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八集▪P4

  ..续本文上一页,口渴,哪个地方有水,捧着水就喝,没听说生过病的。这个染污也不过就是最近四、五十年的事情,严重染污是最近三十年的事情。我记得我第一次到香港来,一九七七年,这三十多年前,还没有听说染污,香港山上、山沟流的水我们都喝,现在都不敢喝了。这严重染污最近三十年,就是农药发明了。以前没有农药,也没有听说过化肥,肥料都是自然的,都是树叶腐烂的。中国的土方法堆肥,那的确没有任何染污。

  我们现在在澳洲也搞农耕,我们完全用古老的土方法,地上挖个坑,腐烂的这些青菜(我们种的菜园)、树叶埋起来,三、四个月自然就变成肥料,就可以用,这是土方法。蔬菜自己种,这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现在主食也要自己种,因为主食很多,外国搞什么改变基因的,那都是害人的。违背大自然的法则,决定不是好东西。自然生长的,那好东西,所以我们自己来耕种。自己不会耕种,请当地农民,我们付工资,一天多少钱,工作八个小时。收成的时候,我们收了,除了自己吃的之外在市场再卖,卖的那个钱付给工人的还有多,这是个好方法。我们现在想到,就是道场必须经济上要自给自足,所以别人供养的我们买土地,我们用这种方法。我们在澳洲耕种土地,大概将近一万亩,合中国有一万亩土地。我们种了很多粮食,小米、小麦、水稻、马铃薯、番薯、花生、玉米,我们统统种,你吃得放心。我们种的东西好,因为我们这个农场里面都放佛号,到处都听到念阿弥陀佛。蔬菜也是念佛长大的,这些稻米,主食,统统是念佛长大的。这个拿到市场去卖人都喜欢、都欢迎,为什么?干净,决定没有染污,让你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宗教经济来源靠信徒,是个很苦恼的事情,万一信徒没有怎么办?所以中国古时候,祖师大德都很聪明,他要什么?施主供养,最好供养田地、供养山,你们把它买下来供养给寺庙。寺庙,山上可以种树,农田可以耕种,让平民去耕种,跟他分,这样人民也得到安定的生活,寺庙也有固定收入。所以过去寺庙不巴结信徒,对信徒很冷淡,你到寺庙去,出家人没人招呼你的,只有什么?知客。知客他负责接待客人,不是负责接待客人,见面不理会的。这就是什么?不求你。现在不行,现在完全靠信徒,信徒变成衣食父母,这不能得罪。所以古时候的制度有它的好处。

  这是说明佛法有最高的原则必须要遵守,为什么?你起心动念,你求不到菩提,菩提是你自己本有的,不是外头来的。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菩提是智慧,是你自心里头本有,你怎么能求?求这个念头就错了。那不求,不求也错了。为什么求跟不求都错了?你起心动念头了,动念头就错,不动念头就对了。佛在课堂上讲课不能说不求,也不能说求,但是有时候说求,有时候说不求,你要听懂他的意思。他的意思不在言语里头,在言语之外。言语记录下来是文字,他的意思不在文字里头,在文字以外,你要能看出文外的意思,这妙绝了。你不能上当,你执著他的言语,上当了;你执著经的文字,你也上当了,不能执著。你一定要懂得弦外之音,那个微妙!但是初学没有这个能力,不要紧,慢慢学,学个十年、二十年,恍然大悟,你就明白了。初学就懂得,那是天才,那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一定要个十年、二十年,五年、六年搞清楚的,上上根人。我都没有这个能力,我把它搞清楚是十年之后,才真正懂得这些道理。

  你真有求,你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你这个心是妄心。妄心,菩提是真实智慧,当然距离你很远,你所求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知识跟智慧两桩事情,用真心求的是智慧,用妄心求的是知识。什么是妄心?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我能思想、想象这妄心。所以佛法,尤其是大乘,无论是宗门教下,无论是哪一个宗,教学人,就是教学生,一个总原则,离心意识。就是说不用心意识,那就是真心。心是什么?印象,概念。我们眼看东西落印象,耳听也落印象,落印象是第八识,是心,妄心在起作用;意,意是执著;识,识是分别。换句话说,离心意识就是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纯是真心。这是佛法跟世间法差别的地方就在此地,佛法用真心,就是不用心意识,世间法全用心意识。

