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十米到十米的海啸。这就是居住在海边都可能遭遇得到,最高的五十米,最少的十米。前年日本311的海啸是十米,前些年印尼那个海啸也是十米,死了三十多万人,五十米的海啸就不得了,就太大了。在我们中国沿海,我们相信不会出现五十米的海啸,但是十米是有可能,因为中国沿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这一带,没有很大的火山。海啸是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有超级火山有十几个,都在海底。在陆上面只有一个,美国的黄石公园,那是一个活火山,那是超级的。那个火山如果一爆发,美国的问题就严重了,科学家预估,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不能住人,黄石公园会有那么大的威力。所以止恶行慈,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记住,不两舌。
「当行和合之善」。和合,佛家提出来的最好,六和敬。六和,第一个就是真诚心,人人都有真诚心,真诚心要起作用,就是「见和同解」,这是和睦相处的根本。都觉悟、都明白了,我们起心动念必须要遵守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不但中国人应该要学,全世界的人都要学。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的这些根本,可以说在今天,不分国家界限,不分族群,也不分宗教信仰,人人都能接受,而且欢喜接受。这是我这十几年来在这个世界推动宗教团结,我看到了,统统能接受。佛家的三皈、十善、六和、六度跟普贤十愿,跟任何宗教没有冲突,跟任何族群传统文化也没有冲突,大家听了都欢喜。所以世界可以团结成一家人,这和合之善。这是口业四种,四善。
下面是念头,意业,就是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第一个,「不贪,止前引取无厌之恶行」。过去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变成贪而无厌,现在晓得这是错误的。这从理上来讲。人生在世最高的享受,是快乐、是幸福,与贫富贵贱都不相干。释迦牟尼佛生活最快乐,他一无所有,他是个修行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生活是托钵,跟乞丐一样,全部的财产就三件衣服,叫三衣一钵。他什么都没有,他过得比谁都快乐,真放下了。放下,那一种圆满快乐让我们大家都看到。放下一切,利益众生,所以众生都喜欢他,众生都爱护他,众生都喜欢跟他学习,他为天人师,老师的身分出现于世间。这是什么?不贪,把一切贪取的念头断掉。一定要真正相信,从理上来讲,贪瞋痴断了,就不是凡夫,圣人了。圣人日常生活所享受的是法性,本自具足。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出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本自具足,本自具足无量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你一样都不缺。
现在我们对于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不怀疑了,完全接受。这是得力于今天量子力学家最新的发现,科学终归把物质是什么搞清楚了。这是我们迷惑,无量劫来迷惑,没搞清楚,我们对于物质现象贪着。现在搞清楚了,对物质不贪,知道所有的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点都不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是我们的心态改变了,从前有贪心,现在没有贪心。为什么?全是假的。尤其《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还贪什么?所以贪心只是一个妄想,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给自己带来一身罪业,带来满心的迷惑,大错特错,所以应当放下。
「当行不净观,观诸六尘,皆欺诳不净之观行善」,我们要学这个,把念头改正过来。我们现在比这个不净观还高一等,我们现在这个观是道道地地《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比不净观高一层。不净观是小乘,三乘菩萨学的。真正了解一切物质现象不可得,精神现象也不可得,这是大乘。《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法身菩萨的看法。为什么?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都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动现象产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说它是真的、是假的?这就是所有现象它的存在。
