。宗教里面真正有修行、有德行、有学问的这些大德,他都封为国师,常常向他们请教。他做皇帝的时候,基督教传到中国,那个时候叫景教,风景的景,景教就是基督教,回教传到中国,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唐朝,穆罕默德还在世。基督教传到中国,耶稣不在世了,那是唐朝初年,比伊斯兰教早。所以这些宗教传到中国,唐太宗平等的待遇。你看,对佛教,很多寺院敕建,皇帝下命令建立的。但是基督教也是敕建,我们在北京看到的清真寺,匾额上「敕建」,这就是国家以平等对待不同的宗教。他知道这东西都是好东西,帮助他教化大众,让社会和谐,人民和谐相处,社会安定。
他最大的成就是编了一套治国的宝典。唐太宗十六岁从军,帮助他父亲打天下,他成功了,他父亲做了皇帝。父亲做了九年,把皇位让给他,父亲做太上皇。那一年他二十八岁,还是很年轻,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用什么方法来统治?他就想到古圣先贤的教训。从他往上去二千五百年,三皇五帝到隋代,这二千五百年当中,诸子百家这些大圣大贤,他们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教训。到古籍里头去找,找出来把它抄下来,编成一本书,《群书治要》。他就读这部书,而且在朝廷,王公大臣都要读这个书,这个书是唐朝治国的宝典,这他编的。
唐朝亡了之后,这部书在中国失传了。被日本人带去了,在中国失传了一千年,日本有这个书,日本的皇室都照这个书学习。一直到嘉庆,清朝嘉庆,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把皇位让给他的儿子,做太上皇。嘉庆登基,日本人对中国送的礼物,就是进贡的贡品里头有这部书,大家才知道。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印了两次,一次,照日本原书做的铜版,影印的,第二次是排版,印了两次。我们知道,印的分量不多,大概都是一千部。一千部,到现在一百年了,中国这一百年,社会不安定,都在战乱。所以这个书遗失了很多,找不到了,我以为失传了。
我知道有这部书,没看过。我过去读过世界书局出版的有一本书,《诸子治要》,这个东西我看过。这个书从哪里来的?它有说明,是《群书治要》最后的二十卷。《群书治要》一共五十卷,这最后的,《诸子治要》。所以我知道有这么一套书,全书没看到过。讲经的时候提到这个事情,没想到有同学就替我去找,居然找到了两部送给我,我如获至宝。这个东西出现,国家有救,世界有救了。中国典籍太多,你读你无从下手。这是挑选的精华,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常有系统节录古籍,一共六十五种书里头节录出来的,太好了!唐太宗做的这个好事情。我得到这两部,一看,民国初年出版,书很旧了,纸都变了颜色,但是字很清楚,没有损坏。我交给世界书局印一万套,分送给全世界大学图书馆收藏,将来不会遗失了。
随后,大概二、三个月之后,我又有同学找到一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