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八集▪P3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超越六道,跟佛菩萨游戏,那还是梦。慢慢全部都搞清楚了,我们知道应该回常寂光,回常寂光就是真正醒过来、彻底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才有能力与十法界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去帮助他们。众生有感,你就自然现身。现身,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你的身是自在的身。现什么?为他现身,这个众生有感,为他现身,帮他解决问题。他的问题解决到了,这人自然没有了,就不见了。所谓「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出生、灭尽都没有起心动念。

  又《宝积经》第二十八卷说:「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诸佛如来,正,正就是不邪,不偏不邪叫正。真,决定不是虚妄,不是假的。真正完全讲的是自性真心,它是一切万法的本体。在哪里?就在现前。我们这个身是妄,虚妄的,我们住的环境是虚妄的。妄从哪里来?妄由真起来的。没有真,哪来的妄?好比我们人站在太阳底下,人是真,影子是妄,没有人,哪来的影子?所以妄跟真永远不会离开,形跟影不离开,有形必有影,有影必有形。所以真在哪里?真妄和合,真在妄中,妄在真中。我们只要把妄息掉了,真就现前了,不要去找真。妄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真就现前,就是一片真正之道,就现前了。不要去找真,找真,真又变成妄。所以我们有真,这才叫不怕,真是永恒的。六祖大师把妄放下,真现前了,告诉我们清净,从来没有染污。染污是什么?烦恼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闻利养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这里全没有,真心里头全没有。妄不放下,真就不现前;妄放下,真自然现前。这真是本有的,不生不灭,妄是生灭法,有生有灭。

  诸佛如来所行之道,他没有丝毫虚妄。经上所说的种种,全是众生的妄想分别执著。众生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佛一句话没得说。正因为众生有妄想分别执著,那就是感,佛用智慧来应。于是我们就明白了,经不能不学,不能不听,不能不明白。明白就是开智慧。智慧开了,要落实到生活,我们就离苦得乐了。黄念祖老居士被人戴了牛鬼蛇神的高帽,纸帽子,拖到街上去游行,他心里头默念阿弥陀佛。他有没有乐?他有乐,他知道眼前这个境界是替自己消业障的,这些小孩来找麻烦、来鞭他的,踢他的,骂他的,打的,吐口水的,那都是菩萨来考试他,通过这个大考,他就成佛了。所以,他不但对这些人不会责备他、责怪他,他还感恩他。就像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不会怨恨他,感激他,还要报他的恩。为什么?经过这个考试,他提前成佛了。本来成佛在弥勒之后,他倒过头来,他在弥勒之前成佛了。所以发的誓愿,我成佛第一个来度你。这个歌利王就是世尊面前的憍陈如尊者。真的,他第一个成阿罗汉果。这是我们要学习的。那真快乐,什么环境都快乐,都自在。顺境没有贪染,清净心现前;逆境没有怨恨,也是清净心现前,你看多自在、多快乐。

  「住大乘者,即常住于如上大乘法中之人」,这个我们要学,我们要常住在像上面所讲的大乘境界。「当知是人,决非凡小。虽是肉身,亦名菩萨」,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真妄是永远不能分离的。这真在哪里?真如在哪里?就在我们身上。只要我们觉悟了,我们就发现它真的是在身上,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不用妄心,这个人就是菩萨、就是佛。现前就要干,天天干,它就相应了,愈干愈有味道,愈干愈深入,这个智慧天天增长。烦恼习气天天往下减,减弱,智慧天天增长,人怎么会不快乐?无量无边迷惑颠倒罪业众生,没有一个不是因此而得度。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对一切众生最大的恩惠,就是天天讲经教学,把大家唤醒,帮助大家把烦恼妄念(这是假的)丢掉,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如来的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统统现前。这是最大的恩惠。佛要不讲经,对众生没有丝毫利益。这是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的,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没有一个不讲经教学的,道理就在此地。

  下面说,「清净心,无疑无垢,净信之心也」。清净心是基础,清净心是真心,清净心里头没有怀疑。你看,贪瞋痴慢疑,把疑提在第一个,没有怀疑。无垢,垢是什么?贪瞋痴慢是垢,那是染污,是脏东西。贪瞋痴慢疑都放下了,清净心就现前。为什么不能贪?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今天科学家为我们做证明,我们真正相信了,以前对于佛经上讲的半信半疑,明明这东西是真的,怎么是假的?现在科学家证明了,它是波动现象产生,波动就是生灭。波动多快?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我们看不到、觉察不到。如果我们用比喻,这个概念就很清晰,像我们看电影,老式的电影,现在数码不容易看见。老式的电影是幻灯片,这个很容易体会到。银幕上的动画是什么?是一张一张的相似相续相,用快速度把它放映出来,我们在银幕上看到好像是动的,其实它没动。每一个镜头打开,这一张片照在银幕上,就是一个照片,关起来,再放一张,是第二个照片,一张一张的,从来没有动过。这个我们的概念很清晰。