我们今天大概一般人都看过电视,家家都有电视,电视就是诸法实相一个很好的例子。你看电视上这些画面怎么来的?这画面从哪来的?我们这个知识有,是从电流波动里头产生的。它产生的速度快,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没达到,比这个速度慢很多。我们今天实际上,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包括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从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里头产生的。所以佛说这个话就对了,「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才明白,不但物质现象不可得,起心动念也不可得。物质现象是从起心动念产生的,起心动念不可得,哪来的有物质现象?万法皆空,一点都不假。
今天这些现象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相生,缘散相就不见了。所有一切现象,包括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所现的现相,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灭几乎是同时,所以说它不生不灭,没有生灭。果然没有生灭,说没有生灭就毫无意义,而是什么?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就是它太快了,你才感觉它生,它已经灭了,第二个念头又生了,这波动现象,第二个波动现象又出来了。波动现象没有停止,停止就成佛了,停止就真心了。凡是波动的都是妄心,所现的相是幻相。真心是不动的,真心现的相是真相。真相是什么?在我们这个经上讲的,常寂光净土,真相。常寂光里头什么都没有,没有物质,没有波动现象,没有念头,它什么都没有,但它什么都不缺。为什么?它只要一动,所有现象就出现了,都不缺。没有波动现象,它什么都没有。那波动现象怎么起来的?没有理由,叫「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佛说这个没有理由。它也是缘生,一念不觉,波动现象就起来了。
我们现前境界,六道凡夫,这个波动是大风大浪。修行人,愈有功夫的他的波浪就愈细、愈微弱。到完全没有,成佛了,究竟圆满妙觉如来,没有了。波动最小的,几乎跟一念不觉那个样子差不多的,等觉菩萨,他的那个波动现象非常微细,接近于一念不觉。这个极微细的波动现象停止了,他就不是等觉菩萨,他升级了,叫妙觉如来,他不住实报土,他住常寂光。所以住在常寂光里头,都是如如不动,住在实报土里,有轻微的波动;这个轻微波动,无始无明的习气。你懂得这些原理原则,你就晓得大乘修学修什么?修如如不动,真心。生活用真心,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
底下,「不瞋」。瞋恚是发脾气,要学永远不发脾气,心平气和,「止前忿怒之恶行」。过去没有受过佛陀教育,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愤怒、就会发脾气,现在明白真相了,一切法空,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你还发什么脾气?得到,没有欢喜心,心是清净平等;失掉,还是清净平等的,没有懊恼、没有怨恨,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自己的真心。止恶修善,「当行慈忍之善」,慈是慈悲,忍是忍耐、忍辱,对一切众生善与不善的心行都能忍。对于他的善心善行,不生贪恋,这叫忍;对于众生的恶念恶行,不生瞋恚,这叫忍。都要忍。最好不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这是最高明的修无瞋、修慈忍,这个人叫真正自爱,为什么?他爱他的清净心、爱他的真心。大乘经教上佛常说「真心离念」,就是真心没有念头,有念头是妄心,阿赖耶,真心没有念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看得清楚是智慧,不放在心上,看得清楚。放在心上就是染污,心就不清净,清净心失掉了,不能放在心上,坏事不可以放在心上,好事也不能放在心上。坏事好比泥沙,不能放在眼睛上,放在眼睛,眼睛多难过;好事好比金刚钻,金刚钻也不能放在眼睛里,放上去,眼睛全都坏掉。这就告诉你,你保护好眼睛,沙、灰尘不能落进去,金刚钻也不可以落进去。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真心、清净心,好坏都不能放进去。好坏要清楚,清楚是智慧,不放进去那就是禅定、大定,绝对不会被外头境界所动摇,这叫真修行人,真管用。时时要觉悟,不要被外面环境迷了,不要被外面环境欺骗。外面环境全是假的,就像看电视,要有智慧,外面环境是电视里头的色相,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萤幕,萤幕永远不变,它是真的。里面的画面刹那刹那在生灭,跟我们所讲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动,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看电视会开悟、会成佛;不会看的迷在里头,在造业。心随着外头境界转,随着电视里头的画面在转,这是非常可怜的一桩事情。会看的人看得清楚,不被它所动,不为它所转,这智慧,这就是佛菩萨。大乘里面讲的事事无碍、理事无碍就讲这个道理,只要不被境界转,就是无障碍法界。不被外面境界转,全在自己,与别人毫不相干。佛不能度你,自己能度自己,这是真的。佛要能度你,不要修行了,佛大慈大悲,把我们全都度了,都成佛了。佛做不到,为什么?这是你自作自受。佛把道理讲给你听,事实真相讲给你听,方法讲给你听,你自己听懂了,会了,你真干,你就成佛了。这就是佛的加持,这就是佛的保佑,不是假的,是真的。
