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八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圆光,有身光。「从身所发之光,称为身光」。寻是长度,中国古时候,八尺叫『一寻』。「又昙鸾师云」,昙鸾大师是南北朝时候人。那个时候世俗之见,「不简纵横长短。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这个不说它的长短,两个手展开,这样伸直展开,这个长度就叫「一寻」。个子大的就长一点,个子小的就短一点,都叫一寻。「声闻身光仅及八尺,菩萨光明则数千里」,实际上不止,他放光!八尺的光,不是说他只照八尺,他的身光,照就很远了,如果没有障碍的话就照得很远,这些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光所及之处,也就代表他的智慧、神通可以到达的范围。为什么光有大小?自性光明原本都是遍照法界,佛如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没有两样,只是佛把所有一切障碍全放下,所以他那个光是圆满具足。菩萨以下光有差等,不是光有差等,是障碍有差等,愈是高位的菩萨障碍愈少,愈往下面去障碍愈多,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在二十六岁第一次见章嘉大师,那个时候是夏天。方东美先生把佛教介绍给我,我对佛教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是一门大学问,知道它不是迷信,知道它有用处,而且是妙用无方,世间一切法不能跟它相比。我向大师请教,佛门当中有没有方法能让我们很快的契入?章嘉大师教给我,有。什么方法?看破、放下。他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听了很欢喜。接着向老人请教,从哪里下手?大师教给我布施,从布施下手。

  六波罗蜜就是六服药,治病的。我们的病什么病最重?贪的病最重,悭贪。悭是吝啬,自己有的舍不得给别人,这是六道众生的大病,病根。什么药能治?布施能治。悭贪这个病没有了,布施波罗蜜圆满,病治好了。持戒是治恶业的,恶业这个病治好了,心里头一切时、一切处,一个恶念都不会生。这个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十善业道。念头都不起,十恶的念头都不起,持戒波罗蜜圆满了。你晓得它用意在哪里,在治病的。忍辱波罗蜜是对治瞋恨那个病,再忤逆的事情对你,你不生一点瞋恚心,忍辱波罗蜜圆满了。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忍辱波罗蜜,德号,人家称他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歌利是梵语,意思是凶暴,我们中国人称为暴君,不讲道理的。歌利王割截身体、凌迟处死,忍辱仙人没有一丝毫的怨恨心,而且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释迦成佛了,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的憍陈如尊者,就是那个时候的歌利王,说话算话。所以,六波罗蜜是对治六种毛病的,毛病没有了,这个波罗蜜就圆满。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凡夫病很多,这六个是最重的,佛教菩萨用这六服药来对治。这六种病统统断干净,六波罗蜜圆满,菩萨成佛了。

  我们学这个六度,要知道它的用意。如果学布施,这三种布施,为什么我修财布施?我想得财富;为什么修法布施?我想得聪明智慧;为什么修无畏布施?我想得健康长寿,大乘佛法就变成世间法。真能求得到,世间人确实对这个贪求,如理如法好好修学你一定得到,一定能满愿,但是他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要懂得。如果修布施不是求福报,但是这三种报决定有。有怎么样?不受,供养众生,供养大众;有财富供养大众,有智慧也是供养大众,有健康长寿,我就长时间供养大众,活一天干一天,绝对没有为自己的念头,这就对了。有为自己的念头,就叫造业。业里头有善业恶业、染业净业,这造业。

  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应化在六道不造业。但是他有造作,他不造业,勉强称它作净业,其实他不造业,为什么不造业?他没有我。没有我谁造业?没有我谁受报?事实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微中子的一合相。任何物质都是微中子一合相,我的身体是微中子一合相,你的身体也是微中子一合相,平等的,花草树木也是微中子的一合相,山河大地还是微中子的一合相,再展开看看这个太阳系、银河系,所有一切星球,统统都是微中子一合相。这平等!平等心就现前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平等性现前了,这叫看破。看破就放下了,没有看破放不下,真看破真放下了。放下了,世间人称他作大成就者。大成就什么意思?他放得下。放不下的没有成就,放得下的大成就。

  我们看下面这句经文,「别明上首」:

  【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两位上首菩萨,菩萨当中『最尊第一』,没有人不尊敬的,是阿弥陀佛的助手。他的『威神光明』,「威神」是福德,「光明」是智慧。下面这一段,「大士名号」: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这两位大菩萨,我们怎样称呼他。

