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二集)  2012/5/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5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七百七十页第七行,从第七行「蕅益《要解》云」,从这看起。

  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里面说,「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我们先看这一句。佛在《弥陀经》,在这个经上都告诉我们,极乐世界在哪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这个距离就相当遥远了。一个佛国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用今天科学家的话说,一个大千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十亿。十亿个银河系,这是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他教化的地区,这么大的范围。这个范围是最小的单位。有些诸佛法缘殊胜,他教化地区有两个大千世界、有三个大千世界,甚至于有十个大千世界,大小并不一样。像我们地球上的国家,有的国家幅员很大、人口很多,有的国家领土很小、人口也少,并不完全相等,诸佛刹土亦复如是,也是这样情形。这些情形原因在哪里?总是在菩萨修行的时候心量大小、跟众生结缘广狭,到成佛时候这个果报就现前。

  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从理上讲决定是平等的,从事上讲不平等、不一样,事有千差万别,理无二致,理是一个理。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给我们讲理。十万亿土,这是说从我们这个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距离,这么遥远,从理上讲,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这就说明宇宙从哪里来的,万物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这个事实真相,佛学名词里头叫做诸法实相,诸法是一切法,实是真实,真实的相。真实相,实际上讲就是自性。

  我们中国老祖宗,佛法没传到中国来,老祖宗就知道人性本善,这一句话先秦诸子说的。佛教是汉朝时候才真正传到中国来,所以我们老祖宗有智慧,不亚于佛陀。中国人称圣人,印度人称佛陀;中国称贤人,印度人称菩萨,名称不一样,含义是相同的;印度人称阿罗汉,中国人称君子。为什么我们不把佛菩萨、阿罗汉翻成圣贤君子?是很接近、很相似,可是标准不一样,所以依旧用音译,再加以解释。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汤恩比的话说得很正确,「中国古人心量很大,能包容异族文化」,就是指的佛教传到中国,中国全盘接受了;「佛教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这话是真的,用佛经所说的原理原则,来解释儒的经典、解释道的经典,可以把儒跟道提升到跟大乘佛法相同的境界。

  但是这里头有最重要的,佛要断烦恼。儒,儒讲伏烦恼,烦恼有,叫「傲不可长」,承认傲慢是有,但是不要再增长,伏住就好。佛法不行,佛法要断掉,不同地方就在此地。可是在大乘佛法里头,理上真断了,事上还带着有这习气,为什么?这种习气好办事。一发脾气,事情办好了,管用。但是这个什么?这就同舞台表演一样,不是真的。办事需要,那就得用,活活泼泼,这大乘法的殊胜之处,它一点不呆板,该用什么就用什么。可是真正断惑证真之后,运用无妨,这是真实智慧。如果自己没有真正契入这个境界,学佛菩萨那样做,那是有罪过的,这是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初学佛的时候就跟儒家一样。儒要是礼没有了,儒就没有;因果感应没有了,道就没有;佛家讲的十善业没有了,佛就没有了。这都是属于扎根教育,根要扎得牢,根要扎得坚固。什么时候扎根?婴儿。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很难,我们没有从扎根学起。幼儿园,总得五、六岁才上学,五、六岁他根就已经坏掉了。这一点,现在虽然没有了,不能不知道。知道,我们还有方法补救;不知道,那就灭亡了。

  我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五年前我在澳洲,南昆大送我一个博士学位,校长请我吃饭,陪同的有几位教授,有一位是教务长,他告诉我一桩事情,这是我以前没听说过的。他说二战之前,欧洲有些专家学者很认真研究一个课题,世界上四个古文明三个都消失了,为什么中国还存在,中国还没有消失?研究这个课题。最后的结论,他说这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关系。我听了之后告诉他,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是真实的。中国这个族群、这个社会,从秦统一之后,一直到今天还维持统一,大一统,这是外国人非常羡慕的,世界上只有中国人能做到。什么原因?教育,确确实实是重视家庭教育。但是中国的家现在没有了。

  中国的家是大家庭。你展开家谱看看,五代同堂,不分家的。所以中国的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是团体的。这个家,到现在中国乡村里头你还可以看到,这个是李村,那个是张村,从前那个村就是一家人。我这个年龄还看到过。我小时候,我自己的家已经败了,真叫家破人亡。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我父母也没有给我说过,我也没去查问过这个事情,从我记事,家就没有了。我们住在姑母(我父亲的姐姐),住在她们那个村子里头,我看到了。她那个村子,我的姑父他们兄弟十个人没有分家,那个时候家已经衰了,大概上上下下还有一百多人,应该有一百五、六十个人。

