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八集▪P4

  ..续本文上一页世界是从阿弥陀佛清净心当中流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心清净,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就清净。那现在念佛的人为什么不能往生?就是他不是用清净心,原因在此地。他要用清净心,没有一个不往生,真叫万修万人去。他的心里头还杂着有,夹杂着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这不能往生。真信、真愿、真念佛,他心不清净,那就完全都错误了,一定要用清净心去念。

  那念多少?底下一段告诉我们,「乃至十念。乃至者,从多向少而言,如云下至」。这是什么?说得最少的,十念都行。多呢?多多益善,愈多愈好。下至十念,是最下的,十念。这个十念,古今说法不一样,有一些祖师大德说,这是临命终时十念;也有人说,这是平常的十念。平常是什么?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念佛,每一天只能用很少的时间去念佛。但是只要每一天不间断,也能够符合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符合往生极乐世界所要求的标准,能讲得通。所以祖师大德提倡,对于工作非常繁忙的人,早晚课就用十念法。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个大乘经上确实是佛说,不重形式。真念佛,早晨起来洗脸漱口之后,如果家里供佛像,就在佛像前面做;没有佛像,面朝西方。因为这个法门,它不是修空观,它是指方立相,指定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向西就有感应。想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一口气叫一念,这一口气不拘多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尽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晚课亦如是。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一生不中断,天天都不缺课,就行。所用的时间,我相信不会超过十分钟,人人做得到,决定得生。

  还有是工作非常繁忙,连这个都很难做到。我是在一九九八年住在新加坡,同修们带我组了个团到马来西亚去访问,看到穆斯林,就是回教徒,他们每天五次祈祷。这一些回教徒都能够遵守,一到祈祷时间,工作立刻放下去做祈祷,他的祈祷不会超过十分钟,祈祷完毕回来再工作。我觉得那个很好,一天五次薰修,他不会忘记。这是什么?佛家讲的长时薰修,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我就想出一个十念法,一天九次,比他还多,但是时间比他短,就是念十句阿弥陀佛,一天九次,一次都不要缺。早晚两次;这个十念法,实际是一句就是一念,十声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十声,这就是一次,非常短,早晨一次,晚上一次,三餐饭,人家吃饭念供养咒,我们念佛号,十声佛号,这就五次了;再是上班,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就是四次,一共九次。你就是记住修这个法。那个时候我住在美国,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南洋、介绍给美国同修,他们用这个方法用得很得力、用得欢喜,一点都不浪费时间,到时候他就想起来。吃饭之前就合掌,念十声佛号,这个佛号;工作之前,先念十声佛号再开始工作;工作结束之后,收拾好了,念十声佛号离开岗位,一天九次,比回教就更密切,他五次,我们做九次,时间比他更短,真有效果。

  「如上之信愿持名归向净土,下至仅得十念相续,亦定生彼国」。下至,我们讲的一天九次念佛,一次就是十句佛号,行,一定生彼国。「此之十念」,这个底下有说,有平时、有临时。「一、至于平时十念,亦有两种:一者,如前引《弥勒发问经》中佛说之十念,不杂结使」,结使是烦恼,不杂烦恼,「是乃菩萨念,而非凡夫念」。这前面我们介绍过的,弥勒菩萨这个十念法,凡夫做不到。「本经所云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这个我们做得到。我们就用每天九次的这个十念法,这都行,跟它相应。「即以脱尽淫怒痴之三毒,具成就三明之智德,以如是之心,而持佛名号。如是念佛,功德难思。以此为因,则临终正念现前,定得往生。但此乃菩萨之十念」。这属于第一种。这个是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学佛。

  佛的事业是什么?我们常讲佛事,佛的事业是什么?就是一句话,教化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佛事。佛知道一切苦从哪里来的,从迷失自性。十法界里头所有众生苦,都是迷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智慧没有了,智慧变成烦恼,变质了。智慧里头加上迷,就变成烦恼;德能里头加上个迷,就变成造业;果报上加上个迷,就变成六道轮回,从迷来的。那佛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讲的,果上不能下手,要从因上下手。因是什么?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没有了;悟开了,乐就得到了。那佛用的手段是什么?是教学,教育,讲经教学。讲经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人破迷开悟,人真的破迷开悟,就离苦得乐了。这是佛的大慈大悲,这是佛的慈悲济世。世间人这个救济,真是完全从物质上来说,没得吃的,送一点吃的给你;没有穿的,送一点衣服给你穿,这是小恩小惠,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是彻底解决。你看,到极乐世界,真彻底!阿弥陀佛做到究竟圆满。到极乐世界去,只要你肯去,什么都不要带,统统放下,到极乐世界去了。

