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四集▪P4

  ..续本文上一页去伤害别人?真正搞明白、搞清楚了,不要人劝,自动的,绝不伤害一切众生。

  我们想想今天灾难,有很多人问我,经常我碰到人问我这个问题,灾难会不会发生?会不会很严重?我们如何躲避灾难?我说灾难会不会发生我不知道,有多么严重我也不知道,我们只要懂得因果报应。现在社会大众存的是什么心?孝悌忠信有没有?仁义道德有没有?没有,连个说诚实言的人都没有。人到了什么程度?信心崩溃。崩溃到什么程度?崩溃到连自己都不相信。你去问问,谁有自信心?自己对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不得了!他还相信谁?对父母不相信,对妻子不相信,先生瞒着妻子还有一点私财,太太瞒着先生,这事常有。这就是什么?没有信心,还保密。所以现在法律上有隐私权,那有什么法子?隐私权就是不诚实。没有隐私,大公无私,这活得多自在!还有怕别人知道的,你说生活得好辛苦,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太可怜、太苦了!

  佛菩萨无我,我都没有,我所有的当然全都放下,不在乎了,这个活得有意义,活得很快乐,不受外面环境影响。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我都快乐,为什么?我统统都放下了。放不下就有苦恼,放下就快乐。我有福,大家同享;有罪业,我一个人承当。这个事情想通了,好不好?好!我在这里积德修善,来生的果报必定殊胜。千万不要有,有福我独享,有难大家去承当,这叫颠倒,这个念头是阿鼻地狱的念头,你好不了。真正想好,一定跟古圣先贤、跟佛菩萨一样。古圣先王都是这个观念,有灾难我一个人承当,不要让老百姓受罪;有福让一切众生享,我跟大家一样。人要有这样的胸怀,这就是圣人,这就是菩萨。圣人跟菩萨,鬼神恭敬,鬼神敬仰,你无论办什么事情,有这些帮助,无往而不利。现在,现在有些困难,这困难是什么?困难在消业障,我们要接受,在困难当中磨炼自己、成就自己。魔难就是考验,我要关关通过,要顺利通过。自己吃苦不怕,不伤害别人。一定把这个爱心,爱心里头没有自私,爱心里头没有自利,真诚的爱心。诸佛如来是最好的榜样,超过世间圣贤。

  我们这一生当中有这个福分、有这个缘分遇到了,遇到大乘不得了!遇到这部经,遇到黄念老、夏莲老,我展开经卷第一个感谢他们。没有夏老就没有这个会集本,我们学经就非常困难;没有念老就没有这个集注。我们今天展开这个集注,就是大乘圆满佛法浓缩在这部经上,这部经就是圆圆满满的佛法,《华严》、《法华》、《楞严》、《般若》全在这个注子里头,这一部就够了,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诸佛不争,不像我们人间好名好利,一定要标榜自己,他们没这个念头。他们看到阿弥陀佛接引众生成就的这种方法太妙了,就那么简单,不要断烦恼,不要消业障,叫带业往生。只要你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相信、真正发愿,我这一生一定要去。蕅益大师说,只要你真信、真愿,你就决定得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注意祖师的话,说功夫浅深,不是说念佛多少,与念佛多少没有关系,功夫浅深。功夫是什么?功夫就在真诚。我有十分真诚,我一天只念十句阿弥陀佛,那个功德就比没有真诚心,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赶不上他十声。真诚心重要!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常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那叫功夫;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都在诚敬。诚敬的基础就是说诚实言,不能不懂;懂了不能不干,不干就是不懂。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不要以为你自己认为懂了,做到才算是懂;没有做到,说老实话,你没懂。没懂怎么干?再学,一定要真懂,真懂之后决定真干。