  中国读过小说的人可能读过《红楼梦》,《红楼梦》就是描写一个家庭。通常一个家庭,人口大概是三百人左右,人丁兴旺有六、七百人,甚至于到七、八百人。这么大的一个团体生活在一起,要没有规矩、要没有组织,那家就乱了。所以这个家,它有家道、有家规、有家学、有家业,这四个东西撑住这个家。家治好了,所以中国人讲齐家治国,你有齐家的能力,你就有治国的能力。因为国跟家差不多,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同一个道理,能齐家就能治国。所以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庭自己负责。国家用考试的方法、考选的方法提拔人才,那就是现在所说的政府的公务人员,国家体系里头各级领导、干部,选拔出来之后,国家培养。国子监等于是国立的大学,是培养干部的,像现在的党校一样。

  五代同堂、六代同堂在过去常常见,所以教育家负责任,养老,家负责任。这大家庭跟现在小家庭比较,大家庭好!人心定,为什么?它有保障。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你后面支持的就是你的家。你有困难,家帮助你解决,这是最可靠的、最忠实的。年岁大了,不从事工作了,落叶归根,回到老家去养老,享受天伦之乐,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两个比较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家庭非常羡慕、非常向往,但是不可能再恢复了。

  中国这个家对于这个族群绵延几千年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就是太大了。让我们联想到,古时候各种行业,中国古人所谓三百六十行,哪一行是大家最羡慕的、最向往的?那就是做官,今天讲从政。为什么人向往?做官地位很高,大家尊敬你,待遇也不错,没有事情做,为什么?人人是好人,家把人都教好了,家都把子弟教好了。好人做好事,没有做坏事的,所以事事是好事。这个做官的人没有什么案子办,特别是太平盛世的时候。我们看到《四库全书》集部,那些文章应该一半以上都是做官人写的,他没事情干,在家里写文章、写诗、写词,清高。所以人都想读书,都想将来从政,最轻松、愉快。

  现在这个世间颠倒了,现在世间各行各业,哪个行业最苦?做官的最苦。为什么?办不完的案子,这都是真的,办不完的案子。监狱里头人都坐满了,人满为患,跟从前恰恰颠倒。原因我们很清楚,过去的人被家学教好了。家学就是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家长负责请老师。那种礼节,现在没人知道了。当家做主的大概都是曾祖父这一代人,高祖父不管事,年岁太大了,曾祖父管事,当家做主。为子弟聘请老师,一定选择这个地方的人,真正有学问、有德行,而且懂得教学这些方法。请老师的时候,家里面这些家长,老师请到家里来行大礼,三跪九叩首。家里面这些子弟,看到父亲、祖父、曾祖父对待老师都三跪九叩首,这还能不听话吗?老师接受这一家人长辈这样重的礼节,把子孙付托给他,他要不认真的教,怎么能对得起这个家族?所以老师宁愿不教自己的儿女,也要把学生教好。学生教好,他的儿女、后代就有人照顾了,为什么?古时候真的不是假的,师徒如父子,师生的关系跟父子关系没有两样。老师的子女跟自己兄弟姐妹一样,他要有困难,一生没有任何条件要照顾他。所以老师有好学生,他的后代有保障,他会尽心尽力,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所以古时候那个家,好!

  中国这个族群能够绵延这么久,每个朝代政权建立之后,五年制礼作乐,一切都上轨道了,这是我们在二十五史里头看到的,这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国家有这样完美的文化。我们怎样保存,怎样继续把它发扬光大?这是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我想了很久,传统血缘族群的家不能再恢复,常常听到人家说什么企业家、企业家,听多了,我在这动了个念头,企业能不能把中国传统的家道、家规、家学、家业继承下来,中国这个社会至少还有千年盛世。以前靠血缘、亲情,现在要讲道义,因为我们不同的血缘、不同的姓氏参与这个企业团体。企业的老板是大家长,企业要有子弟学校,照顾所有员工的小孩。从幼稚园到研究所,办一条龙的学校,企业来办,收自己员工子弟,外面也可以来参与。企业养老,企业有安养院,员工老了、退休了,公司养他,他有父亲、有祖父,他这个家族统统都养。这样就能把中国传统的家再恢复起来,家道、家规、家学、家业。在中国先有这么一个样子,然后慢慢扩展,大家觉得这个是好,有个十几、二十个样子,会影响到全国,社会能长治久安。这是一个理念、一个想法,也有同学在发心。

  我把这个事情付托给北京的胡小林居士,他经营一个规模不太大的企业,我希望他能做到。他已经做了五年,今年五年了,业绩很不错。如果他能够继续不断,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家庭子弟学校,家长都希望子弟成材,都希望他有德行、有学问、有爱心,来继续经营这个事业,继续把…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