  到极乐世界,你得的身体是法性身,不是我们这个身,法性身不生不灭。你居住的地方是法性土,法性的土不是泥土、不是泥沙。泥沙这种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它是生灭相。极乐世界法性土不生不灭,所以土地一尘不染,众宝所成。这些众宝是随我们念头变的,你说这个多自在。我住这个房子,我想是黄金造的,全是黄金;我想是玛瑙造的,全是玛瑙,你念头才一动,统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衣着,穿的衣服款式、质料也是随心所欲,我想我穿的一身是金色衣服,它就是金的。它那边黄金非常柔软,像布料一样,可以做衣服,我们这个黄金太硬了。因为我们这个地方,人心太狠了,所以七宝都很硬;西方世界,人心柔软,所以七宝柔软的。所以你用什么东西,它都可以做衣服穿,都可以变成宫殿居住,你的居住环境。树叶花果都是这样的,我想这棵树玛瑙树,那一棵树黄金树,你的花园里头真的随心所欲,所以你很快乐。这是物质上的供养达到究竟圆满,不是我们没有,你给我一点,我用完了之后就没有了,极乐世界是随心所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看多自在。

  阿弥陀佛不但是法布施,财布施不得了!让我们在那边丰衣足食,心想事成,这极乐世界的庄严。闻法绝不中断,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都听到阿弥陀佛在说法,所以在那个地方成就太快了!这样的好环境,我们不要,到哪去找?我们知道有这么一个好环境在等着我,这一边一切随缘,得过且过,我要回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是我的老家,落叶归根!归极乐世界的根,不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旅游,是到这个地方来接受训练的,这训练很严格,我们是来接受训练的,训练成功,回到极乐世界。所以以这种心态来过日子,就很自在、很快乐。无论是顺境是逆境,顺境,没有丝毫贪恋,为什么?比不上极乐世界,差太远了,到这个地方来接受释迦牟尼佛的考验。说明这边都是用四相。

  「二者,慈云忏主有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漱口焚香,向西合掌。念佛尽十口气。一口气中,尽力念佛号,一口气尽,是为一念」。这一口气里头不拘多少,就是十口气。这是慈云忏主他提倡的方法。「此为接引事务繁忙,或勤修别法,无暇多修净业之人。终身修之,蒙佛本愿加威,亦得往生」。这个勤修别法,或是参禅的,他以参禅为主,每天早晚念这个十念法,想求生净土,也能往生;或者是修密,或者是修唯识、修三论,修其他法门的,乃至于修其他宗教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用我们一天九次的念佛方法,一口气只有十声佛号,无论修哪个法门,无论修什么样的宗教,只要你真信、真愿,你必定得生。这法门真广大,真正不可思议!

  「二、至于临终之十念,则如《观经》所说。暗契理一心,故必往生」。这个临终十念是《观经》上所说的。这也是一生从来没有闻过佛法,临命终时才听到,但是他听了,他就相信,他就接受,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经上常说,这种人皆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这一生虽然没遇到佛法,临终才遇到,一遇到就相信,这是诸佛如来威神加持,他就相信,他就真念。你看看,一听,真信、真愿、真念,十声佛号,相继不绝,他能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高。为什么?他没有杂念,他没有障碍、没有怀疑、没有夹杂,念念相续,他跟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善根深厚的,真是一心向往的,这个时候没有第二念,他往生的品位一下可以提升到上品上生,实报庄严土,能达到这么高的位次,那就是十念成佛。这也是非常难以相信的一个法门,可是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如果把《无量寿经》真正念懂了、念通了,你就不会怀疑了,它有很深的理论在支持它。临终是一念真诚心,尤其是造作恶业,在这个时候就让你自己选择,一个是地狱,一个是极乐世界,你选哪一个?选定了,那个心坚固,不掺杂杂念,所以他成功快、成功高。

  我们在过去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在美国马里兰州,周广大先生。他没有宗教信仰,中国人,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开个面包店,人非常老实、非常忠厚,好人。得癌症,癌症的末期,医生告诉他家人,他癌扩散了,扩散到全身,没法子治疗了,存活不会超过一个月,让他家人带回去。家人这个时候到处求神拜佛,希望有奇迹出现,找到我们。那时候我们这个华府佛教会,好像成立还不到一年。找到我们这些同修,我们有四、五个同学去看他,看了之后打电话告诉我,确实不能好了。于是就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一听就接受,很欢喜接受,告诉他的家人不要去求这个,找医生、找什么、找神,都不要去,统统放下,念佛,帮助他往生。我们这个念佛会里面的同修也去了,轮流去,一次三个人,轮流去给他助念,三天三夜,往生走得很好。他一发心要念佛的时候,有一个感应,不痛了,本来那个癌症很痛,居然就不痛了,所以他的信心大增。这一个瑞相就很好,不痛了,所以叫家人都给他念佛。在那个环境里头三天三夜,平平安安往生。火化的时候,我听说还有舍利,捡到几颗舍利,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亲自遇到的事情。

  所以念佛功德,得佛力的加持,你能得多少加持,完全在那个诚意,你有几分的诚敬。印祖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全在诚敬之心。诚是真诚,不夹杂杂念,那叫诚;敬是恭敬。敬从哪来?从诚来的。内里面不诚,外头恭敬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决定是真实心中作。所以我们学佛了,尤其在现前这个环境,最重要的用真诚心,用真诚心生活,用真诚心工作,用真诚心待人接物。别人对我们假的,没有关系,是他,我用真诚来回报,我决定得生净土,你有把握,你有信心。如果虚情假意,你那个信心不是真的,里头有怀疑、有夹杂,那就很难了。没有夹杂、没有怀疑,这个行,决定得生,自己充满了信心。这就是我们往生决定的把握。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八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