  佛告诉我们,我们眼前,不但六道,包括十法界,十法界全是生灭法,就跟这个道理完全一样,只是它速度太快了,我们疏忽了,以为它是真的,全是这么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这才晓得我们生起贪心,是我们自己的愚痴,它根本就不存在,包括我身体都不存在。我们的思想、身体都是假的。外国哲学家有时候比我们聪明,他说身不是我。什么是我?我思故我在,我能够想象的那是真我。这就是什么?他不把物质的身体当作我,把念头当作我,因为我有思想,那个东西是我。这比一般人高明的,殊不知,那个想也是生灭法,都不是。所以佛法讲无我,这无我是真的,无我就是真我,你就把真我找到了。你要有个我的话,你永远找不到。我是迷,我放下了,真我就现前了。真的里面没有对立的,有真有假,那个真也是假的,真里头没有真假;我里头没有有我、也没有无我,统统没有,这才是清净心。

  那修行修什么?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把我们的烦恼,烦恼,其实无量无边的烦恼是从六个根本烦恼里头生的,这六个是根,贪瞋痴慢疑,这五个根,后头还有一个,恶见,恶见是什么?错误的见解,错误见解也有五个,这六个根本烦恼。把这五个总归纳为一个,展开来五个,第一个身见,以为我有身,以为我有灵魂,所以灵魂是迷惑颠倒,它还是执著。有边见,边见是什么?对立,不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这个观念我们要建立。不容易建立,一定要建立,为什么?它是事实真相。一切万事万物是一个自性变的,佛经上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那个心是真心,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自性就是真心。如果我们对立了,这就错误,对立就是不承认是一体,一定承认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也就是我们要承认,我们这个身体,这身体,科学家告诉我们多少细胞组成?大概是五十兆,五十兆个细胞组成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我,不能说这个细胞是我,那个细胞不是我,这就组成这一个身。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事万物组成这个法界,法界是我。为什么?法界是心现的。所以法界是我,阿弥陀佛是我,极乐世界是我。为什么?都是我的心现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它不是外头的。所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理论,自己心现、自己想去,哪有去不了的?决定往生,心现识变,他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清净心是真心,没有一点染污。这里头决定没有见思、没有身相,这个我们常讲,《金刚经》上四相、四见统统都破了,清净心现前。四相破了,小乘的清净心;四见破了,大乘菩萨的清净心,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就是中国佛教里头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是四相、四见统统放下,《金刚经》的修学圆满了。那《金刚经》的修学是怎么个修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不用四相,从这下手。知道四相是空的,总的一句话说,也是《金刚经》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归纳起来就是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归纳起来就四大类。凡所有相,这四种现象都是波动现象,都是生灭相,而且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你怎么能说它是真的?

  科学对我们现代人帮助太大了,古人怎么会能够相信这个?我常常想到佩服古人,佛讲,他真能相信,他不怀疑。我们现在听了,怀疑,没有像古人那么老实,我们一定要拿到证据才相信。那科学它拿到证据了,我们看到科学报告,相信了。真的相信就真的放下,放下之后是什么?起心动念是为别人想,不是为自己想,这就不一样了。如何帮助别人?一个总的念头,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总念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是这一桩事情,帮助众生离苦得乐。那是什么?我自己已经离苦得乐,我才能帮助别人,我自己没事了。所以清净心重要,清净心的修学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我们要学,在生活当中学,工作当中学,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学什么?学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古大德说「常作如是观」,这《金刚经》上的话。

  《中阿含》四十一卷里面说,「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戒定慧,这是讲小乘。小乘在事上讲,淫怒痴就是贪瞋痴,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放下贪瞋痴。「成就于三明」,三明就是六通。天眼明,明比通还要高一级,通常大乘教里头,一般讲佛菩萨是三明,对声闻缘觉讲六通。三明里头,第一个讲天眼,第二个讲宿命,第三个讲漏尽,用三个代表六个。「如是清净心,功德难思」,这是真话,无量无边功德都从清净心生出来。「故《十方佛赞品》」,本经,「乃至能发一念净信。...随愿皆生」,没有不往生。愿是什么?我愿生西方净土中。你有清净心,用清净心发这个愿,没有一个不往生的。「以如上之清净心,归向无量寿佛,故云: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净宗原理就是心净则佛土净,西方极乐…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