  章嘉大师在晚年我才遇到,我遇到他老人家六十五岁,六十八岁走的,我跟他的缘三年,三年奠定我学佛的基础,指我这条路,教我出家,教我出家之后要学释迦牟尼佛。我知道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没有建道场,游化在人间,最后入灭还在树林里头,不在房子里头,在树林里面圆寂的。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活活泼泼,活学活用;阿弥陀佛是最究竟、最圆满的表演,我们要学。头一个,这基础是有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根本。阿弥陀佛一点都不固执,广学多闻。极乐世界怎么建成的?去参访、去考察、去学习。到哪里去?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一个都不漏,每一个佛的佛国土都去学习。人家好的东西记下来,我将来的道场要有;人家不好的地方也记下来,我的道场不能有这个。所以四十八愿不是凭空在家里想象的,不是的,完全是实地考察的总结。不是这样总结,极乐世界怎么能超过一切诸佛刹土?它是集一切诸佛刹土里头的优点。一切诸佛刹土的缺点它没有,优点它全有,是这么来的。我们不能以为我都是最好的,别人最差的,不可以,统统要去学,统统要去看,他不好的里头可能有一、二处是好的。所以他是广学多闻来的,他不是闭门造车,这是符合今天所说的科学精神。不学你怎么会知道?学了才知道。所以今天我鼓励宗教,宗教要把心胸拓开,要学别人东西,我的宗教才能够达得上一流。如果只学我的,不学别的,你的东西有局限,你不能超过别人。这个观念是从阿弥陀佛上得来的,他广学多闻,什么地方他都去看、都去考察。四十八愿是他五劫考察一切诸佛世界里头长处跟缺陷的总结,四十八愿是总结,他的国土就是依照四十八愿这个理想成就的,真正不可思议。

  往生到极乐世界,成无上道,不用传统那些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不用那个方法,你看用这么简单,真的叫看破放下,这个总的原则没有丢掉,一切诸佛教人看破放下。他用什么?他就用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性德的名号,他用性德的名号做为自己的名号。所以我们念这句名号,一定要晓得它的真实义,真实义是念自性,用他的名号引导我们契入自性,这个方法妙极了!我们尊重阿弥陀佛就尊重自己的性德,你看这个意思多好。这是诸佛如来没想到的,被他想到了。他想到也不是偶然的,他因为考察太多,看得太多,广学多闻,他的智慧从这来的。

  方东美老师最佩服的就是大乘的精神,他不故步自封,他开放,他什么都学,他什么都知道,成就圆满的智慧,这是一般人所不及的。一般人学东西,他就是故步自封,他有他一定的范围,不接触别的,也不让别人到我这来,所以他那是有限的。这一开放,什么都学,那是博大精深,在他这个地方。世界上任何一切法没有独尊、独美的,不可能做到的,真正好东西必须是开放的,是遍法界虚空界的,那才叫独,独就是圆满,独就是全体,最后独归自性。佛法到最后归自性,一切万法都归自性。

  现在量子力学家有这个意思,他们称宇宙之间有一个零点能量点,那就是最极高、最高无上的。零是什么?什么都没有。要是有一二三四它就有,它归到无、归到零,零点能量点才是宇宙的起源。这个说得非常像佛法里面的常寂光,自性,确实有这个意思,零点能量点、零极限,他们用这些名词。一切归于零,身心一切世界统统放下了。但是佛法里面讲无中它有,不能那个无里头什么都没有,无里头什么都没有叫无想定,那就错了。修无想定修成功,将来往生到四禅天,里头有个无想天,就是他们的去处。无想定,心是定了,什么都没有,但是没有智慧,有定没有慧。佛法的定是定里头有慧,定慧均等,这是佛门讲的定。所以自性什么都没有,但是它什么都能够现。就好比我们作梦,作梦的心,那个心什么都没有,但是睡觉它会发梦,会变成梦境,好像什么都有,醒过来之后什么都没有。

