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四集)  2012/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7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八百一十五页,第四行看起,第四行科题,「叹二空智」,叹是赞叹。请看经文: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经文只有四句二十个字,它含的意思深广没有边际。这都是跟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实际上都是说我们自己,只是我们自己迷了,对于真相不明白、不清楚,所以才搞六道轮回,受很多苦难;如果觉悟,这些东西确实像一场梦一样,没有一样是真的。这要高度的智慧。此地给我们讲「二空智」,我们看注解。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会疏》曰」,《会疏》里头说,「一切有情非情」,这是讲整个宇宙。有情,我们今天讲动物,也就是说他有意念的现象,再小的动物他都有念头。非情说的是植物、矿物。植物、矿物有没有念头?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只是它这个念头的现象非常微弱,不明显,没有像动物那样的明显。我们讲,愈是低级动物就愈迟钝,植物比那个低级动物更迟钝,山河大地比起花草树木还要迟钝。有没有?真有。怎么知道真有?弥勒菩萨告诉我们。

  这是在《菩萨处胎经》里头,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说「心有所念」,我们凡夫起个念头;佛问弥勒,弥勒是等觉菩萨,跟佛的境界差不多,我们起个念头,这个念头里头有多少细念,微细的念头合在一起变成我们自己能感觉的念头,如果单独一个细念,我们没有感觉;多少个细念组成这个念头,我们感觉有个念头?佛说有几念、有几相(相是物质现象)、有几识,识是分别执著,有多少个分别执著?弥勒菩萨回答释迦牟尼佛。其实佛菩萨一问一答都是为我们,让我们听到佛菩萨在这里问答,我们就觉悟、就明白事实真相。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一弹指这时间很短,「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单位,一百个千是十万;换句话说,三十二亿乘十万,这一弹指。三十二亿乘十万是多少?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那我们弹得快,我们一秒钟能弹几次?大概我弹的速度可以弹四次,我相信有比我能力强的,年轻的、力气大的,一秒钟至少可以弹五次。五乘三百二十兆,就是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的微细念头,我们怎么会知道?这是事实真相。

  这跟我们讲一切法,一切有情非情。净是净土,秽是秽土;净土是声闻、缘觉、菩萨、佛,秽土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叫凡夫,净土里面阿罗汉以上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叫圣人。所以,「净秽凡圣」就是指的十法界,这叫诸法,佛经上讲的诸法就是这个意思,十法界里头有情非情全包括在其中。这是解释经文上的「一切」,先把一切搞清楚,然后再「通达诸法性」,这性是什么。诸法就是十法界净秽凡圣,这诸法。通达诸法性,性是什么意思?性是不改的意思,永远不变,永远不会改,也就是不生不灭。这是真的,这是诸法的本体。

  诸法从哪里来?诸法就依体性而来的,如果没有体性,就没有诸法。我们常用电视来做比喻,现代人,家家户户都看电视,电视很普遍。那性是什么?性就是电视的屏幕,你看屏幕永远不改变;诸法,诸法就是屏幕里头的现象,这个现象是刹那在改变。它是个动的,它是不定的,它是有生有灭的,而且生灭速度很快,屏幕不生不灭。屏幕是它的体,没有屏幕,这个色相就显不出来,一定要屏幕。我们把屏幕代表性体,把屏幕里头的色相代表诸法。同一个屏幕,不同的频道,这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中国,电视发射台比较少,只有几家,我早年住在美国,美国的电视频道有一百多个,太多了!再多的频道都在一个屏幕上,同一个屏幕上,屏幕是体,整个宇宙所有一切现象就像频道。体是什么?体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好比屏幕一样,它是不生不灭的,它是从来没有染污的。

  在中国佛教,提起六祖惠能大师,没有人不知道,尤其在广东这个地区,惠能大师出生在广东,特别亲切。这个人,用一般人的话来说是个传奇人物,很不可思议。家境清寒,农民家子弟,出生没多久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受尽辛苦把他带大。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靠苦力生活。我们在《坛经》上看到,他靠什么生活?砍柴,樵夫。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抗战时期还有,抗战时期那个时候的城市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瓦斯,每家厨房里面烧柴,所以专门有山上砍柴到城里来卖,砍一担柴挑到城里,卖得很便宜。那个时候用铜板,钞票很少,用银元、用铜板,一块银元大概换三百多个铜板,一担柴大概只二、三个铜板,很便宜。砍柴很不容易、很辛苦,一天只能卖一担,这二、三个铜板买一点米回家过日子,这一天生活。非常辛苦!