末后「不痴」,不痴是「不邪见」,不迷惑,「止前拨正因果」。古人也有说「拨无因果」,意思相同。拨无因果是不相信有因果,但是拨正因果是相信有因果、相信有报应。「僻信邪心之恶行」。这个僻信是偏见、邪见,心行不正,叫僻信;邪而不正,这是恶行。这种人不相信伦理,不相信道德,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圣贤教诲,这恶行。这种恶念恶行,没有人能够制止,他迷得太深、迷得太严重、迷得太久了,他所造的,五逆十恶,毁谤正法。佛知道,他这种恶业所感召的是无间地狱,非常可怜,可以说是世间第一等的可怜人。佛慈悲,佛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救不了他。
救不了也得要救,怎么救法?给他做种子。看到这种人,恭恭敬敬的给他问个讯,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他听到了,他一定更骂你迷信。不要紧,这一句话他听进去了,这一句话听到阿赖耶识里头,就是菩提种子。你看佛菩萨慈悲,你这一生造重业,我把菩提种子种在你阿赖耶识里头,等到你在地狱里头受罪,罪受满了之后,你遇到善知识,这个种子起现行,你就得度了。所以什么人得用什么方法去度他,一个都不空过,这是佛门所谓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是阐提,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这样的人帮他种菩提种子,他没有善根;他已经有善根了,但是这个善根埋藏在阿赖耶的深处。这个善根是金刚不坏种子,来生后世,或者是无量劫之后,必定起现行,他会因这个善根入佛门,修行往生成佛,跟佛就有缘了。
那反过来,「当行正信」。「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世出世间一切德行的底限,就是真正的基础,就是信心。信心没有,一切就完了。阐提,信心没有了,他什么都不信。在中国古时候教人,五常。常,就是说明这个五种德行,决定要遵守,一个都不能失掉。为什么?这是做人的根本。你只要一生都能跟五常相应,来生决定得人身,不失人身。五常跟佛家讲的五戒,可以说是完全相同。五常讲的五个字,仁义礼智信,这中国人做人的基础。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礼就是戒律、就是规矩,必须要遵守的;智是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最后一个是信。所以仁义理智信,最后是信,信没有了,全部都没有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他还有信,这还行。
现在的社会,信没有了,五个都没有了。五个没有了,《左传》上有一句话,左丘明说的,左丘明跟孔子同时代,他说了这句话,「人弃常则妖兴」。常就是五常,就这五种德行,失去了,五个都没有了,社会是什么?妖魔鬼怪,这妖兴起来了。换句话说,这个五常是人天之本,六道里这是人道;这五样东西没有的话,这六道里头,它不是人道,是什么道?魔道,妖魔鬼怪,这社会呈现是这个,妖魔鬼怪。所以这一句话说得很重。应对佛法的五戒,仁是对不杀生,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饮酒,容易喝醉;喝醉,智就没有了,人就迷惑。所以不饮酒是智,保持头脑清醒。最后一个不妄语,信;信,不妄语。佛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能够把五戒守好,不失人身,来生还得人身,决定不堕三恶道,这多重要!
所以,「当行正信,归心正道」,这八个字比什么都重要。你能做到这个,下面是果,「生智慧之善心」。人心里头存着仁义礼智信,这个人生智慧,不生烦恼,这个人不会做坏事。有这个条件才能学佛,没有这个条件不能学佛。所以世尊告诉弟子,他说「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你不能躐等。小乘什么?小乘就学这些小法,这些小法是大乘的根、是大乘的基础。没有这个东西,大乘你学不到,你学一辈子,再努力都是假的,没根。也就是说,你长得再壮,不会开花、不会结果。为什么?你没有生命。你有这个根,你有生命,你会茁壮、会开花、会结果。这个东西多重要!
唐朝中叶,我们的祖师大德们把小乘停下来不学了,用中国儒道来代替小乘,没有做错。这一千三、四百年之间,我们讲两百年之前,各宗各派,人才济济,祖师大德这出多少人。所以这个做法是正确的,没有错误。最近这两百年麻烦出来了,小乘不要,儒也不要,道也不要,最后连佛也不要了,这就是今天的样子。今天有儒释道之名,没有儒释道的实际,真学儒、学道、学佛的,一个也找不到,全是假的。儒,把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丢掉;道,把《感应篇》的因果教育丢掉;佛,把《十善业道》丢掉、三皈五戒丢掉了。所以都以形式而没有实质,真的没有了,全是假的,跟现在的商品差不多,找不到真的。我们要搞真的,搞真的一定要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怎么落实?落实在《弟子规》。这四科是纲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纲领,《弟子规》是它落实,道家落实在《感应篇》,佛法落实在《十善业道》,归心正道,这一落实就归心了。所以我们要相信,相信老祖宗,相信圣贤,相信佛菩萨,生智慧的善心。「上之十善」,这要记住,「均是世善」,统统是世间善法,作出世善法之根。世间善法要是做不到,出世间善法那没指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四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