  佛用梦做比喻,在经典上讲得最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我们对于宇宙一切万事万物要有这个看法,这是一场梦,是假的,不要计较。善的、好的是假的,恶的、坏的也是假的,所以一切都归零,恶的也归零,善的也归零。这个样子,你对于善不会贪恋,对于恶不会瞋恨,你的心是平等的,都不是真的;你对于天堂不会很爱恋,对于地狱不会起怨恨,平等的。为什么会有天堂地狱?你修的有福报。自性里头没有福、没有罪,就是自性里头没有善恶,所有对立的东西全没有,那你现在修的福,天堂是消福报的,要把它消掉心才清净;你干的坏事、恶的东西就地狱,地狱是消你的罪业,统统消光,平等了。所以是自性变的,都是业力变现的,业力有善有恶、有染有净,造什么样的因它就现什么样的果,这是自然的,自然现象。

  自性里头自然现象没有,精神现象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统统没有,但是它能够现一切现象。怎么现?众生有感,自性自然就现。成佛,回归自性了;换句话说,成佛的人跟一切众生自然有感应道交,众生起心动念他知道,就是自性知道。自性什么都没有,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现在讲有机体,它能够收到感应。不但念头感应他知道,我们身体状况他知道。身体是什么?身体是物质,物质有波动现象,这个波动现象他统统收到,我们身体的状况他一清二楚,所以能够得到他的加持。我们寿命到了,但是我们有愿力,想替众生做一点好事,绝对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念头,他会把寿命给你延长。不是我们自己意思,我又没有要求长寿,它自然延长,这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我们有求,这是我们意念的现象,我没有求。没有念头求的属于自然,有念头求的是意念的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自然产生的,自然产生物质,这个自然产生意念,意念产生物质,我们统统在这部经里头体会到了。所以这个经每讲一遍有新的发现,跟上一遍讲的不一样,遍遍不相同,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只要你不起心、不动念你就会发现,自然就讲出来,不是你预备的,这就是经典的微妙之处。

  所以阿弥陀佛用的方法巧妙到极处,完全让我们的杂念会归到一念,一心专念,他用这么一个方法,妙极了!简单到极处。这一念什么?统统归阿弥陀佛。但是阿弥陀佛要想不是归他一个人,不是个人崇拜,个人崇拜那就错了,不是,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德号。你看这些年来三时系念,这是我提倡的,现在在全世界流行。中峰禅师开示里头两句话说得好,「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这个开示不得了,登峰造极!那我们念阿弥陀佛念谁?念我自性;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此土。说出来一点点私心都没有,「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念弥陀是念自性,求生极乐世界是求自性,心现识变。这个道理要懂,你就晓得念佛不是迷信,念佛不是个人崇拜,它没有个人。

  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不为自己,为自己跟它理论基础上不相应;我们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是为一切众生,是为继承这个法门,承传这个法门,用这个法门来帮助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这是一切诸佛菩萨佩服到五体投地,所以极力赞叹。你看「诸佛让德,令归一佛」,大家都推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领导一切诸佛,帮助一切众生个个成佛,「是第十七愿成就也」,诸佛赞叹。「意谓,佛佛道同,所证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真的,成佛之后一切平等,跟阿弥陀佛也平等,没有例外的。

  但是念佛往生的法门,这是阿弥陀佛他的方法、他的妙法,「不共之妙法」,就是跟其他一切诸佛不同的,这是他独有的。这个独有的方法不是他想出来的,是他在参访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得到的结论。就是那些方法人不容易学,要找一个最容易学的方法,那就是把意念集中。「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个原理是一切诸佛都说过的。如何把心念集中在一处?他就用名号。阿弥陀这名号好,翻成中国意思可以翻,不是不能翻的,是尊重不翻。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每一尊佛都是无量觉,每一个人都是无量觉,诸佛无量觉现前了,不迷了,我们的无量觉被迷障碍住了。所以无量觉是一切众生的性德,念无量觉是念自己的无量觉,也是阿弥陀佛的无量觉,自他是一不是二,这个里头含义多深!这是不共妙法。「故其利益」也是不共的,这个利益无量无边。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四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