  惠能大师二十几岁,遇到佛法是二十四岁。《坛经》上记载告诉我们,他卖柴,这次卖到一个客栈。客栈就像旅馆一样,规模很小,通常只有几个房间,三、五个房间的样子,小客栈。柴卖了,钱拿到手了要离开,听到有个人在房间里头念经,念《金刚经》。他在外面听到人家念经,他就停了一会,听得很有味道,他听懂了。等到这个人念完了他就敲门,就问他,你刚才念的什么,这个里头意思讲得很好,他就把他在窗外听到的这几句话的意思说给这个念经的人听。念经人听到之后非常惊讶,认为这个人根机太好了,不认识字,居然能听得懂这么深的经,所以就劝他到黄梅去亲近五祖忍和尚。可是他家里穷,一天不做工就没饭吃。这个居士很难得,送他十两银子。十两银子,他一年也赚不到,给他做安家费,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居士,帮助他照顾他母亲,让他安心去学习。这样一个缘分,他才有机会到黄梅去亲近五祖。

  可是跟五祖见了面,五祖问他,你从南方来的。一般人对南方人,南方人没有文化,都瞧不起,不重视他,五祖问他,你来想求什么?他的回答说,我来想作佛。大概这样的答覆,可能五祖一生没有遇到一个。人家到寺庙来求升官发财、求佛菩萨保佑,总是求这些,他求什么?他求他要作佛。五祖就知道他的根性很利,不是普通人。还是叫他去做老行业。问他干什么的?樵夫,砍柴卖柴的。好,分配到厨房。五祖道场大概住有一千多人,每天吃饭,舂米破柴需要很多工人,叫他去做工,破柴舂米。在那边干了八个月,道场里面有讲堂,一次没去过;有禅堂,也一次没去过。

  到五祖传法的时候,这个故事大家都晓得,真正传法是半夜三更,邀他到方丈室。五祖的暗示他完全明白。五祖巡视道场,各地方去看看,碓房里面去看到他在舂米,问他米舂熟了没有?他说早就舂熟了,还没有筛。这个话里头有禅机,别人听不懂,以为真的问这个事情,实际上五祖问的是你的功夫成熟了没有。惠能大师答覆,就是他已经成熟了,没有人给他证明,请五祖给他做证明。犹欠筛在,米熟了没有筛。五祖用拐杖在他那个舂米碓上敲了三下走了,这就是暗号,三更到方丈室里面见他。别人不知道,他晓得。到三更,到方丈室去,果然门没有关,一推就开。见了五祖,五祖很欢喜,你懂得我的意思,来了。用袈裟把他围起来,怕有别人看见,给他讲《金刚经》。三更开始讲,我们估计顶多两个小时,《金刚经》讲了四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

  开悟说了五句话,那就是他的毕业博士论文。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就是此地的法性,就是一切法的理体。理是理论根据,体是本体,一切法都从这生的。自性就是本性,自性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这他真见性了,他不见性他说不出来。第二句,「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它不生不灭。所有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只有这个不生不灭,他见到了。第三句说「本自具足」,它虽然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具足。像电视屏幕,什么都没有,什么画面都能现,这叫本自具足,具足万法,整个虚空法界都是它变现出来的,它一样都不缺。第四句说「本无动摇」。本无动摇是什么?它是定的,它不是动的。一切万法都是动的,动的是假的,动就是有生有灭,那不是真的;佛法里头的定义,真的是不生不灭,这是真的。只有自性不生不灭,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

  末后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宇宙从哪来的,万物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全是自性生的,阿弥陀佛是自性生的,你我他都是自性生的。所以我们什么关系?同一个自性,同一个本体,关系太密切了!说是一家人,一家人还有好多个体,这是同一体。好比我们身,一个身,身有很多细胞,很多细胞同一个体。科学家告诉我们,一般人的身上大概是五十兆个细胞组织成这个身体,这从细胞算。细胞不是最小的,比细胞小的原子,原子就不止五十兆,总得要往上加上五千兆、五万兆。原子还不是小的,如果再分,分成粒子、分成夸克、分成基本粒子,愈分愈多。身体里面这个小的物质现象真的叫无数,无量无数,佛经上比作恒河沙数不为过,不是夸大,真是这个样子。这是体,体你看不改、不变,它是真的,它永远不变。

  这些现象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念头,念头产生现象。你看佛问,几念、几相、几识?问三桩事情。那个识就是念头,就是分别执著,就这个东西。物质现象是从分别执著里头生出来的,没有分别执著就没有现象。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那就是说,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物质现象。这真叫做最小的物质现象,《金刚经》上讲的一。所有一切现象都是这一个相组合而成的,叫一合相,小的原子、电子都是它组合的。这个一,今天科学家把它找到了,我们不能不佩服,佛法是真的不是假的。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说的,今天科学家把它找到,找出来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经上的名词叫极微,也叫做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