  科学,尤其量子力学,我们不能不佩服,我们怎么想也没有想到,他怎么能把阿赖耶找到?这是万万想不到的一桩事情。但是他找到了,我们也不奇怪,为什么?佛在经上说过,用心意识这是凡夫。用心意识它能缘的极限,就是它的范围,它能够缘得到的,对外能够缘到太空,对内能缘到阿赖耶,这是佛说的。所以它今天缘到阿赖耶,我们不感觉得奇怪。可是阿赖耶之外的它缘不到,这就是科学已经达到极限。两个极限的报告我们都看到了,我们看到很欢喜。研究太空物理的,他们用最新的极精密仪器观察,看到这个太空,极远处观察到的,报告里头说,能看到的这个太空现象,只是实际现象的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不见了,看不见了。我们听到这个报告很欢喜,我们知道那百分之九十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我们凭什么知道的?佛在经上说的,那百分之九十回归常寂光,回归常寂光你看不到。为什么?常寂光里头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你当然看不到,就是回归自性。

  阿赖耶他看到了,阿赖耶的三细相,现在搞得最清楚的是物质现象,这个算是他讲清楚了。精神现象他知道,没有说清楚。精神是什么?念头。你看现在新兴科学研究念力的秘密,知道念力如果把它集中、专注,它有很大的能量,甚至于这个能量可以改变星球在太空当中的轨道,有这么大的能量,现在才发现。念头从哪来的?科学家报告里头说突然出来,立刻就不见了。看到这个现象,这不容易,因为它时间太短暂了。这是佛在经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佛在三千年前就说出这个,现在被他看出来了。为什么会出生?佛知道,科学家不知道,科学家说没有理由,突然出生,突然就消失,而且速度非常快,佛对这个事情讲得清楚。自然现象,科学家称它为能量,阿赖耶的业相。这个能量是什么?能量是起于波动现象。佛说的,它从哪来?一念不觉。一念不觉这句话很难懂,这非常深,从一念不觉产生能量这个现象。

  原本自性就是一片光明,这个里头什么东西都有,叫能生万物,这是非常奇妙。实在讲这些现象都在眼前,我们细心观察的时候不难发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那个经验跟事实现象很相似。梦中,醒过来之后,知道是假的,什么都没有,可是在梦中,不知道自己在作梦,以为全是真的。有没有人想过这梦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梦?我们今天研究这个宇宙,就是这样的,这宇宙是一场梦。这梦从哪来的?梦到底怎么回事情?把这事实搞清楚,这叫学问,这叫智慧,其实就是梦境。梦境当然有原因,只是我们粗心大意没有去想这个问题。如果去想这个问题的话,这个问题就是最高的科学、最高的哲学。梦境搞明白了,这宇宙也搞明白了,宇宙搞明白了,梦境也明白了,它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

  所有境界相全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它要没有,怎么会现?而且本来有的千变万化。为什么会千变万化?我们想想不通,我们学经碰到这个难题,想了很久。突然想到什么?想到小时候玩的万花筒,现在万花筒做得很精美,我们小时候自己做的,找一个硬纸片卷出来,里面放三个玻璃。人家那个镜子打破了,我们把它采出来三片玻璃,在里面放一点五颜六色的碎纸片。你把它转动的时候,你就看到里面非常美的图案。而且什么?没有相同的。你去转一天,一个一个用照相机把它照出来,找不到相同的。就这么回事情,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

  所以念头,前念后念不是一个念头,每一个念头都是独立的,是一个独立的画面,是个独立的全体、独立的宇宙,它很快就消失。佛告诉我们这个时间,速度,用现在一秒钟做单位,一秒钟它生灭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次。现代的科学家,我是看到有个同学给我一份资料,就是这份资料里头所说到的,这份资料。现代的科学家,他发现了这个生灭速度,一秒钟里头一千兆,一秒钟一千兆次的生灭,被科学家发现了。佛讲的比这个还快,一千六百兆,这我们可以相信。在这样快的速度里头,我们眼睛看不到。弥勒菩萨跟我们说一弹指,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生灭,这一弹指。我们一秒钟弹得快的,我相信可以弹五次,五分之一秒,我们能不能看到?有感觉,这个东西在眼睛晃了一下。五分之一秒,我们会看到有个东西,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如果二分之一秒,我们能看到东西。有这么一个印象,看到一个东西,二分之一秒。它太快了。