  【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

  我们看注解,『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其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浅说,则观世人称念彼菩萨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观世音」。在这个经本上,佛都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急难的时候,你就念观世音菩萨,菩萨就来帮助你。观世音菩萨代表是性德里面的慈悲。从理上讲就明白,谁救了我们?自性里面的慈悲,真实慈悲救了我们。真实慈悲里头必有真实智慧,你就知道怎样回避灾难,自己能够离开灾难,也会想到帮助别人离开灾难。「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自在」,这是菩萨名号的含义。

  「进言之,如法藏之《心经略疏》曰」,疏里头说,「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这是智,「故立此名(观自在)」。观自在,是从菩萨智慧上立的名号。「又观机往救,自在无失」,这是悲,慈悲。「故以为名(观世音)。前释就智,后释就悲。此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侍弥陀左右,赞佛教化,俗称西方三圣,显教言大士乃阿弥陀之弟子。密宗以为阿弥陀之化身」。这两个意思并不矛盾,说弥陀弟子行,说弥陀化身也行。跟阿弥陀佛这么久了,阿弥陀佛的智慧、理念、神通、道力,菩萨修学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所以说是佛的化身能讲得过去。

  「又观音本地为正法明如来」,这是讲观世音菩萨,菩萨早就成佛了,这下面有解释。「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曰: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观音菩萨是佛来现身的。其实阿弥陀佛也是久远劫都成佛了,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到现在才只十劫,久远劫跟十劫,十劫的时间太短,久远劫就成佛了。所以,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正如同我们这个世界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里是一样的,是应身佛,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这个世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完全在表演。你看他表演,到这个世间来,出生在帝王家。世间人求功名富贵,说得不好听,争权夺利。世间最尊贵的莫过于帝王,他得到了,生在帝王家,身分是太子,他继承王位。人之所争,他有不要了,这什么意思?教人放下,放下名利,不要去争这些东西,做出来给我们看,这不是假的。怜悯一切众生,是看到众生苦。城里面的人生活富裕,他出城去游览,到野外游览,看到一些贫民,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看到了。看到生起怜悯心、同情心,怎样帮助众生离苦得乐?遇到修道的人,觉得这个不错,修道的人清心寡欲,烦恼轻、智慧长,有智慧才能帮助别人离苦得乐。所以,他现身说法,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我们看不懂,看不懂再用言语解释给我们听,则恍然大悟,拜他为老师,接受他的教诲。他做出这种示现。从他的出生,他出生有本事能够选择帝王家,这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他是来做表演的。

  这个世间上根利智的人不多,下愚之人也不多,最多的是一般中等阶级、知识分子,这最多的。这些人不好度,他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他就不会接受,所以示现求学。他需不需要求学?他不需要。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要求学干什么?不求学能讲出来,人家不听,听了也很惊讶,你是神人,我是凡人,你那一套我学不到。所以要示现做一个普通人去学习,十二年非常认真去学习。我的智慧,我学来的,你能够像我这样好学,你也会有成就。学了十二年,成就了什么?成就了所知障。这些知识障碍智慧、障碍清净心,知识愈多,障碍愈大。所以学了十二年,全都学完了,这很厉害,到菩提树下入定,把所有学的知识放下,放下所知障。十九岁离开家庭,放下烦恼障,情执断掉了。三十岁放下所知障,这是世间知识,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这一放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么回事情,全是在做表演,像唱戏一样,演得非常逼真。

  这一觉悟就开始教学,自己觉悟了,菩萨自觉之后一定是帮助别人,觉他。觉他就落实在教学,这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佛如果不讲经说法,佛在世间对众生就一点利益都没有。佛对众生最大的利益是帮助众生觉悟,这是真实利益。教学四十九年,一生没有一天休息,没有一天放假,他的身分是教师,不收学费,义务的教学,那么认真。有教无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没有一丝毫牵挂,真放下、真看破了。教学告诉我们,世间人求学由浅而深,循序渐进。特殊天才有特殊的教法,拈花微笑,传承禅宗,那是特别的法门,那不是普通法门,所以只有大迦叶知道,别人不知道。从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这就像办学校,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办研究所。这是佛陀的教育,这是佛教。不走这个路子,这就错了,不是佛教,把佛教变质了,变成宗教。

  中国人,中国文字里头,宗教这两个字的意思非常好。什么叫宗?宗有三个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这叫宗;教是教育、教学、教化。这两个字合起来那就是说明,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佛教是道道地地的宗教,真的是跟宗教两个字的意思完全吻合。可是外国宗教的意思跟中国这个文字意思不一样,但是中国宗教这个意思可以包含所有外国宗教,为什么?宗教经典都…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