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信。他是杀业太重堕无间地狱,但是他勤政爱民,他是许多宗教的总护法,这个功德很大!他离开地狱,他认错,他忏悔,他劝我们念佛,当然他自己一定念佛。他说有灾难来,除了念佛,其他的方法都来不及了。我们相信他能说出这个话,他一定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他知道有极乐世界,他相信有极乐世界,只是一念之差,不小心堕地狱去了。我们知道,堕地狱是发脾气,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非常不高兴,有愤怒,就到地狱去了。人死了之后到哪一道,最后一念是做主宰,关系太大了。
「净影云:位分不退,名为正定。莫问大乘小乘众生」,这不问,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的地位就不退转。所以,「生彼国者,皆住正定」。换句话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决定会证得佛果,西方极乐世界是学校,毕业了就是成佛。在西方世界没有退转,只有往上升,像读书年年升级,没有留级的,没有降级的,没有,他都是升级。但是升得快慢不一样,有人很勤奋,升得快,有人比较懈怠一点,升得慢,总之他不会退转。所以,大乘教里称精进是菩萨唯一的善根。世间人善根是不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所有一切善法从这儿生的。菩萨只有一个,就是精进,勇猛精进是菩萨善根,能够帮菩萨快速成佛。我们知道,极乐世界的环境确确实实是给人一种精进不退的环境,极乐世界成就快!极乐世界的助缘非常之多,第一个最大的助缘,阿弥陀佛加持你。第二个,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诸上善人是谁?等觉菩萨,后补佛,这一类的人很多,常常在你的周边,帮助你、提携你,所以你成长就非常快。第三,极乐世界的环境太好了,六尘说法,众鸟说法,你怎么会退转?所以说皆住正定。
望西大师说法跟这个相同,「并云:一切善恶凡夫,乘佛愿力,生彼国者,处不退故。是名正定」,这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每个往生的人,到达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弥陀的本愿。阿惟越致是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阿惟越致原本是实报土的菩萨,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是这样的等级。在极乐世界,我们求往生,凡圣同居土也有这样的待遇,这是阿弥陀佛的恩德,阿弥陀佛的加持。如果没有他的加持,没有他的恩德,我们不可能到达极乐世界就得三不退,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念佛,念念要有感恩的心,我们念这句佛号,真诚心、恭敬心、感恩的心。这种恩德真正是无与伦比,没得比的。
「又憬兴云: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定趣善行,定生善道,定行六度,定得解脱,故唯有正定聚而无余二也」。憬兴说得好,往生净土,我们六道凡夫去往生,带业往生,圣人是初果以上,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决定向着涅槃,向涅槃是大乘佛道,成佛之道。定趣善行,你决定是行善,不会造恶。你定生善道,你不会生恶道。这个善道是佛道,无论你到哪一个诸佛刹土,你都是菩萨身分,不是天人身分。极乐世界的人,几乎每天都去参访十方诸佛如来,去参访,参访的时候统统是菩萨身分。诸佛如来尊重弥陀,无不称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是弥陀弟子,沾光,无论到哪个佛国土,佛一定对你非常有礼遇,非常爱护你。你不一样,你是阿弥陀佛的弟子,跟世俗人情差不多,你会得到特别的礼遇。定行六度,六度是菩萨行,你决定修六度,你决定得解脱。故唯有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统统没有,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三聚只有这一聚,正定。「《会疏》同之」,《会疏》说法跟这一样。
《甄解》,这是日本法师的注解,「宗善导意」,完全是遵从善导大师的讲法。这是唐朝时候,日本、韩国、越南大量的佛弟子,在家、出家,到中国来留学,亲近善导大师的人很多,亲近智者的也多。我们今天到日本、到韩国,你看到寺庙,他们里面供奉着善导大师的塑像,也有画像,在日本亦如是,特多。用善导大师的名号做寺庙的名称,叫善导寺,在日本常见。你看到善导寺,那是净土宗的,用善导大师的名字做寺名。台北市也有个善导寺,那日本人建的,他们对祖师非常崇敬,这也是日本人可爱之处。「释曰:《释摩诃衍论》所谓正定聚」,这都是善导大师常常说的,「所谓正定聚,从佛果至十地三贤,皆名正定聚。净土正定聚亦然」。这是说的圆教,圆教佛果妙觉如来,十地,地上菩萨,三贤是十回向、十行、十住,《华严经》上说的。这个十地三贤他住在哪里?他住在实报土,实报庄严土,所以皆名正定聚。这大乘上说的,以《华严》为准。净土正定聚亦然,跟《华严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或现十地三贤等。其体必至灭度」,灭度就是大般涅槃。这是究竟证得佛果,那当然是正定,纯正定。
「但是一涅槃界之示现差别耳」,但是一个涅槃界的示现差别,着重在示现两个字。为什么?人多,三贤十地,上面还有等觉、妙觉,一共四十二个位次,四十二个位次这是一涅槃界的示现差别。这个意思我们清楚了,无明都断掉了,只是无明习气厚薄差别的现象。在那个里面,这四十二个位次不能说真有,也不能说没有。你说真有,他们无明都断了,不起心、不动念,平等了,哪里还有位次?有位次有分别,有分别才有这位次,没有分别心哪来的位次?你要说他没有位次,每个人烦恼习气厚薄真不一样。所以,这四十一个阶级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我们一定要明了,不能执著一定有、一定没有,那就错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一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