  老式的电影是幻灯片,就是动画组成的,幻灯片组成的。幻灯片一秒钟,它的频率二十四次,我们在银幕上看到就好像是真的,一秒钟二十四次的生灭。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前这个现象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我们怎么会知道!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就把我们骗了,看到电影好像是真的。眼前的是一秒钟它的生灭不止二十四次,是一千六百兆次。科学家还没有达到这个频率,科学家现在达到是一千兆,一秒钟一千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如果宗教在这个世界上消灭了,佛教在。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科学,佛教是哲学,它不是宗教,所以它会长远存在,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谁学?向极乐世界学,向阿弥陀佛学,都在这部经上,这部经典是大学问。

  下面解答,「菩提正体,理求无相」。在理上讲它没有现象。我们用科学名词说,它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不是自然现象,换句话说,与阿赖耶不相干。阿赖耶的三细相就这三种,业相就是自然现象,转相就是意念,精神现象,境界相就是物质现象。这个东西被现在科学家发现,还没有讲透彻,真的被他发现了。我们对于阿赖耶这个问题,佛说的,佛不会说假话,我们相信佛,他说的是真的,可是总有疑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相信,还有一分疑惑。实际上不止一分,大概百分之九十相信,有十分疑惑,断不了。为什么?自己没有到这个境界。佛说得很清楚,什么时候你能见到?说八地以上。

  我们距离八地太远太远了,我们现在连一地也没有得到。不要说一地,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我们连初信都没有得到,何况是初地!十信十个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阶层,五十个阶层上面是等觉,所以五十一个阶级。八地高了,八地是最高的四个阶级,你看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四个,最高的四个位次,他们看到阿赖耶。这是怎么看到的?定功看到的,这样深的禅定功夫他看到了。八地以上能够看到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频率,他能看到。他不是仪器观察,不是数学推断,他是亲自看到的。所以佛经上讲的叫现量境界,他不是推想,不是计算、不是推想,不是,直接看到的,比科学讲得清楚,比科学讲得明白。科学不是亲自见到的,是用精密仪器观察到的,不是自己肉眼看到的。八地菩萨肉眼看到的,这个厉害。

  所以科学帮了我们忙,让我们这一点怀疑断掉了,完全相信。完全相信才叫真信,这样的信心发愿才叫真愿,这样的心来念这句阿弥陀佛叫功夫深。念佛功夫浅深是从这里说的,那一句佛号抵得一般人念十万声佛号都不止。十万声佛号是妄心念的,这一声佛号是真心念的,所以他的品位高!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要想到极乐世界高品位的往生,记住真心待人接物。从哪里做起?从不妄语开始。给你一个入门的地方,决定没有妄语。不妄语在今天不是要吃亏上当吗?这个世间吃什么亏、上什么当都是假的,极乐世界我得到了,那是真的。这个假的当不肯上,真的得不到!再大的亏我都愿意吃,再大的当我也愿意上,我到极乐世界上上品往生,这就是吃亏上当这个代价换来的。不肯吃亏上当的人纵然往生,凡圣同居土下辈往生,那才叫真的上当、真的吃亏了。所以我们要晓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不跟任何人打妄语,我们要做真正实实在在的人,心真实,行为真实,言语真实,表面看起来上当吃亏,实际上占大便宜。

  「今作相求」,这用妄心,用妄心求,「不当理实」,跟理不相应。「故名人远也」,这个人距离菩提很遥远,他得不到。「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心是什么?妄念,妄念是决定得不到。「不可以身得」,我们这个身也是假的,身得不到,妄心也得不到,你要把身心放下就得到了。得到之后,你的妄心跟妄身都很快乐,它享受,它沾光,妄身跟妄心都得到了。这是佛法微妙之处,跟世间法不一样,其味无穷,利益无边际。这个东西不学,你学什么?我们真的这一生非常感激方东美先生,不是他老人家介绍,我们这一生都遇不到,这一生就错过了。遇到之后能够契入,天天感恩,这一生没空过,这一年没空过,这一天没空过。一天不读经,一天不念佛,空过了。我们生活当中踏实,就在读经、学习、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路是愈来愈近。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八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